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日谈》与西欧天主教教理
2013年是意大利著名的机会主义家薄加尔去世800周年。意大利和其他许多国家为各种学术活动做好了准备,纪念了这位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和诗人。薄系社会的产生薄伽丘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始于“五四运动”之后,其代表作《十日谈》的第一个译本出版于1930年,后来又陆续出版了六个译本,其中五个译本出版于解放后,只有最后两个译本直接译自意大利语。对薄伽丘和《十日谈》的评论文章基本撰写于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各类评论中,有一种评论把薄伽丘看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吕同六,1979:163)认为“批判教会的腐败堕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薄伽丘在许多故事里把抨击的锋芒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以“犀利无比的笔锋,辛辣地讽刺了教会的腐败堕落”;(吕同六,2001:10)“特别尖锐地抨击僧侣的奸诈和虚伪”;(吕同六,1979:165)“在薄伽丘的犀利的笔锋下,‘神圣的’封建教会显现了它的原形!”(方平:8)这种十分强调薄伽丘对中世纪天主教会批判精神的评论影响极大,它引导着我国许多读者沿着它的评论轨迹去解读《十日谈》和薄伽丘的其他作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上述对薄伽丘及其作品的评论呢?这种对薄伽丘的解读是否准确呢?若要弄清楚这一点,就必须对薄伽丘生活的时代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薄伽丘生活在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封闭性的封建农业经济开始解体,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逐步兴起,资产阶级迅速发展,其影响力日益增大;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出现了许多商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具有公社性质的城邦共和国。资产阶级不是以高贵的出身而是以经济实力登上历史舞台的,它是一个以获得金钱利益和现世快乐为生活准则的新兴阶级;受其影响,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越来越渴望现世享受;控制教会的教士们也同样过着腐败的世俗化生活,主教和教皇成为伤风败俗的带头人,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教会的世俗化和人们对现世享乐的追求。然而,在此时的意大利和欧洲,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凸显,它们之间形成了无法粘合的两层皮:一方面,人们开始疯狂地追求现世的财富、荣耀、享乐,对中世纪的“清规戒律”虽然仍有忌惮,但已远不如从前;另一方面,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承认建立在中世纪天主教教理基础上的伦理道德的权威性,人们还不可能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教会所制定的教理、教义;因而,人们在尽情享乐的同时还要打起上帝和圣母玛利亚的旗号,以证明自己是虔诚的教徒。开创意大利现代文学评论先河的著名学者德·桑蒂斯(FrancesoDeSanctis)曾经写道:就这样,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社会,它们相互间并没有很大的干扰。思想自由被否定,禁止对抽象的教理提出疑问;然而实际生活却是另一回事,人们以上帝和圣母玛利亚的名义去追求享乐,而且人们也可以以上帝和圣母玛利亚的名义去追求享乐。(369)德·桑蒂斯的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薄伽丘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特征。正是因为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晚年病魔缠身的薄伽丘在听到卡尔特修会一位修道士的警告后,差一点没把包括《十日谈》在内的几乎凝聚了他全部智慧的文学作品付之一炬。也正是因为这一矛盾,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彼特拉克一生受尽内心冲突的煎熬,情感促使他投向现世快乐的怀抱,而理性却极力地要将他拉回到中世纪道德规范的轨道上来。与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相比,但丁更具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然而他的批判矛头并未指向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和建立在这些教理、教义基础上的道德规范,而指向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腐败现象和包括以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在内的腐败人物。他抨击教皇和教会的目的,恰恰在于维护受到社会变革冲击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十日谈》中的每一段故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十日谈》的历史意义。《十日谈》第1天第1个故事讲道:“恰泼莱托在临终时编造了一篇忏悔,把神父骗得深信不疑,虽然他生前无恶不作,死后却给人当做圣徒,被尊为‘圣恰泼莱托’。”(1987:29)我国的一些外国文学评论把恰泼莱托看作教会用来欺骗民众的工具:“教会捧出这么个偶像来———不管他生前是‘圣徒’也罢,歹徒也罢,对于它,反正是一回事,只要归根结底,能达到这一个目的:欺骗广大的人民,能在群众中间煽动起一阵狂热的迷信活动,这就够了。”(方平:10)然而当我们品读故事时,尤其是认真品读意大利语原文时,便会被作者播撒在字里行间的幽默所感染,便不难发现作者的初衷并非是抨击十恶不赦的骗子、鞭挞制造圣人骗局的教会,而是赞颂恰泼莱托所具有的变不利为有利的智慧和能力,取笑迂腐的神父和无知的民众。正像德·桑蒂斯所说的那样:“……薄伽丘以嬉笑玩耍的态度对待这篇故事,与其说是他在有意地对伪善人发泄愤怒,还不如说是他在引导你去耻笑那位听伪善人忏悔的憨痴的神父以及轻信他人的教士和民众。”(314)《十日谈》第6天第10个故事讲道:“契波拉教士答应乡下人,要让他们见识报喜天使的羽毛,临到打开盒子,却并没有什么羽毛,只有木炭,幸亏他临机应变,胡扯一通,这才骗过了那些乡下人。”(1987:576)我国的某些外国文学评论把这篇故事看作是揭露教会买卖圣物、欺骗民众的作品,认为“实际上,这是作者的现身说法,让‘圣物’连同它的‘奇迹’,在人们眼里变成了不值一钱,不值一笑的烂东西”。(方平:12)但是,当读者仔细阅读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作者并没有批判虚伪的教士买卖圣物的行为和欺骗民众的手段,而是在颂扬契波拉修士的聪明才干和临机应变的能力。意大利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萨佩尼奥(NatalinoSapegno)教授说:就这样,人们认为,契波拉修士的故事也是用来鞭挞圣物兜售行为的;然而,谁要是用心阅读,就会发现,薄伽丘的全部人性和诗意都不是用来同情切塔尔多贫苦农民的,而是用来同情修士的,这位修士具有令人击节赞叹的演说天赋,深谙愚民之道,知道如何将农民投入到美妙的辞藻和充满幻想的奇异事物的海洋之中,并善于利用极其幽默的艺术手法处理这些辞藻和事物。(207)《十日谈》中还有许多此类例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此外,在《十日谈》以男女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中,还有十余篇描写神父和修女与人通奸的故事,如第1天的第4个故事,第3天的第1、4、8、10个故事,第4天的第2个故事,第7天的第3个故事,第8天的第2、4个故事,第9天的第2个故事等。薄伽丘并无意宣扬淫乱行为,也没有像我国某些评论所说的那样,写这些故事主要是为了“……对僧侣们的恶行劣迹加以嘲讽,……着力抨击他们的虚伪和奸诈”;指责“僧侣们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男盗女娼,是十足的伪君子”;(吕同六,2001:10)揭露教会的腐败,展示“作者和腐败的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另一个方面”;(方平:16)而是通过故事中的现实主义描写,客观地向人们表明被中世纪禁欲主义掩盖了上千年的真理:人既有灵魂的需要,也有肉体的需要;即便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神父和修女,也无法摆脱人的自然规律;只要他们是人,就必然由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也必然会寻求这两个方面的满足,掩盖是无济于事的。综上所述,在《十日谈》中薄伽丘并没有以批判的精神对待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及其理论基础———天主教教理,而是欣然接受了被社会默认的现实生活,并以嬉笑、戏谑的手法将其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他笔下所记录的是“现代人”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已经不十分顾忌中世纪教会所宣扬的追求来世利益的伦理准则,他们从容地展示着自己的自然本性,愉快地用自己的力量、智慧和世俗美德为自己建设世俗的王国。薄系的情感表达—对薄伽丘和《十日谈》的另一种解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薄伽丘和《十日谈》呢?面对发生巨大变革的社会现实,薄伽丘没有像但丁那样,自觉肩负着救世的使命,抨击社会的堕落,“以过去谴责现今,又以现今的堕落作为反衬,赞美过去”;(DeSanctis:272)也没有像彼特拉克那样,在情感与理性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只能通过抒情诗句发出“心中的叹息之声”;(Gianni:442)而是以一位社会观察家的敏锐视角观察社会,体验社会,描写社会。在理论层面上他虽然对中世纪的道德规范仍有顾忌,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欣然地接受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在文学作品中愉快地展示着被中世纪禁欲主义压制了近千年的人性,热情地歌颂人类崇高的智慧。在描写人的现世生活时,薄伽丘紧紧地抓住了人与其他被造物之间的根本差别,即人具有其他被造物所不具备的“情感”和“理性”,《十日谈》着力于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爱情”和最能展示人类理性的“智慧”。这部集中体现薄伽丘人文主义思想的世界名著包括了一百个精彩的篇短故事,它们取材广泛,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但都集中展示了人的现世生活,因而被后人称为“人间喜剧”,与但丁的《神曲》相对应,可以翻译成“人曲”。(DeSanctis:367)设置在膜下的自由对爱情的接受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大肆宣扬爱情,他描写纯洁如水的爱情,也描写男女之间的私通,从贵族到平民,从虔诚的天主教徒到修道院的教士和修女,无不成为其爱情故事中的主角。薄伽丘所宣扬的爱情,没有社会阶层和贫富之间的差别,它是一种发自人内心的不可抗拒的情感,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尽管爱神心甘情愿地居住于高贵人的家里,但也绝不拒绝贫穷家庭的挽留,甚至有些时候,在穷人的家里,它也会如同在最富有的人家那样,像一个威力无比的主宰展示它的力量。”(Boccaccio:268)这是因为,薄伽丘所强调的爱情是人的灵魂和肉体的自然需要,它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任何人,无论高贵还是卑贱,富有还是贫穷,只要是人,就一定会受到它所体现的自然力量的左右。在薄伽丘的笔下,为了爱情,罗西里奥内夫人毅然坠楼自尽,表现出女中豪杰的气概;(2001:314)利萨贝塔在痛苦中沉默,(2001:297)以死抗拒兄长们打碎她爱情之梦的暴虐行为,没有了爱情她就无法继续生存,便自然地在绝望中丧失了生命。在纳斯塔基奥的故事中,薄伽丘赋予了“地狱之猎”(1)焕然一新的思想内容,彻底颠覆了中世纪的道德标准。(2001:377)他明确表示,人们对爱情应报以热烈欢迎的态度,爱情是人的自然感情,接受它是天经地义的事,拒绝它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薄伽丘所描写的爱情完全是对自然规律的遵从,是人的自然情感和肉体的强烈需要,它是既焚烧着人的灵魂,也焚烧着人的肉体的火焰,它建立在炙热的情欲之上,其基础是不可否认的人的本能。在《十日谈》第4天故事会的引言中,薄伽丘讲述了一个“小母鹅”的故事,该故事与我国清代著名作家袁枚在《子不语·沙弥思老虎》中讲述的“女人是虎”的故事十分相似。故事中,他明确地指出,女人“比……画上的天使更美丽”。(2001:258)这就是说,现实的生活比抽象的宗教信条更美丽。尽管薄伽丘尚未总结出一套赞美人性的哲学理论,还不可能用这种人文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但是,在上天重于人间、来世重于今生、灵魂重于肉体的神秘主义理论统治的中世纪文化背景下,敢于发表如此大胆地追求现世生活的言论,显然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智慧”作为人类命运的工具《十日谈》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是赞美人的智慧。薄伽丘把人的智慧视为一种美德,他认为这种美德就在于能够使人变得更加精明强干,从而想方设法地变不利为有利,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薄伽丘对智慧的赞颂和对爱情的赞颂并无二致,亦不分社会等级和贫富差异。他认为智慧是人的天赋,是人与其他被造物最本质的区别,有了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按照中世纪教会所宣扬的理论,人不能质疑上帝,只能盲目地相信上帝,“信则明”是每个天主教徒必须遵循的信条。千百年来,教会一直用这种神秘主义束缚人的思想,压制人的智慧,因此赞扬人的智慧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代表了人们争取思想解放的要求。薄伽丘在赞颂“智慧”的时候,并不在意“智慧”将被用来达到何种目的,因此,《十日谈》中不乏描写狡猾、欺骗和戏弄他人的内容:智慧使注定要下地狱的恶棍恰泼莱托摇身一变成为一位深受众人尊崇的“圣人”;使身陷窘境的契波拉教士欺骗了民众,挽回了面子;使毫无处事经验的小伙子“安德雷乌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受骗者到骗子,从被盗者到盗窃者,从买马的商人到拥有珍宝的贼……”;他“逐步磨练了自己的才智,最后,成功地摆脱了困境”,(Gianni:594)带着价值连城的红宝石返回了家乡。在《十日谈》中,无论是善良的人还是狡诈的人,只要他聪明(或狡猾)就备受赞扬,只要他愚笨,就会遭到作者的取笑。无论人如何使用“智慧”,只要他拥有“智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屹立于天地之间,成为宇宙的主人。在薄伽丘反映现世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理公司保理项目资产证券化项目方案
- 医院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食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2023年石阡县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
- 2023年宁波教师招聘宁波大学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
- 员工车辆补贴管理制度
- 地产全过程造价咨询方案
- 透析室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 计量器具定期检验制度
- 小学三年级八班家长会课件
- 服务员的礼仪礼节礼貌培训
- 2023年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PPT
- GB/T 34474.1-2017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
- 核医学在血液与淋巴系统中的应用
- 第一章 符号的世界和符号学方法
- GB/T 12807-2021实验室玻璃仪器分度吸量管
- GB/T 10362-2008粮油检验玉米水分测定
- XX省大型医院巡查领导班子民主测评表
- 学情分析方案《王戎不取道旁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