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_第1页
《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_第2页
《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_第3页
《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_第4页
《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前言《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它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的风貌,描绘了魏晋士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在刻画魏晋士人形象上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该著作在学术界有许多可待探究之处,但也存在颇多争议。学术界对《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形象有褒有贬,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晋士人的形象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于晋人财贿观这一方面没有具体的研究,晋人财贿观虽然只是这部著作中一个小小的方面,但是从这一点出发也能够看到魏晋士人的精神生态和心理特征。晋人财贿观有几种不同的类型,研究晋人财贿观能够看到魏晋名士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发现魏晋时期独特的思想风貌,以及魏晋士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人格。下面我将从晋人财贿观的内涵,晋人财贿观的基本类型,晋人财贿观形成的原因,以及晋人财贿观给人带来的影响与启示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的基本类型财贿的意思是财货;财物。晋人财贿观就是探讨晋人对于财货、财物的看法。《世说新语》是一本记录魏晋名士言行的著作,书中记录多个名士在面对财物时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行为,通过对晋人在对待财物的种种表现描写,从中可以窥探晋人与众不同的财贿观。根据晋人对待财物的表现可将划分晋人财贿观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吝啬型、奢侈型、清廉型。(一)吝啬型《世说新语》“三十六”门中专列“俭啬”一门,这一门是专门记录有关吝啬的故事。“俭”“啬”在这个地方是同义词,这两个字都有悭吝、小气的意思。“俭啬”共有九则小故事,描绘了六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和峤、王戎、卫展、王导、陶侃、郗公。和峤的性格极为吝啬。“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1]753和峤家里有好李子,王武子问他要,他只给了几十个。但是和峤的吝啬还不是十分的过分,他还没有吝啬到一毛不拔的地步。相反王济的做法才是真正应该让人鄙视的,他因为看不惯和峤的吝啬就去损坏他的私人物品,这种行为是极其低劣的。和峤是晋朝的一代名臣,也曾经是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也许仅仅是因为吝啬这一点,使和峤的一生最终留下了一个小小的污点。王戎的性格不仅是吝啬,而且还极度自私。他卖李子的时候,每次都要把李子的核钻一个洞,因为他害怕别人得到了他的好种子。王戎只想自己独享富贵,不愿意其他人获得财富,他也因为这件事被天下人讥笑。“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1]753王戎的侄子结婚,他仅仅送给侄子一件单衣作为礼物,后来还将这件单衣要回去了,由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小气程度。他的吝啬不仅是对外人,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同样如此。“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1]754从这里能看出钱财才是王戎心里最重要的东西,只有钱财才能带给他快乐,女儿欠他的钱他就对女儿摆出一幅不高兴的样子,直到女儿将钱还给他,他才能和颜悦色。叶梦得曾说过:“王戎尚爱钱,岂不爱官”[2]王戎对功名利禄是相当热衷的。卫展也是一个吝啬的人,可以说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对待朋友丝毫没有人情味。“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1]754连卫展的外甥都说:“我舅舅真是刻薄,竟然差遣草木来为他效劳。”卫江州把钱财看得比朋友重要,友情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朋友来投奔他,他什么都不愿意给朋友,连面都不露,只送给客人一斤不值钱的中草药。虽然王导已经位居丞相了,但是他也是一个天性节俭的人。“王丞相俭节,帐下甘果盈溢不散,涉春烂败。都督白之,公令舍去,曰:“‘慎不可令大郎知。’”[1]754王导不只是节俭,更多的是吝啬,水果吃不完都不给别人吃,一直到把水果放腐烂了,最后只能扔掉。他的吝啬不只是对外人,对自己的儿子也同样如此。因为舍不得给别人吃而使得水果腐烂,最后只能扔掉,这种心理已经有些病态了。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其的吝啬,他们把钱财看得极为重要,超过了朋友和家人。家人,朋友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更为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他们在乎的只有金钱。但是他们其实并不贫穷,他们的身份比一般百姓更为尊贵。他们的钱财很多都是通过压迫百姓得来的,他们有足够多的财富。但是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却比社会底层人们更加在意,更加吝啬。有钱却不愿意去使用它,不愿意帮助别人就算了,连对待自己都特别的小气,自己的衣食住行也许还不如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这种心理是非常可悲的,他们的节俭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反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后世留下了坏名声。(二)奢侈型与吝啬型相反的是奢侈型,这两种类型都处于极端。《汰侈》里提到的都是关于奢侈的故事。汰侈指骄纵奢侈,这篇记载的是豪门贵族凶残暴虐、穷奢极侈的本性。这里面提到了石崇,王济,王恺,王衍等。石崇是当时的巨富,腰缠万贯。“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1]756石崇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富有,把人命当做儿戏,用杀人的方式显示自己的钱财之多和权势之大,滥杀无辜,实在是丧心病狂。石崇极尽奢侈,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他家的厕所都异于常人。厕所里有十多个女仆作为专门的服务人员,这些女仆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打扮的十分艳丽,方式甲煎粉和沉香汁,什么东西都准备齐全,还让来上厕所的客人脱掉旧衣服,换上新衣服,客人们常常因为不好意思不在他家上厕所。一个厕所都能搞出这么多花样,可想而知在其他方面有多么的过分。百姓饱受压迫,也许想吃顿饱饭都难,但是石崇却极尽奢侈,把个人享乐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王济也是一个把享乐主义发挥到极致的人。晋武帝曾经驾临王济家,王济设宴款待,他家蒸的小猪味道异于寻常,晋武帝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他,王济说这猪是用人奶喂大的,他的奢靡令皇帝都看不过去,愤而离席。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与石崇斗富攀比,两人都极尽奢华之能事。晋武帝不去制止,反而还去帮助王恺,使奢靡之风更为盛行。“君臣奢靡,则朝无清廉之官,民有饥困之苦。国亦以是而败乱。”[3]魏晋时期王公贵族的攀比奢靡之风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些小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石崇,王济,王恺等都是异常的奢侈,经常攀比,似乎他们的生活只有享受,财物是他们获得快乐最直接的的来源,他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生活有多富贵,他们的奢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身为社会上层官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忘记了黎民百姓,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统治者们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奢华,用尽各种方式聚敛钱财,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石崇担任荆州刺史时,通过抢劫的方式获得财物,指挥部下抢劫过往客商和外国使者。这些人的财富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累积的,他们在享乐的时候,百姓却因为他们的压迫的残暴深受煎熬。互相攀比的斗富风气,反映了豪门贵族的变态心理,也从侧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腐朽,这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斗富风,是永远散发着腐臭气息的魏晋伤疤,也是人性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耻辱。”[4](三)清廉型清廉型财贿观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它的代表人物有管宁、殷仲堪、陶侃等。这类人对财物的观念十分淡薄,对于金钱财物是一种漠视的态度。管宁与华歆在园中锄地,“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1]12像管宁这种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他锄地时看到金子就像看到瓦石一样,熟视无睹。王衍对于钱财可谓之避之不及,它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王衍的妻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钱,王衍非常反感他妻子的这种行为。王衍从来不说“钱”这个字,王衍的妻子想逼他说,在王衍尚未起床的时候命人将钱串起来绕在床边,她以为这么做就能听王衍说到这个字。谁曾想王衍一起床看到钱仅仅只是召来仆人将这些钱拿走了,从始至终都没有提到“钱”这个字。王衍的父亲去世后,他的亲朋好友送给了他很多用来办理丧葬的钱财,许多熟人向他借钱,他就把钱财都给了别人。“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1]637阮宣子表现出了魏晋士人放荡不羁,不慕名利的情操。王衍十分反感他妻子的行为,从来不提及钱字,可以看出他对于财物的轻视,他根本连想都不愿意想到钱财,不愿意与钱财发生任何的联系。除了漠视钱财,另一种是懂得怎样去利用好钱财,不过分吝啬,也不奢侈浪费。这种财贿观对当今社会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殷仲堪做荆州刺史的时候,因为水灾歉收,吃饭只用五碗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菜。即使做了荆州太守的殷仲堪依旧节俭如常,饭粒掉到桌子上依旧捡起来吃掉,而且还教导子弟也要遵守节俭的本色。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给大家做一个好榜样,更体现了他勤俭质朴的生活作风。陶侃在这方面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余嘉锡先生说:“陶公爱惜物力,竹头木屑,皆得其用。”[1]157《晋书·陶侃传》里提到:“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5]陶侃做到了物尽其用,木头竹屑这种在常人看来没有丝毫用处的东西,他都能将其变废为宝。他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并不为了一己私利以公谋私,反而倒是想方设法为政府节约用度,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推崇。二《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形成的原因魏晋士人有如此不同的财贿观,其原因也是相当复杂的。在文化上,由于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融入中原文化,社会变得混乱,魏晋名士也开始放弃了自己原先遵守的道义,儒学走向衰微。有些天性乐观旷达的名士不甘心隐居山林,于是转向清谈。而以向秀为代表的这类人则崇尚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全面衰落,从而为佛教的输入,道教、玄学的兴盛开拓出一片自由天地。佛道儒并有,并互相影响,相互渗透。[6]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是非常繁杂的,各种思想交融在一起,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宗白华先生将魏晋时代称为“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7]所以魏晋士人在思想观念上有非常大的不同,这导致了他们生处同一个时代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财贿观。在政治上,“东汉政权瓦解后,士人便处于无常的状态中。君臣无常,忠君思想便发生动摇,儒学在农民起义和士人的双重打击下日渐式微。”[8]汉末发生的党锢之祸给士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严重冲击了士人的政治观念和道德理念。魏晋时期是一个充满着动乱和忧患的时代,政权的更迭,政治的迫害,使得士人心里充满了担忧和害怕,士人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下艰难生存,他们放纵自己,及时行乐,想要在在醉生梦死之中逃离现实。青年的时代的王戎对财物也曾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后来却变得粗鄙异常,面目可憎,仿佛判若两人。时代的混乱变动,对自己生命的担忧,好友纷纷的离世使他开始变得世俗。随着政治的变化,士人价值观的改变竟然让一个名士变得如此俗不可耐,没有了当初的积极向上,只能转移目标来缓解自己内心的郁闷,因此将财物作为他们的精神寄托。石崇早期在政治上是相当有抱负的,他渴望建功立业,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到中期却被多次免官,最后回京任官被杀。石崇的改变,是因为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空有理想抱负却无法实现,最终放任自己,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抛诸脑后。一直到西晋,晋武帝想要尽力治理好国家,使西晋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能有所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影响,他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这导致被中央集权严重削弱了。晋武帝老年时生活奢侈腐化,给西晋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各级官吏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斗富成风,形成了一股低靡士风,士人普遍以追求奢靡生活为荣。石崇后来被杀,对于人生的及时行乐表现的是那么明显。石崇奢侈腐朽的生活是对这个时代变化的反映,也是对政治逐渐腐败的反映。总之,魏晋时期的士人财贿观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文化的纷繁复杂,政治上的腐化堕落都导致了他们心理结构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对于财物的认识是深刻的,同时也是无奈的、愤郁的。有学者将魏晋南北朝重构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归纳为“重个性,轻礼法;重家族,轻朝廷;重利欲,轻道德。”[9]这一时期的士人没有严格的家国观念,功业心和进取意识也逐渐丧失,更多的是对自身生活的关注。三晋人财贿观的历史影响与启示研究《世说新语》晋人财贿观能够看到魏晋士人的形象,进而了解魏晋时期上层社会的风尚。从这些人物形象中人们可以分辨其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值得学习的财贿观传承下来。通过对晋人财贿观的研究,能从中发掘出深刻的内涵。晋人财贿观只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是在这小小的观点里可以看出人性的不同之处,以及社会发展给人性带来的影响。在西晋这种极为腐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流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非常激烈。“这是一个动乱而黑暗、迷惘而绝望的时代,名士们摄于统治者的淫威,苟全性命于乱世,讲自己不想讲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心灵完全被扭曲。”[10]西晋王朝仅仅维持了二十年,就短命夭折了。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生活的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凡是统治集团内部出现腐败,这个朝代都会很快覆灭。所以一定要保持统治集团的纯洁性,要加强教育,加强监督,只有正确的领导,才能带给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像石崇这类人他并不是天生就有这样不正确的财贿观,相反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但是因为时代的变化,他的心灵慢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