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氏源流考述
韩姓,悠久。在关于韩愈世系的研究中,韩氏的源流问题也成为其重要内容。就韩氏源流问题,自《史记》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及南北史等文献均有记载。一般而言,韩氏源流的探讨自韩氏始祖韩万开始,大致到汉弓高侯颓当,此后韩氏分为若干支系。所以,韩氏源流的探讨,大致自韩万开始至汉弓高侯颓当为止。(韩氏或从颓当裔孙寻以降,或从韩茂以降,按韩愈先世来考虑,在此不再论及,有专文讨论。)本文依据古代文献以及张思青的《韩氏春秋》、孟州的《韩文公家谱》、修武的《韩文公门谱》等资料来考证韩氏的源流。韩氏的源流大致应以修武《韩文公门谱》所记载的为准。一、韩氏源流考唐林宝的《元和姓纂》一书曾记载了韩氏的源流情况。颍川长社县:汉御史大夫韩安国与,并颍川人。南阳堵阳县:颓当元孙骞避王莽乱,因居之。魏司徒甫阳恭侯(按:《唐世系表》甫阳作甫乡)暨六代孙延之,晋末从司马休之奔姚兴,又奔后魏,封鲁侯(按:《唐世系表》鲁侯作鲁阳侯)。元孙褒,周少保、三水正伯……昌黎棘成县:晋员外韩安之生潜、恬。《后魏书》云并延之族弟,同随州司马休之,自南入后魏,恬子都为元菟太守,因居昌黎。潜元孙建业,北齐司徒、安南王。曾孙孝成,唐左金吾大将军、南康公,生令英,亳州刺史。生止,水都,生普贤,后魏昌黎王。普贤生永兴,高密公。高密公生长鸾、刿东。刿东环州刺史,生处约,主客员外。后周有商州刺史洪、雅公。韩护状称潜后居京兆。孙符巫州刺史,生智、休、倩。智,洛州刺史、司户参军。休,黄门侍郎、平章事、少师……陈留:本颍川人,稜后徙陈留。唐礼部郎中韩云卿,弟绅卿京兆司录。兄子会、愈。会,起居舍人。愈,职方员外、侍御史。韩彦亦陈留人,生琬殿中刺史,生堙。讨论韩氏的源流和韩愈的先世,《新唐书》的记载比较详尽。《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卷73)载:韩氏出自姬姓。晋穆侯费(加“水”旁)少子曲沃桓叔成师生武子万,食采韩原,生定伯,定伯生子舆,子舆生献子厥,从封,遂为韩氏。十五世孙襄王仓,为秦所灭。少子虮虱,生信,汉封韩王。生弓高侯颓当。颓当生孺。孺生案道侯说。说生长君。长君生龙侯增。增生河南尹骞,避王莽乱,居赭阳。……弓高侯颓当裔孙寻,后汉陇西太守,世居颍川,生司空棱,字伯师,其后徙安定武安。后魏有常山太守、武安成侯耆,字黄耇,徙居九门。生茂,字元兴,尚书令、征南大将军、安定桓王。二子:备、均。均字天德,定州刺史、安定康公。生晙,雅州都督。生仁泰,仁泰生叡素,叡素生仲卿,仲卿生会。由《新唐书》记载可知:韩氏始祖韩万即韩武子,二世为定伯,三世为舆,四世厥,即韩献子。十五世孙襄王韩仓。十六世虮虱。十七世信,汉封韩王。十八世弓高侯颓当。十九世孺。二十世案道侯韩说。二十一世长君。二十二世龙侯增。二十三世河南尹韩骞,避王莽乱,居赭阳。另外,弓高侯颓当裔孙韩寻一支的世系为:韩寻——韩棱——……——韩茂——韩均——韩晙——韩仁泰——韩叡素——韩仲卿——韩会、韩愈。《新唐书》所考证的韩氏的源流,缺环太多,以致世系模糊不清,就连所涉及的韩愈的先世也同样存在疑问,也就是韩棱(稜)与韩耆是什么关系,是父子关系还是祖孙关系;若是祖孙关系,中间相隔多少代?即便所考证世系的对错与否还是须另当别论的。关于韩氏的源流,孟州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认真的考证,主要体现在由张思青先生编著的《韩氏春秋》之中。该书为孟州市政协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由于属于内资性质,所以出版时间无法明确界定,但根据孟州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孙长云的题词推算,应该在2005年3月之后。张思青先生根据《史记》等文献,曾对韩氏的源流进行了考证,不过,其考证的范围集中在自韩氏始祖韩万至颓当及其子韩婴之间。笔者依据《韩氏春秋·韩氏源流综考》(第一编)将其考证的韩氏源流整理如下:始祖:韩万,即韩武子。二世:韩赇伯。三世:韩简,爵定伯。四世:韩舆。五世:韩厥,即韩献子。六世:(长)韩无忌(韩穆子);(次)韩起(韩宣子)。七世:韩须,韩起之子(《史记》记载为贞子,韩宣子之子)。八世:韩简子,(韩贞子之子)。九世:韩庄子,韩简子之子。十世:韩虎,即韩康子,庄子之子。十一世:韩启章,即韩武子。十二世:韩虔,即景侯。十三世:韩取,即烈侯。十四世:韩文侯。十五世:韩哀侯。十六世:韩若山,即懿侯。十七世:韩武,即昭侯。十八世:韩宣惠王。十九世:韩仓,即韩襄王。二十世:公子咎(韩釐王)、公子虮虱。二十一世:韩桓惠王(韩釐王之子);(汉)韩王信,出自公子虮虱,襄王之孽孙。二十二世:韩王安(韩桓惠王之子)九年,为秦所灭,其子孙避难,转为何氏。韩王信之子颓当归汉,被封为弓高侯。二十三世:韩婴,颓当之子,封襄城侯。张思青先生指出:“以上为韩襄王子咎(韩釐王)之曾孙韩王安之一支。在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扶持起来的韩襄王子虮虱之裔孙韩王信则另为一支。本书重点叙述战国以后,韩王信一支承绍韩国之余绪,受汉高祖刘邦复封为韩王以及其因种种原因叛汉受诛,其子归汉立功受封,子孙延续至南北朝出现了安定桓王,在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韩愈,以及韩愈以后的历代演变的过程。”对于韩王信与韩襄王的关系,张思青先生指出:“韩王信,乃战国韩襄王之孽孙,非孙也。”“信非襄王孙,乃裔孙也。有的书称其为孽孙也,甚恰当。唐皇甫湜所撰《韩文公神道碑》所述‘汉之兴,故韩襄王孙信有功,复封韩王,条叶遂著,’及‘虮虱有子,继王阳翟’,与史皆合”。73关于颓当及其子韩婴以后的韩氏源流,张思青先生未再考证,其解释曰:“至韩颓当由匈奴归汉后,被封为弓高侯,其子韩婴被封为襄城侯,再往后韩氏不显于世,故史书亦不得纪年矣。且因韩氏世系资料不丰,故不得详考。”80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清华先生根据《史记·韩世家》(卷45)的记载,讨论了自韩氏始祖韩武子至韩王信子颓当的源流:韩之祖出周姬姓。苗裔事晋,封于韩原(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称韩武子,为一世。二世献子,三世韩厥,从封姓为韩氏。四世宣子,五世贞子,六世简子,七世庄子,八世康子,九世武子,十世景侯,十一世列侯,十二世文侯,十三世哀侯。哀侯元年(前376),与赵、魏分晋;二年,灭郑,徙都于郑,是为韩城;后成战国七雄之一,以其为国,韩遂为著姓。哀侯传懿侯,懿侯传昭侯,昭侯传宣惠,始称王。宣惠王传襄王仓,襄王传厘王咎,厘王传桓惠王,再传王韩安,在位九年,为秦所灭(前230年)。韩立国后封王在宣王时(前332年),世称韩姓之祖韩王信者,乃宣王之嗣襄王仓孽孙。孽孙者,乃庶出。史称韩王信乃虮虱之子,汉高祖时封韩王。后北投匈奴,过颓当城生子名颓当。汉文帝刘桓(前137-157)入汉,赐爵弓高侯。张清华先生所考证的韩氏源流世系为:韩氏一世韩武子,二世献子,三世韩厥,四世宣子,五世贞子,六世简子,七世庄子,八世康子,九世武子,十世景侯,十一世列侯,十二世文侯,十三世哀侯,十四世懿侯,十五世昭侯,十六世宣惠王,十七世襄王仓,十八世厘王咎,十九世桓惠王,二十世王韩安。韩氏的另外一支是,十六世宣惠王,十七世襄王仓,十八世虮虱,十九世韩王信,二十世弓高侯颓当。张清华先生所考证的韩氏源流自韩氏始祖韩万至弓高侯颓当之间,有二十代,应当说中间没有缺环,但真实性、准确性还无法确定。上述的论述,无论是唐林宝的《元和姓纂》,还是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无论是张思青的《韩氏春秋》,还是张清华的《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关于韩氏源流的考证,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究竟孰是孰非,一时尚难定论。不过,韩氏的家谱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二、韩氏家族的起源记录1.孟州《韩氏谱》关于韩氏起源孟州《韩文公家谱》是1991年由孟州西武章韩氏后裔负责、联络各地33支韩氏后裔共同修订的(缺少孟州东水运村韩氏以及修武韩氏)。在修订过程中,他们参考、综合了各地韩氏族谱的内容。在《韩文公家谱·西武章玉珍门》中,也详尽地记述了韩氏的源流:第一代:叔虞,封国始祖,成王九年封于唐,为候(侯),后徒(徙)曲沃,又居绛,因封桓叔于曲沃,生子燮。第二代:燮,以南临晋水,改国号曰晋。晋侯生子武侯。第三代:武侯,生子成侯。第四代:成侯,生子厉侯。第五代:厉侯,生子靖侯。第六代:靖侯,生子僖侯。第七代:僖侯,生子献侯。第八代:献侯,生子穆侯。第九代:穆侯,生子殇侯。第十代:殇侯,生子二。长,文仇,为文侯;次,成师。第十一代:文侯,生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谥桓叔,生子万。第十二代:万,食米于韩原,即今冯翌韩城是也,生子赇伯。第十三代:赇伯,生子简,谥定伯。第十四代:定伯,生子舆。第十五代:舆,生子厥,谥献子。第十六代:献子,赐姓始祖,为晋司马,生子起,谥宣子。第十七代:宣子,生子须,谥贞子。第十八代:贞子,生子不信,谥平子。第十九代:平子,生子庾,谥庄子。第二十代:庄子,生子虎,谥康子。第二十一代:康子,生子启,谥武子。第二十二代:武子,生子虔。第二十三代:虔,分国始祖,分晋,为景侯,即诗韩侯,列名诸侯,生子烈侯。第二十四代:烈侯,生子文侯。第二十五代:文侯,生子哀侯。第二十六代:哀侯,东徒(徙)都郑,生子若山为懿侯。第二十七代:懿侯,生子昭侯。第二十八代:昭侯,生子宣惠王。第二十九代:宣惠王,生子襄王。第三十代:襄王,生二子。长,咎,为厘(釐)王。次子,虮虱,其子孙永传韩祀。第三十一代:釐王,生子桓惠王。虮虱,生子信。第三十二代:桓惠王,生子安王。信,封韩王,生子颓当。第三十三代:安王,丑五年,与其子孙及臣韩非俱受秦害,无传。颓当,为汉弓高侯,长子早亡,裔孙寻系文公祖;次子元孙骞,避乱徒(徙)棘城,系魏公祖。孟州《韩文公家谱》关于韩氏的源流是从叔虞始封于唐开始的,但问题是叔虞为姬姓,而非韩姓。韩姓之祖虽出于周姬姓,但直至“万”,食于韩原,遂得韩姓,所以韩氏应从韩万算起,韩万为韩氏始祖,韩氏从叔虞算起是不妥的。因此,关于韩氏源流,我们仅从韩万计起。从孟州《韩文公家谱》的记载来看,自韩万开始至颓当共计22代,其源流为:始祖万——赇伯——简,谥定伯——舆——厥,谥献子——起,谥宣子——须,谥贞子——不信,谥平子——庾,谥庄子——虎,谥康子——启,谥武子——虔,景侯——烈侯——文侯——哀侯——若山为懿侯——昭侯——宣惠王——襄王——长了,咎,为厘(釐)王;次子,虮虱,其子孙永传韩祀——釐王,生子桓惠王;虮虱,生子信——桓惠王,生子安王;信,封韩王,生子颓当——安王,丑五年,与其子孙及臣韩非俱受秦害,无传。颓当,为汉弓高侯,长子早亡,裔孙寻系文公祖;次子元孙骞,避乱徒(徙)棘城,系魏公祖。该记载中间没有缺环,而且与张思青的考证基本一致,具有很高的可信度。2.韩氏及其后来人口修武《韩文公门谱》(简称《门谱》)是1956年的续修本,是2003年发现的,曾详尽地记述了韩氏的源流。该门谱创修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大致是每30年一次续修。《门谱》一套三卷,基本内容为:第一卷为《序》,第二、三卷为韩氏的世系。《门谱》的第二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以《附》的形式,从韩氏始祖韩万的第一世,记至五十一世的韩愈为止;(二)卷二的主要部分,即以韩愈为始祖,专记韩愈一门的传承关系,记至韩愈裔孙二十一世。《门谱》的第三卷,自韩愈裔孙二十二世始,记至韩愈裔孙三十八世(截止于1956年正月)。就韩氏的源流,自韩氏始祖韩万至颓当,《门谱》(卷二)的《附》曾作了详尽的记载:始祖,万,采食於韩原,因有韩而邑,源出姬姓,后因地名以为氏。卒谥韩武子。二世,赇伯。三世,简,爵定伯。四世,舆。五世,厥,晋六卿之首,谥韩献之。六世,起,晋六卿之首,徙居州。谥韩宣子。七世,须,晋六卿之首,徙居平阳,谥韩贞子。八世,不佞,晋六卿之首,韩简之。九世,庚,晋六卿之首,韩庄子。十世,虎,晋六卿之首,韩康子。十一世,启章,晋六卿之首,徙都宜阳,韩武子。十二世,虔,周威烈王封诸侯,徙都阳翟,韩景侯。十三世,取,战国七雄,韩武(列)侯。十四世,(名讳缺载),战国七雄,韩文侯。十五世,(名讳缺载),战国七雄,徙都新郑,韩哀侯。十六世,若山,七雄,韩懿(庄)侯。十七世,武,七雄,韩昭侯(郑嫠侯)。十八世,(名讳缺载),七雄,韩宣惠王。十九世,仓,七雄,韩襄王。二十世,虮虱。二十一世,信,汉高帝元年十月,封韩王,都阳翟。五年徙韩国,都于太原,居马邑。二十二世,颓当,汉文帝十四年封弓高侯,因家居焉(以匈奴相降汉封侯)。卒谥曰壮。应当说,修武《韩文公门谱》关于韩氏的源流记载详细,应当是经过认真考证的结果。《门谱》还记载了在唐光启三年(887年),即韩愈唐长庆四年(824年)去世后的63年,在续修家谱时,韩愈长子韩昶的三子、韩愈的嫡孙,唐咸通四年(863年)的状元韩绲为家谱所撰写的第二篇序言记载:考吾韩氏金枝玉叶,源出晋卿,与周同姓。列国称雄,七世诸侯,五世称王,世泽延绵廿三世,五百有年矣。秦灭韩而宗谱失传,后汉正刘之兴,故韩襄王孙信公,功著于汉,复封韩王。其幼子穨当公重归汉文帝,授封弓高侯,屡建大功。吴、楚反,功冠诸将,列侯相传六世,寔可谓功高德显,其后裔尊之为始祖。重建宗谱,子孙繁荣,户广丁众。贤臣满朝野,官宦盈神州,世泽相传廿世有奇,亦将五百年。西晋季,匈奴入侵,锦衣南渡,谱复失次。拓跋魏兴,爱贤礼士,穨当公十九世裔孙耆公,自赫连屈丐部往投之。魏明元帝封假安武侯,拜常山太守,卒赠泾州刺史。耆公子茂公,为后魏屡建奇功,战必胜,攻必克,魏太武帝赐升尚书令、征南大将军,封爵安定公,魏文成帝追封桓王。条叶再著,其后裔尊公为始祖。至吾祖文公,又十世矣!户广而丁繁,里居散漫。自茂公之曾孙镶公徙居南阳,已十有二世,创建门谱以镶公为祖,始建茔地葬韩陂。……故欲以镶公断为始祖,改建宗谱,各门派增建门谱,自上而下一本万枝,自下溯源万枝一本也!吾祖天下硕彦,功高盖世,建门谱应以吾祖始。宗谱三十年一修,而门谱亦续,世代相传。凡三十年不续谱者,谓之不孝。韩绲的这篇序言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作为韩愈的嫡孙,其身份不容怀疑。而且作为韩愈的嫡孙,韩绲考证了韩氏的源流,考证具有权威性,无疑也认可了《门谱》自韩氏始祖至韩愈之间的世系。三、韩氏源流考证(1)从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到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从张思青的《韩氏春秋》到张清华的《韩愈先祖占籍迁徙流变与韩愈里籍考》,关于韩氏源流的考证,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唐林宝的《元和姓纂》所记载的韩氏的源流,侧重于韩氏的分布情况,而且对韩愈一支的记述较为简略,从中无法考证韩氏的源流。《新唐书》从韩氏始祖(一世)韩万论起,仅论及四世韩厥,随后论及十五世韩仓,十六世虮虱,十七世信,十八世弓高侯颓当,一直到二十三世河南尹韩骞。然这一世系并非韩愈的直系。接着,《新唐书》又从“弓高侯颓当裔孙韩寻”论起,韩寻——韩棱——……——韩耆——韩茂——韩均——韩晙——韩仁泰——韩叡素——韩仲卿——韩会、韩愈。在这里,韩寻为颓当的裔孙,究竟是多少代的裔孙,并不清楚,而且韩棱与韩耆是什么关系,是父子还是祖孙,即使是祖孙,中间相隔多少代等等,这些一时都无法考证清楚。如果暂不考虑诸多因素,仅从字面来考证,不妨整理出韩愈一支的源流:韩氏始祖韩万即韩武子——二世为定伯——三世为舆——四世献子厥——……(具体情况不明)——十五世襄王韩仓——十六世韩虮虱——十七世韩信——十八世韩弓高侯颓当——……(究竟为多少代裔孙情况不明)——韩寻——韩棱——……(相隔多少代情况不明)——韩耆——韩茂——韩均——韩晙——韩仁泰——韩叡素——韩仲卿——韩会、韩愈。尽管“韩寻”与“韩愈”之间的世系可算做韩愈的先世,在此可不作讨论,但韩万与颓当之间的诸多代数依然无法证明。张思青先生通过《韩氏春秋》详尽地考证了韩氏的源流,从韩氏始祖韩万即韩武子到韩氏二十三世韩婴即颓当之子,封襄城侯。考证无论正确与否,但中间没有缺环。张清华先生所考证的韩氏源流的世系中间同样没有缺环,如果按照韩愈一支来排序,可以形成如下的世系序列:韩氏一世韩武子,二世献子,三世韩厥,四世宣子,五世贞子,六世简子,七世庄子,八世康子,九世武子,十世景侯,十一世列侯,十二世文侯,十三世哀侯,十四世懿侯,十五世昭侯,十六世宣惠王,十七世襄王仓,十八世虮虱,十九世韩王信,二十世颓当,弓高侯。张思青与张清华的差别:一是从韩氏一世韩武子到汉弓高侯颓当之间的代数不同,张思青考证的世系比张清华先生所考证的世系多出两代;二是张思青考证的世系“二世,赇伯。三世,简,爵定伯。四世,舆”,而且五世,韩厥,就是韩献之(子),而张清华先生所考证的世系缺少“赇伯”、“简”、“舆”三代,而将“韩厥”与“韩献子”分为两个人,分别是韩氏的第二世及第四世。究竟孰是孰非,一时尚难确论。不过,我们可以通过韩氏的家谱继续进行讨论。(2)就韩氏源流而言,无论是孟州《韩文公家谱》还是修武《韩文公门谱》,其记载均比较详细,虽然之间存在分歧,但大致相同。自始祖韩万到颓当共计22代,从始祖韩万到七世韩须,两者完全相同;韩氏第8代,孟州《韩文公家谱》记为“不信,谥平子”,而修武《韩文公门谱》记为“不佞,晋六卿之首,韩简之”。在这里,估计是因字形相近,或将“信”写成“佞”,或将“佞”写成了“信”。韩氏第9代,孟州《韩文公家谱》记曰“庾”,谥庄子,修武《韩文公门谱》记曰“庚”,为韩庄子。估计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韩氏第11世,孟州《韩文公家谱》记“启”,谥武子,而修武《韩文公门谱》记曰“启章”,为韩武子,应当是脱字或衍字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吃住旅游安全协议书
- 2025年03月浙江嘉兴市海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15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现代文二(教师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术写作与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部分校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英语新闻阅读与思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百色学院《互动媒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全册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 医药卫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知识与技能比武竞赛题库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膜片钳常见问题汇总(人人都会膜片钳)
- 讲故事技能培训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财务人员廉政谈话记录 财务个人谈话记录3篇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