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30年代广西大瑶山的政府编户
日本学者竹村卓彦认为,生活在山区的瑶族作为一个不常住的地方,因此他把不包括当地的人口和人口作为自己的生存原则。1对于这些户籍之外的山地民族,美国学者斯科特认为,为了拒绝国家治理,这些民族通常居住于边缘地区,创造有利于逃离的移耕农业,采取不利收编的经常移居和不利治理的散居形态,而且为维持自身的自治而千方百计采取防止内部社会出现类国家组织形态的治理模式。2在历史上,山地民族固然可置身“化外”,但随着边疆内地化不断推进,边疆及边疆政区隙地不断被纳入官方的治理范围,最终会实现从化外部族到编户齐民的转变。本文以广西大瑶山为例瑶族人,试图从户籍管理的视角去解析这一转变过程。一、关于瑶人各根系的分布大瑶山在广西一直有其比较特殊的地理区位,其地为广西三大主要河流——桂江、西江、柳江所环绕,又恰恰处在广西四大城市——桂林、柳州、南宁、梧州之间,为横断东西的捷径。此区为桂平、平南、蒙山、修仁、荔浦、象县、武宣七县所环绕。其地势为群山叠嶂,整个大瑶山的海拔则在500米至1700米之间。3关于各族群的分布情况,庞新民在1932年春做过调查:广西傜山为修仁、象县、平南、蒙山、桂平五县所辖,以管辖傜村之多少论,则以修仁为最,平南次之,象县更次之,蒙山、桂平极少。以管辖地段内傜人所属种类之大概区别之,则以修仁所辖者为寨山傜,内有花蓝傜数村。平南所辖者为正傜。象县所辖者为花蓝傜(花蓝傜居十之七八,内正傜寨山傜各三数村)。此外板傜山子傜两种则杂处期间,各县均辖有之。桂平所辖仅黄冲之板傜数村。蒙山所辖仅岭祖排勒之寨山傜两村。4庞新民的记述基本反映了瑶族人各支系分布的概貌,其中寨山瑶(又名茶山瑶)主要住居于修仁境内大瑶山的核心区域金秀、白沙一带,境内山地高耸,地势险峻。正瑶(又名坳瑶)主要住居于平南县属西北、大瑶山山脉东南边缘一带,介于山间坡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为平坦。花蓝瑶则主要聚居于象县属内之大瑶山西南部边缘区域。板瑶、山子瑶则混居于各县属内瑶山之地。据庞新民的考察,瑶族人各支系的人口规模大概是茶山瑶约有3000人;正瑶约有2000人;花蓝瑶约有1000人。前三者被称为长毛瑶。此外大瑶山中还有大约4000余人的板瑶,500余人的山子瑶,被合称为过山瑶。5这些人口数据如庞新民自己所言,由于“板傜之村落颇小,而又散处于各傜之中,实则不止此数”,6虽不准确,但对于理解各族群实力的大小仍具有作用。大瑶山由于一直被时人视为瑶族的一大聚集区,不仅吴彦文坚持认为此区域分布着广西瑶族部落中一个最大的群体,7刘锡番也视其为瑶族的主要大本营,8所以在新桂系试图加速对山地社会进行控制的背景下,大瑶山被省府列为编户的重点区域。二、大姚山户籍制度的实施在政府势力不断进入的背景下,大瑶山各族群对政府的编户进程反应各异。根据编户过程中各族群的反应,可将其大概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与省府合作开发十八山此类型以板瑶和山子瑶为主体。板瑶和山子瑶基本没有自己的土地,在象县东南乡瑶区调查的王同惠即观察到这一情形:“他们没有土地,也永远在希望有一天他们能耕自己所有的土地。他们在族团的关系网络中,明白除非他们得到汉族的助力,这希望不易达到的。所以他们对于汉族的同化运动是欢迎的。就是在清朝,他们的男子已跟着留辫子,到了民国,又跟着剪辫子。”9因为受到长毛瑶的压迫,促成了其接受主流社会文化的动力机制,板瑶认为只有在文化上胜过长毛瑶,社会经济地位自然会改变。10同时,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寄希望于官府为他们解决与长毛瑶等山主之间的土地问题。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对于政府的各项政策都比较配合,因此苗瑶教育在板瑶区域并没有遇到阻力,不仅儿童入学,成年人也愿意习汉文。11板瑶的“瑶王”李荣保更是把省府派往瑶山负责“开化”工作的汉人黄云焕招为“驸马”。1932年9月,黄云焕作为“瑶王”李荣保的代表向桂平县府提请拨给枪械合作开发大瑶山南缘的十八山地区(今桂平鹏隘山),桂平县府即将此情转呈省府。12而在当时“桂省政府亦拟邀其到南宁商开化及合作剿匪事宜”。131932年11月22日,“瑶王”李荣保在桂平县长李厥俊的陪同下到达省府南宁。在南宁期间,李荣保与广西省军政高官商讨了开化瑶山与合作剿匪事宜,14并向省府表示希望得到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希望省府支助开垦十八山,移居瑶族人;二是希望省府支助其在瑶区开办苗瑶学校,以资开化;三是希望省府拨给枪支以抵御匪盗。15省府也欲借李荣保访问省府之机抬高其地位,尊其为瑶王,为瑶汉合作树立典范并扩大影响。而“瑶王”李荣保到访南宁确实引起了其他苗瑶地区的震动,罗城县苗瑶首领也表示希望到邕与省府洽谈开化与御匪事宜。16对于广西省政府而言,如何把一直被视为“化外”的山地社会纳入国家体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李荣保提出与省府合作开发的十八山“山岭重叠,悬崖绝壁,素为土匪盘据,以致附近居民,常遭匪患”,17虽“官兵常常进剿,惟因山深路险,无法扑灭,每次都是兵来匪去,兵去匪来,政府实无可奈何”。18省府的复查报告提出:“十八山,横亘百里,跨连数县,土肥林密。本为富源所在,惟以土匪潜踞,藉作渊薮,十年以来,人民苦于扰害,官兵疲于搜剿。”19省府认为治本之计惟有开发该山,使匪类不能托足,方能永绝后患,而开发十八山对于官府而言不仅可以“拓地数百里,殖傜民百家”,还可使“地无荒弃,匪亦潜踪”,20实为一举数得之事。所以,当李荣保提议与政府合作开发十八山时,其对于土地的要求与广西省府希望肃清瑶区匪患并开垦山地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于是省府对李荣保所提的三个期望都表示认可:“三事俱得当局许可,一一着桂平县长办理,拨枪枝新式步枪百余支,开办傜民学校经费万元。”21省府将十八山与紫荆山北部的横冲、良段,以及原属象州县瑶区的小横冲、红台、洛西、岭桂、黄铃、六庙一带板瑶聚居的地区划归李荣保管辖。221933年春,在省府要求按《广西各县苗傜民户编制通则》(下文简称《通则》)进行编户时,李荣保管辖地区以聚落为单位建立起了详细而完整的户籍体系(参见表1)。而表一异常规整的数据表明在新立瑶区编户时,基本上严格执行了《通则》五户编为一甲、五甲编为一村的规定。(二)“山”“树”的心理原因:或“被编户”或被编此类型以象县蓝扶霄所统领的花蓝瑶和居于平南县的坳瑶为主。花蓝瑶的首领蓝扶霄在清末因助清朝征剿瑶区山匪而被任命为六巷团团总,与官府联系密切。1927年,象县县长仍檄瑶团蓝扶霄等定期会剿,将屯聚于瑶山口小江冲的匪帮数百人攻破,23显示官方与蓝扶霄治安联防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没有因进入民国而中断。1932年,象县黄县长亲至瑶山视察瑶族人生活状况,宣传各项政策,瑶族人“拟请政府予以补助,在傜山适中地段建筑团局及学校,准备逐渐同化”。241933年4月15日,花蓝瑶首领蓝扶霄率领男女百余人到象县县城,一为考察县城民团组织、教育行政,感受内地文化风气;二为将瑶族人所制功德牌匾赠予象县黄县长,受到象县政府的热情接待。以蓝扶霄为首的花蓝瑶和坳瑶均认为拒绝“开化”所引起汉瑶间的裂痕对瑶族人是不利的,25所以他们倾向于接受政府的编户。但是,王同惠在象县考察时注意到:“茶山傜是大藤傜山中最富有,人口最多,能力最足的族团,自信力也强,他们对于‘开化我们’认为是不必要的,‘我们不要开化’,于是他们拒绝受编。”26为了协调各支系,长毛瑶集团试图召开传统的石牌会议以应对编户,但是会议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协调一致,反而产生了更多分歧。茶山瑶以坳瑶受编,违反传统的石牌规矩为由,试图出兵对其攻击,而坳瑶则申诉于政府,要求保护。27花蓝瑶蓝扶霄则于1935年3月到南宁与李宗仁等共商合作事宜,28“他们认为特种民族教育中,并不包含解决傜山土地问题的意义。他们不同意于茶山傜的态度,而且很快的受编了”。29在大部分族群都接受编户的情况下,茶山瑶无疑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1935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在象县东南乡进行特种部族调查时发现“大藤瑶山……现在已经沟通,住在山中的瑶族人,亦已受编制,加入全省行政系统。”象县东南乡与东北乡在1935年春也按政府要求上报了瑶区的户口情况。30平南县的坳瑶主要居于西北部,处于大瑶山山脉东南的边缘地带。该地靠近平南思旺墟,一直是沟通大瑶山内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不仅与瑶山南部一角有着经济联系,几乎与整个瑶山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经济关系”。31商路由金秀东南出,经罗蒙、六竹、平林、小坳等地出山而达平南县属的思旺墟。由于靠近思旺墟,罗香瑶族人与汉人交往极为密切,汉化程度颇高,1898年绘制的《广西舆地全图》将平南县罗香那沥一带视为“良傜”区域。321928年,辛树帜调查时认为“正傜(坳瑶)一族夙已习于汉化,纳租税平南县,故又特称之曰粮傜”。33由于1928年甚至更早即已向官府纳粮缴税,在1933年省府要求各瑶区按照《通则》编制属内乡村和户籍时,平南县将罗香团编为三乡,并于罗香村设罗香瑶联团办事处,34罗香瑶区同样以聚落尺度编制了户籍(参见表2)。据《平南县鉴》,平南县将属内瑶族人基本按照省府颁行的《通则》编制,以五户为甲、五甲为村、五村为乡,并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查编完竣。351934年赴平南县瑶区考察的唐兆民说“从前各处的傜民,大都没有严密的政治组织,不过此处最近已编归为平南县府所辖,完全依照广西苗傜民户编制通则编定,其中大都是五家为甲,五甲为村,五村为乡”。36(三)编户纳入政府管治会此类型以茶山瑶为主体。茶山瑶大部居于修仁属内金秀、白沙一带,为大瑶山的中心区域,少部居于象县东北乡滴水村一带。唐兆民认为:“在大藤山内占地最广的傜民,首推茶山傜族。在茶山傜族中,又首推金秀相邻四村,他们占地面积据当地傜民的报告,有的竟远在六七十华里之外。”37处于大瑶山中心的金秀茶山瑶因富裕而骄纵,所以不愿受政治管制。38一方面,他们担心编户涉及土地问题,“山主最怕编归政府管理后,会失掉广大的土地”;39另一方面,作为大瑶山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总石牌”的所在地,金秀茶山瑶担心瑶区编户纳入政府管治会丧失其在大瑶山中的政治地位。40此外“金秀……地方则极为险要,四面都是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除开面前有一条小路可以出入外,四面八方都好像铁桶一样”。41地势的险峻也为金秀茶山瑶提供了地理上的保障。有瑶族人对唐兆民表示:“我们不编归政府管辖,政府至多不过开兵来打,但是我们也不怕的。”42虽然政府屡屡要他们编组乡村,但他们总是推三诿四,“不愿接受政府的命令,遵照久已公布了的广西各县苗傜民户编制通则开列户籍,编组乡村,直接受政府的管治”。43由于金秀一带的编户进展缓慢,1935年省府派遣张荫庭、唐兆民到金秀一带调查瑶族村落及户口状况。其后省府电令修仁县府依照苗瑶民户编制通则速行编定,从校区先行着手,44但事实上金秀一带编户进程仍进展不大。451940年1月,省府将环大瑶山县份主要的瑶族人聚集区整合成县一级的行政机构——金秀警备区署,46主要掌管瑶山中捕剿匪盗、宣导瑶族人及清查瑶区户口事项。47首任署长潘耀武就任后试图率领一支300余人的武装队伍进驻金秀,遭到部分瑶族人首领的反对,警备区署被迫寄署修仁县城。同年8月,潘耀武率领武装部队由修仁入山到达金秀附近,遭到瑶族人武装反抗。最终在平乐民团与蒙山民团等军事力量已赶赴金秀附近的形势下,瑶山总石牌头人陶进达与潘耀武协商,以政府不征兵、不纳粮、不收税为条件停止武装反抗,允许警备区署及部队进驻金秀。48金秀区警备署进驻金秀之后,大瑶山中心区域金秀一带被纳入官府统治。至1940年8月,政府基本完成了对整个大瑶山瑶族人的编户。唐兆民认为,“傜山,在政府不断地努力道化之下,许多傜户,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编组乡村,即素以顽固著称的金秀一带,在二十九年八月以后,亦已编组就绪”。49三、少数民族成立后,瑶族地区的社会转型(一)民国时期针对瑶区的刑法关系大瑶山的传统治理模式是以村落自治为基础,瑶头通过召集各家一名壮丁,50以集体协商的形式将共同议定的乡约刻于石牌,从而成为全村必须遵守的法律。51费孝通与王同惠曾在调查时注意到了石牌头人:“石牌头是一村中最明白的人,既不世袭,又不投票选举,是自然领袖……石牌头并不是社会中的特殊阶级,同普通人一般工作,又没有薪水,又没有税收。”52石牌头人在村内不止一人,当村民发现某石牌头人有不正当行为时,不再找他评理断事,其地位会逐渐消失。53这种以“石牌”为基础的自治型聚落其治理模式成本低廉,且具有底层能有效监督石牌头人公正评理断事的机制。以村落自治为基础,一村有一村的石牌,瑶族人称之为“小石牌”。其次,村落可以选择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村落组成以“石牌”为基础的村落联盟,称为“几百几十石牌”。而全瑶山联合的石牌,则称为“总石牌”或“大石牌”,而总石牌被视为大瑶山瑶族人的最高行政机构。54瑶族人发生纠纷时,先诉之于小石牌,若不能解决再诉之于数村联合的石牌,直至总石牌。这种不同等级的村落联盟通过共同遵守的“石牌”加强甚至强迫区域内成员的服从和认同,以维护区域内的秩序并实现对区域内资源的控制,由此构成了大瑶山地域社会有效运转的地方制度。至清末,瑶族人接受了官府在大瑶山划界分团,“现三十六傜均出归化,当饬平乐府欧阳太守,善为抚辑”。55在匪患平靖后,李国治召集三十六瑶在罗运召开全瑶大会,将整个瑶山分为四团。清末划分团练时并没有打破瑶山中以支系为基础的族团组织,其中金秀团以茶山瑶聚落为核心,罗香团以坳瑶聚落为核心,滴水团则茶山瑶与花蓝瑶村落相当,六巷团则以花蓝瑶聚落为核心。瑶族人传统的村落联盟在与官府合作平定地方匪患的过程中最终与官方的团练组织合流,这是清末国家控制下的团练组织第一次在大瑶山全面推行。1933年,在全省推行《通则》的背景下,广西省府试图在瑶区推行现代行政组织机构以取代清末以来的团总制。在编组苗瑶等族群的户口及基层组织方面,《通则》规定:苗瑶族人户聚居达五户则编为一甲,五甲则编为一村,五村则编为一乡,并分别指定本族二人为正副领袖。若数不及五时,则依次归并于他族,指定他族一人为正职,苗瑶本族一人为副职。56在桂平县属瑶山编户进程中,通过与板瑶头人李荣保合作开发十八山,省府得以借板瑶的势力肃清瑶区的匪患,保障了江道航运的畅通。省府与李荣保的合作出乎意料地顺利,于是将桂平与象县属内的板瑶聚集区划归李荣保管辖,在苗瑶区域并没有在制度上安排设“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的情况下,省府最终于1933年在李荣保所管辖的区域设置了“傜山区”,李荣保被任命为区长,黄云焕为助理,区公所即设在十八山。“傜山区”隶属于桂平县府,下辖“开化”、“归化”、“宣化”三乡,全面负责桂平县属瑶区内的治安、特种教育与开发十八山等工作。在象县花蓝瑶的编户进程中,省府同样通过争取六巷团的团总蓝扶霄的支持,在六巷团被新设置的东南乡取代之后,蓝扶霄即被委任为东南乡的乡长一职。57此后瑶族人陆续被委任为各个瑶乡的领袖,其中象县委任陶道宏为东北乡长;平南县府委任赵英浦为罗香乡长;苏正球为平竹乡长。58与1909年清末政府仅将大瑶山编为四团并委任瑶山中最上层的瑶头为团总不同,20世纪30年代官方在瑶区社会所推行的现代行政组织则更进一步,不仅将“区”、“乡”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向瑶区上层社会推行,还将村、甲等最为基层的组织向瑶区底层社会渗透,在“乡”级行政区划以下编制村、甲。而乡长、村长、甲长等则都由其本族人担任,“乡、村、甲都设有掌理公务的人,除乡长二人规定一傜一汉之外,其余村、甲长就是他们族中读过点书和说话明白流利的担任。”59这是瑶区基层组织的又一次变迁。(二)民国时期官方对无前置郡域的宗族认知标准是“化外”部落大瑶山的编户进程因瑶区中各族群的经济实力大小、人口数量及住居地地势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但随着编户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瑶族人被逐渐编入到户籍体系之下。随着编户的实施,瑶族人逐渐由不受官方管辖,不赋不役的“化外”部落向编户齐民转化。1933年《南宁民国日报》报道了象县大瑶山瑶族人的情况:“县治边一带傜山,区域辽阔,绵延百余里,计有傜村百余处,傜民约七八千人,可足编为一区之数,历因宣抚乏人,致傜汉间多隔膜,傜民仍自成其数千年来不变之化外部落。”60报道认为如不从事抚化,不仅有失政府责任,也存在治安隐忧。在瑶区逐步编户之后,象县县府在东南、东北两乡各设一所特种国民学校,以推行特种教育。特种学校每年招收学员十余人,优秀者则送入省立特种师资训练,毕业后回到瑶区从事教育“开化”工作。61瑶区编户之后的各项“开化”工作逐步推进,蓝扶霄也于1935年3月到省府与李宗仁等会面共商合作事宜。62而时人对于瑶区在编户之后的效果也体会甚炽:“广西象县的傜山,住着很多的傜民……傜民本属化外,近几年来,经广西省政府派人宣导,并依照自治编制后,那些傜民,已渐渐归化。不久以前,傜民曾派出八个代表,请象县县长,陪同到省城参观,并晋谒省主席。那八个代表,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的。”631948年版的《象县志》关于属内瑶族人的记载,与《民国南宁日报》所报道属内瑶族人约七八千人的规模相比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象县东南界,大山重叠,傜民散居其间,大部属境范围……然傜族亦有同化者,惟近东南入口处之朋腾村,有盘姓者,人口约百数十名,似纯系傜族,盖该村人民能通汉语者极少也。”64这一变化无疑是瑶族人“归化”的结果,而属内被视为纯系瑶族的人仅仅是那些不通汉语的百数十人,又与民国时期官方对族群的认知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瑶壮等族群与汉族杂居,仅靠语言可以分别,言语成为族群的认知标准之一,故《象县志》有:“故在本县,以凡操普通官话者,即为汉族,盖所以区别于傜僮焉。”65而对于那些被认为是瑶、壮者也仅仅是那些仍然操瑶语、壮语的族群。大瑶山东北角的平乐县明清时期作为瑶、壮等族的一个重要聚集区,到民国时期瑶、壮等族人口数量也已大为减少,《平乐县志》有:“查本邑傜僮两族户口本不止此数,但因与汉族同化已久者,自忘其为傜族僮族,外人亦几难于分辨,兹之所列,傜族尚操傜话,僮族尚操僮话。”66在《1942年象县户口统计表》中,东南、东北两乡共13个瑶族聚落共被编为74甲828户,人口合计3877人,成为全县户籍人口的一部分。67如表3、表4所示,桂平、平南所属历来被视为“化外”部落的瑶族人最终转变为国家户籍体系中的编户齐民。被视为“化外”部落的瑶族人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后,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受到政府的保护。1933年,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总训政处主任韦贽唐与桂平县县长李厥俊前往桂平所属瑶山视察,李荣保向韦贽唐等表露了近期因与新圩黄姓族人因瑶山耕种权归属问题出现争执而担忧。新圩黄姓一族去信李荣保表示瑶山一带是黄姓祖宗领垦的山场,因以往管业松懈,以致山丁都不缴租,现重新整顿,希望瑶山的耕丁每年将耕种所得缴纳十分之三给黄族。李荣保对此表示无法接受,认为即便要缴纳税收也该缴纳给政府,而不是黄姓一族。李厥俊给李荣保的解释是:按照法律上的管业权只允许放弃20年,而瑶山从光绪末年至此均为瑶族人耕种,即使瑶山之前属于黄姓一族,时至今日也已经失去管业权。李厥俊向李荣保保证,要是黄姓族人要租时,可以拒绝缴纳,“黄姓的人要租时,你们请他们到县政府去要好了”。68在李荣保率领瑶族人开发十八山的进程中,政府还特别颁给开垦山区的瑶族人予执照以保障其权益。69编户之后的瑶族人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在日本不断南下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瑶族人也投入到了国家的救亡运动中。大瑶山的瑶族人于1941年2月组成了以茶山瑶、花蓝瑶和坳瑶民间艺人为主的“金秀瑶抗日救亡宣传队”,70将募集到的资金捐献当局以购买作战飞机,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71四、大瑶山编户进程中n、n组织体系的变迁1933年,时人开始大规模讨论边疆少数民族究竟是以民族为单位还是以地域为单位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南京国民政府因担心“民族”概念泛化及其与“民族自决”发生联系从而导致边疆分裂,即于1939年以训令方式禁止滥用“少数民族”一词,72试图以强制的方式否认民族间的差异性。而通过本文对大瑶山编户的考察,可以管窥1933年前后新桂系主导的广西省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在技术层面上采取了有别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探索通过户籍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技术培训的目标与意义考核试卷
- 棒球场地坪漆施工协议
- 畜牧业内勤招聘协议
- 神经外科护士雇佣协议样本
- 生态农业园区道路改造合同样本
- 个人快递物流配送用车租赁协议
- 燃气管道项目招标法律实务
- 时尚买手店租赁协议提前解除
- 儿童玩具设计师合作协议范本
- 游戏展览会场记协议
- 好书推荐——《三毛流浪记》PPT通用课件
- DM1204-B调音台
- 南芳学校学生“双姿”日常考核方案
- 铝基合金高温相变储热材料
- 干膜介绍及干膜工艺详解实力干货
-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师范专业)
-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稿
-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ppt课件
- 领导在思想作风纪律总结大会讲话
- 课题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研究报告
- 《固容规》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