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言不尽意论的历史演变
二、言与意的关系(1)“语言主义”的发展和发展(见上一篇)。(二)“言尽意论”对“言不尽意论”的反驳“言不尽意论”的要害是“去言”、“忘言”,逻辑上等于让人们都变成哑巴、聋子,己不言,亦不听人言。历史正是按这种逻辑发展的。王弼之后有个人叫张韩,脱去了一切思辨的外装,赤裸裸地提出了一种“不用舌论”。张韩认为,说话不过是“卷舌翕气”,怎么能表示“理”呢?因此,“留意于言,不如留意于不言”;不管你有没有舌头,都应体直接求于“通心”。他还讲,“灵龟”不会说话,可知千年的事情;鹦鹉、猩猩“能言”,被人关进笼子,“普天地之人与物,亦何屑于有言哉?”无论对人对物,说话只能招祸,因而应该“不用舌”、不要“言”。张韩的这一番高论,作为魏晋时期某些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倒是可以理解。但对言意关系的分析,实在太荒唐了。从何宴、荀粲的“去言”到嵇康、王弼的“忘言”,再到张韩的“不用舌”,玄学唯心主义的“言不尽意论”已经走到极端,充分暴露了它的荒谬性。物极必反。欧阳建的“言尽意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欧阳建《言尽意论》一开始就指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至乎通才达识皆以为然。”所以他称“言不尽意论”者为“雷同君子”,而自谓“违众先生”,明确表示他的观点同“世之论者”的对立。王弼论言意,一般拘泥于《周易》经传的“意”、“象”、“言”、“辞”。欧阳建则撇开《周易》中那些繁琐的具体问题,直接从思维对“物”、“理”的把握入手,分析言与意的关系。他的思想路径,大致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欧阳建首先揭露,“言不尽意论”的实质,是否认“名”、“言”对于把握“物”、“理”(意)的作用。他转述说:“夫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然则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即“言不尽意论”者经常引用的孔子的那段话。“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是说圣人“鉴识”人、物,可以意会而不用言语。至于“形不待名”云云,看起来好象是强调“物”、“理”不依赖“名”、“言”;实则这里讨论的是,思维把握“物”、“理”(意)是不是可以离开“名”、“言”。确实,方圆之形并不依赖方圆之名,但思维要把握方圆之形,能不要方圆之“名”吗?黑白之色并不依赖黑白之称,但思维要把握黑白之色,能不要黑白之“称”吗?“物”、“理”的存在并不依赖“名”、“言”,但思维要把握“物”、“理”(意),能不要“名”、“言”吗?“言不尽意论”者认为可以不要,而且不能要、不应当要,欧阳建则旗帜鲜明地站在相反的立场。第二步,欧阳建从正面论证,思维把握“物”、“理”(意),不能离开“名”、“言”。他说:“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在欧阳建看来,尽管“言不尽意论”者到处引经据典,但古今人们还是不断地讲“正名”,圣贤们不也留下了很多言论、文字吗?这个事实是抹煞不了的。但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人的思维把握了客观的“物”、“理”(意),没有语言就无法表达,没有概念就无法辨别。既不能用语言表达,人们的思想即无法交流;既不能用概念辨别,人们的意思即无法理解。这样,由于欧阳的建揭示了思维把握“物”、“理”有待于“名”、“言”来表达,同时也就揭示了“意”有待于“言”来表达。于是,所谓“去言”、“忘言”及“不用舌论”当然就站不住脚了。第三步,欧阳建认为“名”、“言”与思维把握“物”、“理”的“意”是一致的,所以“言”能“尽意”。他说:“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故吾以为尽矣。”在欧阳建看来,“名”、“言”同“物”、“理”及把握“物”、“理”的“意”,当然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之间又是一致的。因为“名”、“言”是随着“物”、“理”及把握“物”、“理”的“意”而变化的,它们的一致正如“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一样。既是一致的,当然“言”能“尽意”。事实一再证明,世界上无论如何复杂微妙的思想,人类的语言都是可以正确表达的。正是由于“言能尽意”,所以语言才可以把握真理,语言才可以传播科学。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同人类这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世之论者”皆谓“言不尽意”的时候,“言尽意论”的出现简直是石破天惊。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己矣。”这位王丞相名王导,是东晋名臣、仕流统帅,无论在政治界和思想界都煊赫一时。连这样的大人物都称道“言尽意论”,可见其时影响之大。但是,也应该指出,在“言意之辨”当中,真理诚然主要在“言尽意论”一边,但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片面性。“言尽意论”看起来好象是自明的,实际上,欧阳建讲的“不得相与为二”,又从另一个极端忽视了言意之间的差别、矛盾和不一致。而所谓声响、形影的比喻,也未免把言意的一致简单化。要知道,“言”能“尽意”,并非“言”皆“尽意”;说什么“言无不尽矣”更失之于绝对。“言”之“尽意”乃是一个从“不尽”到“尽”的复杂过程,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另外,“意”对“言”有很大的选择性(如选择语种),而“言”对“意”也有很大的伸缩性(如或繁或简);即使言意之间的一致,任何时候也不能取消它们的区别。如果不承认这种矛盾和这种矛盾过程的复杂性,便不能真正驳倒和制服“言不尽意论”。正是由于“言尽意论”本身的某些局限性,“言尽意论”的出现和它对“言不尽意论”的反驳,并未使“言不尽意论”偃旗息鼓,更不用说消声匿迹。大约与欧阳建同时,郭象为《庄子》作注,即宣扬自然之“理”可“冥然自合”而“非所言也”。他讲过,“言之者孟浪,而闻之者听荧”,认为知识不是“言”可传授的。其实,郭象不但否认“言”之表“意”,连“意”本身也是否定的。他的哲学声称,要把人们引入“无言无意之域”。东晋中期,张湛编注《列子》,其《仲尼》一篇仍取意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他不仅教人“得意忘言”,而且提出“至言不言”。《列子》云“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张湛注“穷理体极,故言意兼忘”。据说“至人之心豁然洞虚,应物而言,而非我言;即物而知,而非我知”。这大概也就是郭象讲的“不言”而“冥然自合”吧!又据《世说新语·文学》篇,东晋“擅名一时”的殷浩、刘惔等人,也继续坚持“言不尽意论”。著名史学家孙盛以“言尽意论”的观点,写了一篇《易象妙于见形论》殷浩“无以难之”、“辞不能屈”。但孙盛又被刘惔所驳倒。关于孙盛和殷浩、刘惔等人辩论的是具体内容,由于书传没有记载,不可详知。从仅留存的《易象妙于见形论》这个题目来看,可能孙盛之论言意,尚未跳出《周易》经传的框框,估计不会超出欧阳建的思想水平。三、“言意之辨”的内涵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本来属于玄学的议题。但这场争论影响到当时和后来的文学艺术,以至在整个社会文化当中,包括并行的佛学在内,也产生很大的反响。至于在哲学本身的历史过程中,更是长期延流、余波不断。当然,由于学术领域之不同,由于历史条件之不同,经过许多环节和中介,这种影响乃是相当复杂曲折的。在文学和文学理论方面,有些人直接宣扬“言不尽意论”。例如,卢谌《赠刘琨书》谓“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陶潜《饮酒》诗曰“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有些人虽然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但实际上对争辩的双方各有所“取”,又各有所“弃”。例如,陆机《文赋》指出,创作开始,作者往往“踯躅于燥吻”,心有“意”而口难以“言”,这是“言”难“尽意”、“言”未“尽意”、言意不一致和矛盾的表现。但到创作的终了,作者又感到“流离于濡翰”,好象“文”(言)从笔底自然流出,这是言意矛盾得到解决、从不一致而达到一致。《文赋》的内容可以说,就是研究怎样以“文”(言)逮“意”的方法,或以“言”尽“意”的过程。因此,它既不能简单归于“言不尽意论”,也不能简单归于“言尽意论”。刘勰《文心》虽然说过“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言不尽意,圣人所难”的话,但他又讲“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在刘勰看来,作家的语言是表达他们的思想意图的,如果表达得好,言意可以达到完全一致,故曰“密则无际”,如果表达得不好,言意不但不一致,而且距离可能很大,故曰“疏则千里”。看来,刘勰在“言意之辨”中,也不简单属于哪一派。至于中国古典文论提倡的诗文“余意不尽”之说,也是一方面受到“言不尽意论”的熏陶,另方面又以文学创作的实践而经过扬弃和改造。哲学上的“言不尽意论”,借口言意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武断“言”根本不能“尽意”;文学上的“余意不尽说”,则利用言意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故意在言意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让读者去思考和想象,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音乐上的“弦外之者”,美术上的“画外之意”,同文学上的“言外之意”一样,都是有意利用“言”(声、画)和“意”之间的矛盾、利用“意”有表意和深意之层次结构的一种艺术手法。对于这种复杂的现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在佛学中,“言意之辨”的影响,首先起于如何翻译和理解佛经,然后深入到如何把握佛教的教义及佛教虚构的那个精神本体。《法句经·序》曾引“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今传胡义,实宜经达”。“经达”即强调翻译佛经,“勿失厥义(意)”。东晋著名的禅学大师竺道生,更明确地反对流俗拘守佛经文字,而忽略其中的宗教教义。他为了论证其“顿悟成佛”的观点,就以“得意忘言”作为重要的根据:“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园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这里讲的“多守滞文,鲜见园义”,主要批评当时流行的专事言辞对照和文学比附的“格义”之法。所谓“象忘”、“言息”之说,正是把王弼的玄学说教原封不动地搬进佛学。而“忘筌取鱼”之喻,对这一点毫不掩饰。如果撇开禅学的宗教内容,单就言意关系而论,竺道生的批评倒有一定的道理。拘守文字教条而不明其中真意的情况,确是很常见的。但是,不要语言、不要文字,甚至连图象也不要,人们如何去把握真意而认识“佛道”呢?竺道生提出的方法,纯粹是以信仰为基础的神秘顿悟,这是禅学的创造,王弼没有讲过。但是,王弼在“忘象”、“忘言”之后,也只能靠“悟”,去体认他那个“虚无”的“道”。他们的归宿是一样的。比竺道生稍晚的僧肇,也是当时著名的高僧。他早年醉心于老庄,后来转向佛学,在其《般若无知论》中,也以玄学的“无名论”宣扬“言不尽意”。他说:“圣(佛)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非言、象之所得。”僧肇认为,由于“圣(佛)智”是“无相无名”,无论“言”也罢,“象”也罢,都不能穷尽其深奥微妙之意。人们看到,此说并没有什么新的发明,只是把世俗的“圣”换成出世的“佛”。而“圣智”这个概念本身,还尚未擦掉玄学的色彩。不过,僧肇也有他的独到之处,这就是,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言不尽意论”在逻辑上的困难。既然“圣智”乃“非言所得”,你为什么还要著书立说,大谈(言)“圣智”呢?为了摆脱这个困境,僧肇又说:“(圣智)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僧肇虽然善辩,这个回答并没有使他摆脱困境。“言不尽意论”在逻辑上已经进入一个死胡同,谁要往进钻,谁就别想找出路。因为“非言无以传”,就不能不“言”,这恰正是对“非言之所得”的否定。“言传”者若为真“意”,那就得承认“言能得(尽)意”;“言传”者若非真“意”,那言者传者则自我否定。从南北朝到隋唐逐渐孕育发展起来的禅宗,比竺道生和僧肇都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真如”(佛性)是最完全最园满的精神,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据说,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只是个别有限的东西,而“真如”超出任何个别有限的事物之外。禅宗的这个根据,从前王弼也讲过。《老子指略》曰:“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确实,单独一句话或单独一个概念、判断,总是从某个角度、抓住某一特征表达某个思想,它们并未穷尽一个事物、一个思想的全部内容或全部意义。但是,语言是一个信息系统,概念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却可以表达任何微妙的思想、把握任何复杂的事物。《文赋》曾指出,“文(言)之为用”,可以“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不纶”。陆机立足于文学的实践,并不相信玄学的说教。而禅宗的这个论据,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人们再进一步要问,既然语言文字不能表示“真如”,那如何使人相信“真如”的存在和让人认识“真知”的意义呢?他们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真如),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可是,无凭无依,人们又怎样自己“观照”自己的“真如”呢?他们叫“禅灯默照”,即纯粹靠精神领悟。大概他们自己也觉得这种方法太玄,常常用比喻、隐语说明“真如”。然比喻、隐语也得用语言文字呀!于是有些僧人干脆用手势、动作传播禅法。甚至有这样的事情,徒弟向师父请教禅法,被师父拳打脚踢揍了一顿。他们就是这样让人领悟“真如”的真意。无怪乎当时有一句笑话:哑巴也可以参禅。其实,佛教中的“言不尽意论”,不单受到玄学的影响,其在印度大乘空宗中固亦有之。所以这种观点并不限于禅学、禅宗,所谓“言语道断”之说,散见于佛教空宗各派的许多经典。据《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记载,传说文殊向维摩诘菩萨问法,“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这也就是《法华玄义》所谓“圣默然”。“无有文字语言”,如何理解佛性?“默而识之”。可是,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凭什么“默识”摩维诘之“意”呢?在僧澄观《华严经疏钞悬谈》中,这样的观点更是俯拾即是。如:卷十:“以无言之言,诠言绝之理。”卷十六:“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句……即寂寞无言门。”无怪乎司空图《与伏牛长老偈》说:“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在他们看来,文字语言是“真如”的束缚、“真如”的障碍,所以要不得。不过,佛教中的“言不尽意论”虽然长期相当猖獗,最终同样走向它的反面。禅宗起初标榜“直指人心,不立文字”,然两宋以来“煌煌巨制”的一批《灯录》、《语录》的出现,事实上“不立文字”已经变成“大立文字”,所以惠洪的诗文集即题名为《文字禅》。至明代,僧株宏指斥“不立文字”为“离教”、为“邪解”,并质问“非金口所宣(语言),明载简册(文字),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那之外有阿弥陀佛也”?僧真可更强调“释迦文佛,以文设教”,而企图直入佛地则是画饼充饥。真可指出:“文字佛语也,观照佛心也,由佛语(言)而达佛心(意),此从凡而至圣者也。……若然者,即语言文字如春之花。或者必欲弃花觅春,非愚即狂也。”他还把语言文字同心(意)的关系,比作“波即水也”、“水即波也”,认为离开语言文字而求佛性,等于“欲拨波而觅水,即至昏昧。”请看,如此形容言意之间的密不可分关系,这不正是佛教中的“言尽意论”吗?“言意之辨”在宋明理学中也隐约可见,或倾向于“言尽意”,或倾向于“言不尽意”,亦有企图综合二者的。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谈到言、意、象、数四者的关系,其观点在总体上仍是神秘主义的,但有两句话值得注意。他说,“有意必有言”,“言彰则意显”。此话正确地强调了言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不能因人而废言。陆九渊受佛教禅宗的影响,也以“不立文字”作信条。人们看到,朱熹留下许多著作,而《象山先生全集》则尽是一些诗文、书札和门徒收集的语录。不过,陆九渊就言意问题本身,并未直接发表意见。有些地方,他还想同佛教划清界限。晁迥《法藏碎金录》说:“孔子曰‘予欲无言’,有似维摩诘‘默然’之意”。陆九渊则说:“如曰‘予欲无言’,即是言了。”看来,陆九渊主张“不立文字”,似乎并不想完全“去言”、“息言”。朱熹注《论语》,也遇到孔子的“予欲无言”,但作了另一番解释:“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朱熹区分了“言”与“所以言”,表明他看到了言意之不同。不过,他看到了不同,又反对把二者割裂。他指出:“知只有一个真与不真分别;如说有一项不可言底知,便是释氏之误。”可见,他认为“言”是可以表达“真知”的。换句话说,“言”是可以“尽意”的。明朝人薛瑄学宗程朱,他说“凡圣贤之书所载者皆道理之名也”,这实际是讲“言”;又说“至于天地万物所具者皆道理之实也”,这也是讲“意”的内容。按照他的观点,言意不是一个东西,但“学者当会于言意之表”。他这样强调言意结合,显然倾向于“言尽意论”。罗洪先则属陆王一派,公开声称“言固不尽意也”。为什么?他说:“可闻者言也,所从出此言者,人不得而闻也。岂惟人不得闻,己亦不得而闻之。”这样说来,“言”者之“意”人不可知,己亦不可知!那“所从出言者”到底在哪里呢?据说,“所从出言者”是藏之于心的一种“至静”的本体,只有通过“主静”的功夫才能把握它的真意。“主静”不就是“言不尽意论”者讲的“诚”吗?由“主静”而得不就是所谓“通心”或“心通”吗?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他站在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立场上,不仅对孔子的“予欲无言”作了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而且对“言不尽意论”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剖析和批判。王夫之指出,孔子的“予欲无言”,主要是强调要从实践上体会天道自然的变化。他说:“圣人体天以为化,故欲无言。”此话亦即孔子自己说的“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所以它和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佛教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之说根本不同。在王夫之看来,如果人们“于言”且不能“知其所以言”,那要想“于动静语默”而“知其所以言”,不是“愈增其茫味”了吗?王夫之用很大力量揭露了“言不尽意论”的矛盾。你们援引“子曰‘予欲无言’”大作文章,可是人们会问:“今一部《论语》具在,且说夫之所言者是那一段道里?”对于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同样可以用《老子》五千言来反驳。庄子、王弼用筌鱼、蹄兔比喻言意关系,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以至此前从未见过有人直接进行批驳。但是王夫之的眼光犀利,他的揭露相当深刻。王夫之指出,无论筌、蹄也罢,还是鱼、兔也罢,都属“形而下”之“器”,“两器不相为通,故可以相致,而可以相合”。就是说,由于两者都是互相外在的实物,所以既可以相合,也可以相离。但是言意则不同。一属“形而下”之“器”,是物质性的东西;一属“形而上”之“道”,是精神性的东西。两者“统一之乎一形,非以相致,而何容相舍?”就是说,言意是一种“相与为一”的依赖关系,彼此既不是外在的结合,又怎么能容许把它们割裂开来呢?王夫之强调,《周易》中“言、象、意、道固合而无畛”,因此“言固未可忘”,“言不可忘”。当然,王弼的说法对于批汉儒“泥象”、“附会”及其章句之学是有功劳的,但并未正确解决言意关系。正如王夫之所说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以辨虞翻之固陋则可矣,而于道则愈远矣。”当然,王夫之讲言意“合而无畛”,并不否认其间的差别和矛盾。他承认生活中确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情况,并非任何“书”、任何“言”都能“尽”道理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物质锅炉购销合同-生物质能生物质锅炉项目合同3篇
- 2024年版住宅翻新装潢合同书
- 漫画考级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安能物流月结服务企业专项服务合同2篇
- 家长引导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自信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板材行业合作合同3篇
- 家庭教育在孩子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 学校体育活动中教师安全职责与培训
- 2025年度智慧家庭娱乐系统安装与定制服务合同3篇
- 2024未交房二手房买卖合同房屋交易合同补充条款及解释3篇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辅导员年度述职报告
- M200a电路分析(电源、蓝牙、FM)
- 七年级历史试卷上册可打印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洞察引擎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习题集、案例、答案、参考书目
- 烧烤店装修合同范文模板
- 2024年中国樱桃番茄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置业顾问考核方案
- 数据分析基础与应用指南
-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