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上课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上课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上课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上课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东周战国初期地图春秋初期地图从最初的的春秋初期的百余诸侯国到战国七雄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叁孔子和老子贰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肆百家争鸣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课程标准】1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2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目录◎春秋列国形势图(一)春秋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春秋五霸:前770年—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争霸战争◎战国形势图(二)战国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兼并战争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齐、楚、秦、燕、赵、魏、韩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战国策>书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夺取政权,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周边少数民族强大起来读图学史春秋时期的晋被赵魏韩三国取代,宋鲁吴等国消失北部地区出现了长城北戎、赤狄、山戎等少数民族消失对比课本第9页“春秋列国形势图”和第10页“战国形势图”,你看出了哪些不同?思考一下这些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春秋时期,在诸侯国势力膨胀,华夏族向周边扩张的同时,各少数民族也不断深入到华夏族居住的区域,这样就打破了原来各族之间的地域界限,形成了华夏族与夷狄各部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这为民族的融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春秋晚期,华夏族对于夷狄而言,已不能说有很大的文化优势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时期民族交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许兆昌《夏商周简史》【想一想】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在文化方面,他们的服饰、语言、经济生活、风俗习惯都与华夏明显不同。……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4《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农业: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5都江堰

农业: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司马迁《史记》◎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

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井公私新私私私私私私私经济大发展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变化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自耕农、佃农新兴地主私田开拓公田不治政治大变革政治变革列国变法示意图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措施内容作用政治普遍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商鞅变法开始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提高军队战斗力【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材料一: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1积极性:①特点: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B政治: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自由宽松社会环境C文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D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A经济:铁器牛耕,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百家争鸣请结合所学与教材内容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孔子“仁”——关爱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和老子1核心思想:政治思想:①统治者:“为政以德”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教育文化: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②整理典籍,传世《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朴素辩证法道”是万物之本——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2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道家学派创始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学派人物主要思想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孟子荀子人性善;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庄子邹衍墨子韩非人性恶;隆礼重法;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崇尚逍遥自由;乐天安命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变法革新;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战国诸子百家法家“百家争鸣”荀子人性本恶;“隆礼重法”儒家孟子人性本善;“仁政”、民本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墨家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思想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邹衍阴阳五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阴阳家“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百家争鸣影响春秋战国大交融大变革大解放大发展大动荡华夏认同铁犁牛耕百家争鸣诸侯纷争变法运动社会大转型本课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融合、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的时代:1、大动荡:王室衰微,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战争频繁;2、大融合:战争冲突,频繁往来,民族融合,华夏认同;3、大发展:铁犁牛耕,地制流变,转公为私,经济发展;4、大变革:诸雄争霸,适者生存,变法运动,富国强兵;5、大解放:时局动荡,救国救民,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本课小结当堂巩固1(2020·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当堂巩固2(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图5D.国家统一的推动【解析】【解析】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