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_第1页
高二: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_第2页
高二: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_第3页
高二: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_第4页
高二: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导学案主备人:李艳君备课人:李艳君、胡文军、刘艳茹、徐雪彪初审:李艳君终审:胡文军授课年级高二课题地球与地图课程类型新课课时2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教学目标(考纲要求)考点考法[最新考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常以各种经纬网的形式进行考查重点、难点[考纲解读]1.识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半径。2.掌握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3.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和距离。(重点)4.理解并掌握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示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思维导图导学过程设计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2)地轴、两极和赤道(3)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图示起始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地点)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线)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②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半球俯视图,所示纬线为北纬(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示纬线为南纬(图2)。(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则为东经,反之则为西经(图1所示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22·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2022·安徽文综,34(1)2022·天津文综,8多见选择题的形式,以飞行航线为背景,考查有关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和计算,以及应用经纬网判断地理位置;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位置特征的表述。考向一经线(度)和纬线(度)的判读1.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那么M地的纬度为()A.66°NB.67°NC.23°ND.24°N答案B解析因N、M、P位于同一条经线上,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因此两地纬度相差23°,又因N为北极点,则M地的纬度为67°N。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局部经纬网图、经纬网变式图某点经度是多少某点纬度是多少某点坐标是多少找到已知点(线)的数值,利用夹角(数值差)、距离推算考向二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2.(2022·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答案D解析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结合世界经纬网图和世界政区图知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区域图叠加经纬网图图中某地位于哪个大区域利用经纬网确定所求区域的大致经纬度位置或范围,结合大洲、国家、大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确定其相对位置考向三利用经纬网进行位置描述3.(2022·安徽文综)读下图,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答案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古、维吾尔、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解析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时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经济位置和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应特别注意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征。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经纬网叠加区域图描述某地的位置(特点)解读图中的位置信息,用模板答题(2022·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答案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思考方向答题思路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经纬网范围(面)特殊经纬线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地处××内陆等相邻地区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等经济位置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等交通位置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等1.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答案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解析该题考查区域判读,从经纬网坐标图中判断该地位于南美洲西北海岸,进而可根据上述总体定位,结合所学区域相关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2.(2022·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请据上图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答案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位于非洲大陆南端,三面临海;成为海上交通要道(海运条件优越)。解析从纬度来看,该区域位于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从海陆位置看,该区域为沿海地区,海运便利。考点二经纬网的应用1.定“方向”上面图示中,A在B的西北方向;D在C的正东方向;E在D的正南方向;E在C的东南方向。点拨(1)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按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判定东西方向,取劣弧定向。(2)图2中C、E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可以借助辅助点D确定二者的相对方位。2.定“距离”上面左图中各点间的距离:AF≈1_110_km;BF≈1_110×cos_30°_km。点拨(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间隔1°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km,如下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间隔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注意:也可以根据两点间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3.定“范围”图示①②③④4个阴影区域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④。点拨(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4.定“对称点位置”(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D(40°S,160°E)。5.定“最短航线”甲到乙的最短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丁到丙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方法技巧定“最短航线”(1)若两地同在赤道上,则沿赤道走劣弧。(2)若两地经度差为180°,即位于同一经线圈,则沿经线圈走劣弧。①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②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B到D。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再做讨论,如A到C。(3)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先偏向极点,再偏离极点,走劣弧。①同为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②同为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经纬网图叠加区域图某线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铁路、海岸线等)的长度;给出距离,推断某点的经度或纬度利用经纬网中的一般规律推算,即经线上1°≈111km,纬线上1°≈111cosφkm(φ为该纬线的纬度)考点三地图三要素1.地图三要素2.将一张1∶1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面积)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若将一张1∶50000的地图,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面积)是原来的1/4(见下图)。特别提醒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0”。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实际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eq\f(1,n)为原来比例尺的eq\f(1,n)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eq\f(1,n))2将原来比例尺缩小eq\f(1,n)为原来比例尺的(1-eq\f(1,n))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eq\f(1,n))2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22·天津文综,3~42022·北京文综,8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或者比例尺的计算和判断。考向一地图上的方向1.(2022·北京文综)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m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推得指示牌位于图中②处。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平面图某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位;某点在区域的什么位置参照指向标或经纬网确定方位,或按照一般定向法确定。一般在参照点处画“十”字,即画出四个方位,判定方向考向二比例尺的应用2.(2022·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为更直观地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由于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因此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火山看起来变陡了。3.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答案B解析在地形剖面图中,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见题知本溯源归法常见材料形式常见设问形式常用解题方法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空间分布示意图比较不同区域地图比例尺(含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差异;比较同一区域地图比例尺的变化在图中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提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