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 B.

C. D.2.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什么在建国之初还要将这首充满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国歌,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原因吗?()A.勿忘国耻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发人深省3.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抗美援朝战争()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速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

C.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干涉和封锁 D.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有步进行土地改革,据统计,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这反映了土地改革()A.扭转了工业生产状况 B.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

C.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D.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建立起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6.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部门工业建设交通通信农林水利文教卫生所占比例58.2%19.2%7.6%7.2%A.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7.科技人员是民族之瑰宝。前有钱学森、邓稼先海外负笈归来,推动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今有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两位院士和其他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A.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B.勤俭节约,自强不息

C.舍身奉献,众志成城 D.隐姓埋名,追寻真理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C.把阶级斗争进行到底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9.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10.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11.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禾科教兴国12.2020年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这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3.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1952年初,学院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这反映出政府()A.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B.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C.开展实行“一五”计划 D.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14.学者汪辉评论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该制度()A.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B.奠定了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

C.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D.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5.广东某军事展览的代表性图片有《毛泽东视察海军某部》《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辽宁号”航空母舰》,请问该展览的主题应该是()A.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B.社会主义科技的发展

C.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D.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16.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加剧,双方在基辅等地交火。武力外交是一种方式,而中国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是新中国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互不侵犯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由此可知亚非国家更应该()A.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B.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C.坚持多边外交 D.奉行不结盟政策18.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面对来自美苏两方面的威胁,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毛泽东在同周恩来等人的谈话中曾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边作战。基于上述情况,我国()A.改善了与美国外交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努力重返联合国的舞台 D.开始改革开放提升国力19.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A.敌对一正常化 B.敌对一敌对 C.友好一友好 D.友好一敌对20.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我国()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2.1956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23.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24.“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5.中共十八大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而继续奋斗。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26.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1)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

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和政策?

材料二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人教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构想的成功实践?你认为这两个事件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三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学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拔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蘑菇”云起,让国人远离核威胁】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医药创新,让人们远离疼痛】

材料四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精神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A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故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A。

故选:A。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的事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2.【答案】B【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曲调高昂,旋律铿锵有力,充满了爱国激情。唱着这首歌,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故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居安思危。

故选:B。

本题以“在建国之初还要将这首充满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国歌”为切入点,考查了相关成语与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相关成语与史实。3.【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和平的环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故选:D。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4.【答案】C【解析】据材料“1951年农民对工业品特别是对轻工业日用品的购买力就比1950年提高了25%左右“可知,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了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答案】A【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

故选:A。

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史实。6.【答案】A【解析】据题干表格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初步基础。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两位院士奋斗在抗疫一线,他们研究病毒的毒性、传染机制、制订治疗方法,和其他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舍身奉献,众志成城。

故选:C。

本题考查钟南山、李兰娟的事迹。钟南山、李兰娟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掌握南山、李兰娟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的事实及影响。8.【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口号;B项是1958年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犯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中的口号;C项文化大革命中的口号.D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口号.

故选C.

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全面,学生对文革的内容需理解识记.9.【答案】B【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证券、股市”与市场经济有关,“……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反映出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体现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相关史实。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87年”,“厂长负责制”,“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1984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到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故D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故A错误;1958年大跃进”高潮的掀起,时间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农村的改革,故C错误。

本题考查了国有企业改革。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运用所学,准确作答。11.【答案】B【解析】题干给出了“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的材料,材料中涉及深圳的地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扶持,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这个城市名称,根据这个城市名称即可确定铸造“伟大的支点”是1980年,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就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与发展。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干材料给出提示信息较繁琐,注意“深圳”这个城市名称即可。12.【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这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史实。13.【答案】A【解析】由“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1952年初,学院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建立西南民族学院,为少数民族培养政治政治干部和技术人才,说明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4.【答案】D【解析】据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15.【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毛泽东视察海军某部》、《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辽宁号”航空母舰》体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故题干该展览的主题应该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建设的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的相关史实。16.【答案】D【解析】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本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7.【答案】B【解析】据“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可知,亚非国家更应该求同存异,加强合作。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18.【答案】A【解析】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面对来自美苏两方面的威胁,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毛泽东在同周恩来等人的谈话中曾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边作战”结合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可知,A改善了与美国外交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本题以尼克松访华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9.【答案】A【解析】题干直接设问考查关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选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概括归纳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相关史实。20.【答案】D【解析】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我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20世纪80年代初,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同时,我国有步骤地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放弃了自70年代起执行的“一条线”战略,不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活动,我国的国际环境因此不断得到改善。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外交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格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格局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同大国和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应考虑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既重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关系,也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21.【答案】轻工业,重工业【解析】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此题干中轻工业错误,应改为重工业。

故答案为:

错误:轻工业;改正:重工业。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本题以一五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2.【答案】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故答案为:

不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23.【答案】√,√【解析】1988年4月,我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海南省面积34万平方千米,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对比识记我国首先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和1988年增设的海南经济特区。24.【答案】香港,台湾【解析】据所学知,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的最先应用是在香港问题上,1997年中国成功的收回了香港。

故答案为:

错误:香港;改正:台湾。

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识记“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实际运用。25.【答案】×,将“中共十八大”改为“中共十九大”【解析】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中国跨入了强国的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十九大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踏上了新的征程。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将“中共十八大”改为“中共十九大”。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此题要准确识记中共十九大的内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6.【答案】(1)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