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论文_第1页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论文_第2页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论文_第3页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论文_第4页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政策下劳动教育实践探究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得到进一步释放,这为劳动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保障[1]。我们可以通过与各学科相融合,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倡导劳动光荣理念,多元化的开展劳动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劳动实践,提升劳动素养。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引言: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2]。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直接阐明了大中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2021年7月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一线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从学习中、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体质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一、与学科相融合,多元化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需要得到各学科的支撑,发掘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切入点,适时创设劳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利用好儿歌、童谣低年级孩子对那些复杂的劳动理念无法理解,教师可以抓住他们喜欢爱唱爱跳的特点,从儿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如可以让他们唱《小蚂蚁爱劳动》《动物儿歌》《校园多美丽》等劳动儿歌,还可以让他们朗读《春节童谣》。低年级儿童通过唱儿歌、读童谣,理解劳动对成长的意义。2、利用好语文教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劳动场景、讴歌劳动人民的文章。如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中“大儿锄都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忙着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忙着编制鸡笼)。这首词刻画了一家人集体参加劳动的景象,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美好幸福是靠劳动创造的。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农家夏季忙碌时的劳动场面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种瓜的情景,通过古诗讲解,了解古代农人劳动的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想想夏季农民伯伯都忙些什么,通过实地探访和询问了解夏季耕耘劳作对农民家庭收入的影响。3、利用好写作小学生不仅精力旺盛,对于外界的事物也十分的好奇,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将自己在劳动中的体验与感想记录下来。学习《葡萄沟》这课时,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葡萄园,观赏葡萄园,让学生拿着篮子亲自采摘葡萄,去感受自主采摘所带来的快乐。回到学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看到的、品尝到的、想到的景象记录下来,在参观中、在练笔中进一步体验维吾尔族同胞的勤劳与智慧。4、利用好实景场所夏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农村很多家田里都有瓜地,学习课文《少年闰土》这课时,同样可以让学生走进瓜地,在瓜地的实景中想象闰土遇险时的紧张画面,体会少年闰土的聪明、敏捷与勇敢。学习《慈母情深》这课时,可以让学生在闷热的七月,在恶劣厂房的环境里去啃读、去体会母亲对子女那种无私的爱;学习《桂花雨》这课时,可以让学生在香气弥漫的桂花丛中去品读《桂花雨》,去感受摇桂花时的快乐、思桂花时的惆怅。二、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劳动更有趣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最熟悉的的劳动就是家务活与田间的事。我们可以抓住日常家庭生活的劳动场所,设计相对应的作业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1)利用好寒假时间。如《春节童谣》就非常有童趣,里面蕴含着很多劳动教育,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3]春节期间,可以布置“走进春节”假期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老师与家长协同,共同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可以和父母一起上街购年货;可以在家打扫房子,做一些家务事;三十那天,可以帮大人贴窗花、贴春联;可以跟大人学习了解水煮鱼、红烧鱼各种烹饪技术,还可以自己动手做几道小菜。利用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既获得了一些劳动技能,又沉浸于节日的氛围,获得全方面的体验。(2)打造一个小花园。对于现在成长的孩子,他们并不太了解菜园,也不太了解蔬菜生长的过程。于是,我就利用综合实践课,带领学生们在校园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空地,分成几个小块,让学生认领种植,可以种植一些蔬菜,也可以种一些花,让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浇水、施肥。让学生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去体验种植中的快乐,去体验种植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老舍先生那种“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乐趣,让学生懂得了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的道理。(3)开展劳动周活动。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农产品,学生也经常的品尝,其收摘与简单加工是一种传统的生产劳动。加上五年级《落花生》一课中,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文中呈现出多种劳动过程,如: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以及后面的收花生,花生做成的各种食品。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文本,结合劳动课程劳动周的设计,根据花生成熟的季节,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劳动周活动。劳动周任务规划如下:第一天:到花生地开展“挖花生”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过程,学习挖花生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挖花生的工具,体验出力流汗的劳动过程。第二天:到花生地里开展“摘花生”活动。根据摘花生的要求,把挖好的花生摘下来,筛除掉破损有问题的花生,处理掉上面的泥土,放到箩筐里。第三天:在烘干地体验开展烘干花生的劳动。学习清洗与烘干花生的方法,能够按照花生的要求进行分拣操作,养成专心致志、兢兢业业的劳动精神。第四天:到花生加工车间开展“加工花生油的劳动”,了解花生制油的流程,了解其主要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五天:劳动成果的展示。到花生加工厂体验花生是怎样加工成各种食品,感受劳动成果的多样性,形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4]。在劳动周活动中,学生能够从劳动中获得深刻体会,懂得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三、与时俱进,倡导劳动光荣理念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语文课、班队会课,在学生中宣传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要尊重劳动人民,要崇尚劳动,要懂得劳动者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重视家庭劳动与学校劳动,也要教育孩子可适当的参加户外劳动,同时要更新对劳动方式的认识。现在的劳动方式与以往劳动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适合时代发展的劳动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积极参加到劳动实践中去。为了让我们身边平常的劳动彰显不平凡的价值,教师可以将劳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平台开展不同的职业体验活动,从而有机会与普通劳动者一起体验各种职业。如:我们学校从周一到周五中午时间图书馆都是开放的,但图书馆的老师却很紧张,这时我们可以安排高年级学生轮流当图书管理员,去整理图书,去帮助学生借书、拿书、分类与登记,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让学生体验到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劳动;在中午学生就餐时,同样可以安排学生体验餐厅服务员的劳动,让大同学给小学生盛饭、打菜,让他们去洗餐具。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人员,在活动体验中去经历劳动过程,进而提升学生尊重劳动的育人效果。劳动教育要适时更新观念,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要采取多种举措,让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让劳动教育走进学校课堂是一种发展趋势,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教师的一种责任,这需要我们教师利用好家庭、学校、社会多种合力,去共同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去让学生体验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让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