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1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2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3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4页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之一)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意义本课题拟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通过探索寻找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新途径和新策略,通过有选择地参照国际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校情,完成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如下所述:1.1.1有助于深刻理解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咼校、国立研究机构和基地、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主体。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从知识创新来看,高校处于知识生产的主导地位,成为几乎所有其他主体经费的投入方向,并将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与其他机构相联系,具有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优化配置和创新等整体功能的系统结构。从技术创新来看,尽管企业作为创新投入、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无疑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但高校也是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所在。从当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融合的趋势来看,高校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活动,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培育出有前景的新产业。从知识的传播来看,高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播机构。实际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是知识传播的两大主体,其知识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技能的劳动大军。1.1.2有助于正确认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来看,它是一个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于一体的网络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团队,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它以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嵌入在国家创新体系之中的部门创新体系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知识创新又是由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完成的。从高校创新体系的性质与功能来看,它既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功能,又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功能。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都离不开人才。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基础,没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难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所以,咼校科技创新体系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基础。咼校科技创新体系还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这种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创新平台”,主要是借助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把不同高校既有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以及高效内部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领域的研究院(所、中心)、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企业等集成起来而形成的。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就是通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创造出来的。1.1.3有助于从全球的视野来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变动趋势从变动趋势看,科技创新正在由过去那种局限于单一主体、单一组织、封闭的环境,向多主体、多组织、多学科、开放式、体系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单一高校的创新作用已十分有限,必须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来适应科技创新变化的需要,以便不断提咼咼校科技创新能力。1.1.4有助于澄清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理论困惑系统地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路径、特点和经验;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参照,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分析根源,为政府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主张或建议。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直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不乏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围绕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著作并不多见。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领先于国内,但国外的研究依然没有达到系统化的程度,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并主要集中在观念的讨论、有关政策含义的阐释和国外经验的非系统化介绍等方面。值得重视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深度、理论水平和系统化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咼,为咼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思路。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领域,对其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1.2.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有关文章指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传承与创造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育人与开发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技与人文结合”等五个方面的特点⑴。1.2.2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目前理论界大体有如下三种观点。(1)就高校的职能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例如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高校创新体系,高校要在教学体制、科研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即建立创新教学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推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2](2)就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而言,有文章对咼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界定,认为咼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3]。(3)就创新的主体层次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是:一定的学科或学科群;一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大学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互动。换句话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高校的创新理念、组织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环境条件等六个要素构成[4]。上述三种观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这些观点一致肯定了观念创新的先导作用、制度创新的保障作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1.2.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1)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以来,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美国,还是在以技术立国的日本,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从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校产生的。19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以来,洪堡的高校办学的三条原则,即学术自由原则、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确立文学院(哲学院)的中心地位的原则,使得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知识创新不断得以加强。特别是欧美的一些高校,通过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各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公司迫于需要,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实验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教育、科研和生产联合体,形成了新技术密集区⑸。例如,斯坦福大学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结晶就是世界瞩目的“硅谷”。著名社会学家巴伦在论及美国科技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时,突出强调了美国的大学对美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并明确指出,大学是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中心[6]。高校是知识最密集的场所,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前,美国学者费根鲍便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它是专家系统的同义语,解决知识的获取、表达方式和利用的问题[7]。而正值知识经济时期提出的“知识创新工程”,其基本内容是新知识的产生及其规律研究,不仅研究知识创新的普遍规律,而且还研究各种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而且还研究各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比“知识工程”更具创造性和活力[8]。目前,在美国围绕咼校集中地所建立的咼新科技工业区不断涌现,为咼校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大的资本,科技和教育成为两个最大的产业。作为主要知识创新源泉的大学,面临着第二次学术革■——把“知识流”导向技术创新将成为它的第三种任务。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思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9]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由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形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事实证明,研究型大学是构成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编的《2000年科学与工程指南》显示,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论文中,三分之二由大学发表;诺贝尔奖的授奖总数中,四分之三由大学获得;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论文占大学论文总数的四分之三左右;这些大学获得的诺贝尔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94%。(2)近期国内研究进展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的学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教育观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高校功能的创新[10]。②有的学者从阻碍高校创新的因素与环节出发,提出了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创新体系、教学管理创新平台、工程实践创新机制、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创新素质评价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11]。③有的学者从较为系统的观念着手,讨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第一,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本。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性研究力量强的优势,加强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基础性研究,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结合我国的特色与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争取在诸多领域实现突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具有积极作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第二,建设设备优良的创新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校要以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己任,瞄准国家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成果推广,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要鼓励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走出校门,以不同的形式与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站在关系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促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第三,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创造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机制和氛围,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来高校建功立业,给他们创造体现其价值取向的制度环境;实施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科研及学科梯队的建设,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灵活的组织措施。第四,环境与激励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活力之源[12]。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以来国内相关研究进展非常迅速,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宏观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通过国际比较研究认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始终发挥着知识创新、知识供给和传播的作用。此外,通过定量分析说明:科研经费的非公共化趋势与促进各项科技创新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有着一定的关联性;“20〜24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是表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知识传播作用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从历史的进程看,美国式的大学主导基础研究模式在知识创新与传播方面优于西欧的“国家研究院主导模式”,其原因在于后者缺乏教育功能;合适的专利法对于高校知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13]。②中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如何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自身作用。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要素和确定新型运行规则的过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层次,是在区域经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轨过程中,因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定位而形成的创新支撑体系[14]。③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创新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等研究方面。

1.3现有研究的不足1.3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既有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就整体而言,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例如,缺乏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准确。又如,缺乏对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如高校与国立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有关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的研究,显得更为薄弱;尽管有关国外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经验介绍或政策建议方面,鲜见真正对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经验或教训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再者,多数研究只强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而完全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功能;另外,许多研究针对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然而这些建议显得比较零散,缺乏理论依据和针对性。1.4研究方法与思路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综合吸收和利用系统论、高等教育学、技术创新学、科技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查阅中外文献,特别是通过文献阅读、分析研究和消化吸收,为本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下面具体研究方法。1.4.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重的方法;在实践探索部分采用以实证分析为主,规范分析为辅的方法。1.4.2定性研究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研究方面,强调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逻辑关系清晰、结论科学;在定量描述方面,则注重样本空间的合理性、原始数据的真实性、结论的可靠性。1.4.3调查研究法。主要利用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先后对国内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实际调研。国内的调研主要以湖北30余所高校为主,国外调研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通过实际调研丰富本研究课题的思路和内容。[4]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29〜32.谢和平.建立高校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7〜10.魏正英,张林.关于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J].发展与思考,2002(4):38〜40.⑸时敬华.21世纪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析[J].荷泽师专学报,2001(02):78〜80.⑹饶惠,翟云玉.确立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1998(09):30〜33.[7]孟汉新,孙淑静.知识工程:科技创新的动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1(01):22〜23.杨谱春•爱因斯坦的知识创新工程观[J]•科学研究,1999(02):15〜17.梁晓燕,张竞思.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2(07):64〜65.朱浩,钟玉海.知识经济与高校创新体系[J].学术交流,1999(01):50〜51.梁宪生,郝建功.高校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06):95〜97.魏正英,张林.关于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J].发展与思考,2002(04):38〜40.周静,王立杰.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5(02):15〜19.赵树宽,姜红,陈丹.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1):109〜115.第二章基本概念界定探讨如何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必须把握“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涵义。由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是在“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在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之前,有必要弄清“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国家创新体系”这几个相关概念的涵义。2.1创新“创新”(Innovation)—词,早在中国的古籍《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提到过,其含义为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15]。但最早将“创新”确立为学术用语并对此进行研究则始于20世纪初。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界定了创新的含义。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开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五种情况[16]。这一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应用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这是对创新的狭义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创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入。许多研究者进一步拓展了创新这一概念的内涵,它不再局限于技术方面,扩展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领域。因此创新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的外延相当丰富,主要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等。可见,“创新”既可以指实物创新,也可以指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既可以指一种活动过程,也可以指活动的内容、形式、结果等;既可以指对某一事物的彻底变革,也可以指局部性的改造和改进等。很显然,创新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最有效的手段,不仅存在于经济活动领域,还存在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领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创新就是人们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首先,创新是主体自觉能动地进行的一种活动,任何一项创新都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其次,创新必须除旧。《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换言之,创新是一种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独创性活动,创新就是要革除过时的、落后的以及有害的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旧事物,开辟、建立有利于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新事物。第三,创新必须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也是探索和追求真理,认识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创新”被引入教育学后它被赋予新的内涵[17]。首先创新是人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标志。主体性是指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而创新是主体的特征,因循守旧、惟命是从、唯唯诺诺、不思进取等品质是人的主体性被压抑,人长期被人为设置为客体的结果,而非本然如此。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创新”首先意味着教育应当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的主体性。其次,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是个性健全发展的基本标志。个性是主体性在每一个体身上的独特表现。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因此,教育在关注所有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人的个性,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创新”还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个性的健全发展。2.2体系关于体系的定义,按《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3版)的解释,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辞海》(1979年版)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上述定义强调了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2.2体系有四个特征:一是整体性和相关性。体系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由各部分或各要素组成,但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与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原因就在于体系的存在不仅取决于体系的构成要素,而且取决于要素间的相关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与要素不可分,整体只有由这些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才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二是层次性。组成体系的要素本身又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从而形成等级隶属关系,这就是体系的层次性特点。三是体系是有目标的。目标是体系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要完成的任务,有了目标,体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前进的动力。四是体系具有开放性。体系作为一定的有组织的整体,总是相对独立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我们把体系之外并且影响体系存在与演化的各种集合体称为体系的环境。环境是体系能够存在的客观依据,体系只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科技创新对于西方经典的经济学研究来说,科技创新对应的英文应是创新Qnnovation)。长期以来,对于这一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创新、技术创新、工业创新等名词出现在不同的经济学家的分析中,但总体上来说,无论用哪个名词,科技创新是被作为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来理解的。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理论观美国经济学家E.M.Mansfield把创新定义为“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他特别强调创新与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认为与新产品直接有关的技术变动是真正创新[18]。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C.Freeman)从工业的角度对创新进行了定义:即工业创新是首次引进新工艺或新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技术、生产、管理、财政和市场等所有步骤[19]。美国管理学家P.F.Drucker侧重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创新:即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他认为,“创新不单指技术方面,凡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的行为,全是创新”[20]。概括起来,继熊彼特之后的国外创新学说对创新的概念理解,依研究视角的差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技术的角度定义狭义创新,突出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和联系;另一种则是从生产系统的要素方面理解广义创新,认为创新是在生产系统中产生的,包含有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体制等诸多因素。OECD在《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对技术创新作出如下定义: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创新的完成是在市场上实现了产品创新或者说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只有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度,才是技术创新[21]。国内学者对创新的定义主要是围绕技术方面展开的。由于对创新概念研究的视角有很多差异,因此学者们对创新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在名称上,有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表述,纷争颇多。在对问题分析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本文不对这些概念作严格的区分。许庆瑞将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变革的一个阶段并对其进行定义。他认为技术发明、创新和扩散是技术变革过程所要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22]。傅家骥突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将企业与之相结合来对技术创新作出定义。即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的过程[23]。柳卸林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理解。即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的、设计的、制造及商业的活动。它包括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创新扩散[24]。赵玉林从企业组织的广义角度对创新进行定义。即创新是企业家抓住新技术的潜在赢利机会,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并首次引入生产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变革、制度变革和组织变革[25]。刘常勇在综合了熊彼特和Drucker等人的观点后将创新定义为:新的概念通过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的服务方式实现到市场中,进而创造新的价值的一种过程[26]。从政策层面看,科技创新的提法是首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申而来的,是从强调科技,再到强调市场,然后再到强调科技创新的脉络,其中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是市场化的创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7]。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重要思想,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我国的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1月,路甬祥在《关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科技创新是分层次的。科学创新的主要内涵是认识未知世界,它没有太强的、必然的功利性。当然,历史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在后来被用来改造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利益,造福了全人类。但是,也的确有一些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仅仅是知识的扩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来直接的利益,但这也是科学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目的则是功利性的,包括结构上、功能上、工艺上的创新,也包括应用性创新的集成,它们都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总是为了取得更高的效益或利润。这些技术创新往往建立在科学创新的基础之上。而且有效的技术创新一般应该是社会化的工业创新,或者是对社会有公益职能的创新,也就是说,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多数可以物化在产品或重大工程上,为社会广泛利用和传播。在技术创新物化在产品或工程上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管理与经营上的创新。一个很好的发明,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经营思想和实践,它也许会消亡在实验室里,或停留在展览室里。或者,只能实现小规模的、作坊式的生产,而不能扩展成为规模生产和行销。但正是在规模化生产营销中,使我们不仅可获取社会需求新的信息的反馈,还可获取资本、科技、人才方面丰富的营养,从而,把创新推进到更高的程度。这一点,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中,在科技与经济相对分离的旧体制中,往往是被忽视的。科技创新的思想往往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技术创新则是新的知识走向社会的实现和桥梁,而市场化的过程,反过来又刺激和引导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可以达到的规模。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开拓了前所未有的道路,为科技和工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家发展的大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基础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经营、管理创新、工业创新,应该有不同的关注和政策,有合理的投入比例,保持一支相应的以不同机制运作的队伍。当然,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主要是在企业,但是,也不排除对我国一些基础的、关键的、重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要由国家组织专门队伍,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专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28]。总体上来说,科技创新的范畴比技术创新的外延要大。技术创新一般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科技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以外,还包括科学知识的创新,而这些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创新研究而得来的,是为技术创新服务的知识基础。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科学技术活动分为三大类:研究开发(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科技教育与培训(包括专科高等教育以上直至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的终身培训)、科技服务(包括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传播服务,地质、水文、天文、气象的一般性考察和观察,科技的标准、测试、计量和质量控制,同专利、特许有关的活动)。我国的科技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研究开发成果的应用和科技服务三类活动。科学技术创新是一个大的概念,科技创新中的“科技”包含了科学和技术整个范畴,是立足于大科技观,是现代科技实现一体化条件下的科技。科技创新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创新,这完全突破了只把技术创新局限于技术范畴上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创新不能解释自身所涉及到的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等问题。科技创新包括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这两部分的综合,科学创新也包括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而技术创新包括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如果从线性过程这个简化的逻辑程序来看,科技创新就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29]。科技进步始发于基础理论的创新,然后是应用技术上的进步,以上二者引起的生产物质技术条件(包括生产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改进,从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包含了科学发现。另外,现代科学和技术本身就相互结合在一起,技术创新本身就涉及或者包含科学上的创新,而且其内容属于科技范畴之中,这从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中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中即可理解。现代社会中,科技进步、转化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上的突破,其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这更凸显了科学发现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30]。2.4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一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31]。创新主体是指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咨询中介机构、非营利性民间研究机构;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须条件,它包括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创新资源是指人才、知识、专利、信息、标准、自然资源和资金,这些既是需要流动的商品,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重要资源,必须保护;创新环境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它是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外界互动是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必要手段。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种创新主体应有机结合。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般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以分别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政府是保障五个子系统顺利实施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推动着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创新研发子系统一一这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的研发生产系统,这是科技创新链中的供给源,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管理子系统——对创新系统的发展进行指挥和协调,通过为科技创新系统提供管理、规划、绩效评价等服务,提咼科技创新系统的效率;创新服务子系统一一通过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将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有效串联,这是科技创新链的中间环节和联动枢纽;产业化子系统一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这是科技创新链中的终端部分;创新保障子系统一一通过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政府发挥引导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保障五个科技创新子系统顺利实施。引领科技创新战略的实现。政府围绕着企业这个科技创新主体,缔造政策制度和外部环境,构建各种配套条件齐备的支撑体系,激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是市场主体从事的市场经济行为,且该行为活动尽管有很大的外部性,但仍受市场机制的约束,政府不应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的遵守,因此,政府在作为科技创新战略的引导推动者,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不随意以行政行为干扰市场竞争规则,更不能阻断市场机制运作,而是以政府“有形的手”配合市场之“无形的手”,即维护科技创新活动的法律秩序,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社会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保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现[32]。2.5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年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十多年,学术界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于1993年出版了《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分析》一书[33],该书比较了经合组织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技术创新组织和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组成,政府的作用是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这些要素保持密切的联系[34]。伦德瓦尔认为,“一个创新体系是由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互相作用的要素和关系所构成的”[35],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包括了在国家意义上的关系和要素o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指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6]o1997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张。他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它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基础作用的基础设施等。从功能上区分,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37]o其结构及主要功能见表2-1o表2-1国家创新系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名称核心部分其它部分主要功能能知识创新系统国立研究机构(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基础设施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技术创新系统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革新、创造和传播新技术知识传播系统咼校系统、职业培训系统政府部门、其它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转播知识、培养人才知识应用系统社会、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知识、技术的实际应用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构成。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目的,制度创新是纽带和指挥系统38]。其结构及主要功能见表2-2。表2-2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名称核心部分其它部分主要功能能知识创新系统咼校、科研院所企业知识生产、传播和转移技术创新系统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创造新技术制度创新系统政府部门社会其它部门制定新的政策、规则从两者的比较中可知,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立体结构的系统,既有纵向结构,又有横向结构。表2-1主要是从纵向角度说明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知识创新是从生产、传播到应用,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表2-2主要从横向角度进行说明,并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只有创立新的制度,才能使知识和技术系统得以正常运转,使各类创新资源得以合理的配置,从而对经济发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5个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必须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此外,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还包括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9]。笔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参与创新的主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加强科技、教育和经济的整合,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它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知识应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知识传播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基础;组织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保障。2.6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要素的科技创新体系。概念上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指由所有大学构成的,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要素密切配合、互相推动的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40]。该体系的建设应围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规划与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同时注重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其它主体要素的互动和协同。狭义上,是指一所高校所形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本文所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使用上也是指这种广义的创新体系。笔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开放体系。内部系统主要由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包括科研团队、学科结构、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平台、制度创新、后勤保障等六个要素;外部系统主要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四个要素构成。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源泉和生力军,构建高校科技创体系对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6.1内部系统(1)核心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体系包括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两大要素,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离开了主体要素,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41]。因此,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2)支撑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两大要素。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的根本性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42];产业化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它的职能是把握市场需求趋势,掌握科技成果和资源,提供咨询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和谐发展。(3)保障体系。高校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后勤保障两大要素。制度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是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之中(见图2-1)。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系统核心体系支撑体系保障体系图2-1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系统框架结构2.6.2外部系统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系统是一个较完整的独立运行的系统,它置身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大环境之中,必然地与其外部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其他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开放体系。(1)政府。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系的一个桥梁,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计划导向、财政扶持、税收扶持、信贷扶持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也是科技创新要素之一。(2)企业。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实践的延伸,它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重塑与吸纳、成果转化与孵化等方面,完成科技信息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它与高校、企业紧密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4)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技术为商品,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开发为目的,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发挥桥梁、传递和纽带作用,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科技咨询、成果转移、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科技投标、技术产权交易、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见图2-2)。政府高校中介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图2-2高校科技创新外部系统框架结构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校与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关系更加密切,共同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加快了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与应用,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是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外部系统的要素之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研究与试验》课题组编•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0.范贤超.教育创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7.张华.创新教育本质论[A].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80〜286.E.M.Mansfield.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M].NewYork:W.W.NortonandCompany,1971.C.Freeman,L.Soete.TheEconmicsofIndustrialInnovation[M].London:F.Printer1982.DruckerP.F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16.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4.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1〜2.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4.刘常勇•科技创新与竞争力:建构自主创新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EB/OL].ttp:///CWSNews/990820.html.1999-08-20路甬祥.关于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1996(01):65〜67.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王乃明.论科技创新的内涵一兼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异同[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6.李良寿•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J]•中国科技奖励,2006(06):71〜72.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B].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05):43.NelsonR.NationalInnovationSystem,AcomPaxativeAnalysis[M].NewYOrk:oxofrdUniversityPress,1993,85.SulfikarAmir.RegulatingNationalInnovationSystem[EB/OL].http://www.most.go.2001-04-27.B-ALundavalled.NationalSystemsofInnovation[M].London:PinterPublisher,1992:126.冯之俊.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刚要[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3〜207.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6〜57.董晋曦•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若干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06):6〜7.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OL]./politics/2006-02/09/content_4156347.htm.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08):3〜6.徐阿进,杨晓刚,聂津君.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04:236〜237.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09:20〜21.第三章第三章咼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机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反之,国家创新体系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政策倾斜、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等规范引导,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社会服务以及政策决策咨询功能,优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所、中介机构等主体,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等。高校是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和高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思想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独特优势。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和主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子系统)。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在R&D过程中,高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与动力;高校校还是学术界一产业界一政府三重关系的科研文化支撑,在三者协同进化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高等学校不应该成为政府、产业界的附庸,亦步亦趋地发展,应该以自身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其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引领学术界一一产业界一政府三者健康运作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高校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利用高校在我国的特殊影响力,发挥自身优势,树立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思想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一定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的基础3.2.1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大熔炉,具备丰富的创新智力资源高校拥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了生气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学生群体,并且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33.3国家创新体系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3.2.2高校设备齐全,拥有科技开发需要的先进实验室和现代化图书馆科学研究和开发需要实验场所,科技情报资料和信息资源,需要大量的图书资料。高等学校一般都有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和较先进的实验设备,既可用于教学,又可用于科研。从各国的高等学校看,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大都设置在高校。因此,高校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3.2.3高校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氛围,为科技人才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怀特•海对于高校在思想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的特殊作用有过精辟的论述: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是在于富于想象的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专家、教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励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不再是一件事实,而是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43]。因此,高校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成长的摇篮。3.2.4高校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高等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都按多个不同的学科门类设置若干院、系和专业,这使得高等学校得以集中许多学科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除了增设若干新的学科之外,高校还设置了一些跨学科的院系或专业,这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并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研究成果往往也更具创新性。因此,高校是学科创新的主阵地。3.2.5高校是国家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文化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思想之源。无疑,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创新功能。高等学校汇集了人类优秀的文化精英,拥有占全国3/4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引导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系统就曾是批判基督教文化、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阵地。综上所述,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是知识创新的生力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从发达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等学校产生的。世界著名的高技术新城都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70%诞生于高等学校。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源于高等学校,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高校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高校不仅是人才和技术的强大源泉,也是直接孵化产业、企业的强大基地。在未来发展中,企业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企业将在经济发展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拥有我国较大比例的高新技术成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基础。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3.3.1通过政策导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全球化视野、紧跟世界科技潮流的优秀人才,提升我国在科学研究核心领域的竞争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所特有的重大问题,为我国的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把握机遇,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被动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通过“985工程”建设、“211工程”建设等措施,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在科技工作上低水平重复;独创性研究少,跟踪性研究多;选不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在学术队伍的建设上不能形成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重大科技创新的帅才太少。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努力缩小差距,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构建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高效完善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己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高水平大学要积极利用信息灵敏、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等优势资源,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中,推动和加速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可改变高校科研小而分散的研究模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的共享,加快实现我国由跟踪为主向原始性创新为主、由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的转变,由自我循环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集成化、社会化和规模产业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44]。3.3.2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高校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在于制度,面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面对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我国大学不仅缺乏资金、人才,更缺失制度,制度的差距才是我国大学所存在的最大的差距。我国高校的学术组织结构带有很强的专业化、教学型特征,即使是研究型大学,组织僵化、专业分割、学科堡垒森严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教师评价制度片面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而忽视质量。高校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学术组织的构建上,克服高校现有院系组织的弊端,努力构建起以学科发展为基点、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固定与弹性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适应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新要求。正是这些形式多样、设置灵活的科研矩阵保证了高校充满生机,洋溢着自由研究的氛围,并达到较高的研究水准。在教师评价制度上,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行符合学术规律的绩效评估制度,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创新教育、创新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攀登科学高峰,从而使高水平大学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快速前进。3.3.3通过建设优越的创新环境,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工作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稳定剂。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至关重要的。所以高校要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工作秩序、后勤保障和校园科技文化,来营造宽松、健康的创新环境,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工作迅速、持续的发展。总之,要通过深化内部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科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有助于科技、教育和经济紧密结合的新的科技体制。把高校办成创新技术的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同时,促进高校自身技术创新实力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提高[45]。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形成优越的创新环境,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使高校科技创新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要加强科技评价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思想道德的建设。制定有效的法律支持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支持和保护,不仅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利,调动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而且也要维护高校的权益。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保护和激发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必须有体制创新所形成的良好环境与机制。可以说,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并为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学术环境的建立贡献力量[46]。[43]江莹.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源头作用J].江苏高教,2002(02):63.[44]王敏.我国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5,05:19.[45]李厚祥,李四年,杨晓云•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实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79〜80.[46]沈炯,谢永利•高按科技创新若干问题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08):57〜60.第四章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在探索我国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之前,非常有必要深人研究主要发达国家为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进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以及高校在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限于篇幅,本章主要选取了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考察对象,期望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4.1美国高等学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或变革)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美国高校在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是以一种复杂的系统结构来发挥整体性功能的。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美国高校通过与国立研究机构、产业界以及其他参与创新的主体以某种有效率的方式和运作机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的部门创新体系。该体系在美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1.1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当今世界上,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庞大和最有效率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州政府而不在联邦政府,但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强度呈现出由弱到强的趋势。例如,1819年联邦最高法院对达特茅斯学院案的裁决,保证了私立大学的独立性,进而保证了公立和私立大学两轨并行的制度;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里尔法》,建立了赠地学院,使联邦政府与大学合作有了可能,激活了高校为社会直接服务的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以来,联邦政府在战争状态下,求助于大学研制原子弹、雷达和许多其他先进技术装置,成立专门机构协调与大学的合作;1960年,大学75%的研究经费是由联邦政府资助的,这就扩展了大学的科学研究,并建立了联邦政府与大学历史上最具生产性的关系;1963年以来,加强了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扩大了对高校(包括黑人学院、重点研究中心)的支持。此外,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以及为追求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所作出的努力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譬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飞速发展,在校生人数由战前(1939—1940年)的150万增长到1980年的1200万,40年内增长了7倍[47],1980年以后则趋于稳定。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再到“普及”,被许多学者认为是20世纪世界教育的重大事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一些经验[48]。(1)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演化过程。美国高等教育专家科尔指出:“从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有许多革新,没有多少改革。”[49]美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因此,难以出现其他国家那种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改革行动或改革运动。每一所高校都会根据自己内部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来独立自主地选择自身改革的内容、时机和步骤。正如英国高等教育专家埃里克?阿什比所指出的那样:“凡有办理大学经验的人都知道,大学的进化很像有机体的进化,是通过继续不断的小改革来完成的。大规模的变革往往会导致毁灭。大学的改革必须以固有的传统为基础。”[50](2)高等教育改革常常以立法为后盾,以拨款为干预形式。此举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对政府的行为有所约束,减少随意性;另一方面政府的行政行为有法律依据,有资金保障,能够较好地实现国家的政策意图。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并不采用行政命令,而多采取拨款方式。这既可以保护高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又能实现联邦政府干预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是产生新思想的地方,是发明和创造的地方,学术上的自由是创新的灵魂,政府对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的过度干预都将以损害大学的创新能力为代价。美国大学的学术繁荣和创新能力提升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不可分割的。(3)高等教育民主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等教育民主化也需要以观念创新为前提,即人是生而平等的,平等的参与机会自然应当成为社会努力的目标。高等教育民主化又是需要以经济发展为保障的。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所取得的成就与高校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是密切相关的。(4)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目标是相互冲突的,也是难以同时兼得的。如果在某一个时期注重数量扩张,则必须在另一个时期突出地抓好质量提升。在不同的时期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抉择。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从控制力来说,可以分为公立与私立两种;从服务对象来看,既有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究型大学,也有服务大学所在地域的社区学院,以及某些教会派别资助的教会学院;从规模来划分,规模特大的大学拥有六七万学生,规模特小的专门私立学校不超过100名学生。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实施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联邦政府对教育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因而公立大学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完全由各州政府独立决定。对于私立大学而言,由于没有获得政府的拨款,也就不会受政府的约束。很显然,如果要对种类繁多的美国大学进行评价,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对美国大学系统进行科学分类。在美国,最具权威性的分类办法是卡内基高校分类系统。该系统最初的版本是卡内基基金会于1973年发表的。此后,该基金会根据美国高校的发展与变化,先后于1976年、1987年、1994年和2000年(详见表4-1)对1973年的版本进行了4次修订。目前,卡内基基金会已着手对2000年版本进行彻底的评估,并将推出最新的版本。表4-12000年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及数目统计表类另U学校数目/所所占比例/%总数博士类/研究型大学小计博士类/研究型大学类博士类/研究型大学一一二类硕士类学院和大学小计硕士类学院和大学•110611110611硕士类学院和大学一一二类学士类学院小计学士类学院一一文理学院学士类学院一一综合学院学士类学院一一本科加专科学院专科学院/社区学院小计单科专门学院小计神学院及其他教会学校医学学院和医学中心护士/牙科等医学专门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商业管理学院艺术/音乐/设计学院法学院师范学院其他专门学院土著部落学院与大学小计39412611514961156062283215716697663125497664987256702810015.512.62.91.442.31.80.7资料来源: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O06:3O2.在1994年发表的高校分类系统中,美国共有35OO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2000多所只提供副学士或学士学位。其余的院校中,卡内基基金会将88所界定为“第一类研究型”大学,它们“提供全面的本科生课程,进行直到博士生学位的研究生教育,高度强调研究的地位。它们每年要授予至少50个博士学位。另外,每年从联邦政府得到至少4000万美元的资助”还有37所院校被界定为“第二类研究型”大学,它们“除了其他方面与第一类大学一样外,每年从联邦政府得到1550万〜4000万美元的资助”。[51]除了这两类研究型大学以外,从学位授予的层次来看,有第一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第二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直至授予副学士学位的大学、专业机构等10个层次;从学科与专业结构来看,有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等;从产权关系来看,有公立高校(州、当地政府所属)、独立非营利性机构、私立(私人或控制机构所属)机构、宗教团体支持的机构等5种类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有自身的特点,即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一直采用分权体制,大多数高校从当地特定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是比较鲜明的。首先,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新的知识,并将拥有世界一流的学者看成是研究型大学一个确定的因素。其次,研究型大学还比其他高校有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它们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不可或缺的研究环境,包括典藏丰富的图书馆、装备良好的实验室、精密的计算机支持系统,以及大学出版机构,这些组织机构都有良好的设施。第四,研究型大学是一种国际性的开放大学。美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公立高校系统由州立的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组成。它们通常由地方政府资助并由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管理;而私立高校系统的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大于40%,而公立不足20%),享有盛名的私立大学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社会资助,其自治程度较之于公立高校要高得多。同级别的高校之间存在着对教育经费、有名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等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是间接而有限度的,高校享有相对充分的自主权,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市场化和自由竞争的体制也容易导致对于低质量的大学和学院过于宽容,系科、学院重复设置,高等教育过于实用化和商业化。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力度明显增大一一主要是通过立法、经济与信息服务的方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施加重大影响,甚至实施一定范围的控制。例如,美国高校要想获得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就必须接受联邦教育部认可的非官方鉴定机构的鉴定,并提供资助金的用后说明。政府还通过对重点院校和重点科研项目进行资助从而影响学校和学科的发展,资助的科研经费数额约占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60%〜70%,这就迫使高校无法等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