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4章 市场经济中的居民_第1页
经济学原理;第4章 市场经济中的居民_第2页
经济学原理;第4章 市场经济中的居民_第3页
经济学原理;第4章 市场经济中的居民_第4页
经济学原理;第4章 市场经济中的居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要点:

居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劳动力的个人供给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居民的收入及其决定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差别和调节居民消费行为

(效用最大化上消费者均衡)居民资产选择第四章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一、居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一)居民是劳动力要素的供给者1.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必要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劳动力要素的特点

①自我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个人在劳动力的投入方向和数量上都有自我选择的决定权利

②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人在体力、知识、技能等条件决定的劳动力供给方向上的差异

③非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个人在价值追求满足方面存在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偏好或愿望3.劳动力供给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①劳动力供给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前提②劳动力供给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③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劳动效率。(二)居民是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1.居民是消费主体●生产的目的是为消费,通过消费不仅维持劳动力的生存,而且使自身和后代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发展。

●消费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生产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2.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社会供求总量3.个人消费影响社会供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总供给结构的变化

(三)居民是资本的供给者和投资主体★直接投资:不通过金融机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购买股票和债券的行为。★间接投资:货币通过银行形成借贷资本,就个人来说就是储蓄。个人投资无论是直接或间接投资都会影响社会资本的供给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见生产发展。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一)劳动力的供给1.决定和影响个人的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在劳动力市场上,从经济因素来看,居民个人的劳动力供给取决于工资即劳动力价格的高低:即

工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工资降低——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是一般规律。

但是如果考虑到工资水平提高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水平提高引起收入水平提高,从而人们会追求少劳动,多消费或多闲暇的动机和行为),我们就会发现当工资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即使再提高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虽然会有所增加,但却达不到以前的程度,甚至会出现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情况。

★因此,工资率(水平)是决定个人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工资的变动如何影响劳动力供给?一个家庭要把拥有的有限资源——时间配置于两种活动:工作与闲暇之上,这种配置取决于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高低,因而决定了个人提供多少劳动。

1.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什么是替代效应?它是指工资提高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在此把工作与闲暇看作是替代品,工资提高,人们就愿意工作,用工作代替闲暇。

◆所以,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使家庭提供的劳动供给增加。

什么是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水平提高引起收入水平提高,从而人们会追求少劳动,多消费或多闲暇的动机和行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了。◆所以,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使家庭提供的劳动供给减少。

可见,工资变动引起的两种效应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相反的。最终的结果取决于那种效应大。工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量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Q0WW1●当工资增加引起,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则劳动力供给增加;当工资增加引起,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一般规律:当工资水平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物品带来的效用往往大闲暇带来的效用,此时工资增加带来的替代效用大于收入效用,随着工资上升家庭提供的劳动力增加;随着收入的提高,物品带来的效用递减,闲暇带来的效用增加,当工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物品的效用小于闲暇带来的效用,此时,收入效用大于替代效用,家庭提供的劳动力随工资的增加而减少。Q12、决定和影响产业(企业)的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①产业(企业)工资水平高低②对某产业部门的预期和偏好③劳动者自身拥有的专业技能④劳动力要素本身的流动能力

3、决定和影响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人口总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供给总量人口结构——年龄结构、男女结构比例:劳动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劳动时间——每天或每周的工作时间长短——劳动力供给总量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用单位时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表示

——劳动力供给总量

(二)劳动力的需求1.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及其决定①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企业的技术水平;二是劳动力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一般技术水平越高对劳动力需求越少,如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其技术水平特点如何,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②什么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即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举例:苹果农场雇佣工人假定每箱苹果的价格是10美元;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也就是说企业雇佣人数是有限度的。劳动(工人数)

产量(箱/周)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值工资边际利润(L)(Q)MPL=△Q/△LVMPL=P×MPL(W)△利润=VMPL-W11001001000500500218080800500300324060600500100428040400500-100530020200500-300从表中看出,该企业只雇佣3个工人。企业选择劳动量的决策原则是劳动的边际产值等于工资。也就是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将表用图表示:

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工人要在两条曲线相交点E上。低于这种就业水平,边际产量>工资,再雇佣一个工人会增加利润;反之,在E点之下,边际产值<工资,增加工人不盈利。∴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工人数要在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工资这一点上。即企业选择劳动量的决策原则是:

边际产量值=工资

或者说(P54)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限制点是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当劳动的边际收益>劳动的边际成本时,可以增加工人人数,当劳动的边际收益<劳动的边际成本时,企业将减少工人人数。此结论与上述结论相同。摘苹果工人数市场工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值(劳动需求曲线)0边际产量值E三、居民(个人)收入(一)居民收入的内容(来源)居民收入是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如一年、一个月)获得的用货币表示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大类。1.劳动收入及其决定★劳动力要素所有者通过向市场提供劳动力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劳动收入。★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即工资,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一点上个问题中已经讨论过了)2.非劳动收入各种非劳动收入包括资本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等。除社会保障收入之外,其他各种非劳动收入都是按照市场供求竞争的一般原则决定的。

(二)非劳动收入及其决定1.资本收入

资本:指能被用来更有效地生产其他物品与劳务的某些资源,或者说,是人们用来生产更多财富非财富。资本的收入形式是利息。①均衡利息率的决定:均衡利息率是指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利息率,它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资本的需求来看,取决于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资本边际产量值)———即借入1单位资本能够给总收益所带来的增量;如果企业借入1单位的资本带来的收益大于为此支付的利息,企业就会借入资本,反之,企业就会放弃借入资本。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的边际产量值)随着借入资本量的增加递减。资本边际产量值曲线就是资本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从资本的供给来看,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给成本,而供给成本的大小又表现为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储蓄)之间的替代选择上:当利息率提高时,把钱用作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就会上升,人们更倾向于用多储蓄替代多消费;当利息率下降时,把钱用作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就会下降,人们更倾向于用多消费替代多储蓄。可见,利息率与储蓄率是同方向变动的,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E点即是资本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利息率水平为i.均衡资本量为K。利息率KSDKEi②实际利息率的决定a.实际利息率是与均衡利息率或纯粹利息率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现实生活中的利息率,实际利息率的决定除了考虑理论上的均衡利息率外,还要考虑借贷的风险程度(资本回收的可能性大小)、借贷期限的长短(借贷期限越长,利息率越高,反之则反是)、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b.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一般来说,资本边际效率随资本投资增加而有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投资增加——资本设备需求增加——资本设备价格提高——投资于设备的成本提高——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因为,投资增加——未来产品供给增加——未来产品价格下降——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

结论:资本边际效率下降——预期利润率下降——投资需求不足——利息率下降。2.租金收入

★租金的含义:租金是指生产中使用某一特定资源所支付的报酬。租金有两种:

一种是使用土地(包括地面、矿藏、水域等)而支付的报酬,即地租;另一种租金是指使用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如厂房、设备、等)时所支付的报酬,又称为准地租。①地租A.地租产生的原因首先,在于土地本身具有的生产力,即地租是利用“土壤原始的力量”的报酬;其次,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可再生的特点。★注意:地租的产生和地租的归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无论什么社会都存在地租,只要土地所有权存在就会有地租存在。但不同的社会中地租的归属不同。B.地租的决定★地租仍然是由土地这种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土地是资本的特殊形态,地租是利息的特殊形态,地租可以看成利息,是使用土地资本所带来的利息。●从土地的需求来看,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而且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从土地的供给来看,土地的供给有限,即土地的供给没有弹性。土地供给曲线是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因此土地需求成为决定地租的惟一因素。地租的决定R1N1DSE土地数量地租R0R1D0D1SE0E1N土地数量地租★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所以地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C.级差地租由于不同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不同,因而就有不同的边际生产力或边际收益,由此形成了地租收入的差别。在这个意义上的地租,我们通常把它看成是级差地租。①准地租★准地租是使用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如厂房、设备等)时所支付的报酬。之所以把使用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时所支付的报酬称之为准地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中的厂房、设备在短期内数量固定的,供给弹性较小:另一方面它又不像土地那样耐久和固定,长期来看它会因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比土地的供给弹性要大的多。因此,不好把使用它们的价格称作是地租,但它又不同于一般资本的利息,故称之为准地租。★准地租的概念,还可以运用于使用其它特殊类型的资源,如人的才能及一些个人具有的天赋性质的专长等,这些资源在短期内的供给也是完全无弹性的,供给不会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此,使用这些特殊资源所支付的报酬也属于准地租的范畴。

请思考: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企业家、歌星、影星及体育明星的收入那么高?3.经营收入①经营收入的内容:经营通常是指对经济活动的筹划、组织和管理。经营收入就是从事这些劳动的报酬。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利润。②经营收入三种形式:管理劳动收入:是经营者从事高级复杂劳动的收入。风险收入: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而获得的收入。机会收入:是外部因素及其变化所带来的收入。③正常利润和非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经营者承担市场风险的代价或报酬,是经营者经营企业所获得的最起码的利润,是一种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的费用。★非正常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部分,它是在垄断市场条件下获得的超额利润。它可能凭借生产条件的暂时优势获得如技术的创新,它也可能凭借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得,如烟草的专卖。无论什么原因非正常利润都是牺牲消费者利益而获得的收入,都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结果。4.社会保障收入★社会保障收入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障的原则为保证社会公平对个人实行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包括个人所得到的各种生活补贴、救济等福利性收入。①它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分配方式②用于解决市场化分配无法解决的问题③是一种辅助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三)居民个人收入的差别的原因1.市场经济中市场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渠道个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在完全市场由市场调节下,必然会出现个人收入的差别。①不同的人的劳动能力有差异,在市场根据每个人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必然造成个人收入差距。②个人在资产占有、经营能力、承受风险能力等方面有差异,所以也造成在获得非劳动个人收入上的差异。(如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股息收入、财产增值收入方面的差异)(三)居民个人收入的差别的原因2.如何认识市场分配造成的个人收入差距?☆市场分配的结构侧重于效率,效率是发展的基础。☆市场分配是根据各要素主体提供的要素的质量以及要素贡献大小来给予报酬的,这种个人收入方面的差距存在是必要,它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从社会整体而言,不仅注重效率目标,而且要注重社会公平目标,否则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而危及发展。(四)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必须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强化财政分配机制在二次调节中的作用。1.国家调节个人收入的基本方式①国家向个人征税(如个人财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②国家给予个人福利性收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四)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必须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强化财政分配机制在二次调节中的作用。2.个人收入调节是必要的,但要有限度。★收入调节的必要性:指从个人那里取走一部分收入的必要性和给予个人一定福利收入的必要性。⊙对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必要性来源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调节的限度:从个人那里取走收入的限度和给予个人的福利性收入的限度。◆如果向个人征税超过了限度,会影响个人劳动的积极性;

◆如果国家提供的福利性收入超过了一定限度,一是会增加财政负担;二是使一些人们产生依赖思想,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第三大问题的总结

☆市场经济中居民的收入分两类: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主体部分是由市场调节的,市场根据每个人提供的生产要素和对其贡献的评价给予报酬。☆市场分配是调动经济主体积极性和促进效率的有效形式。☆市场分配不可避免产生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为了避免收入分配差距多大,体现社会公平,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政府分配机制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四、居民收入支出(一)居民收入支出的内容消费支出:居民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储蓄支出:一定时期居民收入扣除消费支出后的金额。四、居民收入支出(二)影响居民收入支出去向的因素

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两个因素:利息率与价格水平1.利息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效应★利率的替代效应:随着利率的提高,人们一般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而随着利率的减低,人们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利率的收入效应: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收入,这时居民也可能因为收入增加而增加近期的消费支出。虽然,利率变动的两种效应是完全不同的,但一般来说,利率的替代效应会大于它的收入效应。(二)影响居民收入支出去向的因素

2、价格水平★物价总水平的定义:在一定时期物价总水平是以各类商品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表现出来。①在收入水平既定条件下,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实际消费支出的数量,从而影响居民收入支出去向。☆如果物价上涨,相应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使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都会减少。消费倾向增强,储蓄倾向减弱。☆如果物价下跌,相应提高了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都会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比例下降,由于储蓄部分的比例提高。

价格水平的变动还会改变居民的经济预期并因此影响消费和储蓄。如果人们预期到未来某个时期内价格还会继续上涨,那么他就会增加当前的消费支出,甚至会减少储蓄;反之,如果人们预期到未来某个时期内价格将趋于下降,那么他就会推迟当前的部分消费,使储蓄增加。②在收入水平变动的条件下假定居民货币收入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对居民收入支出去向的影响有三种情况:一是物价上涨幅度大于货币收入增长幅度。这时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使得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都有可能减少;二是物价上涨幅度小于货币收入增长幅度。这时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会增加,从而使得居民的消费和储蓄都有可能增加;三是物价上涨幅度与货币收入增长幅度相同。这时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不变,与此相应,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五、居民消费行为(一)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1.效用的含义: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消费者基于其心理感受的主观评价(感觉愉快——正效用、感觉痛苦——负效用);效用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它有个饱和点——前后效用不同);效用本身没有客观标准(商品在满足人们需要上没有好坏)。2.总效用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的某种物品和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

U=UX+UY+UN……3.边际效用的含义: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某一单位商品消费所获得到的总效用的增量。★边际量: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自变量变动一单位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大小就是边际量。在边际效用概念中,某物品消费量是自变量,而满足的增量是因变量,所以消费增加一单位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量即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苹果数总效用边际效用000110102188323542525250622-3★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为正值;当总效用达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零;当总效用下降时,边际效用为负值。TUQMUQ12345650-36MUTU你能总结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吗?一般来说,消费者在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时,所消费的商品越多,满足程度就越大,效用量的总和就越大。但是,当消费者的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到了饱和点)时再增加对某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总效用不仅不会增加,相反还会造成总效用下降,甚至会带来负效用。为什么呢?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的其它商品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即总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前例)(二)效用最大化和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既定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购买一定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最大满足状态(即总效用最大状态——消费者既不能增加购买也不能减少购买的相对平衡状态)。

●理解消费者均衡注意以下几点:①收入有限、价格已知——即在消费者预算约束的情况下你可以花多少钱;②消费者不能把全部收入用于一种商品消费,因为只有一种物品不能满足他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要用于多种商品的消费;③消费者的收入用于那些物品的消费,以及在每种物品的消费上花费多少,取决于他自己的个人偏好。2.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假定:家庭在一个时期只够买并消费两种物品:商品A和商品B;那么这个家庭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①用于购买商品A和商品B的支出正好等于消费收入,这样在家庭收入和两种商品价格既定时,多消费一种物品就要少消费另一种物品;②消费的这两种物品(A和B)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结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个货币单位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①

PA·QA+PB··QB+…+Pn·Qn=I②

3.分析消费者均衡条件☆如果均衡条件得不到满足,消费者就会把他的钱从获得边际效用小的物品转用到获得边际效用大的物品上来,直到他达到均衡状态为止。商品数量Q12345678A商品的边际效用1110987654B商品的边际效用19171513121086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思考:假定某消费者在某个时期内将收入的8美元全部用于商品A与商品B的购买;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A=1美元;PB=1美元,能给该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组合该是什么?(三)消费水平、消费质量与消费结构1.消费水平:是反应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消费者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程度的指标,它指的是按人均所得到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2.消费质量:是指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之间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消费的质的规定性。3.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①定义: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占的比重。消费结构分为宏观消费结构(指一国家或一区域内的消费结构)和微观消费结构(即家庭或个人的消费结构)。②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及由此决定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品(包括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人口数量与构成。③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质量——消费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恩格尔定律具体描述了这一变动规律。(四)恩格尔定律、消费者主权1.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计算出来的食物支出金额占总支出金额中比例数:

恩格尔系数=★理解恩格尔定律注意两点:

①推而广之,不仅是食物支出,而且衣服、住房等生活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会经历一段时期上升之后出现递减的情况。②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所处的经济贫富状况,比较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食物支出的金额总支出金额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将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不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增加。2.消费者主权定义:是指消费者在决定某个经济体系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类型和数量上,所其的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