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1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2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3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4页
大学美术鉴赏-第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讲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第一节中国工艺美术概述一、工艺美术简介

工艺美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

工艺美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按工艺美术的功能价值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工艺美术2.按工艺美术的历史形态可分为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工艺美术。3.按工艺美术材料和制作工艺一般可分为雕塑工艺、锻冶工艺、烧造工艺、木作工艺、髹饰工艺、织染工艺、编扎工艺、画绘工艺、剪刻工艺等种类

二、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与时代特点新石器时代: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商、西周时期: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魅力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具有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清静、平淡的审美风范隋唐时期: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宋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元代: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明朝: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清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鸦片战争之后:衰败和新生、模仿与创造、恪守与分化的景观现代工艺美术:清新、简洁、明快的现代工艺美术标示着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三、中国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

欣赏工艺美术品从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材质美、工艺美等这些方面去欣赏1.造型美:指造型设计时,美的法则运用得体,结构、比例匀称,外形及轮廓线优美,并体现出时代精神。2.装饰美:指工艺美术品运用的各种装饰纹样和其它装饰手法所呈现的美感,3.色彩美:指材料自身的色彩和附加的色彩所具有的共同美感。4.材质美:指通过巧妙设计加工体现出材料质地的美感。5.工艺美:指制作技艺精致或具有特殊风格而给予人的美感。总之,我们鉴赏工艺美术品时必须在整体上从材料、色彩、造型、装饰、工艺等多方面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领悟它的意蕴;同时还要考虑作品与周围环境在色调、形态、气氛等各方面的配比关系;再加上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创作经历和性格特点以及作品的民族风格和思想内涵等等这些方面去综合欣赏。如果我们具有了相应的鉴赏能力,就一定能从工艺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极大享受。第二节陶瓷欣赏1.人面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陶质彩绘,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它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构图手法大胆夸张。以对称的菱形图案装饰,富有律动感,充满了生气。整体图案显得古拙、简洁而又奇幻、怪异。2.蛋壳黑陶杯蛋壳黑陶杯:泥质黑陶,高26.5厘米,口径9厘米,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山东省博物馆藏。(见图)

山东省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蛋壳黑陶器皿是山东龙山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整体形态纤巧轻盈、挺拔秀丽,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给人以高贵、典雅之美感。该杯制作工艺细腻精湛、美妙绝伦。

3.袋足陶鬶袋足陶鬶: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高26.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见图)

袋足陶鬶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器呈橘黄色,形象夸张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4.彩陶旋涡纹壶彩陶旋涡纹壶:陶质彩绘,高26厘米,口径7.2厘米,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见图)

甘肃兰州杏核台出土。以黑彩绘为主,兼用红色。涡纹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秩序感,构图严谨,笔法娴熟,造型丰满浑厚,色块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同时器物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精美。具有典型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艺术特点。5.青瓷莲花尊青瓷莲花尊:北朝,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见图)

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莲花尊在造型与装饰带均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器物通体高大,装饰华丽,胎体浑厚;釉色青中泛黄,莹润光亮,色泽纯洁;整器将刻划、浮雕、堆朔、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上下辉映,给人以端庄秀美之感。该尊工艺精巧细致,釉色均匀一致,堪称稀世珍品。6.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北朝,高44.5厘米,口径10.8厘米,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见图)

河北省磁县东魏树村北齐文昭王高润墓出土,此壶器身修长,重心稳定,结构合理。长柄的设置既伸长了器形的气势,又便于以手提握。整体造型挺拔、秀美、经济实用;装饰简洁、清新、质而不华。特别是龙头鸡首造型生动,鸡昂首引颈,龙头低取食,俯仰变化各具形态,给器形增色添辉。7.唐越窑青釉执壶唐越窑青釉执壶:唐代,高13.4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7.3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浙江绍兴出土,青瓷的烧造技术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尤以浙江越州一带所产的青釉瓷器更是不同凡响。该壶造型规范端庄,简洁明快,胎质细腻、坚硬,壶内外均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给人以极美的感受。8.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青釉刻水波三鱼纹碗:北宋耀州窑,高4.8厘米,口径12厘米,耀州窑博物馆藏。(见图)

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碗内外通身施青釉,胎质均匀细密。器外素面,器内青釉下饰刻花水波三鱼纹。刻纹犀利洒脱,划纹柔和流畅,图案生动活泼,造型精巧规整,是一件反映耀州窑北宋刻划花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品。9.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代,通高41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青花釉里红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种,该罐通体青花釉里红纹饰。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胎体上薄下厚,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由于烧制难度大,青花釉里红瓷器被视为古瓷珍品。10.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明代,高49.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窑烧造的五彩釉瓷器,五彩釉瓷器以色彩厚实浓艳、对比强烈为其主要特点。整个器身用红、黄、绿、蓝等色彩绘华贵的云头、蕉叶、锦纹、寿字、如意头、折枝花朵、云凤等纹饰。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瓶颈镂雕飞舞的蝴蝶,瓶腹镂雕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镂雕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工艺水平,是万历时期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11.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清康熙时期,高45厘米、口径21.5厘米、足径1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尊口呈喇叭状,长颈,圆腹,足外撇,俗称“凤尾尊”。以青花为饰。青花发色娇翠欲滴,尊上下两部分均以雉鸡、牡丹、山石构成主题画面,空间衬以桃花、兰花与萱草纹,牡丹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画面光感渲染逼真,有如一幅花鸟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12.郎窑红釉瓶郎窑红釉瓶:清代,高42.5厘米,口径12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见图)

郎窑红是瓷器釉色的名称,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因督陶官是郎庭极而得名。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点。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该瓶造型匀称优雅、伸曲有致、色泽浓艳、釉汁厚润。是现存郎窑红瓷器中的佼佼者。第三节青铜器欣赏1.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见图)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器型高大厚重,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浮雕纹饰清晰细腻,显示了当时青铜工艺的高超水平。整体形态凝重、浑厚、威严,体现着商代奴隶主贵族的无上权力。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2.四羊方尊四方羊尊,商代后期,高58.3厘米,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重近34.5公斤,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图)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采用分铸法和块范法铸造,一气呵成,鬼斧神工,结构严谨。羊的形象既概括又富有真实感。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大禾人面方鼎大禾人面方鼎,商代,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见图)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器物为长方形。鼎腹四面各有一浮雕的相同人面,神态严肃。其头上分别生有一对弯曲的角,手部则是兽爪,应是人兽结合的神异动物形象。人面比例结构较为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工匠具有较好的造型水准。在器足上铸有“大禾”二字,可能是氏族的徽记。是目前发现唯一以人面纹作为主题装饰的青铜器4.莲鹤方壶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见图)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出土。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整体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构图复杂多变、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莲鹤方壶的艺术风格已迥然有别于殷商、西周。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时代精神之象征”。标志着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的开端。5.曾侯乙尊盘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通高42厘米,口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湖北省博物馆藏。(见图)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尊置盘中,极为别致。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玲珑剔透,精巧华丽。其铸造上的高度技巧,有着鬼斧神工之妙。尊盘装饰蟠虺纹,纹饰繁褥,极为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也堪称绝技。整个尊盘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6.虢季子白盘虢季子白盘:西周,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口宽86.5厘米,重215.3千克,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见图)

清道光年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盘为古代盥器,盘形为圆角长方形,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该盘造型简洁大气、纹饰华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欣赏价值,对后世书法影响也较深远。

7.牛虎铜案牛虎铜案:战国,高43厘米,长76厘米,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见图)

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此案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其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此铜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是中国青铜艺术品的杰作。8.十五连盏树形铜灯十五连盏树形铜灯:战国,高82.9厘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见图)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此器物构思巧妙,全树由大小八节连缀而成,每节皆有榫卯,便于拆卸和安装,极为工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灯造型最妙的乃是树上群猴相戏、栖鸟啼鸣以及座上两个裸身短裳男子抛食逗猴的场面,非常生动,极具生活情趣,表现了战国时期中国青铜器的一种装饰特色时代需要。此灯是战国两汉时期连枝灯的代表作。9.青铜奔马青铜奔马:东汉,高34.5厘米,长45厘米,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见图)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雷台东汉墓出土。铜马通体青铜铸成,体态矫健、昂首嘶鸣,三足腾起,整体造型简约、凝练、传神、充满张力,写实而富神韵。重心稳定。符合力学平衡原理。作品出土后,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1984年青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0.鎏金长信宫灯鎏金长信宫灯:西汉,高48厘米,重15.85公斤,现藏河北省博物馆。(见图)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西汉窦绾墓出土。宫灯通体鎏金,设计十分巧妙;宫女双手执灯跽坐,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防止空气污染,灯罩由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头部和右臂可拆装,便于清洗,实用而又美观。宫女形态端庄,目光专注,头略前倾,神情恭谨、惟妙惟肖。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第四节漆器欣赏1.虎座鸟架鼓(见图)

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其主体由双虎、双凤、扁鼓三大部分组成,均为楠木雕刻,木胎上髹生漆,绘有凤、虎以及其他装饰图案。通体髹黑漆为地,虎斑凤羽和装饰花纹以红黄黑三色为主,全器造型逼真、线条流畅、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2.彩绘出行图夹苎胎漆奁(lian)彩绘出行图夹苎胎漆奁:战国,高10.4厘米,直径28厘米,湖北省博物馆藏。(见图)

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奁为妇女盛放梳妆用品的容器。整个器物由盖和身两部分组成,内壁髹饰以红色漆,外壁髹黑漆后继以红、黄、蓝、棕色大漆彩绘。盖顶绘两组凤鸟纹,盖壁绘一幅出行图。整个漆奁装饰丰满,各组彩绘交相呼应,多而不繁,使这件器物显得既光彩夺目,又典雅庄重。盖顶的出行图布局颇有新意、表现极为生动,极具生活气息。再现了战国时期贵族出行并受隆重迎接的气氛和场景。既是一幅具有绝妙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又是当时楚国礼俗、日常生活多方面的这是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堪称战国漆画中的瑰宝。3.漆耳杯套盒漆耳杯套盒:西汉,盒长20.9厘米,高13.2厘米,杯口长9.4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见图)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器形呈椭圆形,盒内套有漆耳杯七件,盒与杯均内红外黑,绘卷云纹、几何云形纹。造形玲珑别致,线条柔和圆润,花纹流畅优美、色泽光亮绚丽。漆杯放入盒中,既节省了空间,有美观大方。结构非常合理。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和工艺手段。反映了中国古代原始的工业设计思想的萌芽,体现了数千年前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4.剔红花卉纹樽剔红花卉纹樽:元代,直径12.8厘米,高9.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尊体表面黄漆地,上压朱漆花纹。器里及底髹黑色推光漆。口、腹及口内雕花卉纹三匝,作品用漆不厚,雕刻精细,刀法圆熟细腻。花纹的边缘抛光平滑,不露雕刻痕迹,足见作者的深厚功力。给人以清新、典雅之感。器底左侧近足处,针刻“杨茂造”三字名款,笔力遒劲,近似行书。作者杨茂是元代著名的雕漆艺人,擅髹漆,尤以剔红器最得名。其作品存世极少,弥足珍贵。5.“张成造”云纹剔犀盒“张成造”云纹剔犀盒:元代,高6厘米,宽约14.5厘米,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见图)

此盒平面呈圆形,盒盖状似穹窿,身形如圆柱。采用漆器工艺中的剔犀技法制作而成。此盒木胎上以朱红色漆和黑色漆相间髹饰,盖面和盒身满雕如意云头纹,其余部分髹黑漆。盒底左侧边缘以针刻“张成造”三字。这件作品造型古朴典雅,刀法深峻圆润,髹漆光亮温莹,令人赏心悦目,为传世剔犀之佳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中国雕漆工艺的最高水平。6.黑漆描金龙纹药柜黑漆描金龙纹药柜:明代,高94.5厘米,宽78.8厘米,纵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药柜通体髹黑漆,形制为一封书式。门正面及柜两侧面饰描金开光,内描金升降双龙戏珠纹,门里面及柜背面为松、竹、梅、蝶和茶花图案。柜内中心有八方旋转式抽屉80个,两旁各有长屉10个,每个抽屉的外面绘有泥金标签,药柜背面有泥金填刻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此柜纹饰清晰华美,工艺精致,红与金色搭配显得高贵典雅,极富皇家气质。为明万历年间描金漆器之佳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7.彩漆戗金银锭式盒彩漆戗金银锭式盒:明代,长25.2厘米,宽24.2厘米,高11.7厘米。(见图)

盒为木胎,银锭式,随形圈足。通体以朱漆为地,戗金彩漆为纹。底中央镌刻填金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横行六字款。此盒用料考究,作工精湛,造型新奇。色彩以红色为主,配黄、绿、黑、赭、灰等色,浓艳富丽。该盒以珊瑚、万字、龙凤、海水江崖和八卦等图案装饰,体现了嘉靖帝笃信道教的思想意识,时代特征颇为鲜明。8.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清代,长27.5厘米,宽27.5厘米,高28.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此箱方形,两侧有鎏金凤纹铜环,内装大小抽屉五个。除箱底外,其余各面及抽屉的外立墙均为黑漆地,上用薄螺钿及金、银片嵌成庭院婴戏图,共有幼童100名,组成“百子图”。画面上螺钿与金银光泽相互辉映,光彩夺目。其画之工,裁切之巧,嵌制之精,令人赞叹不已。螺片剥离如纸,裁切精细,拼合巧妙,镶嵌也更加精细。这件精美的螺钿加金银片器物是此种工艺辉煌时期的杰作。

9.剔红羲之换鹅图笔筒剔红羲之换鹅图笔筒:清代,口径11.2厘米,高13.7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图)

圆筒形,直壁,器壁浮雕以东晋羲之换鹅为题材:画面压雕溪水亭榭、人物树木。屋宇回廊曲绕,庭园矮篱连接木桥,岸上草木散布,另有数鹅或嬉游于水面,或漫步于水边,人物神态自然,表现生动。整个情景生活气息浓厚。画中景物虽多,但层次清晰,意境恬淡舒适。足内底部髹黑漆,正中阴刻填金三行六字楷款:「大清乾隆年制」。全器外壁厚髹朱红漆,内壁髹黑漆;纹饰连贯,清晰醒目,雕工精致,深峻有力。有极强的立体感。10.脱胎菊瓣形朱漆盘脱胎菊瓣形朱漆盘:清乾隆时期,径14.2厘米,高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此盘是清代中期的脱胎漆器。漆器轻巧美观,壁薄如纸,入手极轻。整盘光素无纹,唯盘心以刀刻填金隶书乾隆题七言律诗一首,款署“乾隆甲午年御题”。足内髹黑漆,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仿古”双行直款。整盘漆色似红珊瑚,光亮娇润,惹人喜爱,造型也很别致,工艺非常精细,宫廷气息极浓。第五节玉器欣赏1.红山玉龙红山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6厘米,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藏。(见图)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龙墨绿色,体蜷曲,呈C字形,身躯椭圆形,龙身大部光素无纹,较为光洁,玉龙造型独特,曲线优美,遒劲生动,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雕琢细腻精致,琢玉技艺熟练精湛,所达到的的工艺美术水平在今天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2.神人兽面纹玉琮神人兽面纹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7.2厘米、边宽8.5厘米、内孔径6.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见图)1982年江苏武进寺墩遗址4号墓葬出土,造型为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玉琮采用透闪石软玉雕琢而成。呈乳白色隐现翠绿、赭红斑纹。整器琢磨精致,纹饰华丽。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细的仅为0.7丝米,如此精美繁细的纹饰古人是如何雕琢出来的,至今还是个迷,专家们赞誉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艺水准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纹饰则是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3.镂雕龙形玉佩镂雕龙形玉佩:战国,高11.5厘米,长21.2厘米,厚0.9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见图)1977年安徽省丰县杨公乡墓葬出土。玉料为黄玉有褐色沁。佩体片状,躯体呈连续s形,并以角、鳍等装饰,两面镂雕相同纹饰。器形充满动感,手法极为夸张,图纹相当精美,线条卷曲相连,龙凤组合浑然一体,体现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此器体大且完好精美,实属罕见,显示了墓主人的高贵身份。4.东汉龙衔环纹青玉璧东汉龙衔环纹青玉璧:东汉,通高30.5厘米,定州市博物馆收藏。(见图)1969年5月定州市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壁为新疆和田青玉,莹润细腻,精光内蕴,边缘有红褐色沁蚀。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璧面雕饰整齐光洁的谷纹。上部透雕玉环饰,两侧分别透雕螭虎翼龙作耳。璧上雕有一龙一螭,龙螭左右交错分布,此璧用料巨大、琢磨规整精美、纹饰疏密有致、古朴大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块玉璧。5.云形玉杯云形玉杯:唐代,高5.7厘米,宽19.9厘米,口径0.5~1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杯为云朵造型,杯口内径呈椭圆形,腹外壁饰浮雕朵云纹,杯体被行云所包裹,卷曲自然,层次分明,一端以镂雕朵云之尾作柄,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巧妙。此杯设计新颖,静中寓动,充满了生活情趣,有亲切感。云纹自古皆有,但如此杯这样以朵云作杯、以朵云为饰者,不仅为首见,且迄今所知仅此一件,堪称绝品。6.白玉镂雕鹭鸶荷莲炉顶白玉镂雕鹭鸶荷莲炉顶:元代,高6.4厘米,宽6.2厘米,重124克。(见图)

玉质洁白莹润,主题纹为镂雕鹭鸶荷莲纹。利用淡黄玉皮色巧作叶面、叶茎,鹭鸶回首刻划生动,羽毛简洁精美,卷曲长叶相互啣接,整体的工艺手法粗中有细,采用多层透雕法、深凹雕法,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透视效果。用俏色雕法,巧妙地展现动植物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7.桐荫仕女玉山桐荫仕女玉山:清乾隆,长25厘米,宽10.8厘米,高1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此玉山白玉质,器底阴刻乾隆御制诗、文各一。

本器从内容到风格皆仿油画《桐荫仕女图》而作,为俏色玉圆雕作品。所用玉料实为雕碗后的弃物,但玉工巧为施艺,庭院幽幽,人物传神,人们似可听到两女子透过门缝的窃窃私语。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玉剩料被加以利用,这种取其自然之形和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此器是清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第六节染织与刺绣欣赏1.素纱襌衣素纱襌衣:汉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重仅49克,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见图)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令人叹为观止。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素纱襌衣代表了西汉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是楚汉文化的骄傲。2.罗地龙凤虎纹绣罗地龙凤虎纹绣:战国,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见图)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战国(楚国)墓出土。绣品系用锁绣针法在“罗”地上刺绣而成。纹样主题是龙、凤、虎,与其它鸟兽纹样和穿枝花草、藤蔓穿插结合。虎体则绕以朱、黑条形相间,细腰瘦尾,身形矫健;凤则秀体舒展,气宇轩昂,一幅“凤鸣、龙啸,虎吟”画卷,栩栩如生。罗地以其轻、薄质感与满绣的纹样的沉稳、扎实形成鲜明对比。此款是战国时期刺绣之精品。3.联珠鹿纹锦联珠鹿纹锦:唐代,长21.5厘米,宽20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见图)1960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332号墓出土。此款系唐联珠纹锦,主纹为鹿,周围圆环排列有20颗圆珠。鹿的形象夸张,洗简,富有装饰性,鹿的姿态从容不迫,有唐朝大国风范。“鹿”与“禄”相同谐音,象征高官厚禄,因此古人多把鹿作为吉祥图案。色彩由米黄作地色,深蓝作鹿纹配以白色联珠,再以淡绿点缀,显得古朴而鲜明。设色古朴单纯,土黄、墨绿、草绿、白色搭配也非常和谐。整体感觉就像一幅美丽的装饰画。4.缂丝莲塘乳鸭图缂丝莲塘乳鸭图:南宋时期,高107.5厘米,宽108.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见图)

缂(kè,同:刻)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莲塘乳鸭图》系南宋著名缂丝艺人朱克柔的作品,红荷白鹭,蜻蜓草虫,翠鸟青石;荷花造型丰满,白色瓣尖染红,白鹭鸟神情精灵剔透,一雌一雄双鸭游哉悠哉,身旁伴一双儿女活泼纯真,可爱稚拙,整个画面生动温馨,色彩变化丰富。此作品幅式巨大,组织细密,丝丝缕缕皆匀称、分明,在现存的宋代缂丝传世作品中属上乘之作。5.

鹭鸟纹蜡染百褶裙

鹭鸟纹蜡染百褶裙:宋代,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

藏。(见图)

此款蜡染褶裙出自宋代,系西南少数民族衣物,整幅裙纹样分五个不同区域,按纹样制作工艺分两部分:裙摆处黄地边饰纹系刺绣而成,刺绣针法单纯,但配色繁复和谐,刺绣条形纹上方为蜡染部分,复色染,“冰纹”细腻,二套色,分别为土黄和淀蓝,染刺技术高超,花纹之间没有相互浸润现象。风格颇具现代感,刺绣与蜡染同施一裙更独具特色,刺绣的亮丽与蜡染的朴拙相辅相成,对比中统一,别具情调。6.顾绣《洗马图》

顾绣《洗马图》:明代,高33.4厘米,宽24.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顾绣起源于明代上海顾氏家族。此图为家族中孙媳韩希孟的代表作《韩希孟绣宋元名迹册》中的一幅,《洗马图》是仿赵孟頫的风格。绣品是在白色素缎地上绣成,此图以十余种彩色丝线和扁金线,运用套针、滚针、齐针、接针和平金等针法,灵活地把握针法的疏密、轻重和逆顺,辅以石绿淡彩渲染,人、马形象传神。韩希孟以其独特的绣绘结合技法,再现了宋元名家绘画的神采气韵,这幅绣成的洗马图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设色淡雅,体现出顾绣淡彩渲染的特征。7.宝蓝色缎绣折枝菊花纹袷便袍宝蓝色缎绣折枝菊花纹袷便袍:清·光绪,身长130厘米,两袖通长136厘米,下摆宽84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不开裾。便袍在宝蓝色缎地上采取二至四色晕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戗针、打籽等刺绣技法绣制折枝菊花纹样,图案颇具立体感。刺绣者成功地借助深色缎地和减淡花叶颜色的巧妙处理,使得活灵活现的花朵仿佛伸出了绣面之外。如果不具备精湛的刺绣技艺和深厚的绘画功底,很难完成如此完美的佳作。第七节家具欣赏1.错金银青铜龙凤案错金银青铜龙凤案:战国,通高36.2厘米,案框长47.5厘米,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见图)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此案设计精美,层次复杂,整体结构平衡牢固,稳中寓变,给人一种神奇的感受。方案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斗承重技术,并采用分铸和焊铆相结合的冶金工艺,在工艺处理上也颇有独到之处,是一件罕见的古代家具和难得的青铜艺术瑰宝。2.花梨四出头官帽椅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明代,通高107.5厘米,横57厘米,纵43.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四出头官帽椅以花梨木制成,通体光素无雕饰。椅的搭脑两端微向上翘起,靠背略向后弯曲,扶手与鹅脖均为弯材,相交处有角牙相衬,座面用藤屉,下为直牙条,腿足圆材,四腿直下,腿间装步步高管脚枨,迎面的管脚枨下装极窄的牙条。此椅看似作工简单,雕饰无多,却颇具匠心。其造型简练明快,弯曲中见端正,朴素中显大气,这是明代家具最为常见的特点之一。

3.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明代,前宽75.8厘米,后宽61厘米,坐深60.5厘米,通高10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南官帽椅是扶手椅中最典型的作品,团方巩固,简洁空灵。这件紫檀作品线条饱满,型制开张,俯视呈扇面形,因而又称扇面官帽椅,椅身素面,只在靠背浮雕一团形牡丹花纹,与当时剔刻漆器的作法相似。搭脑与扶手线条流畅,连帮棍呈圆弧状内凹,壶门四曲线优美,券口牙条的曲线与柱脚直线形成内柔外刚的动静对比,使得这种乍看似乎过份简单的明式家具有一股生灵般的机巧。而在简单之处感觉到其中的复杂和工艺难度,就是明式家具审美趣味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因古而见怪的“异形”趣味它巧合了现代意义上曲高和寡的抽象而怪诞的眼光。整器造型舒展而凝重,选材整洁,做工精湛。是扶手椅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4.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明代,高227厘米,横247.5厘米,纵187.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床由床屉、床围、立柱、月洞门、倒挂牙子及床顶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便于分解组合。此床雕饰十分精致。整体空透灵秀,色泽自然,材美质朴,堪称上品。5.清紫檀卷云纹炕桌清紫檀卷云纹炕桌:清代,高37.5厘米,长108.5厘米,宽7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紫檀家具多素面,此桌为明式,纹饰雕刻已趋繁多,当处于紫檀家具由简单朴素向繁缛华丽发展的过渡时期。此桌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做工考究,色泽凝润,彰显高贵。6.紫檀龙凤纹立柜紫檀龙凤纹立柜:清代,高162厘米,长83.5厘米,宽3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见图)

立柜紫檀制作,此柜做工精美,雕饰繁缛,端庄典雅,所雕龙首凤头颇具古玉遗韵,而龙凤之身形婉转好似卷草,两种风格在此完美交融。这种既存古意又有新意的纹饰符合乾隆朝好古、仿古之风尚。

7.鹿角椅鹿角椅:清代,高131c厘米,宽92厘米,纵深76.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见图)

椅为圈椅式,用鹿角和黄花梨木制成,采用鹿角自然对称的形状制成与圈椅相仿的形态。座面用黄花梨木制成,靠背嵌板用隶书刻制诗作。椅前另附脚踏,用两头小鹿之角制成四足。此椅将鹿角的自然形态与椅子的造型及使用功能巧妙地相结合,显示出匠师大胆创新的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风格和意韵,体现了一种野蛮的原始美。成为清代特有的家具品种。8.现代家具

现代家具

现代家具

一·慨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千世界,享有着丰富的自然物产。各种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域的人们在适应和改造他们的生活条件及其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他们沿着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创造出其独有的文明,使得其文化景观各具特色。在我们中华民族以外的世界其他各地的工艺美术作品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作为西方文明一部分的西方工艺美术,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同中国工艺美术一样,从古至今一直对世界文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文明具有永久的魅力。它那传奇一般的史实,带给人们以一种雄浑厚重的历史美感,它的存在,还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不断地提出反问。。建于古希腊特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前殿墙上刻着这样的神喻——“识你自己”。西方工艺美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欣赏西方工艺美术佳作,将使得我们大开眼界,从中不仅能领略到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异域风格,而且能感悟到许多的人生哲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西方工艺美术已经萌牙,此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西方工艺,创建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西方工艺美术精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巅峰之作。工艺美术作品是人类智慧、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欣赏工艺美术佳作是培养良好审美观点、提高美的欣赏能力、激发艺术灵感、全面提升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其他国家的珍贵文化遗产,了解诞生这些艺术品的国度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拓展我们的视野,,增进我们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友好感情,对中国融入世界大有裨益。二,原始社会的西方工艺美术作品赏析约50000至15000年前,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由于长期劳动和生活的积累,在意思形态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巫术和把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物象当做“图腾”来崇拜的现象,艺术创造活动也便从此开始。我们把史前的原始社会,按照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阶段。旧石期时代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工艺美术主要以石工艺牙骨工艺为代表,对原始社会的人类而言,石头无疑是取之便利、用之长久的材料。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制作三角形、月牙形的石叶片,有的还以骨制纹样镶嵌,说明以综合材料制作器物已经出现。另外,石制雕刻品、刮削器、石钻以及投掷尖状器等石工艺作品已具备一定比例,并注意形与线的对比关系和左右对称的形式运用,在实用中出现了原始的审美因素。随着使用石器种类的增多,表现出更多的美感和装饰意向,旧石器时代晚期,在石工艺中最伟大的成就是成组的小型女性石雕像,通常被称为“维纳斯”。动物的牙、骨、角等,也是原始人类进行工艺美术创作的基本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艰难的狩猎生活状况和征服自然的乐观情绪。在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旧石期时代已有大轰的牙骨制品。有用兽骨制作的楔子、镇子、渔叉、孔骨针,还有精美的饰物等,也有相当出色的牙雕制品。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除石、牙、骨、竹、木、皮工艺外,又出现了陶工艺。

著名的《劳塞尔的维纳斯》发现于法国劳塞尔洞穴岩壁,距今有3万年的历史。其女性特征十分夸张,乳房大而悬垂,腹部凸起,骨盆宽大,右手举着一只牛角,似乎在主持一个巫术仪式,右手放在腹部。《威兰多夫的维纳斯》是从奥地利威兰多夫出土的,距今25000年。只有11厘米高,雕像肥胖矮小,硕大的乳房和突出的骨盆与阴部,把女性的特征夸张的无以复加,这可能与当时祈愿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的关系。这一雕像中,头发雕刻的很细腻,但五官却模糊不清,上肢细小,隐在乳后,大腿部十分粗壮,小腿以下又迅速变细,脚则被省略掉了,脐部还有一个深洞,好似肚脐。鹿角雕刻《两只驯鹿》,出土于法国的布尼圭作品巧妙地利用了鹿角的自然形态,雕刻成首尾相连的两只驯鹿,生动自然,显示了原始人类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现藏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的《彩绘陶盘》,几何纹和植物纹,色调富于变化又十分和谐,在常见的深褐色和土红色纹样中,加人了白色纹样,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节奏感,中间的花纹和周围的几何纹形成美妙的对比关系,不仅完全适合了圆形空间,而且达到了完美的境地。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希腊、罗马的西方工艺美术作品赏析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境内西部为沙哈拉大沙漠。由南向北川流不息的尼罗河纵贯全境,带给埃及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源远流长的埃及古文明于这条母亲河息息相关。古埃及文明可以分为前王朝时期和王朝时期两大部分,前后延续了4000年,在前王朝时期,埃及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最后以国家统一而告终。从公元前3100年起,一直到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利山大征服埃及时止,埃及先后经历了7个阶段和31个王朝。在这些经历中,古埃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埃及文明有着独特的表现,其影响遍及西方,是文明社会的艺术之源。尼罗河流域的土质呈黑色,使得古埃及在历史上有“黑土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常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埃及人也利用这种泥土制成砖瓦和陶器.埃及陶工艺产生于王朝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此时的陶器多为黑胎粗陶,烧成技术不稳定,制品时常出现变形现象,其造型多模仿草篮和植物形态。

此外,还有各种薄胎细陶制品,其中一种被称做“黑顶陶器”的制品最具代表性.以后的埃及陶工艺多以泥灰作为主要原料,出现了利作的陶器。具有特色的黑顶陶器逐渐衰落,代之彩绘陶器的出现。从第十二王朝中期开始至第十三王朝时期,埃及的陶土艺大致上形成统一风格,陶器制作极为普及,并涌现出水量精美作品和优秀制陶工匠。以石材制作人们需要的工具和器物,是最早出现的工艺之一,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在埃及,最早出现的加工精良且极具装饰意味的石工艺作品,大都产生在王朝时期开始之前的金石并用时期。

古代埃及人有把银白色金属锑研碎,并调和成眼影膏的习惯,其加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化妆石板”上进行的,这是埃及人经过精心设计之后打制雕刻而成的专用器具,上面有各种精美的装饰纹样,以动物、植物和人物居多。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石工艺品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可长期保存,所以,其功能逐渐演化成为奉献用品或纪念物。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希腊、罗马的西方工艺美术作品赏析也许是由于玻璃色彩绚丽,变化多姿,美丽非凡,在西方,人们常把玻璃说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人们通常认为,玻璃是由古代埃及人发明创造,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迄今最古老的玻璃材料和制品皆发现于埃及古代埃及的玻璃是由沙、灰及天然碳酸苏打的混合物加热制成的。但这是原始状态的玻璃,不透明。至新国时期,出现了为玻璃着色的技术,起先只有绿色和蓝色效果,之后又逐渐发展为白、黄、红等鲜艳明亮的色彩。埃及的玻璃工艺至笔十八王朝中期才得到发展在图特摩斯三世执政期间,曾数度远征亚细亚,并将大批叙利亚玻璃工匠带到埃及,从事手工业生产,埃及的玻璃制作由此时得到发展。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希腊、罗马的西方工艺美术作品赏析《鳄鱼纹彩陶钵》是在土红色的器壁上用白土绘以图蹂化的动物纹饰,陶钵口缘部分是交叉的白色线条组成的泽饰带,位于钵体外壁的鳄鱼与河马,表现手法亦相当精阮.鳄鱼身上布满了交又线条,用于表现鳄鱼的硬鳞,与豁体口缘部位的交叉线装饰带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极富哪式美感。交叉线装饰图纹也许来自于埃及人渔猎生活中钵可或缺的渔网的某些启示.《雪花石瓶》,以一块完整的雪花石雕刻而成,三个石声连同其下面的托座以优美和谐的线条构成装饰性极强的形式,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对工匠的精致设计和制作赞叹不巳。《王妃涅菲尔提蒂像》是当时彩绘石雕水平的最杰出代表。涅菲尔提蒂是埃克那顿的妻子,美丽聪颖,为宗教改革起了积极的协助作用。王妃脖颈修长,微微前倾;头上的蓝色高冠向后上方倾斜;秀丽的面庞,精致的五官,无不表现出高贵的气质,令人不得不惊叹埃及工匠的高超技艺。本作品制作于约公元前1340年,石灰石和石膏质地,高48厘米,现收藏于柏林国立美术馆,这是埃及艺术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作品。在雕塑上没有采用刻板的“正面律”形式,具有高度的写实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彩色玻璃香膏瓶》最能代表第十八王朝埃及玻璃制作的工艺成就。此瓶高8.7厘米,宽口,粗颈,底座呈喇叭形,半球状的瓶身有一双系耳。器身以当时最常用的深蓝色作为底色,器面加上黄、松绿、白等玻璃色条装饰,匠师用尖削工具剔划,使其成为色彩斑斓的山形与花彩状图案,十分精美。此瓶的艺术成就,足以证明当时手工艺制作者们的精湛技艺。《公主金冠》是最能代表中王国时期金属工艺的作品之一。金冠的造型十分简洁:环状的头箍上雕有等距离的十几朵金花,头箍上下皆以每组两条的长形叶片装饰,但上面的一组叶片立起,而下面的三组叶片呈下垂状,其优美的形式引人注目。《黄金王棺》是第十八王朝为安置图坦卡蒙王的木乃伊而做的三层棺撑其中的一层。图坦卡蒙的棺材是一个套一个的,在这个“雕像式”棺材的内侧刻着有关巫术和宗教内容的象形文字。图坦卡蒙王以埃及传统姿势站立着,手中握着象征权力的连枷和权杖。这其中的一层就长约180厘米,耗纯金200余千克,局部以珠宝翡翠点缀,装饰性极强,可以想见当时埃及财力的富足。《彩绘木箱》造型精巧结构合理表面上漆后,再用红、黑、金三色施以华美的纹饰图案内容为古埃及绘画的传统题材—国王征战与狩猎的场面。木箱的侧面,描绘的是图坦卡蒙王率军赓战西亚人的故事,画面军队整齐有序,战马矫健有力,冠饰和甲胄闪闪发光,敌人唐突奔命,各种造型生动传神。木箱的上盖画有图坦卡蒙王狩猎的场面。木箱两头画有两个相对的狮身人面像。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历史悠久,其文明的发展曾居世界前列两河流域地处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地带,历史上名族杂处,战乱频繁,文化更替复杂。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曾生活过多名族:苏美尔人,闪族人及其分支阿卡德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这里曾诞生过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创造过“空中花园”这样的建筑奇迹,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根据这一地区先后出现的诸多奴隶制国家的时间顺序,两河流域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前2000年),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亚述时期(公元前1000-前612年),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12-前539年)波斯时期(公元前538-前330年)。

彩绘陶罐,陶土烧制,高23.0厘米;直径20.0厘米,高拉(伊拉克)北方欧贝德早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这个罐子是在伊拉克北部高拉一座简易埋葬的墓室中发现的。它用慢轮制作,分为球状的器身和圆锥形高颈两部分。这两部分黏合在一起,器肩饰有波浪形图案,描绘得非常轻快。最后,这个罐子还经过了高温处理,因为它的陶土表面呈现出一种偏绿的色彩。这个罐子的装饰图案是用黑褐色描绘的,令人想起了编织网,好像罐子上披覆了一层用绳索捆束的外套。尽管描画得很快,没有精雕细琢,但是网状图案给人的感觉却非常平衡。罐子的颈部采用粗实线,而腹部中央则由波浪形的线条构成,加之罐子底部占一半的空间都使用留白,更增强了艺术结构的平衡感。然而,无论是纤细的波浪还是宽条的边框,都是不均匀、不一致的。《猎狮图》也是发现于同一地点的亚述浮雕.浮雕描黔了战车上手持弓箭射向雄w的亚述国王和身中数箭但仍扑向战车的勇猛的狮子。整个画面气氛紧张而充满生气,是对热衷于领土扩张和紧张刺激的狩猎活动的亚述帝王生居的典实描述。《黄金短剑》装饰豪华,是一把带青金石剑柄和黄金剑鞘的短剑,其剑鞘的装饰工艺水平令人惊叹。在有限的空间内,布满了精心雕刻的植物形图案,玲珑剔透,透雕与镶宝石结合,华美绝伦。《被母狮袭击的黑人》这件象牙装饰板即有腓尼基装饰风格。此板出土于卡尔夫(现宁姆德)的西北宫殿,一般认为是用于家具的装饰部分,是亚述王招请腓尼基和叙利亚的工匠来卡尔夫专门制作的。装饰板表现的是在繁茂的莲花间,一头母狮正在咬断一黑人的脖子的冲突场景。狮子两后爪分别踏住黑人的两脚,左前爪揽住黑人的后背,右前爪踏住黑人的左手,头微侧咬住黑人;而人物则右腿微屈,两手支于地上,头后仰,表现出痛苦之状。

波斯是古代伊朗的名称,但波斯人只是伊朗人中的一个部落。伊朗名族众多,疆域辽阔,气候较干旱,以绿洲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由于其处于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南北不同名族的交通要地,使得波斯成为文明荟萃的中心,从而也形成了波斯文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特点。波斯艺术保留了本名族的特色,又吸收了中国、印度、古埃及、古希腊等地的优点,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古代波斯位于两河流域的东面,北至里海,南达波斯湾,主要分布在多山的伊朗高原上。波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处在东西方交流的要冲和南北方名族往来必经之地,所以波斯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古代波斯人由于气候、地形条件所限,多以游牧为主,因此,波斯文化的游牧民族色彩浓厚。波斯人约在公元前6世纪强大起来,居鲁士于公元前550年兴兵灭掉其他国家,建立了波斯王国。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