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1页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2页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3页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4页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读书笔记原始文化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期(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东南亚原始社会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从考古资料来看,东南亚大陆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大多在各大河流的上游;海岛地区则以生活在地势较高的洞穴中居多。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后期从事粗放农业。原始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了后来的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早期文明的因素,例如冯原文化,东山文化,泰国班青文化,古城等。东南亚早期国家与古代文化的雏形期(公元前后~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东南亚社会在公元前后发生了急剧转变,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和印度、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转入阶级社会,出现了许多早期国家。居民活动的主要地域已经从山地转向沿海,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口不断增长,加上对外交往,尤其是与中国,印度的交往促使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东南亚文明时代的来临。但这一时期小国众多,之间交往联系弱,国家制度尚未成熟。后来成为古代东南亚大国的主体民族尚未作为主体出现,未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早期国家的文化具有明显的流域和沿海文化的特点。各大流域早期国家间虽有往来,但并不密切,没能连成一体。东南亚古代国家的发展和传统名族文化的成型期(10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东南亚特色的已某一民族为主体的古代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外来文化影响与各国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统一度较高、明显的民族文化。东南亚国家和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在这一时期形成或基本成型。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世界形成了由中国传入的儒、佛文化在越南,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传入的小乘佛教在泰、缅、老、柬,以及伊斯兰文化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中南半岛各占主导地位这样一种格局。古代国家时期一个重要特点,大陆东南亚国家以纵向即南北走向的扩展为主线,横向的即东西走向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虽有所增加,但往往是通过战争的方式。而海岛东南亚国家则经历了中心发展后的分散发展。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19世纪中叶~1945年二战结束),这一时期的东南亚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都不同于过去:造成文化变迁和转型的主要动力来自西方的冲击②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冲击,但各国遭际不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入和基督教的传播,使其多元化、多样化进一步发展。空前规模和数量的华人移居东南亚,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国际上各种社会思潮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对东南亚各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东南亚各国的传统文化仍得以保存和发展。2.东南亚早期文化有较高统一性但11世纪后多元化多样化的原因(1)地理环境。共处热带季风带的地域和气候,以及新石器时代居民主要来自邻近的中国大陆,其后的文化影响来来自印度,使得早期文化具有较高的共同性和较强的保守性。地理上的破碎和难以形成一个带动和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地带,使得古代东南亚难以形成一个影响整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处于东南西北之交的地理关系,使得东南亚文化容易受到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异域文明的入侵和挑战。东南亚历史发展的缓慢与不平衡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生存资料容易获取,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阶段。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在史前时代就已经。显露。一些地区形成古代名族国家时期,部落社会存在的地区还不知国家为何物。民族众多,民族情况复杂。大批移民的进入和影响以及民族关系的变化都是使其文化发展显出多元化、多样化的重要因素。外来文化的影响,古代东南亚人主要接受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近代东南亚又接受了西方基督教文化。当地居民在吸纳这些文化史,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结合,发展成为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交往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主要的是外来文化影响了东南亚,成为或演化为东南亚相应国家的主流文化3.东南亚的原始社会与原始文化(1)使用天然木石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古猿,腊玛古猿,早期猿人,直立人,爪哇猿人,智人(2)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一万年,持续了七八千年。东南亚新石器文化代表有越南和平文化,北山文化,冯原文化,三隆盛文化,仙人洞遗址,办高文化,缅甸勒班奇波文华,陶马贡文化。东南亚半岛地区在进入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开始)前后,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至晚到距今5000~6000年,出现了栽培作物,发展了原始农业,能制作精致的石器、陶器。生产方式也过渡到了生产性的农业经济,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3)东南亚金属器文化时期。班清文化,侬诺他文化,班诺瓦文化,东山文化,铜鼓文化,沙莹文化,富和遗址,巨石文化。青铜文化的特点,器物比较简单,技术发展缓慢;青铜出现后并未在当地引起重大社会变革,尚未最后脱离原始社会的范畴;反映了东南亚其取得进步的方式相对而言是渐进的,和平的。东南亚海岛地区金属文化的出现要远远晚于半岛地区。至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期,海岛地区才出现金属文化。其重要特点是,铁器很快随着铜器而出现。出土文化遗址多是既有青铜器也有铁器。4.和平文化(距今10000到5000年)法国女考古学家曼•科拉尼,于1926~1930在和平省发现。出土依存物分为三层,最底层即最早期的一层,有粗糙的旧石器,无动物骸骨、陶器片、中层,大部分是打制石器,也有磨制石器;上层以磨制石器居多。5北山文化(和平文化之后)法国人曼•修发现与谅山省北山。有了手制陶器,磨制的掘土工具,说明以从事原始农业。6冯原文化(距今3000年)。越南考古学家在60年代后发掘。遗址面积为38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0.8米,说明长期定居。出土的石器有石斧,锄头;陶器不仅有手制的,而且有轮制的。出土的釜、盆既大且笨;还发现了稻谷遗存,猪牛狗鸡等家养动物的骸骨,说明稻作农业的发展。7三隆盛文化(公元前1500年)。法国考古学家曼•修于1902.1923进行考察。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石斧和石锈,鱼钩是骨制的,陶器还处在手制阶段,出土物中还有陶纺轮。装饰品有石制的、贝制的耳环、手镯、串珠等。8仙人洞遗址(距今6800~5700年)。出土器物除陶器碎片外,还有磨制石刀,石斧,植物遗存有樱桃属、槟榔属、橄榄属等。9班高文化(公元前2000~1300年)。泰国、丹麦联合考古队在60年代发掘。出土物有人骨架40多具,随葬器中有一件石祖,说明父权崇拜,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土陶器片达两万多块,有缸、碗、三足器等。多是黑色,也有土红色和灰色的,有的有绳纹。说明有较丰裕的食物和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出土的石器主要是石斧,用于清楚森林。还有骨制工具。出土动物骸骨多,有老虎颅骨,猪和水牛的牙齿,鱼骨,还发现了陶纺轮,杆栏式建筑的柱干。从文化遗存来看,班高人从事渔猎,饲养猪和水牛,可能已经从事原始农业,制陶业、手工纺织业有了发展,已经走出山洞,住进了干栏式建筑,但没有发现青铜。10勒班奇波文化和陶马贡文化(距今5000年)。(1)缅甸考古工作者发现于勒班奇波村和缅甸中部。(2)出土磨制石器,石斧,石锈,石刀,石磨,陶器碎片,发现用火的痕迹。还有猪马牛鹿等动物骨骼化石。11班清文化(距今7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1)70年代初,美考古学家高尔曼和泰国艺术厅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发掘。(2)出土物有陶器,人体遗骸,青铜器,铁制工具,陶器有黑陶,米色涛、粉色陶,陶制器具中,有陶匙和陶纺轮。出土的饰物有玻璃珠,玉环,象牙手镯等。还发现了动物猪狗牛等的骸骨,和用动物骨刻成的男性生殖器。班清文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距今7000年,出现了绳纹黑陶和彩陶;中期的距今4000多年,特点是出现了青铜器;晚期约在公元前1200~前1500年,已出现了铁器。12侬诺他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5000年)。(1)60年代中期,泰国政府艺术厅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发掘面积为100X150平方米,文化堆积1.4米,出土了大量史、八、比/*前遗存。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为公元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