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亚健康的文献研究_第1页
中药治疗亚健康的文献研究_第2页
中药治疗亚健康的文献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治疗亚健康的文献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科学家n.buheman通过研究提出了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另一种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王育学首次提出了“亚健康”概念,并修订英文名称为“sub-health”。2002年7月,范存欣等对广东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40%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42%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69.17%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又有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状态。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比一般的亚健康状态提前了近10岁。目前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探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经验总结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系统评价方法,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常见治疗方剂及中药的应用特点,总结其治疗规律,为今后制定亚健康的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学习方法1.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亚健康相关文献,包括理论探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治疗类文献等。检索条件:关键词:亚健康[时间:1989—2009年;匹配:精确;执行时间:2009年12月8日;检索的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1.2《临床健康研究文献》纳入标准:①所有关于中医药(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刮痧等)干预亚健康的文献;②所有关于亚健康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献;③所有涉及亚健康概念、病因病机、诊断等理论探讨的文献;排除标准:①科普常识、动物实验等类型的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章;③综述类文章。1.3搜索结果共检索亚健康相关文献1830篇,阅读分类后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后入选文献472篇,其中治疗类172篇。1.4成立课题小组,编制专题研究小组利用亚健康文献信息提取表对入选的172篇治疗类文献进行信息提取。成立由8名成员组成的课题小组,制定详尽明确的提取计划,进行统一培训后,8名成员同时同地进行提取,并做到组间两人对相同的文献分别进行信息提取,最后再共同校对,以求减少误差偏倚。1.5库记录和统计数据利用Epidata3.1数据库软件,建立亚健康文献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双人录入、校对,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统计结果的分析2.1时从四君子汤、补阴类的案件中分离,其重点在于补阴、补阴、兼湿和胃亚健康的治疗方剂主要包括和解剂如调和肝脾类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补益剂如补气类的四君子汤、补血类的归脾汤、补阴类的六味地黄丸、补阳类的金匮肾气丸等,祛湿剂如燥湿和胃类的平胃散、燥湿化痰类的二陈汤等。亚健康治疗时出现频次≥2次的常用方剂,如表1所示。2.2利水渗湿类药物亚健康的中药治疗主要包括补益类药物如黄芪、白术、当归等,利水渗湿类药物如茯苓、薏苡仁、泽泻等,安神类药物如酸枣仁、夜交藤、远志等。亚健康治疗时出现频次≥10次的常用中药,如表2所示。2.3中医聚类分析对亚健康常用30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如下亚健康常用中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补益调理气血类)为黄芪、当归、白术、党参、茯苓、柴胡、白芍、枸杞子、山药、熟地、川芎、香附、郁金、牡丹皮;第二类(滋补肝肾类)为生地、山萸肉、杜仲;第三类(化湿安神类)为夜交藤、丹参、远志、茯神、半夏、陈皮、酸枣仁、黄连、五味子、薏苡仁;第四类(其他类)为甘草、生姜、大枣。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聚类分析得出的亚健康治疗常用中药与文献报道比较相似。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2.4总方差累积贡献率KMO检验及Bertlett球型检验KMO统计量为0.766,比较适于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公因子30个,其中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7个,前15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9.944%,适于对变量进行解释。补益气血类中药主要由公因子1、2解释,包括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茯苓、熟地、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类中药由公因子6、9解释,包括生地、山萸肉、杜仲;化湿安神类中药由公因子4、5、15、16解释,包括酸枣仁、远志、茯神、黄连、半夏、陈皮、五味子、薏苡仁、夜交藤;调理气血类中药由公因子3、7、8、12、14解释,包括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牡丹皮、川芎、丹参;其他类中药由公因子10、13解释,包括生姜、大枣、甘草。3健康状态干预配方本研究通过对近20年亚健康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工作压力加大,出现失眠多梦、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焦虑头痛、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以饮食情志所伤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常见证候有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脾虚湿阻、肝脾不调等。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导致失眠多梦、疲劳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用补血剂归脾汤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嵇冰等认为归脾汤是健脾与养心并重之方剂,也是益气补血之重剂,此方心脾同治重在治脾,气血并补重在补气,其中用到补脾益气的黄芪、白术等,补血养心的当归、龙眼肉等以及宁心安神的酸枣仁、远志等。气血两虚时可用八珍汤、炙甘草汤、十全大补汤等加减应用。肝脾不调型亚健康常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为调和肝脾之要方。吕志平等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逍遥散有抗氧化反应、调节内分泌和平衡激素水平、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恢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还可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常用中药有疏肝柔肝的柴胡、白芍等,健脾益气的白术、茯苓等,养血行血的当归、川芎等。何以蓓等对于肝郁气滞型亚健康用四逆散、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肝肾阴虚型亚健康往往由于肾阴亏损,津液暗耗,导致脏腑的虚损而功能紊乱。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以补肾为主,涉及多脏腑,从现代医学来看具有清除自由基,强身健体之效,是治本之药。另外还可以应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加减治疗。常用中药有滋补脾肾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利湿健脾的泽泻、茯苓等。如果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时,可以合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进行加减治疗。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常用干预方剂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针对亚健康表现以脏腑气血不足,机能减退为主者,以补益剂如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多见;第二类针对亚健康表现以脏腑气血不调,机能紊乱为主者,以和解剂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多见;第三类针对亚健康表现以实邪壅滞,机能病理性亢进为主者,以祛湿剂如平胃散、二陈汤等多见。通过研究文献中亚健康常见中药的频数统计、系统聚类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