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今,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2、影响: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人格的重要途径。(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1)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答: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8、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③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没有文化人们无法无法生存。(夸大了文化对人的生存的作用)2、藏族文化是优秀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科学和非科学的成分。)3、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经济活动。(文化不包括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4、文化属于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范畴。X5、文化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范畴。(文化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4、5说法均是片面的。)6、文化是自然产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7、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片面了)8、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说反了)9、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0、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活动(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活动,还包括精神产品)11、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二者互不影响。(精神活动是不能离开物质活动的)12、文化素养是个人天生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13、在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社会实践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重要因素,不能认为谁最重要。)14、文化素养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1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要在前面加定语:“先进的”或“优秀的”)16、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17、人类社会产生的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社会产生前不存在文化)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转化。)1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影响)20、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前面加:“先进的”或“优秀的”)2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22、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3、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前面加“先进的”)24、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去掉“根本”)25、艺术家的文化根源于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改为“实践”)2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27、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28、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预先设计的。)29、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X30、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31、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改为“经济建设”,此说法缩小了范围)32、文化是第一生产力。(“科技”)34、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X(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35、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6、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不能制约经济和政治,正确的说法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37、不同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可以说“强弱”,但不能分“优劣”)38、美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9、文化是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唯一因素。(文化并非影响人的唯一因素,像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40、文化决定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改为“影响”,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一个社会的发展)4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人的终身发展。(“决定”用的太绝对了)42、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43、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改为“影响”)4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强制性。(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强制有形的)45、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在前面加“优秀的”或“健康向上的”)46、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天生的。(改为“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47、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改为“核心和标志”)48、人们的“三观”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三观”也会发生变化)49、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一个不自觉的感悟过程。(改为“自觉学习,主动接受”)50、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改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51、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52、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前面加“优秀”)53、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前面加“优秀”)54、人的全面发展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不能认为谁决定谁。)55、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相同的内涵。(“不同”)56、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大,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太绝对)57、人的全面发展是受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受文化影响不一定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受不良文化影响,人的发展也不会好)58、文化作品都能给人以激励,催人奋进。(在前面加“优秀”,不良文化不会催人奋59、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文化素质。(改为“影响”)60、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太绝对了)61、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角度来说的,从性质上还指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2、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改为“部分内容”)3、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4、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改为“民族节日”)5、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是相互交融6、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能说“高于”)7、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的生活文化状况的体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不是单纯指当前的文化生活。)8、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强制性地统一。)9、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多样性)10、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世界文化是多样的也应多样,不能消除差异)11、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只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文化遗产只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文化的一部分13、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4、文化交流是单向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既包括引进外来文化,也包括向世界推广民族文化。)15、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流与借鉴。各国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都渗入了“糟粕”,因此不能不分好坏地随意借鉴。)16、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改为“口语”)17、大众传媒是从网络的广泛运用开始的。(改为“印刷媒体的推广)18、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太绝对了,有的文化就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19、各民族的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去掉“同样的”)20、大众传媒具有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改为“口语”或“人际传播”)21、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创造文化(X)、文化传递、文化沟通、文化共享。(传媒是传播的重要手段,但传媒不能创造新的文化。其他传递、沟通、共享都对)22、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改为“并不意味着”)23、大众传媒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主要)24、两国文化的趋同。(两国文化之间不能用“趋同”,因为各有特色,另外,做选择题时,一般来说,“趋同”都是错误的说法。)25、传统文化就是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是针对文化的时代划分的;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性而言的,这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26、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夸大了作用)27、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8、我们应摆脱传统束缚,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这种说法否定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9、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抛弃传统,全盘西化。(太绝对,应辩证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0、中华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31、借鉴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或: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积极向上的内容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32、端午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改为“习俗”)33、传统习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改为“传统建筑”)34、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应去除)35、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不能全部抛弃)36、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太绝对)37、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并没有消失)38、我们应抵制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御”“抵制”都是错的,对外来文化应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9、对待传统文化应全盘肯定。(全盘否定)(这两种说法太绝对了)40、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否定”“抛弃”的说法均是错误的)41、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前面加“优秀的”)42、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43、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说反了)44、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反了)45、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继承和发展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正确的说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6、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去掉“最好”)47、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改为“社会实践”)48、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太绝对了,教育只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49、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是有益的。)50、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51、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改为“社会实践”)52、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53、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54、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是双向制约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和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而文化9、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多样性)10、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世界文化是多样的也应多样,不能消除差异)11、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只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文化遗产只是一个国家全部历史文化的一部分13、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4、文化交流是单向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交流既包括引进外来文化,也包括向世界推广民族文化。)15、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流与借鉴。各国的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都渗入了“糟粕”,因此不能不分好坏地随意借鉴。)16、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改为“口语”)17、大众传媒是从网络的广泛运用开始的。(改为“印刷媒体的推广)18、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太绝对了,有的文化就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19、各民族的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去掉“同样的”)20、大众传媒具有方式灵活、反馈及时的特点。(改为“口语”或“人际传播”)21、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是创造文化(X)、文化传递、文化沟通、文化共享。(传媒是传播的重要手段,但传媒不能创造新的文化。其他传递、沟通、共享都对)22、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改为“并不意味着”)23、大众传媒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主要)24、两国文化的趋同。(两国文化之间不能用“趋同”,因为各有特色,另外,做选择题时,一般来说,“趋同”都是错误的说法。)25、传统文化就是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是针对文化的时代划分的;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性而言的,这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26、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夸大了作用)27、传统文化都是财富,我们应全部吸收。(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8、我们应摆脱传统束缚,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这种说法否定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9、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抛弃传统,全盘西化。(太绝对,应辩证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0、中华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31、借鉴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或: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积极向上的内容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会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32、端午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改为“习俗”)33、传统习俗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改为“传统建筑”)34、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传统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应去除)35、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不能全部抛弃)36、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太绝对)37、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并没有消失)38、我们应抵制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御”“抵制”都是错的,对外来文化应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9、对待传统文化应全盘肯定。(全盘否定)(这两种说法太绝对了)40、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否定”“抛弃”的说法均是错误的)41、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前面加“优秀的”)42、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43、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说反了)44、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反了)45、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继承和发展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正确的说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6、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去掉“最好”)47、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改为“社会实践”)48、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太绝对了,教育只是影响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49、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是有益的。)50、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51、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改为“社会实践”)52、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改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53、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54、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是双向制约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和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55、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去掉“根本”)55、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去掉“根本”)56、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说反了,改为“文化创新要为社会实践服务”)57、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去掉“创作者的聪明才智”)58、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根本途径)59、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是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而不是取代它)60、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说反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61、离开了文化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为“社会实践”)62、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说反了,改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63、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作的主体。X(改为“人民群众”,这一说法缩小了范围。)64、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X(改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65、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改为“人民群众”,这一说法缩小了范围。)66、我们应拒绝接受外来文化。(这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67、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弘扬的。(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值得弘扬,而应是优秀文化,且要有鉴别地吸收。)68、文化是无阶级性的。(文化是有阶级性的。)69、我们进行文化交流时,应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应以我为主)70、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改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71、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说反了)72、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然结果。(说反了)73、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改为“社会实践”)74、文化竞争排斥文化合作,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水火不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75、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反了,“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V3、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中的:“强势文化”。V4、相传中国从汉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没有史官。(改“夏商时期”)5、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改为“文字的发明”)6、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没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作用)7、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改为“文字”)8、汉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与史书典籍的延续。X(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存异和兼收并蓄。)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辉煌。(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1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改为“占有重要位置”)12、滇黔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吴越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说反了)13、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改为“渐趋融合”)14、各民族文化具有趋同性。(不能用“趋同”一词,一般用“趋同”都不选。)15、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16、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精髓。(改为“中华民族精神”)17、中华文化已发展到顶峰。(文化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18、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V19、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民族无高低贵践和优劣之分)20、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去掉“最”。因为民族精神也无高低贵践和优劣之分)21、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面临危机,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22、团结统一的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产物。(很早就形成了)23、中国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太绝对了)24、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改为“各国人民”。)25、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改为“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26、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说反了)27、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抹杀了爱国主义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爱国有不同的内28、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改为“经济和科技”)29、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夸大了爱国主义作用)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英雄模范的职责。X(人人有责)31、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陈出新,丰富和充实着自身的内涵)3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应同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二者并不矛盾。)33、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人的革命精神。(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范围)34、中国人的革命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改为“马克思主义”)3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36、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开放性。(没有“开放性”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文化市场低俗化是市场盲目性的结果。(自发性)2、文化市场需要文化行政部门直接管理。(不能直接管理,只能宏观调控)3、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先进文化)4、流行的文化,通俗的文化、高雅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流行、通俗的文化在形式上对此要具体分析,高雅的文化在形式上很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5、发展大众文化必须严格管理,限制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在当代,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商业性,不能限制商业化。)6、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加强打击、取缔流行性娱乐文化产品。(流行性娱乐文化也有健康的和腐朽的之分,不能笼统地说“打击”“取缔”)7、时尚的、流行的文化就是经典文化。(时尚的、流行的文化不等于经典文化)8、淫秽色情文化是落后文化。(改为“腐朽文化”)9、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大众喜爱的文化,即大众文化,它不等于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1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抵制通俗娱乐文化。(通俗娱乐文化中,有不少是先进的,积极的,不能笼统说“抵制”)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提供不同性质的文化产品。(落后、腐朽文化坚决不能提供)12、我们应该取缔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态度不一样,对落后文化要通过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而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13、各种文艺创作都应跨越观赏者的年龄界限。(不一定)14、电影创作应把满足各类观众需要作为第一目标。(太绝了)15、淫秽色情属于落后文化。(腐朽)16、清明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冥用品,如纸钱、元宝等属于腐朽文化。(落后文化)17、大众文化就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低俗的区别,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社会主义文化。)18、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不等于,因为传统习俗中既包括精华,也包括糟粕,而落后文化仅仅是指糟粕。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19、落后文化都是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改为“常常”)20、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都是落后文化。(改为“并非都是”)21、腐朽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改为“落后”)础。(文化属于精神范畴,不是物质范畴)2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为“共同富裕”)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始终科学的体系。(太绝了)25、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展大繁荣,就应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一元化)26、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展大繁荣,就应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7、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它把个人利益当做出发点,是不值得提倡的。)28、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展大繁荣,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是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人民群众才是文化建设的主体。)29、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改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0、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力量。(改为:共同理32、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度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X(当代中国国情)33、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3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把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改为“社会效益”)3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改为“灵魂”)3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改为“精髓”)38、中国经济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夸大了道德的作用)39、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基础)4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基础)41、传统道德是先进文化。(不一定)42、传统道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加“优良的”)43、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44、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改为“解放发产力,发展生产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45、中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改为“传统美德”)46、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改为“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47、所有的科学文化修养都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48、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都重要,不能比较)49、只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就能提高。(太绝对了)50、科学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二者相互促进,但不一定同步)51、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坚持以思想道德修养为中心。(改为“经济建设”)52、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科学文化修养。(二者相互促进,不能认为谁决定谁)53、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或: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X(两者都重要,无法比较哪一个更重要)54、道德冲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能认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产生道德冲突”)55、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改为:“为人民服务”)56、只有先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然后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不可分割,不能有先后之分。)57、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以后的事。(该观点割裂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58、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夸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政治答题套路一、关于经济结构调整1、经济结构的内涵:包括产业结构(含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域结构、城乡结构、劳动力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及家庭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等。2、调整经济结构的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相协调,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协调,地区经济相协调。3、具体措施:(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中的二、三产业,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见前面)(3)依靠科技,因地制宜,保护耕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经济作物,使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协调发展,并发挥其比较优势。(4)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统筹区域发展,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达地区积极援助,国家大力扶持,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口,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7)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8)完善分配制、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完善所有制,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保制度,综合利用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严防收入差距过大;(9)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提倡适度消费、科学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相协调。(10)应用科技,提高工业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二、关于经济类意义(一)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定要点:⑴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本质);⑵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⑶构建和谐社会;⑷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价值规律等。(二)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1、对国家:(1)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2)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3)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4)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5)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6)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8)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9)有利于加强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发挥中国在国际(地区)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10)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11)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对社会:(1)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2)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4)有利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5)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对企业:(1)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2)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3)有利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4、对居民:(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水平;(2)转变观念,提高国民素质。(三)根据不同环节定要点:⑴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⑵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⑶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⑷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三、关于经济类怎么办?1、围绕一个目标: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2、本着一个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实现“五个统筹”的目标。3、贯穿一条主线:优化经济结构4、发挥三种动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1)科技创新。宏观(国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微观(企业):采用先进科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等。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管理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3)扩大开放: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面向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5运用两种手段: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具体分析时,要根据试题要求,分清行为主体,分别进行回答,如企业(农户)应该怎么做,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等等。】◆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即微观主体:生产者(企业、农户等)、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投资人、纳税人等怎么做。①生产者(企业、农户等):按价值规律办事;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合法、诚实经营;素质;企业信誉、形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效益、品牌;竞争机制与竞争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②经营者:地位;素质;处理好两个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交易原则;WTO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③消费者:地位;权利与义务;维权意识、途径;消费观念④劳动者:地位;权利与义务;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合同与社保制度。⑤投资人:储蓄;债券;股票;商保。◆搞好国家宏观调控。(见前面内容)国家要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经济调节---统筹规划,总体部署(即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合理运用税收、利率、信贷、汇率、物价等经济杠杆,引导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社会管理----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公共服务----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健全社保制度,建立并完善预警机制)四、关于政治意义(有利于-----;关系到-------)1、对国家(政府):有利于----(10)巩固人民民主专政;(2)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3)发扬民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5)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6)巩固国防、维护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7)打击台独势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8)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9)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以人为本;(10)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对执政党:(1)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3、对公民:(1)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促进和保障人权。4、对国际社会:(1)发展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和平;(2)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建立并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五、关于政治决策依据(必要性)1、由————决定:(1)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的国家性质;(2)中国的国情(历史、现实)决定或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3)国家利益、力量;(4)当前国际、国内形势;(5)社会主义本质;(6)客观规律;(7)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任务、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8)由于国家职能的转变等。2、是-------(1)中国政府(国家)职能所在;(2)是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3)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是中国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活动准则;(5)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6)是中国的一想基本政策、原则;(7)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3、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宪法的规定等。4、只有------才-------六、关于政治类怎么办?1、国家:⑴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对内、对外职能具体展开);⑵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树立正确政绩观(具体展开);⑶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⑷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⑸坚持并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国体、政体制度;政党制度;国家统一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外交政策)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政党:①宗旨、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领导方式;③执政方式④加强党的建设;⑤完善多党合作制。⑥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⑦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路线。3、公民: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③民主意识、法制观念4、社会团体:加强监督5、国际社会:①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捍卫《国际法》的权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促进国际政治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繁荣与发展,努力构建和谐世界常用意义类:一个宏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经济角度:完善市场体制,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济结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要举措。(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政治角度: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国际:①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③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④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⑤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⑥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科素养检测物理(无答案)
- 2024年代理推广合作合同范本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 别墅基础知识培训
- 变频器技术培训
- 临床围手术期
- 会计知识点培训
- 2024山东省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4《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超涂层环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瓶装水项目市场营销方案
- 狮子王-中英文-剧本台词(全)
- 【幼儿园语言文字教学的规范化分析3000字(论文)】
- 瓶口分液器校准规范
- 硅pu塑胶施工方案
- 学校学生会学生干部工作素质提升培训教学课件
- 2023年辽阳市宏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课件
- 四川美丰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5000吨-年干冰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13部编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