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22章 病毒基本性状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2章 病毒基本性状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2章 病毒基本性状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2章 病毒基本性状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2章 病毒基本性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的基本性状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1796E.JennerVaccinationagainstsmallpoxEarlyDevelopmentofVirology1892,

DimitriIvanowski:thecausativeagentoftobaccomosaicdisease

wouldpassthroughfiltersdesignedtoremovebacteri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甲型H1N1流感(2009年新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008年)。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体积微小(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严格细胞内寄生性,宿主特异性。

对抗生素不敏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acellularmicroorganism)

病毒特点: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流行广泛、缺乏特效药、病死率高、可引起持续性感染、与肿瘤相关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干扰素敏感性+++++-抗生素敏感性有性或无性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复制增殖方式+--++-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或RNA核酸类型+++-+-有无细胞壁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

通过细菌滤器(0.45μm)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病毒特性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测量单位:纳米(nm)

20~300nm基本形态:多为球形,少数可为杆状、丝状、子弹状、砖块状,噬菌体可呈蝌蚪状。病毒体(virion):结构完整的、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葡萄球菌(1000nm)

痘病毒300×250nmACDEFB立克次体450nm衣原体390nmA、大肠杆菌噬菌体

(65×95nm)B、流感病毒

(100nm)C、腺病毒

(70nm)D、乙脑病毒

(40nm)E、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F、蛋白质分子

(10nm)病毒的大小与形态比较示意图第二节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壳粒衣壳核心(核酸)核衣壳包膜包膜病毒裸病毒一、病毒的结构主要成分:核酸构成病毒基因组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DNA病毒

RNA病毒还有少量病毒非结构蛋白

1、病毒核心(core)病毒的衣壳由许多壳粒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多肽组成2、病毒衣壳(capsid)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坚固、内容积大)螺旋对称型复合对称型病毒衣壳(电镜照片)是病毒出芽释放时,从宿主细胞膜或核膜获得的脂质双层;可嵌有糖蛋白刺突(包膜子粒);易被乙醚、氯仿和胆汁等脂溶剂破坏而丧失感染性;病毒的辅助结构3、包膜(envelope)Spikeofinfluenzavirus功能:维护病毒体的完整性(保护)参与病毒感染过程包膜蛋白具有抗原性3、包膜(envelope)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双链DNA(大多数)单链DNA(少数)双链RNA(极少)单链RNA(绝大多数)正单链RNA负单链RNA核酸的功能决定病毒所有特性病毒增殖复制病毒感染性病毒的遗传变异1、病毒的核酸类型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包膜和基质)抗原性强保护病毒核酸介导病毒的吸附与穿入Viralattachmentproteins,VAP2、病毒蛋白质非结构蛋白参与病毒生物合成的蛋白质(酶类、特殊蛋白等)抑制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激活细胞内癌基因导致细胞转化非结构蛋白2、病毒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包膜中有些病毒含少量糖类,以糖蛋白形式存在,也是包膜的表面成分之一。3、脂类和糖核衣壳核心衣壳一种类型的核酸小量非结构蛋白壳粒组成螺旋对称20面体立体对称复合对称包膜蛋白质多糖脂类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第三节病毒的增殖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具有组织亲嗜性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并释放出病毒核酸,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装配成完整的子代病毒并释放至细胞外这一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一、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表面病毒吸附蛋白(VAP)与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SpecificityofreactionbetweenVAPandhostreceptor)1、吸附吞饮(裸病毒)2、穿入(penetration)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体必须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细胞溶酶体酶作用。3、脱壳(uncoating)DNA病毒多在细胞核内进行,RNA病毒多在细胞浆内进行隐蔽期

生物合成类型dsDNA、ssDNA、+ssRNA、-ssRNA、dsRNA、retrovirus、嗜DNA肝病毒.4、生物合成(biosynthesis)dsDNA病毒复制示意图DNA-dependentRNA

polymerasefromhostcellDNA

polymerase早期早期晚期晚期结构蛋白+ssRNA病毒复制示意图早期蛋白晚期蛋白retrovirus

Viral

RNA

RNA:DNARI

dsDNA

integratewithhostchromosome

mRNA

structuralproteins

progenyRNA(provirus)ProgenyvirusRNaseHDNApoly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activation

逆转录病毒复制示意图DNA病毒(痘病毒除外)在胞核内组装

RNA病毒(正粘病毒除外)在胞浆内组装溶细胞释放(裸病毒)出芽释放(有包膜病毒)

5、装配成熟与释放(assemblymaturationandrelease)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病毒进入细胞后,如细胞不能提供病毒增殖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即使合成了部分或全部的成分,也不能装配成完整病毒颗粒。容纳细胞和非容纳细胞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突变而不能正常增殖的病毒(腺病毒伴随病毒)辅助病毒(腺病毒)二、病毒的异常增殖干扰现象(interference)当两种病毒先后或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发生在异种、同种、同型、同株病毒间。干扰现象可终止感染,中断发病。灭活病毒亦可干扰活病毒。第四节病毒的遗传与变异自发突变诱发突变条件致死性突变(温度敏感突变株)缺陷型干扰突变株宿主范围突变株耐药突变株(一)基因突变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的基因交换,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特征的子代病毒并能继续增殖称基因重组(generecombination)。对于基因分节段的RNA病毒通过交换RNA节段而进行基因重组称重配(reassortment)(二)基因重组与重配病毒基因重组分节段RNA病毒基因重配病毒A病毒B分节段RNA病毒病毒的DNA片段插入宿主染色体DNA中。

肿瘤发生有关(四)病毒基因产物相互作用互补作用、表型混合与核壳转移(三)基因整合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概念: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可保留其他特性。病毒灭活机制:病毒包膜破坏、蛋白质变性、核酸受损病毒的灭活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物理因素温度:耐冷不耐热pH值射线、紫外线2.化学因素脂溶剂:包膜病毒(乙醚灭活试验)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等、中草药病毒的灭活第六节病毒的分类病毒分类依据

核酸的性质与结构病毒粒子的大小、形状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有无包膜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抗原性生物学特性

DNA病毒分类及重要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7、8型

有包膜dsDNA

疱疹病毒科乳头瘤病毒无包膜dsDNA

乳多空病毒科腺病毒有包膜dsDNA

腺病毒科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猴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有包膜dsDNA痘病毒科

细小B19病毒、腺病毒伴随病毒无包膜+ssDNA

小DNA病毒科

乙型肝炎病毒双层结构

dsDNA

嗜肝病毒科成员及主要特点病毒科名RNA病毒分类及重要病毒病毒科名成员及主要特点副粘病毒科副流感病毒、仙台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有包膜-ssRNA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A、B、C型有包膜-ssRNA逆转录病毒科HIV、HTLV有包膜+ssRNA小RNA病毒科Poliovirus,ECHOV,Coxsackievirus(无包膜+ssRNA)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有包膜+ssRNA

沙粒病毒科沙粒热病毒、塔卡里病毒群(鸠宁和马秋波病毒)、淋巴细胞型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有包膜-ssRNA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水疱口炎病毒有包膜-ssRNA纤丝病毒科埃博拉病毒、马堡病毒有包膜-ssRNA

类病毒:为植物病毒,仅由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