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狮子林的传承与变迁
一、作为重要性的景观,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民国时期石子林原为菩提寺后院。元朝至正元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弟子拥戴。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禅师建造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菩提正宗寺”、“圣恩寺”。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洪武年后,禅林荒废。万历十七年,长洲知县江盈科发放钱粮,遣散住户,重建旧景,改称狮子林为圣恩寺。康熙乾隆年间,园主分别为张士俊和黄兴祖,黄兴祖将其更名为“涉园”。咸丰年间,狮子林年久失修,至清末仅剩荒草断垣,惟有假山依旧。其后几经变迁,于1917年被富商贝润生收购并花费将近七年的时间扩建重修。解放后贝氏家族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1954年对公众开放。如今的狮子林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已经成为向公众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自建园伊始,至今已有近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总的来说,狮子林经历了禅宗丛林——寺庙——后花园——私家花园——文化遗址的类型变化,期间还曾一度为早期的公众活动场所。园主的更替和类型的变化,使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造园艺术在园林中得到反映与保留。二、石景园的建筑布局狮子林原址本是宋代官员的花园旧址,占地约十亩,屋不过二十间,竹林茂密,并遗有大批太湖石。据记载,出于禅宗的传统,林内不设佛殿,唯建禅窝、卧云室、立雪堂,又在宋代遗留的梅树、柏树旁分别建了问梅阁(客舍)与指柏轩(僧堂),共十二景。元末明初,江南著名文人纷纷在此题诗作画,其中倪瓒的《狮子林图》描绘记录了园内全景。不久以后,禅林荒废。明万历十七年,江盈科重建旧景,但对原来的空间布局有较大改动,在元代狮子林之南创建山门、大殿与经阁,原来湖石林立之区为后花园。而清乾隆年间,园归黄氏所有,成为私家园林。黄氏不但精修府第,重整庭院,而且因其内有五棵参天古松而建五松园。从《南巡盛典图》中也确可看出有巨松五棵,三棵在中部假山间,两棵在东部。但五棵古松今已无存。自此寺园分开,园门朝向潘儒巷。到民国时期,贝式家族循故址、复旧观,并在园旁建贝氏家祠,将大门改在园东,周筑高墙,园三面环以长廊。增建燕誉堂、小方厅、九狮峰、湖心亭、九曲桥、石舫、荷花厅、见山楼、牛吃蟹等景点。今天的狮子林园貌,基本是贝氏重修后的格局。纵观现今狮子林的总体布局,其平面呈东西略宽的长方形,四周是高墙峻宇中间围出一方园林天地。院内主要建筑集中在东北两面,湖石假山位于东南,西、南两面为长廊,水面集中在中央,呈现出建筑围绕山石池水的典型布置方式。从入口进去便是贝氏宗祠,给人感觉气氛肃穆。由祠堂向西隔开一条复廊,平行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主厅燕誉堂、小方厅和九狮峰。九狮峰院以九狮峰为主景,东西各设开敞与封闭的两个半亭,互相对比,交错而出,突出石峰。这种通过院落层层引入,步步展开的手法,使空间变化丰富,景深扩大,为主花园起到绝好的铺垫作用。主花园内荷花厅、真趣亭傍水而筑,后有复廊,由亭中向外望去,石峰重叠,树木葱茏,一弯池水,几曲平桥,景色十分秀丽。主花园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部,前后错落,形式多变,是园中坐南朝北的造型最丰富的建筑群落。西山虽属贝氏新建部分,但飞瀑亭、问梅阁、立雪堂则与瀑布、寒梅、修竹相互呼应,点题喻意,令人回味无穷。扇亭、文天样碑亭、御碑亭由一长廊贯串,打破了南墙的平直、高峻感。而长廊即围合出山水空间,也有机地组织了游览线路,构成了狮子林造景、布局和交通流线的特色。总的来说,狮子林大体继承了原有的布局和手法,但由于建造年代的不同和贝氏在重建时对园林的理解不同,在建筑材料的运用和体量比例上看,石舫过于写实,问梅阁体量过大,见山楼外形中西结合,参杂近代西洋建筑手法,甚至有混凝土六角亭,与周围建筑不够协调。此外,园中的花木配置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元末始建时,狮子林里既无梵宫琳宇,也无奇花异草,园内万竹阴阴,老梅一棵,虬柏数本,因梅柏被惟则当作禅宗公案的物质载体。清代初期起,狮林假山上植有长松五棵。假山水池面积较大,留给花木的地方相对较少。贝氏重建狮子林时,不仅继承了历史的山水格局,在花木方面也仍以柏、竹、松、梅为主调,松梅均为补植。同时在各庭院里设置花坛,栽植石榴、樱花、牡丹等,又挖池植荷,立架供紫藤攀援,为园林增色添彩。另一方面还不定期举办花会,如每年春秋雨季举办的花卉展。三、假山设计体现了佛教文化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为我国古典园林中现存最著名的假山群,是明代以前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堆塑假山艺术手法的典型代表,袁学澜在《狮子林记》中曾有评价说:“石之奇,为吴中之冠。”狮子林的假山可分成四个片区:为大假山、岛上的太湖石假山(简称岛山)、水池西岸的土石山(西山)与南岸的临水太湖石假山(南山)。大假山的顶部竖有林立的石笋与太湖石峰,盘旋曲折的蹬道穿行于峰、岭、谷、洞之间。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二十一个洞口。与狮子林初建时所体现的禅宗思想一样,其中的假山意境也取自四大佛教名山,特别是九华山的耸峰峻石之境。设计的上、中、下三层假山分别代表人间、天堂、地域三重境界,穿游其间,体味人生百态。而假山立意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采用比喻、夸张、借代等手段,汇集了佛教故事中珍禽异兽的精华。其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把有限空间里的游览路线延长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体现了一种“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空不在实”的造园思想,也包含了以显寓隐,以实写虚,以有限见无限,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境界的禅宗思想。从《南巡盛典图》中可看到,当时水池西岸是笔直的驳岸,岸上是平路,已到西墙根;水池南部之东为栏杆,栏杆东为平地。西山部分是民国初贝氏改造扩建的。西山的地势北高南低,土山分高低三层,山脚与山道两侧缀以太湖石,可防止雨水冲刷,远望时使人感觉其风格与大假山、小假山、岛山、南山遥遥相应。此外,贝氏在西山上以太湖石叠瀑布一川,飞流数叠,为假山增添了动态景观。经过与历史资料的比对分析,虽然历代园主都曾对其有所修葺,但总体而言大假山及其西侧的岛山仍基本保持元代建园之初的原状,相对完整地反映了建园之初的叠山理念和文人园林的艺术特点。四、狮子林是明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狮子林的经典不仅体现在布局营造和叠山理水上,也体现在包含其中的细节与材质。狮子林中漏花窗形式多样,做功精巧,尤以九狮峰后“琴棋书画”四个漏窗和指柏轩围墙上以自然花卉为题材的泥塑漏花窗为上品。而空窗和门洞的巧妙运用,则以小方厅中这两幅框景和九狮峰院的海棠花形门洞为典型。但贝氏的扩建与修葺同时也将西洋的建筑手法引进园中,比如见山楼和石舫上的彩绘玻璃以及湖心亭曲桥上的铁栏杆,这些多少都造成了与整个园林风格上的不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停车场经营管理承包合同10篇
- 登记信息保密协议书格式
- 瓷砖销售订单合同协议
- 电建外包服务合同协议
- 益阳楼盘买卖合同协议
- 环境整治委托合同协议
- 酒水业务员承包合同9篇
- 电站渠道合同协议模板
- 玻璃小隔断安装合同协议
- 玻璃纤维筋合同协议
- 2025年03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公开招聘专干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高温急救知识培训
- 学前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的方法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江南美术遗产融入美育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 诊所医疗质量相关管理制度
- 西雅图驾驶证考题及答案
- 综合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消毒管理与质量标准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