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_第1页
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_第2页
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_第3页
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_第4页
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

诗经《国风·郑风·羔裘》原文鉴赏

《国风·郑风·羔裘》出自于西周诗集《诗经》。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超。

羔裘

原文: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译文及解释

译文

羔羊皮袍像油似地光润,他的为人既正直又美妙。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啊,豁诞生命也要保持节操。

羔羊皮袍的袖口装饰豹皮,他的为人既威猛又有毅力。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羔羊皮袍既光滑又艳丽,三道豹皮装饰得真美丽。他是这样的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真贤良。

解释

①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濡(rú如):柔而有光泽。

②洵(xún询):信,诚然,的确。侯:美。

③渝:转变。

④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

⑤孔:甚;很。

⑥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⑦晏:鲜盛貌。

⑧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粲:光耀。

⑨彦:才得出众之人。

鉴赏1

《羔裘》是《郑风》的第六首。关于这首诗,《毛诗序》说:“《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意思是赞古喻今,以赞美古代君子来讽喻现在的官员。朱熹《诗集传》认为是郑人“美其大夫之辞”,即赞扬郑国名臣子皮、子产的。对于这两种意见,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此诗应是讽刺现实之作。清代朱鹤龄、陈启源等人都有比较令人信服的分析。大致说来,主要有那么两条理由:

一、在《诗经》中凡称到“彼其之子”的诗,都是讽刺诗,如《王风·扬之水》、《魏风·汾沮洳》、《唐风·椒聊》、《曹风·候人》等,因此,《郑风·羔裘》也不例外;

二、《诗经》中所收的诗止于陈灵公时代,而子皮、子产等人生活的时代比陈灵公时代要晚五、六十年。再说,在昭公十六年,郑六卿饯韩宣子时,子产曾赋《郑风·羔裘》,假如说这是一首人家赞美他的诗,他不行能在客人面前用这首诗来夸耀自己。所以,朱熹在《辩说》中的立论有附会之处,是站不住脚的。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时穿的官服。《诗经》中通过描写羔裘来刻画官员形象的诗有好几首,如《召南·羔羊》、《唐风·羔裘》、《桧风·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样。《郑风》中的这首诗,在诗中详细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艳丽美丽,其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认真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妙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猛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行。总而言之,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在看来,古代的卿大夫的确是这么回事;但是,一联系郑国当时的现实,满朝穿着美丽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话,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说,都不称其服。这样,赞古讽今的作诗命意就凸现出来了。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超。由于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简单,而此诗的聪慧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方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德德性,手法是极为高超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猛有力就非常贴切,极为形象。但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鉴赏2

古今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表达了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伤心感觉及深切思虑。

诗首章“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看似叙述国君服饰,但言语间布满感情颜色。钱澄之分析说:“《论语》:狐貉之厚以居。则狐裘燕服也。逍遥而以羔裘,则法服为逍遥之具矣。视朝而以狐裘,是临御为亵媟之场矣。先言逍遥,后言以朝,是以逍遥为急务,而视朝在所缓矣。”(《田间诗学》)这段分析为读者更深一层地理解诗旨供应了门径。即便是大国之君,身处盛世,不以仪礼视朝,不以国事为务,犹为不行,更何况当时桧国“国小而迫”,周边大国正虎视眈眈,存亡生死危在旦夕,境况如此而不自知,不能不让人心存焦虑。“岂不尔思,劳心忉忉”,这是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伤心感觉。

其次章诗意与第一章相同,但在回环往复中更让人感受到诗对国之将亡而桧君仍以逍遥游宴为急务的昏庸行为的幽远绵长之恨。

诗末章一改平铺直叙的路子,选取羔裘在日光照射下柔润发亮如同膏脂的细节性情景,扩展了读者的视觉感受空间,使诗人的心理感受有了感染读者的物象基础。在通常状况下,面对如此纯洁而富有光泽的羔裘,人们会赞美它的雍容华美和富丽堂皇之气,但在诗人为读者供应的独特的情景上下文中,如膏脂一样在日光下熠熠发亮的羔裘是这样的刺眼,令人过目之后便难以忘记,这难以忘记之中又无法抹去那份为国之将亡而产生的忧愤之情。“岂不尔思,中心是悼。”意思是:不为你费尽思虑,怎么会离君而去心中却时时出现那如脂羔裘呢?思君便是思国,作为国之大夫,无法选择国之君主,只能“以道去其君”,但身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