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课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_第1页
预防学课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_第2页
预防学课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_第3页
预防学课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_第4页
预防学课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空气空气是人类重要外环境,物理化学性状对健康、疾病有明显影响大气圈: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地球对流层特点:1、空气密度最大2、存在着气温递减现象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的度数,通常为0.65℃/100m。气温逆增(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形成上层气温高于下层气温的现象。不利于有害物质的稀释扩散。3、有垂直和水平流动4、存在复杂天气现象平流层特点:1、没有垂直流动2、臭氧层:2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

空气成分容积百分比(20℃,一个大气压)氮(N2)78.09氧(O2)20.95二氧化碳(CO2)0.03氩(Ar)0.93氖(Ne)0.0018氦(He)0.0005水蒸气4%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化学组成干洁空气组成(二)物理性状太阳辐射太阳炽热熔融物体太阳辐射—天气现象原因—光、热来源:43%能量到达地面

紫外线可视线红外线太阳光谱400nm320nm290nm200nmUV-AUV-BUV-C(1)紫外线<290nm的射线,被臭氧层吸收生物学作用1)抗佝偻病作用:麦角固醇\7-脱氢胆固醇UV-BVD2(麦角钙化醇)\VD3(胆钙化醇)肝脏羟化酶25-(OH)-D3(25-羟基胆钙醇)肾脏羟化酶1,25-(OH)2-D3(1,25-二羟胆钙醇)佝偻病发病率:春季高,秋季低预防佝偻病:VD+紫外线照射促进Ca吸收调节Ca、P代谢骨骼正常发育2)红斑作用皮肤上棘细胞层组织胺

或类组织胺

立即(原发)或6-8h发生(继发)局部潮红、水肿UV-B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

3)色素沉着作用皮肤细胞黑色素原

UV-A黑色素氧化酶太阳辐射吸收保护深部组织血管扩张,利于出汗,散热4)杀菌作用UV-C蛋白质变性解离DNA受损:胸腺嘧啶二聚体细菌死亡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中午12时~2时:强度大、波长短冬季、多云天气:杀菌作用弱5)其他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组织氧化,加速酶促反应,Hb、WBC、RBC增高,加速创伤愈合;兴奋交感神经;1)眼损伤--UV-A晶状体氧化性损害白内障

纬度低、海拔高,白内障发病率

--UV-B(250-320nm)急性角膜结膜炎:雪盲

电光性眼炎2)皮肤损伤光照性皮炎:红斑、水疱、水肿光感性皮炎:红斑、水肿、疱疹、湿疹皮肤癌:基底细胞癌、磷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有害效应

(2)红外线:760nm~1mm生物学作用基础:热效应健康效应—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代谢与细胞增生,消炎镇痛:理疗—加强UV-C杀菌作用有害效应—烧伤、热射病与日射病、白内障(3)可视线:400nm~760nm—产生色觉:紫、蓝、绿、橙、红等—生理现象发生节律性变化—预防疲劳、近视,否则视觉疲劳2.空气离子化空气正离子:空气中气体分子或原子外层电子逸出,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空气负离子:电子与中性分子结合为阴离子空气离子化:空气产生正、负离子的过程

产生:宇宙射线、放射性物质、雷电、瀑布、喷泉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改善睡眠、振奋精神、提高工作能力、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正、负离子

+中性分子

(10-15)轻离子

(n+/n-)灰尘、烟雾+重离子

(N+/N-)衡量空气清洁新鲜度的标志评价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负离子>103个/cm3;N+N-/n+n-<50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一)大气污染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原有的正常组成或性状发生了改变,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2.主要来源来源污染物工业企业燃料燃烧、废气CO2、SO2、NO2、灰分、CO、SOx、NOx、醛类、碳粒、多环芳烃交通运输石油制品燃烧而产生的废气CO、NOx、HC、SO2、颗粒物生活炉灶煤、液化气、煤气燃烧烟尘、SO2、CO、多环芳烃(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污染物浓度高,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而致烟雾事件煤烟型:例如多起公害事件光化学烟雾:例如多起公害事件生产性事故:危害更严重例如: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15万人中毒,5万人失明,2500人死亡(2)慢性炎症结膜炎、咽喉炎、气管炎、COPD(3)变态反应甲醛、石油分解产物、洗涤剂、铬

变态反应公害事件:四日市哮喘:SO2、粉尘引起(4)致癌作用大气污染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死亡率与PM10、B(a)P浓度关联居民肺癌发病率: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5)非特异性疾病多发免疫力,抵抗力常见病,佝偻病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污染区与对照区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含量(μg/ml)调查地区 检查人数 均数±标准误

污染区9841.5±1.08

清洁区101157.3±1.072.间接危害(1)温室效应:(2)形成酸雨:(3)破坏臭氧层:(4)形成大气棕色云团:(三)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SO2

性状: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来源:含硫燃料的燃烧,废气

SO3

健康影响:水溶性刺激气体溶于水H2SO4眼、上呼吸道刺激刺激上呼吸道平滑肌末梢神经感受器反射性收缩

吸附SO2的颗粒物变应原哮喘促进B(a)P致癌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

SO2:一小时平均浓度:0.5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0.15mg/m3(二级标准)2.NOx

性状:难溶于水,毒性:NO2>NO来源:燃料燃烧,废气健康影响:NO2为主,肺损伤明显对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肺泡刺激肺水肿NO为主,MHb,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亚硝酸根与Hb结合

MHb组织缺氧3.颗粒物种类总悬浮颗粒物(TSP):0.1

m~100µm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可吸入颗粒物(PM10):≤10µm能进入呼吸道,又能长期漂浮>5um,上呼吸道<5um,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PM2.5):≤2.5µm悬浮的时间更长,易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肺泡,还可入血。更易吸附有机物、重金属

PM2.5全球浓度分布图NASA2010年9月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健康影响呼吸道刺激、腐蚀慢性炎症、COPD

心血管系统: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PM2.5会导致动脉斑块沉积,引发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问题

致癌作用:含石棉、B(a)P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

PM2.5: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75微克/立方米4.光化学烟雾

眼刺激作用:红肿、流泪鼻、咽、喉、气管、肺刺激炎症肺水肿

来源: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成分:O3、过氧酰基硝酸酯类、醛类光化学氧化物健康影响:强氧化剂5.多环芳烃(PAH)

致癌作用:以B(a)P为代表例如:肺癌死亡率与大气B(a)P水平正相关大气B(a)P浓度每增加0.1ug/100m3,肺癌死亡率升高5倍云南宣威县肺癌高发:燃煤致室内空气B(a)P污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环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稠环芳烃来源: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健康影响:6.二噁英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皮肤损害:角化过度、色素沉着、氯痤疮免疫抑制: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致癌:第I类致癌物,多器官癌症包括多氯二苯-对-二噁英(PCDD)和多氯二苯呋喃(PCDF)等,共210种来源: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健康影响:

对机体内天然激素的产生、释放、运输、代谢、消除、结合、功能发挥以及维持体内平衡稳定和机体发育过程产生干扰作用的外源性物质。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环境激素三、室内环境污染与健康75%以上时间在室内、污染物种类多、不易排出(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燃料燃烧—SO2和颗粒物外,还有CO、CO2、NOX

—烹调油烟:200余种成分,致突变物为不饱和脂肪酸(UFA)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而成

妇女肺癌中50%与此来源的污染物有关2.人类活动

—呼气、大小便、汗液

—烟草烟雾:含有3800多种成分3.建筑和装饰材料

—再生材料、化工产品: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三氯乙烯等)—矿渣砖、瓦、水泥:氡及其子体

—石棉4.家用化学品

—洗涤剂、清洁剂、各种粘合剂、涂料、除害药5.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大气中SO2、NOx、颗粒物等

—冷却空调:军团菌、苯、机油(二)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甲醛

—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

—类神经征症状

—呼吸功能降低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萘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肝脏、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致癌物

3.CO

—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有密切关系

—CO水平与HbCO呈正相关,HbCO促进心肌缺氧4.氡及其子体

—引起肺癌,潜伏期15~40年5.病原微生物

—呼吸道传染病

—军团菌病:嗜肺军团菌孳生于空调冷却塔经水雾进入室内

—尘螨:变应原

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皮炎、鼻炎(三)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19项参数,综合判断说明:1.CO2

:反映有害气体的综合指标,通风换气效果标准≤0.l0%(日平均值)

0.07%——少数人不适

0.1%——普遍不适2.微生物:标准:细菌总数≤2500cfu/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