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_第1页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_第2页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_第3页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_第4页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学教学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20分)1、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2、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3、天然环境: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如森林和原始森林。4、人为环境:是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如城市环境、农田环境。5、海陆起伏曲线:为形象的表示地球上的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的曲线。6、辐射平衡: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相等时的状态。(把地面指导大气上界当作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P.68)7、天气与气候: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8、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9、锋与锋面: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也可以将峰看做两个气团的界面,故又称为峰面。P.99(关键是两侧气团气象要素的差异)10、河流、水系和流域: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在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低洼流动;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就是它的流域(P.150)。1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P.207)12、黄土与黄土地貌:黄土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颜色灰黄、棕黄、或棕黄。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主要有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1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定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P.355)。14、纬向地带性:自然地理现象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沿着纬线方向(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条带状规律性,叫做纬度地带性。15、经向地带性:在同一纬度带中,自然地理现象显示呈东西方向更替的规律性。这种自然带的分布大体上与经线平行,并伸展成条带状,称为经度地带性。16、垂直地带性: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

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地带性。(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17、自然区划: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狱分异规律的作用,分化为不同等级的自然区。以区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应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自然区划的原则:①发生统一性原则②相对一致性原则③空间连续性原则④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等。18、土地适宜性和土地限制性:土地适宜性在土壤属性不致退化甚至恶化的前提下,土地对一般或特殊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土地限制性土地在某些不利因素影响下,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的程度(P.380)。二、需了解的内容(考试方式为填空,1空1分,30分)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2、自然地理学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及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3、地球的起伏与其巨大的半径相比极其微小,可看作为标准的(椭球体),其赤道半径(大于)于两级半径,可能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4、地球的形状使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有规律地变化,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度地区向两级逐渐(减小),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地带性分布。5、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否则,地表温度将比现在低得多,温差也将大得多,地表的(生物圈)可能将不复存在。6、地球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圈层构造),这些圈层可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两部分,其中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层组成。7、组成岩石圈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又可分为(侵入岩)、(火山岩或喷出岩),前者是指形成于地下,后者是指岩浆(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却凝固)而形成。8、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在构造作用下岩石发生变形可形成(断层)和(褶皱)两类构造。9、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潮汐变形。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海洋中,也存在于(大气圈)和(岩石圈)。8、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量),高低纬度间因获得的热量不等而产生的(压力差)驱使大气不断运动,从而输送着物质与能量。9、大气圈具有垂直分层性,最低层为(对流层),大气对流强盛,其上为(平流层),气流稳定。10、天气和气候都包括(温度)、(降水量)、(风)、(湿度)、(日照)、(气压)等气象要素(P.104)。11、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由于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由高到低与纬度带平行、呈带状分布,这是形成气候带的主要原因,因此,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通常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寒带)、(极地带)7个纬度气候带。(注意南北对称)P.107、108(图)12、在风化作用初期,以(物理)风化为主,随后进行(化学)风化。11、在地球发展的最初阶段,地球上本没有任何生命现象。只是在(二氧化碳)和(氧气)出现之后,地球上物质进一步演化,才导致了生命的出现。12、影响气候分异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因子三类。地理因子主要包括(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P112)。13、海水的运动方式有(潮汐与潮流)、(波浪)、(洋面流)和(水团)。14、一条河流常常可以根据其地理-地质特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上游河床坡降大,流水地质作用以下蚀为主,下游河床坡降小,流水地质作用以(淤积作用)为主,形成宽缓河谷。15、陆地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雪山区。16、陆地地貌依据其形态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类,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山地依据其绝对高度可划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17、地貌对其它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热量分布)、(降水量分布)、(生物界)、(地域分异)和(土壤类型分化)。18、地貌按成因可划分为(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和(海岸地貌)等。19、地貌是在内外动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内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外动力主要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地球外部圈层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20、(构造运动)是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如形成(陆地)与(海底)地貌,巨大的高原、盆地与平原多与地块的整体(升降运动)有关。21、土壤形成是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22、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纬度地带性)与(非纬度地带性),简称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气候由赤道向南、北两级的规律性变化为(地带性)分异,由平原到山地、高原的规律性变化为(非地带性)分异。“当盎然的春色铺满南疆的大地,遥远的北国依然是银装素裹”诗句描述的是我国气候的(地带性)分异规律。23、人们通常根据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把地球表面分成(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几个热量带,叫(纬度气候带)。24、纬向地带性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向)延伸,按(纬度有低到高)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P260)。25、经向地带性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地表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径向)方向延伸,按(纬向)由海向陆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26、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垂直)方向延伸,(土壤类型)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P26127、“朝同一源出,暮隔千里情;风雨各自异,波澜相背惊。”,“初生潺潺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南随去马通巴栈,北逐归人达渭城。”诗句描述的是自然地理(地域分异).21、土地的适宜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地)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土地的限制性是指某种或某些(不利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生产潜力的抑制程度。23、所谓区划,就是(自然区)的划分。广义的自然区划包括(部门区划)和(综合区划)。前者是对某一自然地理成分的区划,后者着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结构,对自然综合体进行区域划分。24、区划的一般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划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25、人口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资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6、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以及(生物能)等等,其中以(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为最重要,它们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运动。27、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和(土壤)。28、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因素可分为:(宇宙因素)、(行星因素)、地球因素)。29、一定区域辐射能的输入与输出的差额称为(积热)。31、地球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运动)的作用。328、从自然地理学的观点来看,具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地球内能应该包括(热能)和(动能)。35、在原始水圈中,刚形成的海洋(物质)很少,(能量)很低。36、水热系数是确定地面()和()相对数值的参数,它表示地面()和()总的特征,因而它的数值大小也就影响自然地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自然综合体的水平结构。40、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有:(顺序划分法);(顺序合并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等。41、综合自然区划的地带性单位分别是:(带);(地带);(亚地带);(次亚地带)。42、综合自然区划的非地带性单位分别是:(大区);(地区);(次地区);(州)。43、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44、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大气污染)、(气候变迁)、(水土流水)、(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46、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能作用下形成的,人类出现后,又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三、多项选择或判断题(每题0.5分,10题)多项选择:1、大气圈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厚度,由于散逸到宇宙空间的物质有限,才使大气圈物质基本上保持稳定,这主要是由于(B、C)。A、地球巨大的运动速度;B、地球巨大的质量;C、大气圈物质运动速度小于地球自转速度;D、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大。2、地球上热量以及气候、植被等与地表热状况有关的自然现象沿纬向的带状分布,主要是由于(B、C、D)所造成。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形状;C、地球绕太阳运动;D、地球表面与太阳间距离的规律性变化。3、地球绕太阳运动造成地球一年四季更替,根本原因是由于(B)所造成。A、一年四季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变化;B、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规道面(黄道面)斜交;C、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D、太阳辐射能的规律性变化。4、地球表面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E115°30’30〃,N35°30’00〃、E115°30’00〃,N35°30’30〃,则B位于A点的(A)。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5、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是(A)。A.O、Si、Al、Fe、„;B.O、Si、Al、Fe、Au、„;C.O、Si、Al、Fe、C、„;D.O、Si、Al、Fe、H„。6、花岗岩是地壳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在岩石分类中其属于(D)。A、火山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岩浆岩。7、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A、C、D)。A.N、O、Ar、CO;B.N、O、HO、CO;C.N、O、H、CO;D.N、2222222222222O、CO、臭氧。228、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主要盐分为(A、C、D),其在海水中的浓度大于100mg/L,被称为常量元素。A.Cl、Na、Mg、S、Ca、K;B.Cl、Na、Fe、Cu、Pb、Zn;C.Cl、Na、Mg;D.Na、Mg、Ca、K。9、(A)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的最为主要的接收者和蓄积者,是气温的重要调节者。A、海水;B、陆地水;C、大气圈;D、森林植被。10、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降雨量大的地区不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判断题(每题0.5分,10题)1、地球绕太阳运动造成地球一年四季更替,地球沿椭圆规道绕太阳运动导致其一年四季距太阳距离的变化是造成夏季炎热冬寒冷的主要原因。(X)2、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由赤道向两极总体上表现为带状递减,这主要是由于由赤道向两极地球表面距太阳的距离逐渐减小。(X)3、地理坐标中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级。(V)4、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但是海洋地区地形的总体起伏小于陆地。(X)5、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运动。(V)6、地貌是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X)7、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是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X)8、使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冷却使之达到露点,是水汽发生凝结的唯一方式,如凌晨露和霜的形成。(X)9、气候和天气是相同的槪念,均是指某一地区日照、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等气象要素的状态。(X)10、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降雨量大的地区不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X)11、用磁针来确定地球的南北方位是因为地球的磁极就是地球的南、北两极,磁偏角是磁针测量时的误差。(X)四、简答题(每题5分,20分)1、自然地理的研究任务?答: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3、研究各自然地理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的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时间;4、参与自然条件的自然资源评价;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2、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答:1、太阳辐射和太阳能的转化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液气多态并存与地表3、地球表面具有特有的物质和现象4、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和循环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3、简述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答: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②由宇宙一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③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④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一种规律,地带和带实质上是纬度地带和纬度带。4、简述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气候、土壤、植被等差异?5、简述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带性分异规律?答:垂直带性分异规律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气温递降,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递增,不同高度层带水热组合特征各异,首先形成气候垂直带,进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地貌、植被、土壤等垂直带和自然景观垂直带。6、简述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答:1、对象:土地类型及其质量是土地评价的对象。土地单位的多级性与土地类型的多系列特点,决定了土地评价应针对适当级别的土地类型进行,且评价单位应与制图单位保持一致,即评价单位为土地系统或土地单元时,土地类型图亦应以土地系统或土地单元为制图单位。2、原则: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适宜性是指在土地属性不致退化甚至恶化的前提下,土地对一般或特殊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限制性原则指土地在某些不利因素影响下,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的程度。全面分析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