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_第1页
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_第2页
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_第3页
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_第4页
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音乐研究双重入围者

一、民族音乐研究多以“音乐学术之物文化部于1958年成立了董事会。同年8月7日,周扬视察了音乐学院,并发表了一篇题为《音乐一定要与民族传统相结合》的报告(见《学校》第二版)。他强调:“在做音乐方面,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中国人,我们必须注意我们国家的东西。”。”同月,中央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团”,《校刊》的1959和1960年第7、8、9(两期合辑)、10等期均设“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调查专辑”栏目,其中收录了有关侗、僮、布依、瑶、土、藏、维、朝、撒拉等民族的9篇民间音乐调查报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原《校刊》)于1980年复刊,老院长赵在代发刊词《关于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里,强调了应该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处理好“中西关系”,要继承刘天华、黄自等老一辈学人“学兼中西”的品格等问题。因此,从一开始,《学报》就对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开初的几期《学报》设了一个“理论研究”栏目,每次最少有三篇论文,其中至少包含一篇民族音乐理论文章;多的时候有五篇,民族音乐理论文章则多至三篇。上述资料表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内的学术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像外国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音乐美学等学科分支都尚未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民族音乐研究便成为当时音乐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同时,也由于当时国内的其他音乐院校和音乐研究机构尚少有学术刊物存在,以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乃成为当时各音乐院校最主要的民族音乐学术研究阵地之一,它为此后本刊“民族音乐研究”栏目的成立和发挥其学术影响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学报》原来的“理论研究”栏目已经有了按专题分散聚集的趋向。该年第二期里,各类文章已经按专题分栏,并且有了一个专事民族音乐研究的版块,但还未冠具体的栏目名称。第四期便正式出现了“民族音乐研究”栏目。该期共发表了理论文章7篇,属该栏目的文章便占了6篇,其中包含了迄今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界最具影响力的论著之一——《音腔论》(沈洽)。1982年全年本刊共发表15篇专题研究论文,民族音乐便占了10篇。由此至今,《学报》几乎每年都少则有2至3期设立“民族音乐研究”(后改为“民族音乐”)栏目,近两年来则增至每期都有属于该栏目的几篇论文发表。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至今,《学报》已经发表有关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论文大约240篇,其中,1982年以来在“民族音乐(研究)”栏目发表的该类文章大约有220篇。综上所述,可以说相比其他类型的音乐栏目,本刊的“民族音乐”栏目一方面凸显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本文化”和“本土化”特色;另一方面,它在同类栏目中创办时间最早,时间跨度最大,体现了该类栏目在中国音乐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历史性特点。从发展历史看,本刊自1999年以来,一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等;另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2-2004版发表数据统计,自2001年至2003年,本刊的“类目影响因子序”和“类目总被引频次序”(类目:XB1.2.7——大学学报\社科专业类\艺术院校)等重要指标在三年来均位列各艺术院校学报的第一位,“民族音乐栏目”作为本刊最具特色和学术实力的栏目,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刊同时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刊物,有体现本院优势的全国重点学科音乐学作为学术依托。目前,它已经成为本刊乃至全国音乐学刊中的一个品牌栏目,长期以来在音乐学术界发挥了较显著的学术性影响。二、“民族音乐研究”专栏的创新学术成果1.音乐学术影响显著在我国的音乐学术论文中,有关民族音乐(或传统音乐)研究的论文一向居原创性论文之冠。在这类论文中,本刊“民族音乐(研究)”栏目曾发表了院内外一批引领学术潮流或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论文。例如,在该栏目有关汉族传统音乐的研究论文里,中国音乐学院沈洽教授(现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的《音腔论》(1982.4;1983.1连载),是中国音乐界首批研究生学位论文之一,该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腔”基本特性作了清晰而有说服力的界定,发表后在国内外音乐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据CSSCI1998-2003年统计,其文章被引率居中国音乐学术论文被引率排名第4位。此后,沈洽又在本刊发表了其他作为音腔论的后续研究成果的重要论文数篇,均在音乐学术界起到了较明显的学术性影响。又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苗晶、乔建中的《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上)(下)(1985,1;1985,2)一文以及苗晶此前在本刊发表的《我国北方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983,3),均为其课题《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成果评选专著三等奖)的首发成果,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各地传统音乐研究领域掀起了有关音乐地理学研究的热潮。10年后,乔建中又在本刊发表了作为该项课题的重要后续成果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与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1998,3)一文。再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袁静芳的《乐种学导言》(1992,1)一文,为《乐种学》(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课题的主要阶段性成果。随后,作者又在本刊发表了同此论题有关的论文数篇,培养了十余名该研究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均起到良好的社会影响。此外,王耀华的《关于开设〈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的构想》(1991)一文,为随后同类课程的开设及一系列教材的出版开了先例。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面,1958年由本院教师方暨申等人发表的一系列调查报告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开了先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田联韬也在本刊发表了《西藏古典音乐论著〈乐论〉及其作者》(1989,4)、《侗族的歌唱习俗与多声部民歌》(1992,3)等文,均系国家教委“七五”、“八五”规划博士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系统研究”、“藏族传统音乐考察研究”等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另外,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中,澳大利亚籍中国学者杨沐关于海南汉族及西北回族音乐的研究,樊祖荫关于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研究,杜亚雄关于裕固族与匈牙利民族音乐的比较研究,蒋菁关于戏曲音乐与西方歌剧的比较研究,蓝雪霏关于福建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周吉、赵塔里木关于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研究,张伯瑜、周青青、钱茸、褚历等人的汉族传统音乐研究以及蒲亨强、薛艺兵、杨民康、刘红、刘桂腾、桑德诺瓦等人的宗教仪式音乐研究,均是近年来在中国音乐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2.学术地位逐步提升十余年来,本刊的“民族音乐研究”栏目发表了大批本院和其他音乐院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节选,其中不乏学术精品,例如,本栏目发表的李玫(福建师大博士、本院博士后)的《民间音乐中“中立音”现象的律学分析》一文,其相关的博士论文《“中文音”现象研究》已获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在本院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方向培养的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在本栏目发表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在2002年首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便有他们在本栏目发表的下述论文获奖:《论云南与东南亚掸傣系族群传统器乐的社会阶层特征》(杨民康,一等奖)、《蒙古音乐术语urtuindaguu(乌尔汀哆)辨释》(包达尔汗,二等奖)、《蒙古族古代宴飨习俗与宴歌发展轨迹》(崔玲玲,二等奖)。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音乐学术界的视野有所拓展,各个中外音乐学的研究领域纷纷破土而出,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从原创性学术土壤环境的角度看,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在其中仍然拥有较大的自身优势,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步伐,是中国音乐学术界最值得珍视的理论阵地之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栏目,在高校各学报同类栏目中无疑具有令人瞩目的一席之地。三、民族音乐研究之路径改革开放以来,该栏目还引进和介绍了一系列有关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文章,例如,[美]M.胡德《谈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问题》(1984,2)、章珍芳《解析艾伦·洛马克斯的“歌唱测定”体系的观念及方法》(1988,4)、张伯瑜《认知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2003,3)以及美籍华人学者赵如兰、荣鸿曾等人的论文,为我国民族音乐研究领域同国际学术界的理论接轨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四、对本打字期刊的调整、组织规范和专题研究方面的问题的对策本刊一向以论文的编校质量为重,从2003年第一期开始采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后,愈发促使自己按照相关的要求,把好编校和审稿的质量关。近年来,我们注意到音乐刊物里存在一些非正常的学术规范问题甚至学术不端现象,对此,我们相应的对策是:其一,本栏目所刊论文要求必须有相关的田野考察资料和论证过程,对其所需的篇幅不吝惜版面地尽量予以保证,以致该栏目的这类文章往往都是1.5万字以上的长文;其二,采取责任编辑负责制,对每一个田野考察资料数据以及直接引文、间接引文都仔细加以核实,力求使之符合相关的学术道德与规范。通过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电子版)杂志社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2003年)中,经专家评审,被认定为已经达到《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标准;其三,为保证刊物质量,本刊严拒一切形式的人情稿和变相收费,以杜绝因此而带来的学术不端或学术腐败现象以及所导致的论文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本刊的“民族音乐研究”栏目也许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但在同类栏目里,一定是尽最大努力追求质量上乘者之一。五、民族音乐作者具有较强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素养按照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方案,“名栏”必须有比较优秀的栏目主持人和责任编辑,栏目能依托所在学校优势学科(如重点研究基地或重点学科)和历史传统。本刊如今已组建了一支学术力量较强的编辑队伍,现职主编、副主编及编辑人员亦带有较浓的学者化色彩,多数具有正高或副高专业职称,历年来除了完成每期刊物的编辑出版之工作外,还担负学院的不同专业和外语教学工作。“民族音乐研究”栏目负责人及责任编辑现由本刊副主编杨民康兼任(2002)。音乐学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现拥有佛教音乐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等传统音乐学术机构以及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教学的近十位博导、硕导和其他教授、讲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再加上分布在北京各音乐院校和全国各地的广大作者群,已为该栏目今后的发展培植了良好的学术土壤。六、突出了讨论,引起了理论争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本刊编辑部为配合相关的民族音乐讨论会,与专家学者共同编辑出版了《民族音乐结构研究论文集》(1986年)、《民族音乐论文集》(1993年9月)和《音乐学文集》(1992年7月)等学术著作。在本刊及上述论文集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论文和完成的相关课题的基础上,本院佛教音乐研究中心与其他机构于2003年合作举办了首届中韩佛教音乐国际研讨会,2004年11月在韩国举行了第二届韩中佛教音乐国际研讨会。由于本刊对民族音乐研究的持续关注,引起了学术界一场场有关民族音乐的争论,并且由此而生发了本刊另一个争鸣栏目“疑义相析”。在这个栏目里,针对本刊发表的《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从杜亚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的谬误谈起》(学报1999年第3期)等文,掀起了一场有《黄钟》、《人民音乐》等刊参加的有关音乐学术道德建设的争鸣,并由本刊发起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见《学术规范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学报2000年第1期)。另外,在2003-2004年,围绕《乌苏里船歌》所涉民歌或创作歌曲著作权的问题,本刊发表了一批相关的争鸣文章,并主办了相关的学术理论研讨会。在较早时期,本栏目曾经有较大的包容性,后来则从中相继分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近现代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史”、“世界民族音乐”等同教学与研究学科相应的栏目,如今在这些学科都已经有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分支。本刊所发表的论文还屡经不同文摘刊物转载。据不完全统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等刊所转载的本栏目论文已有30余篇。七、民族音乐的文化交融和跨文化、地域比较研究中央音乐学院一向具有中西兼容的教育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