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569-2019 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_第1页
DB51∕T 2569-2019 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_第2页
DB51∕T 2569-2019 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_第3页
DB51∕T 2569-2019 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_第4页
DB51∕T 2569-2019 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080.20P

66DB51 DB

51/T

2569—2019四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范2019-04-16

发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51/T

25692019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要求

..............................................................................

25

抽样及判定

........................................................................

56

包装、标志

........................................................................

77

运输、储存

........................................................................

8附录A(资料性附录)

.........................................

9附录B(规范性附录) 适用结构层

....................................................10附录C(规范性附录)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

..................................

11附录D(规范性附录) ..................................... 13 本标准依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布。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图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李修伟、李映、孙振堂、郑立宁、徐伟、谢佳、万伟、丁佳根、李木华、韦英财、诸葛宇宇。IIDB51/T

256920191 范围判定、包装、标志、运输、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各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新建、改扩建及养护维修工程沥青路面。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CJJ

1 城填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JTG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J

073.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T860.5-2014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5部分:天然沥青SY/T

5118-2005 岩石中氯仿沥青的测定AASHTO

M

Standard

Specification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天然岩沥青

natural

rock

asphalt青、布敦岩沥青、新疆岩沥青、四川岩沥青、伊朗岩沥青等。3.2四川岩沥青

natural

rock

asphalt

四川岩沥青特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地区出产的天然岩沥青。3.3400800GB/T

19077-201635SY/T

5118-200515JTG

g/cm3JTG

JTG

DB51/T

25692019岩沥青中沥青质含量

单位质量岩沥青中有效沥青质量所占百分比,以百分比计。3.4岩沥青灰分

natural

rock

asphalt

留物表征,以百分比计。3.5岩沥青改性沥青

natural

rock

modified

asphalt以岩沥青为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按一定比例经一定工艺制备而成的混融沥青胶结料。3.6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

rock

asphalt

modified

mixtures由矿料与岩沥青改性沥青(或岩沥青和基质沥青)以一定工艺拌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3.7“干法”工艺

construction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3.8“湿法”工艺

construction青混合料的工艺。4 要求4.1 岩沥青岩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表1岩沥青技术要求250.1mm20JTG

PI-0.3JTG

55JTG

15

cm10JTG

135Pa.s3.0JTG

230JTG

98JTG

15g/cm3JTG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2.5JTG

JTG

(5h)-0.5JTG

65JTG

76

kPa

AASHTO

T315-04

AASHTO

T240-0376

kPa

AASHTO

T315-04AASHTO

R28-0234

kPa

5000AASHTO

T315-04-6

MPa

AASHTO

T313-04

PG76AASHTO

M320-03根据试验结果,岩沥青改性沥青提升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等级,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抗变形能力。综

7%8%

现场制备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

90

230JTG

4000.038mmDB51/T

25692019表

1

1

岩沥青技术指标(续)用于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其质量要求应符合JTG

F40中关于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宜优先选用70号A级。4.3 岩沥青改性沥青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表2岩沥青改性沥青技术指标mm101.6mm63.5mmJTG

50JTG

VVJTG

17JTG

mixVCADRCJTG

75JTG

kN6.0JTG

mmJTG

0.1JTG

mm101.6mm63.5mmJTG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双面)75JTG

VVJTG

11JTG

稳定度,不小于kNJTG

0.1mm15JTG

65JTG

VMA

)的最小

VMA

5.3.3-1

DB51/T

256920194.4矿料4.4.1粗集料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JTG

相关道路等级的规定。4.4.2 细集料细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

F40

相关道路等级的规定。4.4.3 填料

JTG

的相关规定。4.4.4纤维稳定剂岩沥青改性沥青用于SMA类混合料,应掺加纤维稳定剂,宜选用絮状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等,纤维的质量及掺量应符合

F40的相关规定。4.5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4.5.1 岩沥青改性沥青密级配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要求表3 岩沥青改性沥青密级配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4.5.2 SMA-13

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要求。表4 岩沥青改性沥青

SMA-13

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mm30003200JTG

3500με2000JTG

15JTG

4.5%

DB51/T

256920194.5.3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应符合

JTG

F40

中改性沥青的相关规定。4.5.4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应符合表

5

的技术要求。表5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技术要求4.5.5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应符合表

6

的技术要求。表6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4.5.6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应符合

的相关规定。5 抽样及判定5.1 一般要求5.1.1 应以“批”为单位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5.1.2 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岩沥青以每

30

吨为一个检验批次(不足

吨时按一个批次),每一批次岩沥青应随附生产厂家检测合格的报告和出厂检验单。5.2 岩沥青沥青的颜色、杂质等在施工中应随时目测,到场的岩沥青应按照表7的项目进行抽检检验。表7 每批岩沥青抽检项目与频率表7 每批岩沥青抽检项目与频率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按照

F40相关要求执行。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0.075mm±2%(≤2.36mm5%≥4.75mm±6%(0.075mm

±1%JTG

≤2.36mm±2%≥4.75mm±2%

DB51/T

256920195.4岩沥青改性沥青一个检验批次,按照表

8

的项目进行抽检检验。表8每批岩沥青改性沥青抽检项目与频率表8每批岩沥青改性沥青抽检项目与频率矿料的质量检验按照JTG

相关要求执行。5.6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检查频率与质量控制应符合表

9

的要求。表9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0.075mm

±2%(

≤2.36mm5%≥4.75mm6%±0.3

±0.1JTG

±0.30.4JTG

±0.±0.

JTG

JTG

0709

JTG

JTG

值的取用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油石比抽提试验应事先进行空白试验标定,提高测试数据准确度。

DB51/T

25692019表

9

9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续)6.1.1 岩沥青宜采用防潮、不宜破损的附有内膜的纸袋或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数量可根据添加工艺和运输方式确定。包装上应包括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和型号;b)

净质量;c)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6.1.2 每批岩沥青产品应配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合格证上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

生产地;b)

生产日期;c)

生产批号;d)

质检员;e)

检验执行标准;f)

检验结果。DB51/T

256920197 运输、储存岩沥青在运输时,应避免日晒、玷污和划伤,保持外包装完好无损;产品应存放于干燥的库房里,温度不超过40℃,储存期不宜超过24个月。DB51/T

25692019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岩沥青改性沥青制备工艺A.1 岩沥青改性沥青制备工艺175改性剂用提升机提升至罐顶操作平台,计量好重量后加入沥青搅拌罐中进行搅拌混融,搅拌20

~30min后即可使用,如果生产设备带有胶体磨或剪切设备,那么通过胶体磨剪切后使用,效果更佳。一般性“湿法”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流程图见图A.1:a)开启

阀门和

150℃~160℃的基质沥青注入

A

混合罐,启动搅拌器;b)提前将按比例计算好的岩沥青运至设备投料口处,并在基质沥青已经注入约

500

性剂应在还有约

500

kg

基质沥青未进入

A

罐时投完,以便于搅拌混合;c)待基质沥青及岩沥青改性剂全部加入后,混合料在

A

罐中连续搅拌

10

,以达到充分混融;d)启动研磨罐

B

的搅拌器,打开

6#

3#阀门,待沥青流满管道时,启动胶体磨,混合罐

A

中的基质沥青与改性剂混合料由

3#阀门流出,经胶体磨研磨后,通过

阀门全部注入研磨罐

B着快速打开

4#

B

罐中一次研磨的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混合料由

流出,经胶体磨研磨后通过

7#阀门进入

C

罐,正常情况下研磨

2

遍可达到技术要求,即为合格改性沥青,视检测结果而定;e)启动成品罐

C

C

5#

2出成品岩沥青改性沥青。输出完毕后,关闭

2﹟沥青泵、5#阀门;f)在步骤

d)中待

A

罐沥青全部循环至

B

罐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连续循环生产。图A.1 “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生产流程因为车辙不仅发生在表面,也存在于中下面层。通过工程实践发现,加入岩沥青的改性沥青在高温稳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沥青路面由于大交通量、超重超载、长陡纵坡慢速交通等引起的路面车辙。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主要适用于中面层和下面层,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动态模量和抗疲劳性能,亦可根据需要用于上面层。适用于存在重载交通和慢速交通条件;或水平荷载作用较大的路段,如平交路口、收费站附近、公交车站、长陡纵坡;或工程项目处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或工程项MPaAC-13C9500SMA-138500DB51/T

25692019BB附录 B(规范性附录)适用结构层B.1 适用结构层B.1.1

岩沥青改性沥青适用于沥青路面面层材料。B.1.2

应根据公路或道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气候条件、连续长陡纵坡路段,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合理地选择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的结构层位,亦可参照表

B.1

选用。表B.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结构层位表B.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结构层位B.2.1

用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

JTG

D50-2017

规定的水平一,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其他设计阶段和公路等级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B.2.2

按水平三,宜参照表

B.2

确定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B.2.3

密级配和骨架密实型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泊松比宜取

0.25。表B.2表B.2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

℃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取值范围

mm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3100905020151412101512AC-13C1009060302015101812AC-16C100957056302016101613AC-20C10090746250322216101612AC-25C1009070605140241410181410为了更好地发挥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本规范结合JTG

来的工程实践经验,推荐采用粗型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该类级配以粗集料为主,具有表面粗糙,构造深度DB51/T

25692019附录C(规范性附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C.1 一般要求C.1.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具体设计流程参照

JTG

F40

相关规定执行。C.1.2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宜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时,仍应进行马歇尔试验和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并报告不同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C.1.3

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应符合本规范要求。C.1.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宜采用“湿法”工艺,其他公路及城市道路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湿法”或“干法”。C.2 配合比设计C.2.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主要用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也可根据需要用于沥青路面上面层,沥青AC-13C、AC-16C、、

SMA-13,典型级配范围应满足表

的要求,其他类型混合料级配范围参照

JTG

F40

中的相关要求执行。表C.1

常用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表C.1

常用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解度”确定替换基质沥青的比例,将该部分沥青与基质沥青合并作为油石比参数。C.2.3

试验室拌制掺加岩沥青的沥青混合料程序为:用烘箱将集料加热至预定温度、倒入拌和锅,先将岩沥青和热集料干拌

30

s(仅“干拌”工艺),然后加入预定用量的沥青(“干拌”工艺为基质沥青,“湿法”工艺为预制好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拌和

s,最后加入矿粉,再拌和

s。C.2.4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和及成型温度控制应符合表

C.2

的要求。11160150155165160150DB51/T

25692019表C.2表C.2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制件温度DB51/T

25692019附 录 D(规范性附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D.1 一般要求D.1.1

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或下承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应铺筑。旧沥青路面或下承层已被污染时,应经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开始铺筑。D.1.2

粘层油的洒布应使用专用的洒布车进行,粘层油应洒布均匀且应严格控制洒布量,对于路面边角和接缝等洒布车有效工作范围之外的区域应由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人工洒布。D.1.3

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摊铺与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及压实机具组合等,并应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压实度。D.1.4

气温低于

℃或遇大风、雨、雪天气不应施工。D.1.5

对于“干法”工艺应提前试验,做到工艺稳定。D.1.6

对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测试,宜优先采用燃烧法测定,并应进行对比试验标定燃烧法测试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D.2 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制备D.2.1

生产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与岩沥青应有良好的配伍性,基质沥青应符合

JTG

F40

要求。D.2.2

工厂化生产岩沥青改性沥青时,宜参照附录

A

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工。D.2.3

工厂生产的改性沥青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储存在具有搅拌和加热设备的沥青罐中,使用前应搅拌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D.2.4

现场“湿法”工艺生产岩沥青改性沥青时,宜采用胶体磨进行剪切混融。当无胶体磨时,可采用带有搅拌装置的沥青罐生产,并宜按如下工艺生产:a)

将预热至

℃~

℃的基质沥青泵送至沥青罐,待罐内温度升至

170

℃时,开启搅拌装置;b)

1/2

设计用量的岩沥青缓慢加入,边加边搅拌

h~1

h;c)

加入剩余的岩沥青,继续搅拌

h~1

h,使岩沥青与基质沥青充分混合;d)

将制备好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移入贮存罐,并配置搅拌装置,搅拌发育

2

h~4

h。D.2.5

现场生产的改性沥青宜随配随用,在不发生离析的状态下使用。生产设备应设有取样口供随机采集样品用,采集的试样宜立即在现场制样检测。D.3 拌合D.3.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应符合下列要求:a) 总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机除尘设备完好,能达到环保要求。b) 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少于

4~5

个,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c) 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d) 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13150160180165195DB51/T

25692019D.3.2

采用“干法”工艺生产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宜单独配置用于添加可采用在沥青混合料拌缸设投料口,由人工直接投入拌和缸中生产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D.3.3

D.3.4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温度应符合

的要求。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

。每天开始

2

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

1

盘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D.3.5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干法”拌和程序:计量准确的集料先加入拌和缸,接着加入计量好的岩沥青,干拌时间比正常情况延长

5~10

s,通过高温矿料的剪切拌和将岩沥青颗粒熔融均匀混合分散,再加入矿粉进行拌和。干拌结束后,喷入基质沥青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可延长

5s。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15

s),SMA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5

s~10

s。应根据现场拌和效果对初定的拌和时间进行调整。D.3.6

“湿法”工艺生产时,混合料拌合时间应按照

JTG

中关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工艺要求执行。D.3.7

拌和好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应均匀地裹覆集料,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离析现象。D.3.8

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时,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匀。拌和机应配备同步添长

5s

以上。颗粒纤维可在粗集料投入的同时自动加入,经

5~10

s

的干拌后,再投入矿粉。工程量很小时也可分装成塑料小包或由人工量取直接投入拌和锅。D.3.9

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D.3.10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表D.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温度控制要求表D.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温度控制要求D.4.1

D.4.2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D.4.3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D.4.4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

5

辆后开始摊铺。D.4.5

运料车到施工现场后,应逐车检测混合料温度并检查是否出现表面结块现象,严重时应废弃。D.5 摊铺1416015515014590DB51/T

25692019D.5.1

混合料摊铺前熨平板应提前

0.5

h~1

h

预热,温度不低于

100

D.5.2

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以减少接缝,保持路面平顺整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1m/min~3

m/min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D.5.3

摊铺过程中应监测混合料温度变化,应待本车混合料摊铺完后才揭开保温篷布,以减少摊铺过程中温度损失。D.5.4

应在保证摊铺层表面平整的前提下,将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调节到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增大摊铺机的激振力,提高摊铺层的初始压实度。D.5.5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

SMA

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D.5.6

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

D.2

的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

JTG

F40

的混合料。D.5.7

摊铺温度和松铺厚度应紧跟摊铺机测量,并及时记录,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D.5.8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

2/3

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D.5.9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必须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D.5.10

或暂停施工,重新进行工艺试验。D.6 压实D.6.1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高速公路铺筑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

5台。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D.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