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1页
长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2页
长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3页
长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4页
长城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说课稿李凤霞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长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通过具体描述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2、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方法: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五、说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李凤霞教材简析:人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是一组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其中《长城》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课文共四段,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了解图意。1、介绍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2)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4)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1.自学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什么内容。三.理清课文大意及条理。1、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2、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个小标题。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图片等资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观察远景,感受雄壮。1、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师:请大家看这张图,这张图是在飞机上拍摄的,长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请大家读第一段。作者是怎样写远看长城的?(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印象。(2)为了说明它长课文还用上了什么词语?(3)课件出示长城示意图。让学生从图上找到长城跨越了哪几个省、市。2、指导朗读课文。3、渗透写作方法。三、近看长城,剖析结构1、在飞机上鸟瞰长城后,作者又来了长城脚下,对长城进行了一番近距离的考察。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我们接着看课文,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这段长城修筑在哪里?学生读书后回答。(课件出示八达岭资料)2、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指出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试着用简笔画把长城的结构画出来。3、讨论: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长城的构造的?4、通过读文看画画,我们知道了城墙的特点是高大坚固。你认为长城这样的设计合理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四、走上长城,体验伟大。俗话说:触景生情,所以作者站在长城上……(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综合两图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师: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总结全文。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长城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它甚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外国人一提起中国,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长城。课件出示(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六、请你当导游:课件出示两幅插图1、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想怎样向世界人民介绍长城呢?2、学生自由练说。3、上台当导游。七、布置作业,编写小报,引导实践: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截止2022年7月,我国已有长城、故宫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多渠道地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编写一期“神州风光”手抄报。

板书设计:

远看气魄雄伟

近看高大坚固伟大奇迹联想血汗、智慧凝成教学反思:备课时,我将这课的重点定为: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由远及近的表达方式。在上课时,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还是太单一了,学生对于长城的不了解,而我又补充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感觉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冲击力不够强烈。在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个重点句,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工程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