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课件_第1页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课件_第2页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课件_第3页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课件_第4页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专题辅导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技巧其他技巧表达方式诗歌抒情方式赏析

第一节抒情方式诗歌抒情方式赏析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诗句如何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抒情手法分类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诗歌抒情方式赏析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②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④。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⑤,收取关山五十州⑥?请君暂上凌烟问⑦,若个⑧书生万户侯?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注】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何当:何日。③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④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弛骋。⑤吴钩:吴地所产宝刀。⑥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地区。⑦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若个:哪个。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抒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答:《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南园》由两个反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本题参考答案:两首诗都表达了从戎平叛、建功报国的雄心热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马诗》则用比兴,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诗歌抒情方式赏析②间接抒情(借景、托物、借史等)

含义:诗人们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史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引用典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义: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情景交融。形式:景中寓情;以景结情;缘情写景。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二诗或题《江南意》.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答:_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解析:作者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情”与“景”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情和景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参考答案: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褪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实则以景衬情,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诗歌抒情方式赏析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二

《菊》

(郑谷)《画菊》

(郑思肖)王孙莫把比蓬蒿,花开不并百花丛,九日枝枝近鬓毛。独立疏篱趣未穷。露湿秋香满池岸,宁可枝头抱香死,由来不羡瓦松高。何曾吹落北风中。析: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法。《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流莺李商隐①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睛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③何处有花枝?【注】①李商隐:唐代诗人,颇具才华,但受尽冷遇排斥,潦倒终生。②流莺:不知所往、飞落无依的黄莺。③凤城:这里借指长安。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此诗谈谈你对二人评论的理解。答:_诗歌抒情方式赏析

这是李商隐托物寄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流莺的漂荡不自持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抒发了诗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不为人赏识的精神苦闷。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两种说法其实是一致的,正因为“托流莺以见意也”,所以才“寄托深而措辞婉”。这两句实际是很有帮助的提示语。本题参考答案:两人的观点出发的角度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金圣叹是从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角度评论此诗,而叶燮是从艺术效果(委婉含蓄)的角度评价此诗。

诗歌抒情方式赏析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请对此诗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诗歌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手法文意情感C借古讽今(借史抒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正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令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诗歌抒情方式赏析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正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令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诗歌抒情方式赏析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黄石市长江南岸。②王浚:西晋龙驻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东吴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王浚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铁链,扬掉鼓帆,顺流直取金陵(吴都,今南京)。④石头:即石头城,今址在南京市石头山后。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⑥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答:诗歌抒情方式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前四句虚写晋将王浚伐吴,截取攻破“千寻铁锁”这一历史画面。后四句抒怀,是理解本诗的重点。“往事”不可泛指,实指东吴和六朝破亡。“故垒”句的警世之意是针对时下虽江山一统而尚存藩镇割据现象而言的。对诗词的分析、鉴赏不结合创作兹篇的时代背景是不行的,而怀古诗皆有弦外之音,凡是好诗无一例外。以写景为结尾无一不含有不尽之意,这是放之所有诗词而皆准的真理。只是“意”是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题参考答案: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沉痛地表达了对国家处于藩镇割据局面,摇摇欲坠的情景的哀伤。诗人警醒最高统治者,如果不思振作,将蹈东吴和六国灭亡的覆辙。诗歌抒情方式赏析用典抒情:例: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鸳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是化用谁的典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抒情方式赏析答: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风光的情怀。这首《桂枝香》的内容是怀古。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下阙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奢侈生活。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本题参考答案:“《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化用了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续演六朝悲哀。。诗歌抒情方式赏析D乐景哀情《谢亭送别》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歌抒情方式赏析哀景写乐情《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景是“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是何等的喜悦。诗歌抒情方式赏析练习巩固诗歌抒情方式赏析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诗歌抒情方式赏析参考答案: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淡神伤的情绪。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手法表达效果(文意+主旨情感)诗歌抒情方式赏析

谒金门(冯延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