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_第1页
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_第2页
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_第3页
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_第4页
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分析

1.发展趋向,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显著增强药物合成依赖高质量的药物综合体,但与大多数类似的药物没有相同的问题。因此,该行业普遍关注医药提取物的市场和应用前景。目前,医药中间体已成为国际化工界的一大产业。同时,发达国家制药公司越来越注重于加强其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而加快把中间体和原药合成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这些国家特别是中国有强大的石化行业和众多的化工原材料生产商,已形成产业集群,使得生产高级精细化工品所需的多达几十种的原辅材料在国内都能获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总体成本;同时中国有着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从而使得中国的化工设备、建筑施工、安装等的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和印度具有大量有能力而且低成本的化工研发人员,以及大量的产业工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必然带动发展中国家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需求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我国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值在2400亿元人民币,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比上年增长23%左右,占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的20%,产量达520万t,同比上年增长16%左右。目前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据对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受到今年大幅下调出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净出口量约80万t,同比上年下降了20%,净出口额约3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目前,我国每年约需配套的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0多种,需求量约440万t。2.药中间体的上下游向亚洲转移,企业的核心地位将逐渐形成世界医药中间体的交易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定制生产进一步发展。据《中国化工信息》的文章显示,我国医药制剂的销售利润率(税前)高达80%,而医药原料药的利润一般在10%左右,医药中间体的利润一般在5%左右,三者的利润无法相提并论,因而会有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将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外包,进行定制生产,转而专注于制剂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国内医药中间体价廉质优,业已成为全球中间体主要供应商,与制药企业的关系日趋紧密。医药中间体的厂家合成出中间体或原料药粗品,并将产品以化工产品的形式出售给制药企业,制药企业进行精制后再作为药品出售。今后医药中间体企业可通过生产原料药,将产品链进一步延长,增加产品的利润和提高销售的稳定性;而制药企业减少了投资,将有限的资金与精力放在自己所擅长的研发、药品的市场及剂型开发上,因此双方的合作有一定的互补性。世界医药中间体中心正在逐步向亚洲转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和印度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所以越来越多的国际制药企业从我国和印度购买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自己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在国际市场上,印度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原料药及中间体转移生产的格局已经形成,但中国和印度的侧重不一。从原料药生产到非专利药品在欧、美、日上市,印度企业已经成为欧、美、日制药公司及合同生产商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则是全球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基地,产品量大利薄。中国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产品链的上下游拓展已是必然趋势,原料药企业业务向其关键中间体、制剂方向延伸;中间体企业业务向原料药乃至制剂方向发展。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正在调整产品策略,选择有竞争力的中间体品种。目前及今后重点发展的中间体有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中间体,第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中间体,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中间体,新型抗高血脂药物中间体,抗溃疡药的中间体,抗癌药、抗艾滋病及抗病毒药物的中间体,中枢神经药物中间体,手性药物中间体,维生素及各种氨基酸。最具前景的中间体品种主要有如下几种。(1)英国与德国之间的比较近年来世界核苷类药物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额增长幅度年均在12%~15%之间,其中在英国年均增长11%,荷兰为12%,德国为21%。2002年美国核苷类药品销售额已达75亿美元,其中抗艾滋病药齐多夫定在全球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2)药品、试剂与仪器目前以邻氯苯腈为基础中间体开发药物近10种,尤其是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心血管紧张素Ⅱ拮抗体类药物(亦称沙坦类药物)关键中间体,如氯沙坦(Losartan,1995年,默克),缬沙坦(Valsarta,1996年,诺华),伊贝沙坦(irbesarban,1997年,施贵宝),坎地沙坦(candesartan,1998年,武田),替米沙坦(telmisartan,1998年,葛兰素)等,其中有好几个品种已经成为世界最畅销药品。沙坦类药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2006年此类药物的市场已达16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5%,市场前景非常广阔。(3)新型抗感染药物吡啶及其衍生物是医药、农药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用于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饲料原料以及其它领域。①3,3,5-三甲基吡啶是合成抗溃疡药奥美拉唑的关键中间体。奥美拉唑由阿斯利康公司于1987年在瑞典首次上市,其世界专利保护于2001年到期,2005年全球销售16.52亿美元。目前在国内抗消化性溃疡药销售排名中,奥美拉唑连年保持绝对领先优势。②4-甲基咪唑又名甲氰脒胍,主要用于合成大宗胃药西咪替丁。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西咪替丁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③5-硝基咪唑广泛用于消炎抗感染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赛克硝唑等,其中甲硝唑和替硝唑国内销售超过10亿元。许多新型药物含有硝基咪唑结构,国内生产与开发前景广阔。④4-甲酰基咪唑是抗癌新药Girolline和组氨酸及其衍生物的中间体,国外市场较大,但其合成不容易,国内没有生产。⑤以哌嗪为原料可以合成20多个医药品种,主要用于合成氟哌酸、吡哌酸、利福平等药物。此外,西药脉平宁是一种新型高效降压药,主要成分是哌唑嗪;茶碱乙酸盐哌嗪可用于治疗烧伤、休克和高血压;哌嗪基烷胺基的喹啉和吡啶具有抗癌活性;各种哌嗪基醇及其衍生物具有麻醉性能;己二酸哌嗪是常见的驱虫药。⑥近年来,许多合成的医药和农药结构中含有嘧啶环,这促进了嘧啶类化合物的发展。如4-氨基-2,6-二甲基嘧啶(医药磺胺二甲基异嘧啶的中间体)、2,4-二氨基-6-羟基嘧啶(可生产抗贫血药叶酸)。同时,2-巯基-4-甲基-6-羟基嘧啶和2-氯-4-甲基-6-甲氧基嘧啶分别是心血管药潘生丁(双嘧达莫)和解热镇痛消炎药嘧啶吡唑的中间体,4,6-二氯-5-硝基-2-甲基嘧啶是合成抗血压新药莫索尼啶的重要中间体,5-溴嘧啶是合成嘧啶叔醇类农药的关键中间体。5-氟尿嘧啶是一种含氟杂环类医药中间体,如合成卡莫氟、羟烷基氟尿苷等一系列高效低毒抗肿瘤药物,通常采用缩合环化、直接氟化等方法制得。5-甲氧基尿嘧啶是合成嘧啶核糖核酸和嘧啶脱氧核糖核酸的重要中间体,目前核苷酸类物质是抗癌抗病毒主要物质,5-甲氧基尿嘧啶是基础的尿嘧啶类核酸类药物的基础中间体,可以合成一系列重要的抗癌新药。农药群落1.我国农药中间体的发展现状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药行业已建立从原药生产、中间体配套到制剂加工在内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和企业加大了对农药工业的投入,使我国农药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药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和刺激了我国农药中间体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农药中间体工业未来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现有农药中间体生产厂800家左右。1990年以来,我国农药的产量逐年增加,农药中间体的产量也逐年增加。1990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57万t;2006年约158万t,1990~2006年均增长率6.6%。据统计,1997年我国生产和中试的农药品种为229种,所用原料、中间体460多种。这些原料及中间体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含脂肪族有机化合物、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其中品种最多的是有机化合物中的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共有350多种,占所需原料中间体总数的76%;杂环有机化合物有31种,占7%;有机磷农药含磷中间体有27种,占6%;其他约占11%。近年来,随着含杂环高效低毒农药的不断上市,我国农药及中间体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可生产300多种原药,已生产的或将生产的农药中间体品种800多种。1993年以后,随着国内新农药的开发,一些专用中间体的开发发展较快,如含氟、含氰基、含杂环中间体,其中较突出的是菊酯类农药中间体如菊酸、二氯菊酸、丁酸、醚醛、丙烯醇酮。这类中间体目前国内都能生产,且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另外,一些农药中间体的工艺技改也较为活跃,主要取得的成果有:异戊烯法合成频那酮、甲醇羰基法合成甲酸、醋酐催化法合成氯乙酸、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新工艺、定向结晶法提取精萘、定向氯化法生产二氯苯、相转移催化反应、双乙烯酮法合成氯乙酰氯、催化加氢生产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等。这个时期我国生产的农药中间体基本上能满足农药工业的需要,但仍有部分中间体仍需要依靠进口,如DV菊酸甲酯、二溴菊酸、邻甲酚、间甲酚、邻苯二酚、呋喃酚、吡啶及其盐、哌啶(六氢吡啶)、多聚甲醛等。在进口产品中,一部分是国内有生产,但数量或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另一部分是国内尚不能生产的。近年来我国农药中间体进口额约1亿美元。2.农药中间体将未来发展为国内农药中间体为适应我国农药发展、农药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缩短与国外农药工业的差距,农药中间体未来将重点发展以下产品: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农药中间体、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中间体、含杂环的农药中间体、含氟的农药中间体、手性农药的农药中间体。(1)杂环的高效药剂的中间体①含杂环的有机磷杀虫剂的中间体包括二嗪农、毒死蜱、喹硫磷、杀扑磷,氯唑磷的中间体;②含杂环的高效杀虫剂的中间体包括吡虫啉、吡虫清、锐劲特、氟唑虫清的中间体;③含杂环的高效杀菌剂的中间体包括喹氧灵、呋吡唑灵的中间体;④含杂环的除草剂的中间体包括通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中间体,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咪草烟,灭草喹的中间体以及定草酯、二氯喹啉酸、丁噻隆的中间体。(2)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现状在寻求改进生物活性的途径时,常常使用氟取代氢或氯。这种取代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药效,在拟除虫菊酯结构中引进氟原子,会提高对害虫的药效,并具有杀螨作用,因此含氟拟除虫菊酯已被人们所关注。但是,要制备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有必要选择分子的氟代位置。ColmSwithenbank明确地概括了氟原子插入对生物活性所起的作用,他以许多实例说明了氟取代氢常会降低活性,但是活性最高的化台物常常会在分子结构某些位置上含有氟原子,同时要制备活性高的含氟化合物,必须要有含氟的中间体,因此研究和开发含氟中间体也非常必要。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厂家有50多家,主要集中在辽宁、浙江、江苏和江西、安徽等省,生产的品种不少,主要服务于医药工业,但这些企业规模小、品种单一,产品主要出口国外,而农药含氟中间体生产厂还不多,主要还是相应的含氟农药生产厂生产。我国含氟农药中间体要积极发展,应该建立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同时建立多功能生产装置,生产工艺类似的产品,不仅要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水平,还要注意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减少三废、降能节耗,逐步做到规模化和系列化,与医药工业所需的含氟中间体互动发展,不仅要满足出口,并且要保证国内需要,才能使我国的农药含氟中间体得到蓬勃发展。(3)手的中心手性农药将成为21世纪新农药开发的热点。据统计,世界上现有的2000余个农药品种中,有30%左右具有光学活性。染料的中心1.国外染料中间体随着染料中间体行业的不断发展,欧洲、美国及日本等一些染料生产企业之间发生了分化重组,同时将附加值较低的染料产品及中间体的生产由欧洲的德国、瑞士和英国等传统的染料生产国家和地区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中国、印尼、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转移。印度中间体工业发展很快,基本形成了萘系、蒽醌系、苯系和杂环系四大类中间体系列。印度各类中间体中萘系列发展得最好,不仅品种齐全(已超过50种),而且规模及产量大,质量也较好,在欧美及日本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其次是苯系中间体,有70多个品种,主要是苯类的磺化、硝化、卤化以及乙酰化等衍生产品,工艺技术比较先进,部分产品质量及成本都优于我国。印度蒽醌系及杂环系中间体发展相对落后于我国,蒽醌系不仅品种少(大约有15种),生产技术及工艺也较落后,杂环系主要生产吡唑酮系及少量喹啉系品种,所需中间体要依靠进口解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染颜料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大国及重要的供应地。我国常年生产的染料有500多个品种,中间体年产量约45万t,由于我国染料中间体的质量良好、价格低廉,已在欧美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目前产品已出口到世界上约30个国家和地区。从品种上看,我国每年出口染料中间体近160种,其中苯系及萘系品种居多,分别占50%和26%;蒽醌及杂环系中间体分别约占14%和10%。从出口量看,我国每年染料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10万t,其中最大的是苯系中间体。从各类中间体的出口情况看,染料中间体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出口品种数及出口量分别占总数的70%以上和总量的30%以上。我国染料工业在近年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的染料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染料总产量的40%。中国的染料主要是纺织用染料,其中分散染料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约占我国染料总产量的50%。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分散染料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以生产附加值低的染料中间体品种为主,而国际大公司则销售附加值高的染料产品。我国已经取得了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成为世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基地,要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也是该行业中各企业发展的方向。2.持续发展优势我国染料中间体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持续的优势地位,不光继续做强做大现有的产品品种、完善产品质量,还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1)新中间体开发数量我国染颜料产品更新换代、生产与出口形势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与推动了中间体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据统计,近15年开发的新中间体数量几乎与前36年开发的数量相当。染料中间体将重点发展以下品种:苯系衍生物染料中间体苯系染料中间体是染料中间体的重要一大类,近年,开发了多种苯系衍生物染料中间体产品。甲苯衍生物类如2,4-二氯苯甲醛、苯胺衍生物类如2-氰基-4-硝基苯胺、间甲苯胺衍生物类如N-甲基间甲苯胺等。取代型染料及有机颜料近年市场上对杂环类和多环类中间体的需求量增长很快。由杂环系中间体合成的新型染料及有机颜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可取代蒽醌型染料及有机颜料,如噻吩类、异噻唑类、咪唑类及噻唑类中间体,其中有些品种也是合成农药的中间体。其中的噻唑类有2-氨基-5-硝基噻唑、2-氨基-6-甲砜基苯并噻唑、2-氨基-6-氯苯并噻唑、2-氨基-5,6-二氯苯并噻唑;异噻唑类有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等。氟化合物新型含氟化合物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它们中有:对氟苯胺、2,4-二硝基氟苯、氟氯苯胺、三聚氟氰等。2分散染料、酸染料等特殊代谢物的开发如分散红343、分散蓝366、分散蓝165∶1、酸性黄42、酸性红97、酸性红57等专用中间体需要大力开发。(2)偶氮染料基础颜色产当前国内外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