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经济学原理(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1章绪论.pptx第2章价格理论.pptx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第4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x第5章成本与收益理论.ppt第6章市场理论.pptx第7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pptx第8章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pptx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pptx第10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x第11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pptx第12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x第13章失业与通货膨胀.pptx第14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pptx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pptx全套可编辑PPT课件学前导读: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领会相关基本概念,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三个问题,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般掌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资源的三种配置机制,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主体脉络。

基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均衡分析;边际分析

学习重点:对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理解;对机会成本概念要点的把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假设;经济模型的构建步骤;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学习难点:对资源的稀缺性的正确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前导读: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引入案例:大炮和黄油可能性黄油(万吨)大炮(万门)A015B114C212D39E43F50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供选择的生产可能性组合一、资源的稀缺性大炮黄油ACH0生产可能性曲线BGDEF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和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全社会能够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出的组合。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思考:什么情形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变动?大炮黄油OC1C2C3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由资源:不用付出代价就可以获得的资源经济资源: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人类能不能任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食品和衣服闲暇和工作(收入)大炮和黄油

稀缺性(scarcity):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的。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yxOC1C2C3答案:第一,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提高第二,发现了新能源或出现了新技术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将出现经济增长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选择→机会成本人们通过考虑某事的成本与收益来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不过,做决策需要将这件事与其他选择方案相权衡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该资源在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二、选择与机会成本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熊大现在有80万元现金,可以投资的方案有:1.购买一套小户型商品房,一年内可增值6万元2.开饭店,一年内纯利润8万元3.开民宿客栈,一年内纯利润5万元4.在淘宝网上开网店,一年内纯利润10万元问:熊大应该用这80万元做什么?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选择的三个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的产品如何分配)?选择的三个问题统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问题自然经济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经济,小农经济)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配置有哪几种机制?

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所需要的每件产品并消费这些产品。资源的配置由家庭的直接消费所决定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有哪几种机制?

以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消费者和生产者在价格变动的指导下调整各自的决策,改变资源配置。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计划经济(指令经济)资源配置有哪几种机制?

以政府指令为主导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先通过计算制订有关生产、分配的计划,再通过给企业、国民下过指令的方式实施该计划,完成资源的配置与产品的分配。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混合经济当前,纯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是不存在的,最为常见的是混合经济。资源配置有哪几种机制?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继续问题:为什么实际的生产没有在生产可能边界之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资源利用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产量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产量有何影响?结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四、资源利用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指“家计管理”;中性词:人类生产、消费等活动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褒义词:节省和效率,即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经济学:研究一定制度条件下如何将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五、经济学的定义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五、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葛洪《抱朴子.内篇》中的“经世济俗”,意为治理天下,救济百姓。隋朝王通在《文中子.礼乐篇》则将提出了“经济”一词:“皆有经济之道,谓经世济民”。《文中子》卷六“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晋书纪瞻》:“识局经济”。“济世经邦”一词,出于明·屠隆《彩毫记·知几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明·洪应明《菜根谭》:“进德修行,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可知“经济”原为动词,意指“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等,也即是儒家文化“修、齐、治、平”中“治国、平天下”之意,后人以“经济”作为“经世济民”的省略语,作为“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同义词。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是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一、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三个问题)中心的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第二,完全理性(EntirelyRational)第三,完全信息(CompleteInformation)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价格的波动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量和厂商的生产量,并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包含的含义:第一,市场上的供求可以实现均衡;第二,该均衡是可以自动实现的。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完全理性是经济学对人的基本假设,又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即无论是厂商还是居民户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理性选择。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第二,完全理性第三,完全信息微观经济学假定,经济主体获取的信息是完全的,不存在任何沟通的障碍。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者行为理论4.市场结构理论5.要素定价与收入分配理论6.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理论7.市场失灵理论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二、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3.基本假设不同4.研究方法不同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2.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A定义B假设C假说D预测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定义:

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例:喝咖啡还是喝咖啡?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因变量(内生变量)自变量(外生变量)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是由模型决定的。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因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自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变量(内生变量)自变量(外生变量)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发生的值。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数值。例如:一个家庭的储蓄存款余额。←存量一个家庭2022年全年收入总额。←流量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假设: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通过假设,研究者可以保留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在一个相对纯粹的条件下研究主要因素的作用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对被研究对象有所认识。

例如:影响春节期间餐饮消费的因素?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假说:

假说是在假设基础之上对两个或者更多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设想。假说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例如:(在既定假设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既定假设前提下)男士的身高与吸烟显著相关。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释与预测: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的预期。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检验:

好的研究假说需要经过检验。假说的检验方法:一是程式化事实检验方法;二是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方法。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选择模型:

如果研究假说通过了检验,即是模型未被证伪,如果研究假说不能通过检验,该假说就被证伪,需要进行修正,或者提出新的假说来代替它,这就是模型的选择。经济模型就是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例如: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等等。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定义假设假说解释或预测检验理论的形成:修改假设或假说通过检验:接受理论没有通过检验:拒绝提出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与人辩论,常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比如:今天出门应该穿短袖还是长袖?徒步是否有利于健康?打假是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企业是否应该花重金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

问题:怎样说服一个与你意见相左的人?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对经济事实的研究,重在探寻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内在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实证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实际是什么”、“实际是怎么解决的”。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今天的温度→今天出门应该穿短袖还是长袖?徒步者半月板受伤数据→驴行是否有利于健康?消费者和执法者打假数→打假是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打广告后产品的销量变动→企业是否应该花重金为产品打广告?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在分析经济现象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规范分析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基础。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应当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基础。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均衡分析

均衡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研究方法:均衡分析

马歇尔:经济决策者在权衡或抉择其使用资源的方式时,认为重新调整其资源配置的方式已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或者是指经济中相互抗衡的各种力量势均力敌,这时所考察的经济现象不再发生变化。基本方法:局部均衡分析法与一般均衡分析法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边际分析边际是指事物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边缘或界限,经济学引入该术语是指经济变量的增量。边际分析方法最早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三位经济学家提出,是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中的时间因素,而只分析某一经济状态形成的条件。比较静态分析:重在分析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后,所形成的新的均衡状态,以及该新均衡与前一均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动态分析:引入时间因素,分析某一经济变化导致的原有均衡状态如何演变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在何种情形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发生变动?2.如何理解资源的稀缺性?3.如何理解机会成本?4.“选择”有哪三个问题?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是什么?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是什么?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与联系?8.如何构建经济模型?9.经济学有哪些重要研究方法?10.实证分析方法是如何使用的?11.规范分析方法是如何使用的?复习思考题第二章价格理论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领会相关基本概念,掌握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和供求定理,理解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理解均衡价格的决定,掌握价格政策,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学会运用弹性理论解释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一般掌握影响需求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一般掌握影响价格弹性因素,了解蛛网理念。学前导读:

基本概念:需求;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供给;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求定理;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学习重点: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需求(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价格政策;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与分类;厂商的价格策略

学习难点: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对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与弧弹性的理解;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学前导读:价格(元)需求量(斤)ABCDEFG101520253035401000900840800780770765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苹果的需求量与价格第一节需求理论P(元)Q(斤)EDCBA0FG100010900201525303584078080040第一节需求理论需求的概念:需求可以分为个体需求与市场需求(个体需求)需求量:是指市场上的单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有效需求)。第一节需求理论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需求表: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表示形式。需求曲线: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形式。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函数一般可记为如下形式:

Qd

=f(P,I,Pr,F,Pe)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商品需求函数可简化为:

Qd

=f(P)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理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被称为需求定理。

Qd=f(P)二、需求定理第一节需求理论需求定理的例外:炫耀性商品股票市场的买涨不买落吉芬商品(GiffenGoods)第一节需求理论需求定理的例外: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思考题:有没有吉芬商品?如何解释吉芬商品?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偏好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消费者预期6.政府的消费政策三、个体需求的影响因素第一节需求理论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第一节需求理论Qapple?Qorange?P(元)Q(斤)B0AP2P1Q2Q1Dapple1问题:当苹果的价格上涨,苹果的需求量?P(元)Q(斤)B0AP1Q1Q2Dapple1Dapple2问题:当桔子因为某种原因减产,苹果的需求?P2CQ3第一节需求理论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曲线本身不会发生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P(元)Q(斤)0P1Q1Q2D1D2需求的变动P2Q3D3价格(元)供给量(斤)ABCDEFG10152025303540480580700800880940980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苹果的供给与价格第二节供给理论P(元)Q(千克)BD0P(元)Q(斤)EDCBA0GF10480207003088098040Sapple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的概念

供给可分为个体供给与市场供给。(个体供给)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且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有效供给)。第二节供给理论(二)供给表、供给曲线与供给函数

供给表: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表示形式。

供给曲线: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形式。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关系。供给函数一般可记为如下的形式:

Qs=f(P,C,Pr,T,Pe)假定其他供给影响因素不变,商品供给函数可简化为:

Qs=f(P)第二节供给理论三、供给定理(一)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即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被称为供给定理。

QS=f(P)第二节供给理论三、供给定理供给定理的例外:供给固定的商品,如土地、文物、艺术品劳动力供给第二节供给理论三、供给定理供给定理的例外:供给固定的商品,如土地、文物、艺术品第二节供给理论三、供给定理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力供给第二节供给理论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第二节供给理论Qapple?Qorange?P(元)Q(斤)BA0C35P25600940800第二节供给理论Sapple1Sapple2ABC第二节供给理论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供给曲线本身并不发生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二、供求定理第三节价格决定与价格政策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政府的消费政策......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厂商的预期政府的政策......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一)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QOSQ2Q0E2E1E0D2D0D1P1P0P2Q1第三节价格决定与价格政策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一)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三节价格决定与价格政策(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三节价格决定与价格政策PQOS0Q1Q0E2E1E0S2DS1P1P0P2Q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三)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这被称为供求定理。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三节价格决定与价格政策(一)价格调节的缺陷1.从短期来看,均衡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从长期来看,对生产不利,如农产品三、价格政策(一)价格调节的缺陷2.均衡价格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如紧缺性商品三、价格政策(二)支持价格

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PQ0EP0P1Q0QsQdSD三、价格政策以农业为例,支持价格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价格对农业的冲击;第二,对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第三,可以扩大农业投资。缺点是使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三、价格政策(三)限制价格

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三、价格政策PQ0EP0P1Q0QsQdSD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也有不利之处:第一,不利于刺激生产,使产品长期短缺第二,不利于抑制需求,产生浪费第三,易产生黑市,“走后门”现象三、价格政策第四节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中的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E=——————————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第四节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E=——————————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xy供求条件下x有哪些?y有哪些?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二、需求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

二、需求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

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请举出例子!PQ0D1第四节弹性理论(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

即当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PQ0D2第四节弹性理论(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

即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PQ0D3第四节弹性理论△P△Q(4)需求缺乏弹性,即0<Ed<1

即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曲线。PQ0D4第四节弹性理论△P△Q(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即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曲线。第四节弹性理论PQ0D5△P△Q

第四节弹性理论教材:60页专栏2-5:《多收了三五斗》第四节弹性理论“在6月里,你们不是卖13块么?”“15块也卖过,不要说13块。”“哪里有跌的这样厉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第四节弹性理论结论: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总收益会减少,价格上涨,总收益增加,这就是“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原因。PQOCEDABFG第四节弹性理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国现在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问题?第四节弹性理论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国现在并没有出现“谷贱伤农”问题?第四节弹性理论Q0EP0P1Q0QsQdSD3.弹性分析的应用:厂商的价格策略例:假定手机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某品牌的手机价格为2000元,即P1=2000元,销售量为1000部,即Q1=1000部,问:当价格下降为1800元,即P2=1800元时,总收益的变化情况。

解:当P2=1800,Q2=1200(部)

TR1=2000×1000=2000000(元)

TR2=1800×1200=2160000(元)

TR2-TR1=2160000-2000000=160000(元)第四节弹性理论结论: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总收益会增加,价格上涨,总收益减少,因此这类商品应“薄利多销”。PQ0CEDABFG第四节弹性理论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第四节弹性理论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第四节弹性理论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5)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的比重(6)所观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第四节弹性理论(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即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第四节弹性理论1.Em=0收入无弹性2.Em=1收入单位弹性3.Em>1收入富有弹性4.0<Em<1收入缺乏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富有弹性(Em>1)奢侈品缺乏弹性(0<Em<1)生活必需品

注意:收入弹性可正可负,如果为正,说明是正常品;如果为负,一般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第四节弹性理论(三)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交叉弹性=————————————

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第四节弹性理论交叉弹性的类型1.Exy>0,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且弹性值越大,替代性越强;2.Exy<0,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且弹性值的绝对值越大,互补性越强;3.Exy=0或Exy→0,两种商品互不相关。第四节弹性理论(一)含义与计算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即价格变动的比率与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之比。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三、供给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供给弹性的类型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2.Es→∞,供给有完全弹性3.

Es=1,单位供给弹性4.

Es>1,供给富有弹性5.

Es<1,供给缺乏弹性第四节弹性理论PQ0S1S2S3S4S545⁰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生产时期的长短2.生产的难易程度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第四节弹性理论1.如何理解需求量的概念?2.需求定理是如何表述的?3.举例说明需求定理的例外。4.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需求量或需求的?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何差异?6.如何理解供给量的概念?7.供给定理是如何表述的?复习思考题8.举例说明供给定理的例外。9.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有何差异?10.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如何确定的?11.如何理解供求定理?12.什么是支持价格,支持价格的利弊有哪些?13.什么是限制价格,限制价格的利弊有哪些?14.如何判断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复习思考题1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价格弹性的?16.需求收入弹性的正负有何经济学意义?17.需求的交叉弹性的正负有何经济学意义?18.如何判断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9.销售税是如何影响商品均衡价格的?20.消费税是如何影响商品均衡价格的?21.当商品分别为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应该如何定价?复习思考题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学前导读: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领会相关基本概念,掌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理解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推导过程,理解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了解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本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恩格尔曲线;吉芬商品

学习重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推导过程;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学习难点:边际替代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推导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学前导读: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一、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A·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把欲望分为五个层次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假定欲望是既定的。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自我实现爱和归属感安全需求基本生理需求尊重二、效用(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有大小,因而效用也有大小,甚至是负效用。效用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是中性的,并不去评判这种主观感受的好与坏,善与恶,只看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或需求。效用和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二)效用的度量1.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就是运用数学中的基数(1,2,3,……)来精确计算人们的心理满足程度,衡量的标准就是商品的效用大小是多少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认为效用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2.序数效用论

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获得的效用总量。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marginal)是指增量,即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量Q(瓶)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0123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0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量消费量066TUMU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问:能举一些例子吗?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原因:第一,生理或心理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注意:第一,这一规律只在特定时间有效;第二,理论上边际效用可能为负,但实际中却较少见。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偏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QxMUxQyMUy12345678910543210-1-2-3-41234565432组合方式与总效用Qx=10,Qy=0Qx=8,Qy=1Qx=6,Qy=2Qx=4,Qy=3Qx=2,Qy=4Qx=0,Qy=5-0.4≠0-0.2≠0.30≠0.250.2=0.20.4≠0.150≠0.151826292720设M=100元,Px=10元,Py=20元,X与Y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如果消费的不是两种物品而是多种物品,则消费者均衡条件可写为: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商品数量边际效用价格(元)12345252015105108642四、需求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了为什么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五、消费者剩余

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A·马歇尔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这一差额是消费者额外获得的好处。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PAP0Pe0SS1BDQ0QeQ商品数量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元)市场价格(元)消费者剩余(元)123451084322222286210

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而只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它反映了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再次提到这个概念。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注意: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一、偏好的假定消费者偏好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各种商品组合的喜爱程度。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抢着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青草,那股清香味儿,远远胜过萝卜。特别是春天的青草,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这个意见,它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啦。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叫起来又酥又软。只有你体验过这样的幸福,你才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去找猴子来评个理。猴子听了他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

猫听了直摇头,他说:“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毛刷刷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出十个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一、偏好的假定1.偏好的完全性2.偏好的可传递性3.偏好的非饱和性(一)概念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曲线。二、无差异曲线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YX0U1U2U3商品组合表a表b表cXYXYXYA20803012050140B306040805590C404550636083D503560507070E603070448060F702780409054(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反之。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想想看,为什么?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替代率决定的。

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或

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三、预算线(一)预算线的概念

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是表示消费者在收入水平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购买两种商品数量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YX0BAA2A1B1B2四、消费者均衡YX0U1U2U3ABNMEDC为什么?能否证明给大家看?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可以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价格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替代效应是在消费者偏好与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而引起的购买商品组合的变化,但这些商品组合的总效用不变。

收入效应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变化引起消费者购买商品组合的变化,从而引起效用水平的变化。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二、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E2XU2U1YOAE1E3B1B2X1X2X3A'B'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三、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AA'E3XU2YOE1B1B2X1X2X3B'E2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XU1U2YOAE1B1B2X2X1X3A'B'E2E3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五、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YX0I1I2I3BA1Y1X1E1NMA2E2Y2X2E3A3X3Y3PXX1X2X3P3P1P2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个人需求曲线加总获得。通过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进行加总,可以得到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PPPQAQBQ000Q1Q2Q=Q1+Q2

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经济学家是如何度量效用的?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分别采用什么分析方法?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有何关系?4.如何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如何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推导消费者均衡?6.消费者剩余是如何产生的?7.如何理解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8.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9.如何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消费者均衡?10.如何理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1.如何理解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复习思考题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领会相关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短期和长期在经济学中的涵义,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理解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掌握等产量线的特征,掌握长期内生产者均衡的推导过程,掌握规模报酬变化的三个阶段,理解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的区别与联系,一般掌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般掌握规模经济问题的成因,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存在原因。学前导读:

基本概念: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短期;长期;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规模报酬;规模经济问题;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

学习重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等产量线的特征;规模报酬的变化

学习难点: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对长期内生产者均衡的推导学前导读: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研究生产者的行为时,假定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产量之下的成本最小,或是在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三个问题:第一,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第二,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第三,市场问题。一、企业存在的原因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一)团队生产的优势最初由阿尔钦(ArmenAlbertAlchian)和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Demsetz)提出来。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团队,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专业化的,专业化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分工也必然要求合作。当生产活动以团队形式进行时,可以利用各个方面专家的特长,使效率大大提高。一、企业存在的原因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规模经济的存在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呈递减趋势的事实,如汽车、钢铁、造船、冶金等行业。由于许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投入要素不能任意分割,大规模生产能使每一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性。作为生产要素聚集的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为获得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一、企业存在的原因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三)交易成本的节约由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他认为,企业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是指市场活动的主体通过市场交易时,为了搜集信息、改判签约以及为监督协议的实施而必须付出的成本。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生产要素——数据,被称为第五种生产要素。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劳务,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一切资本品或者投资品,包括企业的厂房、设备、资金等。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经济学中的土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本身以及依附在土地上的森林、河流、山川、地下的各种各样的矿藏资源,它可以给生产提供场所、原料和动力。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

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数量变化的特点,可以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固定生产要素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的生产要素,其投入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可变生产要素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容易改变的生产要素,其投入量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N、E)

Q=f(L、K)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其中,A、α、β是大于零的常数。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通过计算,柯布和道格拉斯得出了美国在这一时期具体的生产函数为: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柯布和道格拉斯在此后的研究中进行了一些修改,经过修正后的生产函数为:第一节企业与生产函数如果α+β>1,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如果α+β<1,说明规模报酬递减。一、决策的时间框架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一般认为短期中,劳动是可变的,资本是不变的。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长期中,劳动和资本都是可变的。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含义1.总产量(TP)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投入一定量生产要素后所生产出来的产量总和。

TP=AP·Q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含义2.平均产量(AP)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出的产量。

AP=TP/Q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含义3.边际产量(MP)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TP/△Q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资本量(K)劳动量(L)劳动增量(△L)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1010101010101010100123456780111111110613.5212834383837066.75776.86.35.44.6067.57.57640-1(二)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Q0LBCATPLAPLMPL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3.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就会出现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理解:1.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2.技术系数是可变的3.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四、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在一定条件下,高投入并不带来高产出,必须探寻合理投入区间,确定最佳的投入数量。分析表明,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最少不应该小于L1,最多不应该超过L2,所以劳动合理投入的区域应该在域区域,即APL最大到TPL最大的区域。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Q0LTPLAPLMPLL1L2ⅠⅡⅢ组合方式劳动(L)资本(K)产量(Q)A1080100B2040100C4020100D6015100E8010100F1008100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一、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能够生产相同产量的一条曲线。KLABCDEFO(一)含义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二)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第一,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示产量水平越高,反之;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第四,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保持相同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而必须减少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MRTSLK=—△K/△L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产量相同的前提下,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产生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二、等成本线也称企业预算线,是指在企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连线。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LOK等成本线ABCD如果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要素价格发生变化,等成本线也将发生变动。1.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生产成本发生变化在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可以作出等成本线A1B1。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只是生产成本增加,那么能够购买的劳动和资本的最大数量将会同比例增加,等成本线将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到A2B2。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LOKA2B1A1B22.生产成本不变,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如果生产成本不变,生产要素价格同比例下降,那么能够购买的劳动和资本的最大数量将会同比例增加,等成本线将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到A2B2。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LOKA2B1A1B23.生产成本和一种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另外一种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如果生产成本不变,资本价格不变,劳动力价格下降,那么能够购买的资本最大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能够购买的劳动力最大数量将会增加,等成本线将会变为A1B2,等成本线成扇形变动。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LOKA1B1B2

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所谓生产者均衡,也称为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三、生产者均衡(一)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假定厂商的既定成本为C,把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在图中,由于成本既定,所以只有一条等成本线AB,图中画出了3条等产量线Q1、Q2、Q3。EK1L1ABKLOQ2Q1Q3ba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二)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由于产量既定,所以只有一条等产量线Q。假定等成本线A1B1、A2B2、A3B3,且三条等成本线斜率相同。只有等成本线A2B2与等产量线Q相切的E点,才是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此时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数量分别为L1和K1。L1A2B2KLOQA1B1A3B3K1Eab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还是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都应该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在这个切点上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在该切点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斜率相等,即

这个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应实现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或者说,最后一单位支出成本无论用于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三、生产者均衡EK1L1ABKLOQ2Q1Q3ba

只有等产量线Q2与等成本线的切点E,才是成本既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此时实现了生产者均衡,即达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LKOQ3Q2Q1A1A2A3E1E2E3RB1B2B3

不同的等产量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在长期中,厂商对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的,从而引起生产规模的改变,进而产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我们先来看3个图LKORABC61437图3规模报酬递减Q1=100Q2=200Q3=3002412LKORABC61035图1规模报酬递增Q1=100Q2=200Q3=300147LKORABC61437图2规模报酬不变Q1=100Q2=200Q3=3002412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一、规模报酬

(一)含义

规模报酬又称规模收益,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因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二)规模报酬的变化根据产量和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阶段: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假设企业的长期生产函数为:当劳动L和资本K同比例增加λ倍,生产函数变为:如果k>λ,表明规模报酬递增。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例:某企业投入L和K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

假设L和K分别增加为原来的2倍,生产函数为: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LKORABC61035图1规模报酬递增Q1=100Q2=200Q3=300147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第二阶段:规模收益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相同例:某企业投入L和K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

假设L和K分别增加为原来的2倍,那么生产函数为: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LKORABC61437图2规模报酬不变Q1=100Q2=200Q3=3002412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第三阶段:规模收益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或者是产量绝对减少例:某企业投入L和K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假设L和K分别增加为原来的2倍,那么生产函数为: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LKORABC61437图3规模报酬递减Q1=100Q2=200Q3=3002412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一)含义

规模经济问题是指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变化情况。二、规模经济问题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

(一)规模经济的三种情况一是规模经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会引起平均成本的下降二是规模经济不变,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平均成本基本不变三是规模不经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过程中会引起平均成本的上升二、规模经济问题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注意区分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

两者之间的联系:规模报酬可以理解为规模经济的一种特殊情况。具体而言,在规模报酬递增下,往往表现为规模经济,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下,往往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在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往往表现为规模经济不变。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注意区分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两个概念的实质区别:一是规模报酬必须应该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规模经济却没有这个要求;二是规模报酬是用产量或者收益的变化情况来衡量,而规模经济是用平均成本的变化来衡量。第四节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问题(二)规模经济的意义

亚当·斯密说,他见过一个类似的小厂,那里只雇了10个工人,在这个小工厂里,有几个工人从事两三种不同的操作,一天能生产出12磅针。以每磅中等型号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