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序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共3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序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共3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序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共3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序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共3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序言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共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伽利略·伽利雷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物理学·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进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分支学科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物理学研究领域光学凝聚态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物理学排名第一高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课程简介必修1必修2选修1-1选修1-2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共同必修文科选修理科选修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必修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选修3-1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分子动理论气体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选修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内容·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还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在不同层次上认识物质的各种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由于自然界并不自动地展现其背后的本质,物理学又是极富洞察力和想象力的科学。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庄子Joyinlooingandcomostbeautifulgift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爱因斯坦物理学与其他学科技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意义。电子显微镜1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与物质作用所产生的讯号来观测微区域晶体结构,微细组织,化学成份,化学键结和电子分布情况的电子光学装置。2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了可见光,用电磁透镜代替了光学透镜并使用荧光屏将肉眼不可见电子束成像。3由于和可见光相比,高压加速后的电子的波长更短,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更细微的物质结构。电视显像管1在电视接收机中,由视放末级把经过放大的视频图像信号送到显像管阴极,由一个电子枪发射一个被调制的电子束,经聚焦、偏转后打到荧光屏上,同时控制电子束电流的强弱,荧光屏受激发光,从而重显图像。2现在的高端电视机,如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已经不是这种显像原理。粒子加速器

2000年,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HeavyIonCollider,RHIC投入运行,它是一个可变能量的质子-质子和离子-离子对撞机,建造的目标之一是实施能够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量子色动力学提供重要信息的科学实验,以及探索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及其存在的证据。2008年9月,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HadronCollider,LHC)正式启动,它属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也是加速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共耗费6510M瑞士法郎建造而成,包含了一个圆周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LHC建造的目标是1探测希格斯玻色子,解释质量的解释四大基本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引力)。3寻找暗物质4寻找反物质5寻找宇宙大爆炸初期曾经存在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物理与医学光:由高速电子撞击物质的原子所产生的电磁波。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间的电磁辐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射线用来帮助人们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用于工业上的非破坏性材料的检查。CT:是Comogra型、扇形和多普勒超声型等。B型是其中一种,而且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简便的一种。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清晰。B超比较适用于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

量子围栏的圆圈构成一个“量子围栏”,照片中反映的是电子密度的高低,围栏内是电子密度波的驻波。1993年5月,等人,在4温度下用电子束将单层铁原子蒸发到清洁的Cu111表面,然后用扫描隧穿显微镜STM操纵这些铁原子,将它们排成一个由48个原子组成的圆圈圆圈的平均半径为713nm,相邻铁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095nm。这个原子圈虽然是由离散原子组成的,因而并不连续,但却能够像栅栏一样围住圈内处于Cu表面的自由电子,故而得名“量子围栏”。

扫描隧穿显微镜英文名称:scanningtunnelmicrosco定义: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其分辨率可达原子水平,即观察到原子级的图像。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G.Binning)及海因里希·罗雷尔(H.Rohrer)在IBM位于瑞士苏黎世的苏黎世实验室发明。作为一种扫描探针显微术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让科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因此它在纳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测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因为这一贡献,宾宁、罗雷尔和鲁斯卡三人分享了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前两人是扫描隧穿显微镜的直接发明者,第三人是1932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这里是为了追朔他的功劳。罗雷尔宾宁鲁斯卡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奖部分)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