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3篇_第1页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3篇_第2页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3篇_第3页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3篇_第4页
农民增收调查报告1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增收调查汇报13篇农民增收调查汇报13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汇报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汇报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们应当怎样写汇报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顿的农民增收调查汇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照,但愿对大家有所协助。农民增收调查汇报1今年9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状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8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组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广泛搜集状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原因是什么、怎样深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提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一、农民增收工作获得的成绩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关键,以构造调整为主线,以贯彻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增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承担,农业农村经济展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xx、20xx、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02元、4360元、4660元,分别较上年增收206元、258元、300元。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紧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运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紧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xx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20家,比20xx年增长12家,安排就业人员6736人,比20xx年增长903人,共发放劳动酬劳4190.25万元,人均6560元,比20xx年增长820元。同步20xx年三产企业发展到2397个,个体户增长到65个,吸纳从业人员2600人。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停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xx年、20xx年、20xx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990、2200。20xx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84元。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构造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立抓调整,20xx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获得突破,种植面积到达近1000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500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秋两熟主导农产品,所有实现了订单化。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深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深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深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行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增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构造加紧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停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应最富余的时期,同步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状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原因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1、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定,农民创业致富缺乏积极的内在动因。目前,我镇面临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从调查的状况看,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技能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规定。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不过,贯彻到详细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对现阶段村干部的职责认识模糊,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认识不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很少想到在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群众怕苦怕出门。有的认为只要有几亩田就不怕没粮吃,只要有几亩水面就不怕没有钱用,小日子比上局限性,比下有余,说得过去就行了;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碰到一点苦就受不了。行为方式上,某些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成天忙于开开会、理理帐、学学文献、忙忙事务,很少外出跑市场、找项目;农民群众还习惯于自然经济和老式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的图享有,一稻一麦,舒舒适服;有的混日子,一天到晚,打打牌消磨时间;有的生性懒惰,指望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生活。自身技能上,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农民群众大多数文化偏低,更无一技之长,尤其是某些青年农民怕学习,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诸多农民只靠卖苦力,吃的是青春饭。2、某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承担仍然很重。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仅影响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并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当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务效益转变。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不放贷。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朴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3、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获得了持续、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步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据记录数字,近五年来,我镇耕地面积减少近千亩。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伴随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重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粮食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三年内,菜油、化肥、农药等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停攀升,每年均有8%——10%的上升幅度。目前,化肥每百斤26元左右,农药价格更是无正规价格。农民没有增长多少收入,经商流通人员首先赚足农民的钱。三、深入增长农民收入的提议处理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目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提议:1、深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这就规定我们部门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民经济人队伍,让我们沿江开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逐渐建立起“大小配套、上下沟通、左右呼应、内外衔接”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2、加紧构造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构造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的。围绕国际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在保证“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优质大米,同步种某些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蔬菜。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加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停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年度劳动力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开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气氛,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创业,确立“外出打工光荣、争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增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4、贯彻贯彻好农村政策,增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政策贯彻,控减农民承担,深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完善农村税费政策,规范税费征收行为,保证农民承担不反弹。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等措施,有效处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三是切实管理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保证集体资产营运规范、保值增值。完善“专户管理、支付到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管理,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强化村级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压缩村级财务开支,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继续组织镇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加紧农民脱贫致富步伐。5、扎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发明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紧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步,引导农民布点加工,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增进农民进厂入镇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小区服务,拓展增收空间。三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使用“双带一争”型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增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四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财政支农份额,增进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编报项目上争国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与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保证农业稳产高效。加紧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加紧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紧实行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增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调查汇报2连山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连山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获得很好的成绩,现就农民增收状况调查如下:一、1997年至20xx年农民收入状况表:年度农民人均收入总额(元)种植业收入(元)养殖业收入(元)务工收入(元)其他收入(元)19972523796363113125119982735954389115127719992815848349148147020xx2903199345234152520xx2982742384300155620xx3063597393316175720xx32235964103431874二、近三年市镇两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状况:1、荒滩地整改投入120万元。2、农灌机沉井投入4万元(其中机井30眼,每眼补助600元,计1.8万元;沉井11口,每口20xx元,计2.2万元)。3、农村机耕道投入40万元(石梯村1.5公里,锦花村0.8公里,向阳村0.4公里,清河村0.8公里)。4、河堤修复投入3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194万元。三、我镇20xx年专业大户、专业协会发展状况:20xx年,我镇有专业大户20户(其中种植业7户,养殖业9户,加工业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有两个协会:1、鸭业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56户,年销售额达335万元,利润48万元,会员直接增收3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元。2、薯类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05户,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利润60万元,会员增收4000元,带动农户增收502元。四、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及原因:1、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2、农业投入成本高,尤其是农灌抽水费用大。3、大多数农户还处在老式农业耕种方式,不能高效运用土地资源。4、当地从事农副产品营销的大户太少。五、市、镇两级政府对农民的增收的规划和将要采用的详细措施:1、要根据连山镇农业现实状况,配合德阳下旌湖改造,对上柳梢(9.7公里),下柳梢(12公里)整个渠系工程进行改造,实现自流浇灌达70%以上,减轻农业投入、增长农民收入。2、调整农业产业构造,扶持“种、养、加”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政府制定了对“种、养、加”大户扶持的优惠政策)。农民增收调查汇报模板3、加大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增长农民收入。六、今年农民增收的预测:1、粮油增长收入总额521.68万元,人均增收201元。①、小麦播种面积14115亩,估计单产813斤/亩,估计总产1146.97万斤,与去年粮价相比,今年粮每斤估计增长0.18元,估计增收206万元。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估计单产349斤,估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长0.20元,估计增收40.59万元。③、大春估计水稻面积19598亩,按去年的单产水平,估计产量可达2110.7万斤,价格上涨0.15元/斤,可增收316.60万元。④、种植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原因:今年小春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为19937亩,大春水稻估计播种面积为19598亩,以此为基础,所花的机耕、农药、化肥、种子、抽水费等,每亩估计增长农业投入10.5元(整年碳铵施用量每亩按200斤计算,碳铵价格同比增长0.03元/斤6.00元;磷肥施用量每亩按100斤计算,每斤同比增长0.005元,每亩增长投入0.50元;农药估计每亩耕地增长4.0元)。估计增长投入41.51万元。2、多种经营增长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②、禽兔较20xx年增长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③、水产较20xx年增长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长面积,单产提高)。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长0.5元/斤,估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⑥、水果产量增长24吨,估计增收5.6万元。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酬劳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4、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估计将比去年增长160万元,人均增收61元。其中商饮业将比去年增长40万元,服务业将比去年增长20万元,交通运送业将比去年增长30万元,其他业将比去年增长10万元,估计今年劳务输出增长150人(去年1363人),估计增长收入6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增长801.13万元,按上年农业人口26008人计算,人均增收308元。七、增进农民增收的提议及意见:1、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长期坚持。2、但愿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农灌用水问题的处理,予以大力扶持(目前德阳下旌湖工程已经进入实行阶段,我镇为了配合下旌湖的改造工程,对上上柳梢、下柳梢实行整个渠系的整改,估计需要资金400万元,政府的思绪是:农民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上级再支持一部分。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已经筹措了一部分,不过缺口仍然很大,但愿上级部门予以资金、政策支持)。3、增长对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4、对涉农物资价格实行价格听证会。农民增收调查汇报3一、目前本市农业构造的基本现实状况近年来,本市认真贯彻贯彻中央有关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增长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按照“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工作思想,狠抓农业构造调整,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到达了减劣调优的调整目的,农业构造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缓和,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一)、本市农业构造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成绩1、农业构造调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业构造调整,把农业构造调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的措施去抓,因地制地开展农业构造调整。金田镇紧紧抓住本镇经济支柱的淮山做文章,采用三条针对性措施:一是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发展淮山深加工,增进淮山增值。镇政府3月底参与了上海环太平洋商贸洽谈会,分别与美国、新西兰的一家企业签订了淮山无硫脱水加工和深加工项目意向书;二是由镇政府牵头,到工商部门注册“金田牌”淮山商标,下一步将根据商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淮山打假活动,以提高金田淮山的品质和著名度,带动整个金田淮山市场价格的提高;三是大力开展淮山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全面提高金田淮山的单位面积产量。白沙镇围绕市委、市政府“3+3”工程开展农业构造调整,重点在“一条蔗、一头猪、一条鱼和一片林”上做文章,首先是稳定和发展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是提高畜牧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巩固和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二无杂母猪和优质水产鱼类养殖,三是发展种植速丰桉。全镇今年甘蔗面积到达了1.52万亩;发展母猪6000多头(其中二元杂4000多头),年产仔猪20万头以上;速丰桉生产也由本来的亩发展到5000亩。下湾镇农业构造调整中,做好山上、平原两篇文章,山区村屯重点发展果树生产,沿江平原重点抓好蔬菜和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如下湾村为中心,引进广东鹏生蔬菜出口股份有限企业的技术,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去年冬种种下法国荷兰豆500多亩,小甘兰、大白菜、小椰菜等约50亩,此外种植毛节瓜、大肉苦瓜250亩。其中荷兰豆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值26万元,平均投入180元,净收340元;毛节瓜平均亩产4000-5000公斤,平均单价0.2元/公斤,产值800-1000元;苦瓜平均亩产-3000公斤,平均单价0.7元/公斤,亩产值1400-2100元。目前蔬菜基地已扩大到贝团、龙岭等村,逐渐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麻垌镇在抓好农业构造调整的同步,重点抓好荔枝的流通工作,保证今年荔枝增产农民增收。采用四条措施增进流通:一是开支3万元在交通区扭地带的桂平大转盘,建立100平方米的荔枝广告牌;二是通过网上广泛公布麻垌荔枝供求信息,开展招商引客工作;三是在中央二台经济频道刊登简介麻垌荔枝信息;四是镇政府计划在6月上旬初组织100多人的老板经纪人队伍到区外跑市场,宣传麻垌荔枝。这些详细措施,必将加紧麻垌镇荔枝流通步伐。2、优质谷推广获得新突破,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全市推广优质谷面积48.71万亩,20xx年优质谷面积到达了84.195万亩,比上年增长35.485万亩,优质谷覆盖率由本来的36.97%提高到67.56%,提高了30个百分点。优质谷比一般稻谷每50公斤增收15~20元,亩增收60~80元,全市推广优质谷这一项,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3、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针对本市特色经济作物有品牌无规格,相对效益虽高,但对农业整体经济拉动不大的特点,本市把农业构造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上,变无规模为有规模,小规模为大规模,逐渐形成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为了处理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种植问题,全市共调减了7万多亩水田用于改种扩种如甘蔗、淮山、粉葛、荔浦芋、瓜菜等经济作物,逐渐形成了以白沙为中心的西区糖料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寻旺、蒙圩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麻垌、南梧二级公路沿线乡镇为中心的荔枝、龙眼生产基地,以大湾为中心的速丰林生产基地等。4、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业形成新格局,畜牧水产业比重增大。在畜牧水产业构造调整方面以实行生猪品改的“三三一”工程,推广二元杂母猪喂养,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和瘦肉型猪生产,积极推广“企业+农户”模式发展养猪,推广普及科学喂养技术,使养殖业跃上了新台阶。20xx年全市出栏肉猪82.4万头,同比增长2.94%,存栏59.57万,同比下降1.82%,其中瘦肉型猪出栏39.4万头,占肉猪出栏的47.81%,同比坟长11.3%。在家禽方面在抓好“三黄鸡”老式家禽养殖的同步,发展狮头鹅等草食型动物。20xx年全市家禽出栏826.8万羽,增长1.66%,家禽存栏575.14万羽,增长0.37%,其中三黄鸡出栏480万羽,增长11.62%。野猪、果子狸等特种养殖获得新的进展,尤其是畜牧局寻旺特种野猪试验场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野公猪人工采精技术难关,为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特种野猪提供了广阔前景。水产养殖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及全市渔业科技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在抓好“四大家鱼”老式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名贵渔类的养殖,尤其是以黄沙鳖、七星鱼等特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有了较大发展。20xx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92230亩,渔业产量35680吨,产值2.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和9.7%。其中黄沙鳖400亩、土塘角鱼1500亩,七星鱼200亩,全市名优经济鱼类放养面积1.26万元,近2.1万户,产值1.1亿元。畜牧水产业成为了继种植业之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20xx年畜牧业总产值达5.02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7%,占农业总产值的32%,全市畜牧业使农民人均新增长纯收入32元;20xx年水产养殖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水产养殖业使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到达了8.6元。畜牧水产业总产值到达了47.8%,占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5、“吨粮田”、“万元田”和“吨糖田”的“三田”建设获得新突破,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20xx年全市实行“三田”面积35.5万亩,比上年增长14万亩。其中“吨粮田”面积30.2万亩,比上年增长10.2万亩;实行“万元田”4.3万亩,比上年增长2.8万亩。在万元田建设中,引进和筛选了一批效益很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金田、江口等乡镇的“丝瓜+沙姜+淮山”、“豆角+沙姜+淮山”,蒙圩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椒+稻+菜”,寻旺的整年种菜等模式亩产值都在万元左右。6、名特优林果开发获得较大的突破。以来本市抓住冻后果树嫁接的契机,大力推广大果石硖、白露、储良、妃子笑、糯米糍等优质品种,高接换种4.8万亩,同步新植名优水果3.5万亩,使本市果树品种的良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全市水果面积到达了44.8万亩,投产面积26万亩。其中荔枝22.1万亩,投产面积到达了14.7万亩;龙眼16.3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其他水果6.4万亩,投产面积4.8万亩。20xx年全市水果总产到达了3.78万吨。今年估计超过5万吨(其中荔枝3.5万吨,龙眼1万吨)。(二)本市农业构造的重要特点:1、构造逐渐趋向合理化短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兼顾、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使得本市农业构造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目的,采用“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粮经比、粮饲比以及多种经营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等多层次构造趋于合理。20xx年,粮食与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但不包括水果)的比例到达了1.76:1。多种经营占比不停提高。金田镇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例到达了1:1。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内部构造也不停得到优化,全市实行了生猪改良“331”工程、水产养殖“3211”工程,使畜牧水产养殖业构造发生了新的变化。20xx年在继续抓好白沙镇二元杂母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辐射吸引的原则,把油麻、罗秀、金田、垌心等乡镇作为推广二元杂母猪重点乡镇,通过抓重点,建基地,形成了油麻、白沙、罗秀三个超头二元杂母猪的示范乡镇。2、产品趋于优质化农副产品已由单纯产量型转向优质高效型,基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全市大宗农产品品质逐渐调优。在水稻中,良种普及率到达了95%以上,优质率早稻到达55.12%,晚稻到达了80%以上,以西山油占、桂香占、桂小占为主的优质谷品种推广逐年增长。蔬菜、瓜果及其他经济作物品种不停推陈出新。下湾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引进国外先蔬菜良种,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竟争力;石咀镇利开农业高新示范园,引进名贵蔬菜品种和优质提子种植,其种植的蔬菜成为南百超市桂平分店的重要鲜菜供应商。在畜禽生产上,生猪向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方向发展,二元母猪占比例不停上升,特种养殖出现了新的热潮,特种野猪、黄沙鳖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3、农业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全市种植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三带两基地”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南荔北园东西蔗”的种植业格局。新的基地不停增长,比较突出的有:以南木、江口、石咀、白沙、下湾、寻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以白沙、厚六为龙头的甘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蒙圩、白沙为中心的万亩冬椒生产基地;如下湾为中基础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上,加强资金、劳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合,重视规模、特色和品牌,努力实现建一种基地、树一种名牌、富一方百姓的目的。)4、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作人不停涌现。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和技术利益的趋动,本市农民合作组织逐渐增多,出现了水果协会、荔枝协会、龙眼协会、养蚕协会等等的民间生产流通协会组织10多种。据初步理解,承包100亩以上的林果农场主达100多人,承包种植100亩以上的承包人也有20-30人。在养殖方面,全市养殖母猪超过百头以上的猪场到达了七家。如木圭镇的徐立日开办猪场,喂养二杂母猪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目前母猪喂养量到达了31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7000多头,产值超过200万元,三元杂仔源源不停畅销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金田镇黄泽全培育三元杂仔猪450头,大洋镇覃建树承包大洋供销社猪场,发展二元杂母猪198头(其中盛产母猪9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超过1000头;木圭镇四德黄沙鳖养殖场,商品鳖喂养量超过1万头,产值超过360万元;西山镇长安村岭口屯队干部何烘佳、黄石枢、何延艺带头喂养三黄鸡,在他们的带动下20xx年全屯72户农民养鸡10万羽,仅养三黄鸡人均增收达800多元,使长安村成了小有名气的养鸡专业村。石龙石排综合养殖场有83个养鸭专业户,运用渔塘搞立体养殖,每户养鸭3000-5000只蛋鸭,每日平均有25万只鸭产蛋,日产值4.68万元,在这些专业户带动下,石龙、白沙、蒙圩等乡镇的农民跟着干,形成凡有鱼塘必有鸭的养殖构造新景象。5、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正在提高。在农业构造调整和商品市场大潮的熏蒸下,本市农部的商品意识、市场意有所增强,各类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活跃于田头及各大中都市农贸市场,为提高本市农副产品商品率力下汗马功绩。据调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商品率较高的金田镇,各类经纪人有1000多人,其中仅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期驻扎的就有300多人。麻垌镇从事荔枝中介的经纪人达300多人,在荔枝盛产期,参与荔枝购销流通的各类经纪人达多人。据初步记录,20xx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4809个,其中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856个,营销人员24608人,交易量29.74万吨,交易额28652万元。6、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渠道。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渠道。据不完全记录,20xx年全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为1759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5%,全市每10人中平均有一种是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为桂平市带来了巨大财富,据记录,20xx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52700万元,人均达3000元。二、目前农业构造调整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处理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障碍原因有:1、农业基础设施微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局限性。某些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和老化,主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从而阻碍了农业构造调整的发展。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大大减少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并且从主线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靠天吃饭”还是本市大部分地区农业的主线现实状况。今年蒙圩官桥村在农业构造调整中,将全村4000多亩水田的亩改种辣椒,但由于生产条件太恶劣,有近1000亩没有旱涝保障措施,导致辣椒的商品率很低,虽然种出了产品,但产量低,成不了商品,农民仍然得不到应得的收入。2、资金局限性,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足发挥名牌产品优势。如桂平市的优质米曾扬名海内外,荔枝、龙眼。蔬菜等也有一批比较优质的名牌品种,但由于资金投入局限性,生产加工形不成规模,没有发挥出名牌效应。由于资金严重局限性,对科技的投入更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不高的问题愈加突出。如今年本市的辣椒科技含量明显低过钦州、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的辣椒,商品率和价格一般都比外地的低一至两个档次。本市金田淮山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产量很低,效益不高,成为障碍淮山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原因。3、农业服务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本市机构改革前,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干部职工人数为841人(其中种植370人、畜牧226人、渔业6人、农机239人)仅国家定编人数891人的94.39%,其中县级276人,乡镇级565人。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多的12人,少的8人,平均10人左右,全市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大概290人,占改前乡镇人数的51.32%,精简率到达了50%。在种植业中,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干部206人,平均每个乡镇7人,平均每万亩耕地有乡镇农业技术干部1.98人,机构改革后大概137人,平均每个乡镇4.7人,平均每万亩耕1.31人。机构改革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得不到及时理顺,服务网络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境地,以畜牧兽医为例,这次机构改革,将乡镇兽医站(人、财、物)所有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形成上下脱节,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下属单位,乡镇兽医站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市畜牧主管部门有什么大小事均要通过政府、乡镇政府去传达贯彻实行,人为地增设了诸多环节,不利于管理,不利于推广科学喂养技术,更不利于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我们到过的乡镇都普遍反应,目前乡镇兽医站只有2个人,小的乡镇只有一种人,不要讲防疫、检疫和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就是连每天对上市的仔猪、肉猪检疫收费都忙不过来,这种状况假如不及时变化,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并且会使畜牧业出现大衰退,最终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整个桂平经济的发展。种植、渔业、农机等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局限性也是目前农业构造调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乡财政非常困难的状况下,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严重局限性,甚至有不少乡镇农技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都难以保证,为此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忙于各类经营,而忽视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以20xx年为例,全市乡镇农技站225人在职人员,财政总拨款为1209923元,人均人头经费5062元,占应拨款的62%左右,若扣除人均1000元/年的养老保险金,人均经费4062元/年,平均338.5元/人.月,工资之低是其他行业少见的,真可谓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畜牧业中,这个问题也十分突出,1994年前市财政不仅不要市畜牧局上交调整金,并且每年还拨出专款支持畜牧业的发展,1994年后来每年都要上交调整金,少的每年几十万元,多的去年到达了130万元。农业局几年来每年也接到财政局上交10多万元调整金的任务,这种经费倒贴的不正常现象极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4、缺乏龙头带动,生产规模小。农业构造调整就是增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一种长产业链,龙头企业就是它的火车头,龙头企业水平越高、规模越好,其牵动力就越强,规模就越大,构造调整的成就就越好,调整的步伐就越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构造调整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前进的方向。本市涉农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除粮油贸易企业,桂平糖厂,桂平食品总企业等几家龙头企业外,其他加工型涉农龙头企业更少,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使农产品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没有保障,这种缺馅严重制约了桂平市农业构造的开展。5、市场信息环节十分微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镇分隔、多部门“条条”管理体制等,严重阻碍了农业构造的顺利进行。尤其是目前的农业构造调整中,多数农民是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少部份农民虽然开展了构造调整,但往往是跟帮学样照搬他人的套路,往往是一轰而上,市场俏是缺,市场饱时改,产品往往不得价。这种单家独户创市场,影响了本市农业构造调整、仍至整个农业的发展。6、土地权属不够明确,土地纠纷时有发生。某些地方土地权属遗留问题十分突出,土地使用权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构造调整,并且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7、农民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本市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科技素质不高。全市每年外出务工的近20万劳力,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剩余在家务农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少老弱人员)居多,这些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因品质不高而没有市场。本市几种老式品牌的蔬菜,很难销到大中都市,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形不成规模,同步农民不太注意产品质量,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超标,而难登入都市的大雅之堂。本市的肉猪销售曾在广东、海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生猪品改善展不快,商品猪都是些大肥猪为主,目前仅免强还可以销往海南,广东市场已经没有销路。畜牧部门曾经到广东一带考察,仅广州天河屠宰场一天就要屠宰3000多头肉猪,此前桂平肉猪在这里有一定份额,而目前主线无法见到桂平产的肉猪进入这个市场了。可以讲我们的生猪市场越来越狭,若再不加紧生猪的品改步伐,我们失去不仅是市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三、加紧本市农业构造调整步伐的提议措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自已跟自的过去比,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围地区乃至全区全国先进地区比,我们的差距正在深入拉大。因此,奔起直追,加紧农业构造调整步伐,努力增长农民收入,是此后本市农业构造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唯一出路。通过认真调整分析,我们调整组认为,加紧桂平农业构造调整步伐,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根据本市的资源优势、充足发挥本市的地方专长,理清思绪,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加紧发展。(一)本市农业构造调整的基本思绪。我们认为,加紧本市农业构造调整,必须要突破三大难题,简朴地讲就是要找到调整的“卖点”,瞄准调整的“亮点”,把握调整的“重点”。1、寻找调整的“卖点”。农业发展这样快,为何农民富不起来?原因很简朴,产品没有变成货币。正如某些专家所说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如同遭受一场劫难”。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强调增长食物总量,忽视食物质量,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格,它就不能变成较多的财富,农民怎么发得了、富得快。农产品“卖难”的出现,既有生产的不适应,也有市场的不适应。往往是人们想买的东西买不到,农民欲卖的东西又卖不掉;国外需要的,国内无货源;国内积压的,国外又不要,如此等等。可见,寻找调整的“卖点”,就是开拓农产品市场,突破“卖难”的困境。过去搞自给农业,只有先把生产抓起来,才有东西吃饱肚子。如今大量农产品“卖难”,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各地不得不选择“先市场、后生产”的新思绪。过去农业生产路子是:资源—生产—自给。目前要走出一条:市场—资源—生产—市场的新路子。农产品从短缺到丰盛,从内销到外销,在各地均有一种由产品和市场构成的动力源。根据市场趋势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根据市场变化摒弃产品,这就是农业开发的“法宝”。实践证明:哪里市场组织得好,那里的农业就振兴,哪里的市场销量大,那里生产就上得快,农民收入就增长多。农业构造调整的最终出路,就在于能为农产品找到市场。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卖好价格才是真功夫。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引导农民参与流通,这也是农业构造调整中的一项紧迫工作寻找调整的“卖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信息。信息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只有捕捉可行的信息,才能把握市场忽冷忽热的“寒暑表”。农民对外交流少,市场信息渠道窄,难以及时精确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善的变化,在调整中感到无所适从,渴望可以及时得到信息指导。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充足发挥所处的层次高、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的优势,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为农民提供精确可行的信息,为农产品找到更多更广的“卖点”。2、瞄准调整的“亮点”找到了“卖点”,就能拉动“亮点”的发展。“亮点”是什么?三个字。首先是突出一种“优”字。规定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构造、内部品种构造和优化产品的品质构造,提高产品优质率。另一方面,是重视一种“高”字。通过农业构造调整,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奉献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率,有效地增长农民收入。第三,着眼一种“强”字。调优调高,就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的农业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这三个字告诉我们,调整农业构造,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依托科技进步,发挥当地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三个字的运用,又是一种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目前状况看,经济作物产品“卖难”,已经大大超过“卖粮难”,假如我们在调整时不去认真调查市场需求,片面追求那么一点特产税,一再盲目发展“卖难”的经济作物产品,那就会导致愈加严重的“卖难”困境。对于那些销路不好的产品,进行更新,实行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国内外大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农民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并且使经济作物和果蔬生产调整提高一种档次。因此,调整必须在“优、高、强”三个字上大做文章。首先重视引进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优良新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措施,发展高价值的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产品;另首先,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抓果、茶、菜、药材等等产品的保鲜、储备、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服务,以及老式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这不仅处理是处理农产品“卖难”的需要,并且也是实现“卖得出、卖得好”的选择。这就是以产后来引导、推进产前、产中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把经济作物构造调到“优、高、强”的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我们的农业构造调整就大有但愿了。目前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不仅需要我们拿出过硬的拳头产品,并且需要我们拿出来的拳头产品有一定的批量,有一定的规模,它规定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都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农业的升级。调整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由于调整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搞的。市场是动态的,发展也是变化的,因而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因此,目前农业构造的调整,一定要瞄准“优、高、强”这个远大的目的,从而使农业构造获得更大的成效,农民获得更多的增收。3、把握调整的“重点”。农业构造调整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增长农民的收入。要使农民增长更多的收入,我们必须把握的“重点”。我们农业的“重点”究竟在哪里?通过调查论证,我们认为“重点”还是“种—养—加”。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因此,在调整农业构造的思绪上,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思绪放宽一点,层次放高一点。(二)搞好农业构造调整的基本对策1、尽快制定出适合当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要充足运用“入世”机遇和目前重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富余的有利时机,制定一条适合当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根据桂平的实际状况,其调整和优化的战思想是:以市埸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改良品质为重点,依托科技、优化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稳定基本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生产构造,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到达“构造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2、突出优势产业,扩大优势品种。(1)、种植业。①在粮食生产上要调减与市埸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早籼稻面积,将部份高坑田、水尾田、望天田改种玉米及其他经济作物。总的规定是“高田走旱路、低田走水路、连片走新路”的思绪进行调整。早稻66万亩,可调减至60-62万亩,把调减出来的面积,发展高产饲料玉米或经济作物。加大优质谷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例,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稻米品质有一种主线性变化。扩大加工能力,改善包装,扩大出口,使优质稻生产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②油料作物适度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花生面积由99年的16万亩,调至18-20万亩。③经济作物要在巩固老式名牌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新品种,开展立体种植,打时间差、空间差。a.甘蔗生产。要集中优势,优化布局,建设“吨糖田”,提高糖分含量。甘蔗生产重要在白沙、厚六、大湾、下湾、蒙圩、石龙等西区及部分南区乡镇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高糖的新台糖22和桂糖22等优良品种。b.水果生产。一是抓好荔枝、龙眼大宗水果发展的同步,引进和发展名优稀水果品种,合适发展时令小水果;二是全面实行品种改良,提高水果的优质率。加紧实行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和新植名特优水果步伐。尤其是要对的搭配好荔枝、龙眼早、中、迟品种,防止因品种单一而导致熟期过于集中,导致运送、销售上的压力,力争在此后3—5年内使桂平市水果品质提高到一种新的档次。c.蔬菜生产。要围绕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优化品种布局。整年种菜面积要稳定在30万亩以上。充足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适什么,发展什么,不搞一刀切。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建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做强做大下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紫荆野生菜生产基地。同步,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长农产品的高附加值。d.其他经济作物本市有特色的经济作物诸多,如金田的淮山,油麻的玉桂,下湾芹菜,蒙圩西红柿、辣椒,寻旺的苦麦菜等等,已经具有一定的著名度,应注意做好引导、保证质量。尚有烤烟、黄红麻、西山茶等,应根据市埸的需求,按计划发展。应对桂平的地方优势品进行开发立项,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招商工作,使地方品牌更好地打出市门、国门。与此同步抓好“万元田”建设,前几年本市各地发明了多种各样的成功模式,如:市农科所、蒙圩、罗播等乡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模式,寻旺福寿村的“稻-稻-菜”模式,金田镇的“稻-淮山+菜”、“果园+养殖”等模式,产值靠近或超过了万元,应大胆探索和发展。(2)、畜牧业。重点抓好瘦肉型生猪品种改良和草食性畜禽的养殖。生猪品改继续实行好“三三一”工程,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此前获得的品改成果,在做好政策引导、对罗秀、木圭、木乐、白沙、厚六等边远交界地区实行税费优惠灵活政策,加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的同步,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优势办好2-3个乡镇3-5个村的集约化生猪品改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从次资金上、技术上扶持和扩大经济能人、养殖专业的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带动整个桂平养殖业的发展。与此同步抓好草食性畜禽养殖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深入抓好疫病的防治工作。(3)、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名贵渔类的引进和示范养殖工作,大力推广小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多品种混养、综合性立体养殖模式。充足运用老式优势,在抓好老式四大家鱼养殖基础上,抓好黄沙鳖、土塘角以及其他有市场、有销路的名贵鱼类和水产品的养殖,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3、抓好区域布局的优化。以城区为中心,将全市划分为东南西北区,各区突出重点。①东区的寻旺、社坡等乡镇除继续发挥桂平粮食主产区优质谷生产基地优势外,还应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如寻旺福寿的的苦麦菜、大玉菜,社坡的马铃薯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以社坡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老式的腐竹加工业,以此带动本镇及邻近乡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据记录,以社坡镇为中心的腐竹加工业,高峰时参与腐竹加工业的有10100户,为加工腐竹生产服务的黄豆、煤炭、运送、塑料包装厂、纸箱厂、收购部等530多种店(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全镇腐竹产值24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68%。腐竹加工后还可运用豆渣养猪。每年社坡镇养猪超过10万头,养猪业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1.8%。社坡腐竹加带动了当地及邻近乡镇黄豆、煤炭、运送、包装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现实的收入,并为减轻就业压力作出了奉献。②南区重要是以麻垌、罗播、大洋、大湾、木根、社步、油麻等乡镇为中心,发展以荔枝为主导产品,八角、玉桂、烤烟等为辅助产品的林果业。③西区要抓好南梧公路沿线“吨粮田”示范带建设。石咀、石龙、蒙圩、白沙、厚禄等乡镇要发展以龙眼为主导产品的林果业。④北区除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龙眼种植外,还要以金田为中心,发展有规模的淮山种植。4、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①抓观念更新。“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不等于撒手不管。既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又要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既要更新上层领导干部的观念,又要更新基层干部的观念。在思维方式、工作措施上,要从过去的只重视抓催耕催种转到抓信息、抓科技、抓流通、抓服务上来;从催粮收款为主转到协助农民发展生产、增长收入上来;从围着田埂转,转到围着市场转,切实为农民处理“怎么卖、卖个好价钱”的问题。②抓基地规模。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构造,变化了过去那种“有老式,无规模”的状况,真正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抓好优质稻基地,淮山基地,黄麻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林果业的“三带两基地”建设。在养殖业上,抓好以瘦肉型猪、三黄鸡以及水产新品种养殖的基地建设,在巩固的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提高效益。③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构造调整的基础,要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④抓龙头带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加强龙头加工销售企业建设与发展。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基地,使农业经济转变到以市场为纽带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经营的新领域,形成“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创出“小商品、大市场,小品种、大产业,小农户、大基地,小投入、大效益”的农业经济特色。⑤抓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在目前机构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技人员的分流、转岗工作,充足发挥他们的专业专长,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稳定,保证农业构造调整中的技术到位率;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到达每户有一人以上纯熟掌握一门以上的合用技术。使各项新技术及时传送到位;三是灵活开展示范样板。使群众有得看,有样学。⑥抓搞活流通。一是成立销售机构,协助农民搞好农产品销售工作;二是建立批发交易市场。依托批发交易市场,组织大集大散、大吞大吐;三是设置外销窗口。乡、镇、村积极出击,抢占外地市场,到大中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置门面、摊位,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四是组建农民销售大军。通过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抓销售,引导农民参与流通;五是建立绿色通道,取缔各类关卡,发明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保证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让农产品顺利走进大都市、闯入大市场。要积极探索路子,走“订单农业”、“协议农业”之路。六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市农业信息网络,深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埸信息网。⑦切实加大农业构造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完善投入机制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运用项目资金和国家的特殊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⑧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生产构造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农业新形势新特点,把握机遇,把调整农业生产构造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布署农业生产构造调整,支持和关怀这项工作。5、抓好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非常重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保证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6、加强农业的法制建设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引导和保证农业构造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调查汇报4连山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连山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获得很好的成绩,现就农民增收状况调查如下:一、1997年至20xx年农民收入状况表:(略)二、近三年市镇两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状况:1、荒滩地整改投入120万元。2、农灌机沉井投入4万元(其中机井30眼,每眼补助600元,计1.8万元;沉井11口,每口20xx元,计2.2万元)。3、农村机耕道投入40万元(石梯村1.5公里,锦花村0.8公里,向阳村0.4公里,清河村0.8公里)。4、河堤修复投入3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194万元。三、我镇20xx年专业大户、专业协会发展状况:20xx年,我镇有专业大户20户(其中种植业7户,养殖业9户,加工业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有两个协会:1、鸭业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56户,年销售额达335万元,利润48万元,会员直接增收3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元。2、薯类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05户,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利润60万元,会员增收4000元,带动农户增收502元。四、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及原因:1、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2、农业投入成本高,尤其是农灌抽水费用大。3、大多数农户还处在老式农业耕种方式,不能高效运用土地资源。4、当地从事农副产品营销的大户太少。五、市、镇两级政府对农民的增收的规划和将要采用的详细措施:1、要根据连山镇农业现实状况,配合德阳下旌湖改造,对上柳梢(9.7公里),下柳梢(12公里)整个渠系工程进行改造,实现自流浇灌达70%以上,减轻农业投入、增长农民收入。2、调整农业产业构造,扶持“种、养、加”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政府制定了对“种、养、加”大户扶持的优惠政策)。3、加大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增长农民收入。六、今年农民增收的预测:1、粮油增长收入总额521.68万元,人均增收201元。①、小麦播种面积14115亩,估计单产813斤/亩,估计总产1146.97万斤,与去年粮价相比,今年粮每斤估计增长0.18元,估计增收206万元。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估计单产349斤,估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长0.20元,估计增收40.59万元。③、大春估计水稻面积19598亩,按去年的单产水平,估计产量可达2110.7万斤,价格上涨0.15元/斤,可增收316.60万元。④、种植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原因:今年小春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为19937亩,大春水稻估计播种面积为19598亩,以此为基础,所花的机耕、农药、化肥、种子、抽水费等,每亩估计增长农业投入10.5元(整年碳铵施用量每亩按200斤计算,碳铵价格同比增长0.03元/斤6.00元;磷肥施用量每亩按100斤计算,每斤同比增长0.005元,每亩增长投入0.50元;农药估计每亩耕地增长4.0元)。估计增长投入41.51万元。2、多种经营增长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②、禽兔较20xx年增长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③、水产较20xx年增长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长面积,单产提高)。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长0.5元/斤,估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⑥、水果产量增长24吨,估计增收5.6万元。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酬劳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4、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估计将比去年增长160万元,人均增收61元。其中商饮业将比去年增长40万元,服务业将比去年增长20万元,交通运送业将比去年增长30万元,其他业将比去年增长10万元,估计今年劳务输出增长150人(去年1363人),估计增长收入6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增长801.13万元,按上年农业人口26008人计算,人均增收308元。七、增进农民增收的提议及意见:1、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长期坚持。2、但愿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农灌用水问题的处理,予以大力扶持(目前德阳下旌湖工程已经进入实行阶段,我镇为了配合下旌湖的改造工程,对上上柳梢、下柳梢实行整个渠系的整改,估计需要资金400万元,政府的思绪是:农民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上级再支持一部分。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已经筹措了一部分,不过缺口仍然很大,但愿上级部门予以资金、政策支持)。3、增长对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4、对涉农物资价格实行价格听证会。农民增收调查汇报5xx镇是aa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xx镇党委、政府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获得很好的成绩,现就农民增收状况调查如下:一、近三年市镇两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状况:3、农村机耕道投入40万元(石梯村1.5公里,锦花村0.8公里,向阳村0.4公里,清河村0.8公里)。4、河堤修复投入3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194万元。二、我镇20xx年专业大户、专业协会发展状况:20xx年,我镇有专业大户20户(其中种植业7户,养殖业9户,加工业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有两个协会:1、鸭业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56户,年销售额达335万元,利润48万元,会员直接增收3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元。三、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及原因:1、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2、农业投入成本高,尤其是农灌抽水费用大。3、大多数农户还处在老式农业耕种方式,不能高效运用土地资源。4、当地从事农副产品营销的大户太少。四、市、镇两级政府对农民的增收的规划和将要采用的详细措施:1、调整农业产业构造,扶持“种、养、加”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政府制定了对“种、养、加”大户扶持的优惠政策)。2、加大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增长农民收入。五、今年农民增收的预测: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估计单产349斤,估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长0.20元,估计增收40.59万元。2、多种经营增长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②、禽兔较20xx年增长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③、水产较20xx年增长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长面积,单产提高)。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长0.5元/斤,估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⑥、水果产量增长24吨,估计增收5.6万元。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酬劳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六、增进农民增收的提议及意见:1、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长期坚持。2、但愿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农灌用水问题的处理,予以大力扶持(目前德阳下旌湖工程已经进入实行阶段,我镇为了配合下旌湖的改造工程,对上上柳梢、下柳梢实行整个渠系的整改,估计需要资金400万元,政府的思绪是:农民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上级再支持一部分。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已经筹措了一部分,不过缺口仍然很大,但愿上级部门予以资金、政策支持)。3、增长对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4、对涉农物资价格实行价格听证会。农民增收调查汇报6**镇是四川省的重点小城镇,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地,也是粮油重点基地之一。连山镇党委、************在积极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民的增收致富工作,近几年来,获得很好的成绩,现就农民增收状况调查如下:一、1997年至200*年农民收入状况表:(略)二、近三年市镇两级************对农业的投入状况:1、荒滩地整改投入120万元。2、农灌机沉井投入4万元(其中机井30眼,每眼补助600元,计1.8万元;沉井11口,每口20xx元,计2.2万元)。3、农村机耕道投入40万元(石梯村1.5公里,锦花村0.8公里,向阳村0.4公里,清河村0.8公里)。4、河堤修复投入3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194万元。三、我镇200*年专业大户、专业协会发展状况:200*年,我镇有专业大户20户(其中种植业7户,养殖业9户,加工业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有两个协会:1、鸭业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56户,年销售额达335万元,利润48万元,会员直接增收35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500元。2、薯类协会:该协会有会员105户,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利润60万元,会员增收4000元,带动农户增收502元。四、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及原因:1、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2、农业投入成本高,尤其是农灌抽水费用大。3、大多数农户还处在老式农业耕种方式,不能高效运用土地资源。4、当地从事农副产品营销的大户太少。五、市、镇两级************对农民的增收的规划和将要采用的详细措施:1、要根据连山镇农业现实状况,配合德阳下旌湖改造,对上柳梢(9.7公里),下柳梢(12公里)整个渠系工程进行改造,实现自流浇灌达70%以上,减轻农业投入、增长农民收入。2、调整农业产业构造,扶持“种、养、加”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制定了对“种、养、加”大户扶持的优惠政策)。3、加大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增长农民收入。六、今年农民增收的预测:1、粮油增长收入总额521.68万元,人均增收201元。①、小麦播种面积14115亩,估计单产813斤/亩,估计总产1146.97万斤,与去年粮价相比,今年粮每斤估计增长0.18元,估计增收206万元。②、油菜籽播种面积5822亩,估计单产349斤,估计总产202.94万斤,与去年油菜籽价相比,每斤增长0.20元,估计增收40.59万元。③、大春估计水稻面积19598亩,按去年的单产水平,估计产量可达2110.7万斤,价格上涨0.15元/斤,可增收316.60万元。④、种植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原因:今年小春小麦、油菜播种面积为19937亩,大春水稻估计播种面积为19598亩,以此为基础,所花的机耕、农药、化肥、种子、抽水费等,每亩估计增长农业投入10.5元(整年碳铵施用量每亩按200斤计算,碳铵价格同比增长0.03元/斤6.00元;磷肥施用量每亩按100斤计算,每斤同比增长0.005元,每亩增长投入0.50元;农药估计每亩耕地增长4.0元)。估计增长投入41.51万元。2、多种经营增长收入总额39.45万元,人均增收15元。①、毛猪3.71万头,保持去年增减不变(投入与产出基本同幅增长)。②、禽兔较200*年增长4.89万只,可增收35.21万元。③、水产较200*年增长148.8吨,可增收69.94万元(增长面积,单产提高)。水产品价格上涨与水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水产品净收入增长0.5元/斤,估计增收65万元(总产量是650吨)。两项合计增收134.94万元。④蔬菜产量减少0.3吨,310万元/万吨,合计减少93万元。⑤、食用菌总产减少220吨,减收43.3万元。⑥、水果产量增长24吨,估计增收5.6万元。3、第二产业发展与去年相比度支付劳动酬劳80万元,人均增收31元。4、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估计将比去年增长160万元,人均增收61元。其中商饮业将比去年增长40万元,服务业将比去年增长20万元,交通运送业将比去年增长30万元,其他业将比去年增长10万元,估计今年劳务输出增长150人(去年1363人),估计增长收入60万元。以上四项合计增长801.13万元,按上年农业人口26008人计算,人均增收308元。七、增进农民增收的提议及意见:1、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长期坚持。2、但愿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农灌用水问题的处理,予以大力扶持(目前德阳下旌湖工程已经进入实行阶段,我镇为了配合下旌湖的改造工程,对上上柳梢、下柳梢实行整个渠系的整改,估计需要资金400万元,************的思绪是:农民出一部分,************出一部分,上级再支持一部分。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已经筹措了一部分,不过缺口仍然很大,但愿上级部门予以资金、政策支持)。3、增长对农民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4、对涉农物资价格实行价格听证会。农民增收调查汇报720xx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周期性规律影响,本市农民增收形势严峻。日前,市委农工部就今年农民增收问题组织人员深入xx等地进行调研。一、不利原因1、农民工大量返乡,务工收入减少。工资性收入一直是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约占纯收入的40%。从20xx年9月份开始,沿海地区某些外向型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导致本市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据不完全记录,全市在外务工农民75.8万人,同比减少4.2万人,返乡农民工减收10.2%。估计伴随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加深,农民工返乡将持续增长,这将极大地影响今年本市农民增收。2、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农民存在“惜售”心理。进入20xx年下六个月以来,本市农产品价格几乎呈“普跌”态势。本市重要农产品平均收购价为:晚稻86元/百斤,比上年同期下跌7%;籽棉2.6元/公斤,下跌54%;黄豆3.4元/公斤,下跌48%;花生3元/公斤,下跌53%;椪柑0.8元/公斤,下跌43%;生猪13元/公斤,下跌28%。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部分农民对农产品“惜售”。3、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基本抵冲种粮补助。20xx年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长,虽然补助力度有所增长,但难以抵冲农资上涨所产生的价差。如奉新县20xx年早稻肥料成本由20xx年的每亩95元上涨到20xx年的170元,增长75元;农药成本由每亩50-70元上涨到70-80元,增长10-20元。该县农民仅农药、肥料两项成本就增长近100元,加上人工成本、运送费用的`上涨,与每亩100多元的补助基本相抵。二、有利原因1、农业补助力度深入加大。今年中央将深入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助、农机购置补助、农资综合补助力度,估计补助资金将增长10%以上。同步,还将增长产粮大县、油料大县的奖补资金,扩大农机具补助范围和种类,提高补助原则,并逐渐完善补助措施。2、粮食最低保护价大幅度提高。今年中央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去年的基础上平均每斤提高0.11元。此项政策有望带动农副产品价格上扬。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停加强。今年各级政府将深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能源、交通、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为本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三、几点提议1、不折不扣地贯彻好农业各项补助政策,保证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户。2、加大水稻“单改双”力度,增长播面,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产。3、规范农资市场,稳定农资价格,建立农资信息网络,推进农资连锁配送。4、加大“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转岗再就业技能。5、引导企业采用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可侧重考虑使用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职工。6、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征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农民增收调查汇报8为了摸清目前农民增收现实状况、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贯彻状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根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状况汇报如下:一、现实状况趋势。(一)经济资源状况。1、基本状况。该村393户,1501人。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按劳力构造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专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