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_第1页
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_第2页
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_第3页
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_第4页
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与溶剂】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13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教学用具准备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情境导入、二、新课教学小结四、作业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学生1: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学生2: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学生3: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教师引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及溶液的特征1、【实验9.1】几种物质溶解于水学生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学生回答:我们这组的实验现象是: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在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食盐糖硫酸铜晶体现象

结论

结论是:它们都能溶于水中。教师:很好。还有没有不同的现象和结论的?学生甲: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教师:很好,这说明这些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谁能说出有什么办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学生乙:可加水。学生丙:还可加热。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观察得也很仔细。下面让我们再来观察老师的这五种溶液,要求从上、中、下、左、右仔细观察有些什么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得出溶液等概念。生1:它们的颜色不同。生2:每一种液体都一样。生3:它们都是混合物。2、引导学生归纳溶液的定义和特征,溶质和溶剂的定义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什么是溶液呢?(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板书到黑板上)设疑:根据你们的观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来?(学生1:均一、稳定。)【实验演示什么是均一与稳定】3、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生2: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学生3: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学生4: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归纳: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等。其中最常见的溶剂是水,最常见的溶液是水溶液。4、应用: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生1:这很简单:用水和洗衣粉洗。】师:同学们回答得对,但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溶解原理】(二)、-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以及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实验9.2】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学生1:现象:碘不溶于水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但碘能溶于汽油中,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中】溶剂溶质现象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结论结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学生2:不对,我认为碘是很难溶于水,不应是“不溶”。】教师点评: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事溶质和溶剂】、溶质的状态及其与溶剂的辨别1、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2、【实验9.3】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并填表【学生甲:我们小组的实验:振荡前现象:液体是分层的;振荡后现象:液体没有分层;静置后现象:液体也没有分层;】结论是: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3、教师点评并设疑: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学生乙: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1《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2、将自己家中现有的物品制成溶液,并写成小论文形式,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3、教科书P33习题。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溶解热现象和乳化现象】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2.15教学目标了解几种物质溶解在水中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其原因。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溶解于水时的温度变化及其原因。难点:物质溶解于水时的温度变化及其原因。教学用具准备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二新课教学三小结四作业1、复习溶液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剂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2、实验导入新课:将下面装置中滴管中的水加入瓶中,等固体NaOH溶解后,观察左侧U形管中a端和b端页面有何变化?NaOH(一)溶解热现象1、【实验9.4】探究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1)、取三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20ml水,用温度计两处水温;(2)、分别向三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并搅拌;(3)、待溶解后在分别用温度计两处溶液的温度,并与原来的温度比较看看看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4)、若把前面装置中固体换成硝酸钠,那么左侧U形管中a端和b端页面有何变化?试解释看到的现象。2、讲解溶解热现象的成因(1)、过渡:为什么物质溶解时有的放出热量而有的吸收热量呢?(2)、讲解溶解过程的两种变化---扩散和水合,扩散过程吸收热量,而水合过程放出热量,两种过程相互作用就使溶液温度发生变化。(二)、乳化现象1、设疑:把油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呢?【实验9.5】

2、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并填表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

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

匀不分层

不干净

水、植物油、洗涤剂

分层

均匀

不分层

干净

3、教师讲解乳化现象就是利用乳化剂是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如花后形成的小液滴能随水流动。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个现象?【学生2:我看到妈妈在洗碗时,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洗头是、洗澡时等)……】4、常见的乳化剂有哪些?(洗涤剂、洗头膏、洗发精、沐浴露)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练习课课外辅导时间讲评作业,释疑纠错,适当隐引申【《绩优学案》对应的合作探究题】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16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2、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教学重难点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其余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其余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教学用具准备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mL水)、玻璃棒1根、5gNaCl(预先称好)、5gKNO3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二新课教学三小结四作业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问题探究,得出结论1、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上台展示,投影结论。①5gNaCl能溶解在20mL水中;②10gNaCl不能溶解在20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2、误导结论,延伸探究。“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3、陌生物质,引发探究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gKNO3,能否再溶?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回归原温,静观其变。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片中)。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4、阅读理解,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二)增补结论,领悟涵义室温,5gNaCl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gNaCl室温,10gNaCl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固体↓+5mL水室温,10gNaCl在25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室温,5gKNO3在20mL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gKNO3室温,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下,10gKNO3在20mL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分析归纳结论:【1.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见书本】(四)、深化探究,激活思维1、室温下,10gKNO3在20mL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5gKNO3;冷却到室温,20mL水溶解KNO3的质量不超过10g,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探究发现,联想顿悟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2、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学以致用,趣味延伸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说一说,议论议论1、《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2、教材P40,习题1、5、6。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P40)。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2.20教学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教学用具准备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问题导入二新课教学三小结四作业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一)固体溶解度定义1、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学生甲:不相同。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2、教师:那么,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学生:溶解度。3、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板书)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4、教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时NaCl的溶解度。【学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乙:不对,应该是36.0g,溶解度有单位,单位是g。教师:(表扬乙,肯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准确,溶解度有单位。“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甲:在20℃时,36.0gNaCl在100g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乙: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5、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剂为100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二)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8.0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g。B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gC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四)溶解度曲线及其含义1、导入;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2、绘制溶解度曲线图【见课本p37】3、分析曲线图,归纳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见课本p38】4、师生共同完成课后3、4、5题,了学习利用曲线图解决实际问题5、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溶解度值、变化规律,溶液状态等】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意义及其四要素,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2结晶的方法和气体物质溶解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21教学目标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了解结晶的方法及对应条件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结晶的方法。难点;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结晶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二新课教学三小结四作业1、复习饱和溶液定义及溶解度的影响因素2、在实验9.6中硝酸钾溶液冷却后院烧杯底部出现了固体,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晶1、联系实验讲解什么是结晶【溶质一晶体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一过程就叫结晶】2、结晶的方法【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3、结晶方法的选择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冷却降温的方法使之结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之结晶4、海水晒盐的原理5、完成课本p40--41页6、7、8、9题粗盐的提纯方法---根据杂质选择结晶方法步骤:高温溶解、过滤,冷却,水洗,烘干,【称量,计算、出盐率】所用仪器:开水,粗盐,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气体物质溶解度1、定义见书本【自学】2、倾向其他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压强和温度】3、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p38讨论题】本节课你有什收获?《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完成《练习册》习题二次备课教学反思酌情加一节练习课讲评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22教学目标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实验导入-【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编号溶液颜色清水量硫酸铜的质量溶液质量1

2

3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新课教授(一)溶质质量分数自学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2,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学生:(一下子就找到,并大声念出来)】(教师跟着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二)尝试应用:1、刚才在同学们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尝试练习,并很快顺利完成。】2、讨论;[课本p43讨论题]3、巩固练习:同学们完成得非常不错。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题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做完后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例210g10.8%的硝酸钾溶液倒入盛有98g水的烧杯z中得到A溶液,A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3用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4%的氯化钠溶液,需要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三)引申练习:在此,用到了另一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mL内含:12.5克葡萄糖5%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推导公式,完成肯本例题3创造型练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医疗用葡萄糖注射液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好,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同学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像力真是超出了我的想像,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三、本课小结: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思考、回忆)师生共同叙述:进行本课小结。四布置作业1、《全效课堂》里对应的基础和提升题,选作中考模拟题,2、同时完成《练习册》习题和p45课后习题3、生活中你们都见到了哪些溶液,请你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二次备课教学反思加一节练习课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实验活动5溶液配制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2.23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重难点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方法及所用仪器难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教学用具准备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投影显示)市售过氧乙酸\[C2H4O3\],名称

质量分数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过氧乙酸

40%水

55%双氧水

5%此信息表明的含义有哪些?学生: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表示每10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含40份质量的过氧乙酸、55份质量的水和5份质量的双氧水。2、教师:我们家住农村,你们在家有没有看到过父母在种地时选种的过程啊?教师:你们能简单地说说这个过程吗?先要配药水,然后把种子放到药水中,教师: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配的是什么药水啊?学生:不知道!教师:其实,他们配的药水只不过是盐水,但却规定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通常是16%的。那么你想不想在配药水时帮帮父母呢?学生:当然想了!教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两种方法来配制16%的食盐水二、新课教学(一)配制的步骤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3,把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归纳一下。学生:(看书,并通过讨论,进行归纳)师生共同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1计算;2称量;3配制;4装瓶,贴签。(二)1、需要的仪器:我们先一起来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水、食盐、20%的食盐溶液)。(三)请你用水和食盐为原料,配制50克16%的溶液。1、计算:计算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食盐各多少克?(学生思考、计算;师生交流,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16%=8g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8g=42g答:要配制50克16%的选种液,需要水42克,食盐8克。2、称量:用天平称8g食盐(NaCl)注意天平的用法【天平的调整,称量纸或烧杯,物码位置,读数方法】用量筒量取42g水,注意正确量取【量筒的选用,量筒的放置,正确读数方法,仰视读数和俯视读数的不同后果】3、溶解【即混合搅拌】搅拌的作用4、装瓶贴签三、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全效课堂》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九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单元小结与复习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2授课时间2.27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回顾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本章内容,理清本单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学重难点重点:知识整理难点:理清知识间内在关系教学用具准备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导入二小结三作业本单元学完了,所学的内容大家都记住了吗?结合p4提示回顾主要内容:1、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和计算方法(二)相互关系:1、主要概念之间相互关系: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三)讲解一些典型的习题[见练习册p19]]师生共同完成《练习册》p19单元综合练习二次备课教学反思加一节课讲解练习册综合练习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1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③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难点酸碱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教学用具准备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浓盐酸、浓硫酸、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通过对第六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呢?酸碱指示剂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演示实验10-1]→做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完成p51表格,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酸无碱红二、常见的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演示实验10-2]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后的现象瓶口有白雾(稀HCl无)无明显现象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其他常见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磷酸(H3PO4)、柠檬酸等等三、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把浓硫酸露天放置,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用途:可作干燥剂,干燥O2H2CO2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2.腐蚀性:能把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使其变黑炭化。[演示实验10-3]3.浓硫酸的稀释[演示实验10-4]→浓硫酸溶解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飞溅!故浓硫酸的稀释要非常小心: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四、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置方法:应立即(用抹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内容及收获作业:《》全效课堂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十单元课题1酸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硫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难点重点:硫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难点:酸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准备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浓盐酸、浓硫酸、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复习引入】复习酸碱指示剂及浓硫酸的特性新课教学(一)酸的化学性质1.复习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复习【实验酸能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金属+酸→盐+氢气【见第八章】3.【实验盐酸、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性氧化物+酸→盐+水酸与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现象----用途:清除铁锈(二)归纳酸的共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内容及收获【布置作业】全效课堂相关达标作业提升作业选作完成课后作业二次备课教学反思酌情加一节练习课:讲评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1常见的碱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6教学目标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难点重点: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氢氧化钙的制法及用途难点: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教学用具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复习引入】-------复习酸的通性二、常见的碱(一)氢氧化钠NaOH------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1.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2.强烈的腐蚀性(图10-7)→碱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的处理方法: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3.吸水性,【实验10-6】→易潮解—可做干燥剂保存方法:密封保存(露天放置,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并与CO2反应二变质)4.用途:=1\*GB3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2\*GB3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3\*GB3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5.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二)氢氧化钙Ca(OH)2白色粉末,微溶于水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2.腐蚀性【实验10-6】3.制法:CaCO3====CaO+H2OCaO+H2O==Ca(OH)2CaO溶于水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Ca(OH)2溶液即为常用的石灰水溶液。4.用途:=1\*GB3①工业:制漂白粉;=2\*GB3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杀菌=3\*GB3③建筑:石灰乳用来粉刷墙壁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性质与NaOH相似;氨水NH3·H2O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全效课堂相关达标作业提升作业选作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九单元课题1碱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8教学目标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教学重难点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难点:碱的性质教学用具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导入新课二、碱的性质【活动与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复习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酸性氧化物+碱→盐+水CO2+Ca(OH)2=CaCO3↓+H2O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3+2NaOH=Na2SO4+H2O用途:灰浆刷墙。碱必须密封保存,否则会变质。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化学方程式:归纳碱的共同的化学性质4.具有通性的原因:碱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三、溶液导电性四、【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内容及收获五、【布置作业】全效课堂相关达标作业提升作业选作完成课后作业二次备课教学反思酌情加一节练习课:讲评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十单元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9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中和反应的实质及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教学用具准备药品: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醋、食盐水、NaCl溶液、CuSO4溶液、NaCO3溶液仪器:烧杯、玻璃棒、点滴板、胶头滴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一、【引入】我们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知道它们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果我们把酸和碱放在一起,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吗?二、新课教学(一)中和反应及其实质探究1.【实验10-9】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NaOH和HCl是否生了化学反应?【加指示剂的作用】NaOH+HCl==NaCl+H2O2.分析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及颜色的变化3.【看图10-13,理解NaOH和HCl反应的实质】: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3.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如:NaOH+HNO3==NaNO3+H2OCa(OH)2+2HCl==CaCl2+H2O(二)中和反应的用途:处理污水;改良土壤;中和胃酸,治疗蚊虫叮咬。三、【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内容及收获四、【布置作业】全效课堂相关达标作业提升作业选作完成课后作业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第十单元分课时教学计划第十单元课题2溶液酸碱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授课时间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难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教学用具准备药品: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醋、食盐水、NaCl溶液、CuSO4溶液、NaCO3溶液仪器:烧杯、玻璃棒、点滴板、胶头滴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步骤教学流程复习中和反应及其用途,【引入】酸碱指示剂-----可知溶液的酸碱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知道某溶液酸性或碱性到底有多强,那就需要用到酸碱度的概念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