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桂花雨【教材分析】《桂花雨》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作品,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这篇文章既应和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又暗含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习惯,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但不能很好的整体把握课文,对课文中描写的情境感知有难度,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的引导,通过阅读进行情境的想象,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把握来剖析和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作者那份如丝雨般的思乡情怀对于没有远离故土的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课题】3.桂花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浸、缠、挑”等字词的意思。2.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摇桂花时的情景,抓住关键词句,用心感受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3.初步了解文中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1.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联系课后的“阅读链接”,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情感。【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搜集作者琦君的资料及有关母亲的散文、制作PPT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桂花雨》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并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所学内容:2.检查字词:先来看下这些字你还认识吗?(PPT出示)这迷人的桂花不但给儿时的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让现在的我牵挂不已,那这桂花到底让我牵挂着什么,这桂花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桂花雨》这篇课文,跟随女作家琦君的文字去感受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情感,来,一起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这一趟、一趟的桂花雨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字来概括。(指名学生来回答)教师小结:每个同学读完这篇课文以后啊,他所体会到的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共同的那个感觉,桂花给人留下了一个(非常的香)的印象。2.教师引导:读《桂花雨》这样的散文,要读出一个“情”字,通过桂花香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三、研读课文、品味“桂花香”1.自由朗读课文的4至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桂花香气的语句,并思考从这个香气当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预设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4自然段,并指名读)预设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5自然段,并指名读)预设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6自自然段)预设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7自然段,)2.教师继续引导:先来看第一句,这是个双重否定句,如果把它换成这样的句式,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点,为什么?(出示课件)预设:文中的句子好,因为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桂花的香。指名学生对比朗读,并回答。3.教师引导感受语言美:双重否定句能够加深情感,强调所有的都浸在桂花香里了。那这两句都出现了“浸”字,把它改成“飘”字好不好?为什么?预设:不好,因为“浸”字强调完全浸透,像水一样无处不在,环绕四周,而飘字突出不了这个意思。教师过渡:是的,桂花的香已经无处不在了,已经弥漫了小村的每个角落,从这个“浸”字中我们就感受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板书:爱桂花)如果我们再联系下文来看,你又有怎样的发现呢?4.指名读第6自然段提问: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预设:我觉得桂花不仅开花时香,把它晒干用来泡茶和做桂花饼也一样很香。(6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桂花给人们带来的甜蜜和幸福。教师过渡:这迷人的桂花香已经不受季节的限制,既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还把这浓浓的香气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作者用一个“浸”字把这桂花的香气写得看得见摸得着,对桂花的怀念之情也就蕴含在字里行间了。可见作者琦君对这桂花的喜爱之情了。(板书:迷人的香气)5.朗读指导: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两句话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与浓郁。(PPT出示)四、想象画面,感受“摇花乐”1.教师引导学习:除了香气,还有什么是母亲和我念念不忘的呢?预设:童年的摇花乐(5自然段)板书:摇桂花提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自然段,联系生活说一说什么是大事?你在什么时候会缠着妈妈呢?预设1:大事就是特别重要的事,我特别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就会缠着妈妈。师总结,这体现了作者小时候对摇桂花这件事的重视。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吃早饭时我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玩耍时我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午饭时又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急切、迫不及待)指名读,要求:读出“我”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师范读,再指名读。师点评齐读: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到文中读,引读—摇花对我来说……3.想象画面:接着读,可是母亲……此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乌云密布)指名读:谁来带着画面来读一读这句话。提问:此时我的心情又变得怎么样了啊?(激动、开心)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预设:我从“抱、摇、喊”这些动词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时的兴奋。师总结:连用两个惊叹号,可见作者当时是多么的喜悦,(板书:兴奋、欢乐)(PPT出示:这下,我可乐了……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指名读:谁来带着兴奋、喜悦的心情来读一读。生读,师点评(要读出一个乐字)再指名读4.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我使劲地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了,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摇下了好香的桂花雨,我摇啊摇,还摇出了什么?(童年的乐趣、童真)提问:可是这些都已经不在了,作者念中学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漂泊的生活,相继在美国、台湾生活。当回忆起童年那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回忆满身满树的桂花雨,你觉得又摇出了什么呢?(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念童年)教师总结:思念桂花,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埋在心中。齐读:我们带着作者的感情,再来读读这令作者印象深刻的画面吧,这下我可乐了,预备齐。五、回顾全文,感悟“思乡情”1.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趁机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史,并相继介绍杭州“满觉垅”的桂花闻名天下)2.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说杭州“满觉垅”的桂花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提问:这两段话是作者在自己作品中写道的,这里的木樨花指的就是桂花,想一下是不是杭州的桂花不香,瞿溪的桂花香。预设:不是提问:那是什么道理呢?预设:因为虽然这里的桂花也很美很香,但是表达的不仅仅是桂花,而是对家乡的想念。(板书:忆桂花)师总结:都说“月是故乡明”,在作者和母亲的心里“桂花”还是故乡的香,最美,最动人。作者和母亲思念的不仅是故乡的桂花,还有故乡美好的一切。教师过渡:她比的不是香气的浓和淡,而是情的深和浅。这是我们一般的人、普通的人所体会不到的感情,这种感情也是一种乡情,但是这种乡情郁积了那么多年了,它已经淡淡地成为了一种忧愁,这种愁也叫乡愁。(板书:思乡)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写到最后一句话,隐隐地表达了那种淡淡的乡愁,拿起课文一起读最后一句话。生:齐读提问:思考一下,既然作者如此想念家乡,为什么文章的结尾不直接说,而是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预设:我觉得在作者童年记忆里,桂花已经成为最美好的事物了,在作者的眼里桂花就代表着故乡。师总结:作者借具体的事物—桂花来抒发乡愁。(板书:借助桂花抒发思乡之情)4.回顾课题,升华情感: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就是通过描写这一件又一件美好的回忆,一个又一个和桂花有关的事情,来寄托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感的。现在你再看到桂花雨这个题目时,眼前又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生答师总结:我想你可能看到了一位满眼都是乡愁的老人,时时回忆着自己的故乡,用颤抖的手记录下来童年美好的回忆,这就是琦君笔下的桂花雨啊。(PPT出示)六、课堂小练笔1.根据课文中的桂花还是故乡的香,仿写:什么还是故乡的什么要求:选择最能够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对家乡的一种特殊的感情的事物来写一句话。(生写师巡视,巡视的过程发现不妥的句子加以纠正。)2.指名几个同学把自己写的内容读出来。3.点评,师生讨论七、课堂小结师小结:我们在课外可以读读很多写乡情甚至写乡愁的文章,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琦君的《桂花雨》,还有很多的文章,比如说鲁迅的《故乡》、李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要注意比较:1.其他的人写乡愁和乡情是借什么东西来表达的。2.他们写的和作者琦君写的有些什么样的不同,明白了嘛,好,下课八、布置作业1.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2.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动笔写一写。(尝试用今天所学到的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写)【板书设计】3.桂花雨爱桂花——迷人的香气摇桂花——兴奋、欢乐借助桂花抒发思乡之情忆桂花——思乡【教学反思】“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索医工融合下的智能医疗技术对防治尿毒症的作用
- 珠海2025年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梅华幼儿园招聘合同制厨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技赋能解析AI游戏设计的未来方向
- 滁州2025年安徽滁州凤阳县城区学校选调教师14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长江航运总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智能物流创业项目合伙人合同3篇
- 2025年度室内外景观设计及施工合同2篇
- 枣庄2025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校园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昆明云南昆明安宁市温泉小学编外聘用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华师大版选修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欠电费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区数学选择题填空压轴题汇编十八含解析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三氟乙酰氯(CAS:354-32-5)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