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_第1页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_第2页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_第3页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_第4页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2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48V三段式电动车铅酸储电池智能控制充电器摘要:本设计介绍了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的一般原理,从阀控蓄电池内部氧循环的设计理念出发,研究二段式和三段式充电方法对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影响。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对铅酸蓄电池实现三段式充电的智能充电器设计方案。将整个设计方案分解成多个模块电路的设计,通过分析和计算获得每个模块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最后将各个模块进行组合获得完整的电路。而整个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电源的脉冲频率和占空比,从而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实现对蓄电池的分段式充电,这个方案不仅可实现对蓄电池的智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析气,消除硫化,进行均衡充电,从而大大地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关键词:铅酸蓄电池;三段式;智能;充电器Lead-acidbatteryelectriccar3-stepintelligentcontrolchargerAbstract:Thedesigndescribesthechargertothebatterychargerofthegeneralprinciples,fromtheinternaloxygencycleofvalve-regulatedbatterydesignconceptsstartingtostudy2-stepand3-stepmethodsforlead-acidbatterylifeimplications。Forbatterychargingproblemsarisingintheprocess,proposedimplementationofthe3-stepcharginglead-acidbatterychargerintelligentdesign。Thedesignschemeisdecomposedintoseveralmodulecircuitdesign,throughtheanalysisandcalculationofallcomponentsobtainedeachmoduleoftheparameters。Eachmodulecombinationwillfinallygetcompletecircuit。Controltheswitchingpowersupplypulsefrequencyanddutycycle,thusregulatingchargecurrentandvoltagetorealizethesegmentedstoragebattery。Theprogramnotonlyenablesintelligentcontrolofthebattery,whilereducinganalysisofgas,toeliminatesulfide,abalancedcharge,,thusgreatlyextendingtheservicelifeoflead-acidbatteries。Keyword:Lead-acidbatteries;Three-stepmethod;Intelligent;charger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前言…………………1充电器原理……………22.1铅酸蓄电池的充电以及放电特性………22.2充电器的工作原理………………………22.2.1恒流充电………………2.2.2恒压充电………………2.2.3三段式充电……………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53.1系统设计…………………53.2方案策略…………………5第四章硬件电路设计…………64.1电路总体设计……………64.2使用芯片介绍……………64.2.1UC3842单管开关电源…………………64.2.2LM324四运算放大器…………………74.2.3TL431集成电路误差放大器…………84.2.4EL817光电耦合器……………………94.3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各元器件作用……………………104.3.1充电器原理图…………104.3.2充电器PCB图…………104.3.3各元器件作用概述……………………114.4功能模块电路设计………………………114.4.1市电滤波电路…………114.4.2市电电压整流滤波和限流电路………114.4.3启动和供电电路………………………124.4.4振荡电路………………134.4.5开关管激励电路………………………144.4.6电压输出电路…………154.4.7稳压控制以及充电显示控制电路……………………16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7参考文献(References)…………18致谢………………19附录(实物图)…………………20第一章前言电动车以其方便,快捷,环保,经济,实用的特点,获得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电动车也被人们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同时它的出现也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目前电动车使用的电池主要由铅酸蓄电池,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其中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材料来源丰富,技术和制造工艺较成熟,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势成为电动车目前主要采用的电池种类。近年来铅酸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比如全密封免维修铅酸蓄电池的出现还有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国防,通信,铁路,交通工农业生产部门等,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却发展缓慢,充电时间过长,充电电流调整不好,充电器输出电压不足等等原因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地缩短,严重的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一般人们都是在蓄电池的电量全部使用完之后再对其进行充电,但这样的结果却容易导致充电器的过充而损坏,致使蓄电池过早地报废而污染环境,要知道每年报废的蓄电池的数量是十分恐怖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宣传低碳生活,如果使用智能式充电器就能起到节约能量消耗,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仅是对于电动车也是对地球的一种保护。而且最近几年许多新闻报道中都有使用者因为使用不当,比如蓄电池的反接或者先将充电器与市电相连再与蓄电池相接,这些都会危及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蓄电池的完好,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安全更环保的充电器,这定将是未来充电器的发展方向。于是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及要求设计了一款目前市场充电器流行使用的方法,也是技术较成熟的一种设计,采用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24设计的三段式智能充电器。该充电器虽然存在维修难度大,功率小等缺点,但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适应市电输入范围宽,安全可靠等优点,所以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相对于变压器式充电器和可控硅式充电器来说将会是今后电动车充电器的发展方向,我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车以及电动汽车的也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第二章充电器原理2.1铅酸蓄电池的充电以及放电特性所谓蓄电池即是储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而铅酸蓄电池是通过阳极的以及阴极的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来进行充电和放电的。当铅酸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自由电子,从而产生电流。而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级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铅酸蓄电池的典型放电曲线特性是以一个单体蓄电池为例,采用1/20放电进行分析的,蓄电池端电压根据各极板间硫酸密度的变化规律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放电阶段,相对稳定阶段和迅速下降阶段,其放电曲线如图2.1所示。铅酸蓄电池的典型充电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通常是以恒流充电进行分析。其充电特性仍然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来阐述:开始充电阶段,相对稳定阶段以及迅速上升阶段。图2.1铅酸蓄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图2.2铅酸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图2.1铅酸蓄电池放电特性曲线图2.2铅酸蓄电池充电特性曲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电动车充电器常用的充电方式一般分为二段式充电模式和三段式充电模式两种。其中的二段式充电是指先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随蓄电池电压的上升逐渐减小,等蓄电池的电量补充到一定程度以后,电压会上升到充电器的设定值,随后进入涓流的浮充状态。而对于三段式将在后面具体介绍。2.2.1恒流充电,又叫定电流充电法,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始终保持充电电流恒定不变。在充电过程中,由于蓄电池的段电压逐渐升高,为了保持充电电流的恒定,必须相应提高充电电压。采用恒流充电法,可以将不同容量的蓄电池串联在一起进行充电。但是各个蓄电池的容量应当尽可能相同,否则应当以容量最小的蓄电池计算充电电流,当小蓄电池充足之后,应当及时摘除,再继续给大容量蓄电池充电。恒流充电法的优点是可以任意选择充电电流,有益于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缺点是充电时间长,并且需要经常调整充电电流。2.2.2恒压充电又叫定电压充电法,在充电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恒定的充电电压,绝大多数汽车都采用这种充电方法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初期,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较低,充电器与蓄电池的电压差较大,所以充电电流也大。随着充电的进行,蓄电池端电压逐渐上升,充电器与蓄电池的电压差也减小,所以充电电流减小。如果充电器输出电压不足,则充电很短时间就导致充电电流下降为零,过早地结束了充电,长期如此,势必导致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容量下降,寿命缩短。如果充电器输出电压过高,充电电流将显著增大,即使蓄电池已经充足电,但端电压仍然低于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充电电流仍然纯在,充电始终在进行,势必导致蓄电池过充电,加快电解液的消耗,使用寿命缩短。2.2.3三段式充电与二段式充电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第一个阶段为恒流充电阶段,充电器先以恒流对蓄电池快速充电,随着蓄电池存储能量的升高,充电电流减小,被充电控制电路检测后充电器自动转入第二个阶段恒压充电,继续为蓄电池补充能量,电压上升的幅度较小并且速度放慢,直到电压稳定。当充电电流小于300mA的转折电流后自动转为涓流充电,以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电流,并起到保养蓄电池的作用。本设计主要是针对48V的充电器,对于三段式充电器的三个主要参数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涓流阶段的参考电压值:涓流阶段的参考电压值一般为58V左右,不能大于或小于该参考值。该值高容易导致电池失水,会引起蓄电池发热变形;该值低不仅充电速度慢,而且不利于蓄电池充足电。因此,这个参数极为重要,只有满足这个参数要求才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恒压阶段的参考电压值:恒压阶段的参考电压值为59.5V左右,此值高有利于快速充足电,但容易造成蓄电池失水,充电后期不能使电流降下来,容易导致蓄电池发热变形;此值低则蓄电池快速充电的时间短,延长了蓄电池充足电的时间,但有利于向涓流阶段转换。因此,这个也是个重要参数,不能偏离过多。转换电流:转换电流的参考值为500mA左右。通常该参考值范围是450—550mA,若此值过高,虽然有利于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但增加了充电时间,但不能低于400mA。若此值低,虽有利于充足电并缩短充电时间,但会导致恒压充电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蓄电池失水,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个别蓄电池出现问题,使充电电流不能降为转折电流时,会损坏同组其他蓄电池。其三段式充电器波形如图2.3所示。4.注意事项:充电时要注意的事项:一是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免温度过高给充电器和蓄电池带来危害,影响三段式充电过程;二是充电过程中如果闻到异味或充电器外壳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止充电,对充电器进行检修或更换;三是不要让金属和水等导电物质进入充电器内部,以免充电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被短路损坏。图2.图2.2.148V/20Ah三段式充电器波形总体设计方案系统设计根据课题的要求,系统采用开关电源,通过脉冲电流的方式来实现充电的目的。由市电送来的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经脉冲变压器降压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对系统信号进行采样和控制,将充电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反馈回PWM信号发生器,由PWM信号发生器控制开关管通断的占空比完成充电的。当蓄电池的电压达到额定值后,说明蓄电池已经充满电,控制开关,断开电源,停止充电。其实在充电器刚开始准备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先要通过一个检测电路,来检测蓄电池中的电量,这样才能确保充电时所处的三段式的阶段,真正的起到智能控制的作用。方案策略用PWM信号发生器(UC3842)来实现方案。蓄电池充电时,先通过AC—DC功率变换器将市电电压由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高频变压器降压为适当的电压量为蓄电池供电,经过电压和电流检测电路,不仅对蓄电池所充的电流进行检测,同时对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采样,采样的信号经过各种处理后,分别送进PWM信号发生器的电压和电流反馈引脚。PWM信号发生器对反馈回来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分析,然后调整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这个PWM信号送给开关电源开关管,从而便调节开关管在一个周期内关断和导通的时间,也就是控制了高频变压器通断的时间,从而实现控制高频变压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这种方法是目前市场充电器流行使用的方法,也是一种很技术非常成熟的方法。而且技术简单、成熟、有多年的实用经验、所需的元器件少、成本低,安全可靠,适应市电输入范围宽都是其主要的优点。如下图3.1方框图图3.1充电器基本方案方框图图3.1充电器基本方案方框图硬件电路设计4.1电路总体设计充电器采用的典型构成主要由市电滤波电路,市电变换电路,启动电路,振荡器,PWM电路,激励电路,开关管,误差取样放大电路,保护电路等。由市电送来的220V的交流双向滤波抑制干扰进行整流滤波,得到太约300V的直流电送入给高频脉冲开关变压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输出电压为48V给蓄电池充电。在蓄电池的出口处分别对其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然后通过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影响光电耦合器的导通情况,从而控制开关管的导通起到对电流和电压的输出控制。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然后再输出的PWM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配合LM324来实现阶段充电方式。如图4.1所示。图4.1充电器采用的开关电源构成方框图图4.1充电器采用的开关电源构成方框图4.2使用芯片介绍之所以电动车的充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效率越来越高,安全度也逐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集成芯片的发展和使用。将更多的功能集成于一块芯片上,这将是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随着集成芯片的不断发展,充电器的发展也会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2.1UC3842单管开关电源UC3842属于单端输出脉宽控制芯片,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固定频率电流型控制电路,广泛应用在隔离式单端开关电源设计以及直流—直流电源变换器中。它主要的优点是外界元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它的内部电路包括如下性能:一是可调整的充放电振荡器,可精确的控制占空比;二是采用电流型控制,并可在500KHz高频状态下工作;三是误差放大器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四是带锁定的PWM控制电路,可进行逐个脉冲的电流控制;五是具有内部可调整参考电压,具有欠压保护锁定功能;六是采用图腾柱输出电路,提供大电流输出,输出电流可达到1A;七是可直接驱动场效应管或双晶体管。UC3842的内部由启动电路,振荡电路,基准电压发生器,PWM特制电路,驱动电路等构成。其各引脚功能如下:1脚COMP是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常此脚与2脚之间接有反馈网络,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响。2脚VFB是反馈电压输入端(内部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此脚与内部误差放大器同向输入端的基准电压(一般为+2.5V)进行比较,产生控制电压,控制脉冲的宽度。3脚ISENSE是电流传感端又可定义为充电电流控制端。在外围电路中,在功率开关管(如VMos管)的源极串接一个小阻值的取样电阻,将脉冲变压器的电流转换成电压,此电压送入3脚,控制脉宽。此外,当电源电压异常时,功率开关管的电流增大,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超过1V时,UC3842就停止输出,有效地保护了功率开关管。4脚RT/CT是外接振荡器定时端。锯齿波振荡器外接定时电容C和定时电阻R的公共端。5脚GND是接地。6脚OUT是驱动脉冲输出端,此脚为图滕柱式输出,驱动能力是±lA。这种图腾柱结构对被驱动的功率管的关断有利,因为当三极管VTl截止时,VT2导通,为功率管关断时提供了低阻抗的反向抽取电流回路,加速功率管的关断。7脚Vcc是电源。当供电电压低于+16V时,UC3824不工作,此时耗电在1mA以下。输入电压可以通过一个大阻值电阻从高压降压获得。芯片工作后,输入电压可在+10~+30V之间波动,低于+10V停止工作。工作时耗电约为15mA,此电流可通过反馈电阻提供。图4.2.1UC3842引脚图图4.图4.2.1UC3842引脚图图.2LM324四运算放大器LM324内设4个完全相同的运输放大器及运算补偿电路,采用差分输入方式。该芯片工作电压范围为3—32V,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LM324本身具有许多特点,比如:一是具有短跑保护输出;二是真差动输入级;三是可单电源工作;四是低偏置电流,最大为100nA;五是每个封装含有四个运算放大器;六是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七是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八是行业标准的引脚排列;九是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1脚OUT1是运算放大器1输出,其空载电压为18V。2脚Inputs1(-)是运算放大器1反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0V。3脚Inputs1(+)是运算放大器1同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5.1V。4脚Vcc是供电,其空载电压为19V。5脚Inputs2(+)是运算放大器2同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0.1V。6脚Inputs2(-)是运算放大器2反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0.2V。7脚OUT2是运算放大器2输出,其空载电压为0V。8脚OUT3是运算放大器3输出,其空载电压为0.03V。9脚Inputs3(-)是运算放大器3反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5V。10脚Inputs3(+)是运算放大器3同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5.33V。11脚GND是接地或负电源供电,其空载电压为0V。12脚Inputs4(+)是运算放大器4同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0V。13脚Inputs4(-)是运算放大器4反相输入端,其空载电压为0.05V。14脚OUT4是运算放大器4输出,其空载电压为0V。图图.3TL431集成电路误差放大器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er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如图4.5是该器件的符号和引脚图,其3个引脚分别为:阴极,阳极和参考端。TL431是一种并联稳压集成电路,因其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电路中。其主要参数为: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范围为2.5—30V。而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图4.7的功能模块示意。由图可以看到VI是一个内部的2.5V的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当REF端(同向端)的电压非常接近VI(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REF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在此次的设计中如果TL431异常时,将不能控制输出电流,从而会产生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升高的故障;而如果其产生漏电的时候,会产生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的故障,所以其对电路的影响非常大。图图4.2.4TL431图图4.2.5TL431内部电路简图图.4EL817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由一只发光管和一只光敏管构成,主要应用在组成开关电路,逻辑电路,隔离耦合电路,高压稳压电路等。当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发光管流过导通电流后开始发光,光的强度取决于激励电流的大小,此光照射到封装在一起的受光器上后,因光电效应而产生了光电流,由受光器输出端引出,这样就实现了电—光—电的转换。光电耦合器包含如下工作特性:共模抑制比很高:在光电耦合器内部,但由于发光管和受光管之间的耦合电容很小的(2pF以内)所以共模输入电压通过极间耦合电容对输出电流的影响很小,因而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特性: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特性是指在一定的发光电流IF下,光敏管所加偏置电压VCE与输出电流IC之间的关系,当IF=0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此时的光敏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流称为暗电流,一般很小。当IF>0时,在一定的IF作用下,所对应的IC基本上与VCE无关。IC与IF之间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用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测出的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特性与普通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相似。光电耦合器可作为线性耦合器使用:在发光二极管上提供一个偏置电流,再把信号电压通过电阻耦合到发光二极管上,这样光电晶体管接收到的是在偏置电流上增、减变化的光信号,其输出电流将随输入的信号电压作线性变化。光电耦合器也可工作于开关状态,传输脉冲信号。在传输脉冲信号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不同结构的光电耦合器输入和输出延迟时间相差很大,所以要对每个不同的光电耦合器区别对待。图图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各元器件作用4.3.1充电器原理图图图.2充电器PCB图图图.3各元器件作用概述220v交流电经T1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D4的四个整流二极管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3滤波形成约300V左右的直流电。IC1为UC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其5脚为接地端,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VT1;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6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4脚为外接振荡电阻R9和振荡电容C6。T2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其中的D7—D8为高频整流管,C16为低压滤波电容,D10为稳压二极管,IC2(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PC1(光耦合器)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LED2是电源指示灯。4.4功能模块电路设计将一个充电器的设计分解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的单独设计,不仅能清晰地看清每个电路的构造,而且可以将设计的难度降低,减少错误的发生,更加便于错误的查找。4.4.1市电滤波电路市电电压通过一个2A保险管F1对电路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随后为了抑制市电中的对称性和高频干扰脉冲需在电路中接入互感线圈L1,同时并联两个差模电容C1和C2。互感线圈L1由一个磁芯和两个匝数相同,但绕向相反的绕组组成的,当出现共模干扰时,由于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因此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感抗,从而有效抑制干扰信号,感抗的大小与噪声的频率成正比,可通过流过共模滤波电感的电流值,查阅有关手册获取共模电感值。而C1和C2的电容量越大,滤波效果愈好,也就是说和电容容量成正比,但同时容量也不能过大,否则不仅会浪费电能,而且容易导致市电过流,所以要根据差模信号频率的大小来选取,一般选取C1=C2=100nF。图图4.4.1 4.4.2市电电压整流滤波和限流电路经过市电滤波电路滤波后的市电电压通过整流二极管D1—D4全桥整流后,以及滤波电容C3滤波后获得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为后面的开关电源供电。通过查找二极管的参数可以了解到IN5399的最高反向峰值电压为1000V,平均整流电流为5A,最大峰值浪涌电流一般为1.5A,最大反向漏电流为5A,通过比较后发现较符合作为开关电源的高速整流用。而滤波电容的容值大小的选取运算如下:对于整流滤波电路,假设在电路图的输出端C3并联电阻R,并且I为流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为200mA,U为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300V,则计算结果为:负载电阻:为了得到平滑的负载电压:由此得到滤波电容:若考虑电网电压波动,则电容器承受的最高电压为: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应选用标称为47/400V图图.3启动和供电电路开关电源分为自激式开关电源和他激式开关电源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自激式开关电源是由电阻和电容限流组成的,而他激式开关电源是通过电源IC来启动。这里选取他激式开关电源,这样更便于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由市电电压变换电路产生的300V电压经R5限流,降压后,对电源控制芯片或电源厚膜电路IC1供电端Vcc外接的滤波电容C10充电,当C10两端电压达到IC1内启动电路的启动阀值后,IC1内的启动电路开始工作并使基准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为振荡器等电路供电,实现开关电源的启动。由于本次设计中的电源IC选用的是UC3842,所以其启动电压为16V,耗电量为1mA以下,所以由此可以得到:限流,降压电阻R5:电阻R5所消耗的功率:所以电阻R5可以选取的规格为150/1W。滤波电容的选取需根据其ESR值来计算,首先纹波电流一般选取输出电流的25%:纹波电压一般为输出电压的0.3%左右:滤波电容:所以电容C10可以选取的规格为47/50V。图图.4振荡电路当UC3842启动后,UC3842的8脚会输出5.0V/50mA的基准电压,但同时会夹带着高频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会影响振荡电路的正常工作,必须滤除,而容值越低对于高频信号的滤除效果越好,所以接入一个低容值的滤波电容C5=10nF就可以很好的达到滤除效果。随后滤除了高频信号的5V电压通过定时元件R9对C6进行充电随着充电的不断的进行,使得C6两端电压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值Vt(约2.8V)时,使UC3842中的内部OSC振荡器中的比较器翻转,同时为C6提供放电回路,使C6两端电压迅速下降,当C6两端电压低于一定值Vd(约1.2V)时,比较器再次触发翻转,C6又通过R9进行充电,于是在C6两端就形成了Vd到Vt变化的锯齿波脉冲,而重复以上过程就能使得UC3842内部OSC振荡器输出矩形振荡脉冲信号。通过查取UC3842的DataSheet(芯片的数据手册)可以得到,一般选取R9=10,C6=3.3nF,因为尽管许多的R和C值都可以产生相同的振荡器频率,但只有一组可以得到在给定频率下的特定输出静区时间,从而对输出信号进行稳定的控制。而在实际电路的电路中,如图4.9中还添加了一个电容C8和电阻R8,C8主要的作用是完全的滤除高频干扰,防止对振荡信号的影响,而容量越小,滤除高频干扰的效果也就越好,一般取为1nF。而R8主要是起到一个泄放电荷的作用,防止电容的损坏,一般取为1.5K。所以可以得到:UC3842工作频率:图图.5开关管激励电路首先参见图4.3的UC3842内部方框图,再根据图4.15中的外部电路连线,这样就可以了解到UC3842构成的开关管激励电路的整个过程。他激式开关电源典型的激励电路多以RS触发器为核心构成。当芯片UC3842内的振荡器工作后,在图4.3的电路中产生的矩形振荡脉冲送到触发器的S端。当S端输入的脉冲信号为低电平,触发器的端为高电平,Q端为低电平时,推挽放大器的Q2截止,Q1导通,经Q1放大后的高电平激励脉冲由6脚输出,通过R4使开关管VT1导通。VT1导通后,300V电压通过开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VT1的D/S级,R6到地构成导通回路,回路中的电流不仅使T1存储能量,而且在R6两端建立取样电压。该电压经R7对C7充电,C7两端电压经3脚送到电流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同时当C7两端电压使电流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电压超过其反相输入端电压后,电流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使触发器R端为低电平,于是触发器输出端Q端为高电平,端为低电平。端为低电平后致使C7两端的电压泄放。而端为低电平后使Q1截止,Q2导通,致使开关管VT1截止,以免VT1因存储效应不能及时截止,因功耗大而损坏。开关管截止期间,T1次级绕组产生的脉冲电压通过整流滤波电路获得直流电压,为相应的负载供电。当振荡脉冲为低电平时该状态不变,直至下一个振荡周期振荡脉冲再次为高电平,RS触发器再次翻转,重复以上过程,RS触发器输出PWM矩形脉冲。该脉冲从芯片6脚输出后,驱动开关管VT1工作在开关状态。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升高后,由误差取样,放大电路产生的误差信号升高,该电压加到电源控制芯片UC3842的2脚后与2.5V基准电压比较,使UC3842内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降低,通过二极管使电流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降低,同时在输出电压升高期间开关管的D极电流增大,经积分后使UC3842的3脚输入的锯齿波脉冲提前达到1V。该电压加到电流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后,电流比较器提前输出低电平脉冲,致使触发器R端提前变为高电平,触发器输出端端输出高电平时间变短,触发器输出地PWM脉冲的占空比减小,通过驱动电路放大后从UC3842的6脚输出,使开关管导通时间缩短,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到正常值。其中的驱动电阻R4为了减慢开关管的导通,加快开关管的截止。同时防止当6脚输出过高时开关管烧毁,还要保证开关管能正常启动。6脚输出地最高电压为4.2V,开关管的门限电压一般为1V,输出电流约为0.1A,则:R3主要起到的作用是防止开关管电压翻转,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需使用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根据经验一般取就能很好的保护电路,又不至于消耗过多的能量。当开关管VT1导通时,300V电压经T1的N1绕组,VT1的D/S极和R6到地构成回路,回路中的电流在绕组N1上产生上正,下负的电动势,此时T1的能量被储存在T1内部,同时导通电流在R6两端产生取样电压,而且R6可以防止静电造成损坏,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作为采样电阻一般阻值选在1欧姆以下而且是精密电阻,所以选择。从取样电阻R6获得的取样电压通过R7和C7积分后加到IC1的3脚。当IC1的3脚输入的电压达到1V,被IC1内部的PWM电路处理后,IC1的6脚输出的激励脉冲变为低电平,使VT1迅速截止。所以可以选取C7为3.3nF,R7为560。图图.6电压输出电路具体图形可以查看图4.9的充电器原理图。当VT1截止后T1的次级绕组产生反相的脉冲电压,经整流滤波后产生直流电压为相应的负载供电。N3绕组输出地脉冲电压通过D6整流,C10滤波产生12—20V电压,不仅取代启动电路为IC1供电而且为光电耦合器PC1内的光敏管供电。N2绕组输出地脉冲电压经D7,D8整流和C16滤波后产生42—58V直流电压,不仅为48V蓄电池充电,而且通过R15—R18取样后加到误差放大器IC2的取样端。N4绕组输出的脉冲电压通过D10整流,C12滤波后,第一路通过R13加到光电耦合器PC1的1脚,为它内部的发光管供电;第二路为芯片LM324供电;第三路经R23限流,通过稳压管产生5V基准电压。R2在电路中起到了上拉电阻的作用,其阻值只需要5.1就可以达到工程上的要求。滤波电容C16:假设负载电阻为了充电器对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平稳:由此得到滤波电容:所以C16可以标称为470uF/63V。4.4.7稳压控制以及充电显示控制电路稳压控制电路由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和调宽或调频调宽电路(PWM电路)两部分组成。而其中的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又可分为间接误差取样,放大和直接误差取样,放大。本次设计是采用直接式的,它是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放大后,通过调宽或调频调宽电路控制开关管导通时间(或同时控制振荡频率和导通时间)确保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而调宽或调频调宽电路在前面已经介绍,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目前的充电器为了实现三段式充电和便于用户使用,设置了充电,显示控制电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LM324,取样电阻,发光管等元器件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取样比较,得到充电处于哪个阶段,然后控制发光管的亮暗来告知用户蓄电池的充电情况。总结与展望采用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24四运放电路设计的智能充电器,能够实现对电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并能够根据充电过程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无人值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设计时间短,在电路设计与充电算法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于以后不断改进。因电动车智能充电器对可靠性要求很高,因此除了要对整体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外,还要对保护电路进行完善考虑。为此,我们在下一步研究充电器可以设置输入欠压、过压及过流;输出过流、过压及短路;功率管过流及过热保护;蓄电池的过热保护。电动摩托车充电器已制造出实验样机,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是迅速的,我们坚信电动自行车使用铅蓄电池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持久性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它一定会演变成现实的生产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的枯竭,能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注定了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将贯穿整个时代。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节能又环保的新能源,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追求。为此,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战略性目标。作为能源领域最前沿的学生思维,为惯彻落实国家的这一发展规划,经过这次的设计之不足,创造性的想像了一下最新节能产品--电动车专用太阳能升压式充电器。可以采用单晶硅、多晶硅相结合,表面为多菱采光板体,优质高效晶硅板,对弱光响应特性非常好,光电转换率高达85%以上,无论室内外阳光强弱,可以不间断的吸收光线为电动车自行充电,使电池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增加行使距离,延长其电池寿命2-3倍,解除充电烦恼,能够满足电动车的不同用电负载。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携带,市场潜力大,前景非常广阔。参考文献(References)[1]赵良炳.现代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周志敏,周纪海.开关电源实用技术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王鸿麟,钱建立,周晓军.智能快速充电器设计与制作[M].科学出版社,2001[4]杨帮文.实用电池充电器与保护器电路集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5]杨旭等.开关电源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孙立群,张宝金.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维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致谢通过本次设计,对充电器的整个流程的实现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这方面的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拓宽。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自身技术的不成熟,设计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改进。在对设计实现过程中得到了王连英老师精心的辅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设计。在毕业设计即将结束之即,再次对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教诲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特别是我的指导教师王老师,在此我对王老师能在百忙之中不厌其烦的、精心的为我辅导而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我的班主任吴老师,感谢他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我的教育和关心。感谢信息科学部的所有老师,感谢所有任课老师教给我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让我能在这次论文及以后的工作中展开运用。向审阅和评议本论文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最后感谢学院、母校对我的培养!祝福各位老师和同学工作顺利!祝母校明天更加辉煌!附录(实物图):1.充电器实物正面图:2.充电器实物背面图:3.充电器实物充电时正面图: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