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张老师QQ:1826018269《现代教育学》教学、学习方法

与应考策略1、教学目标:(1)通过考试;(2)学习教育学知识与技能,为教师职业做准备,还有助于家庭教育、终身教育。2、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3、重点与难点:概念、原理、原则,方法、模式较多,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针对性练习。2011年真题回顾简答题有:34、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的原因?35、德育的常用方法36、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前瞻性素质名词解释有:

29、科学人文主义

30、操行评定

31、教育的文化功能

32、教育的人道性原则

33、教育策略《现代教育学》教学、学习方法与应考策略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讨论和分析、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加深理解和记忆、课堂练习(应考训练)4、学习方法:/u/vw/4554149(1)听课理解,课堂记忆,适当笔记(在课本上画出重点)(2)每次课后分散、及时复习《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课后做《现代教育学基础练习题》;下次课前检查。(3)集中复习(冲刺班),《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冲刺版)》,《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附录的三套样卷。自己下载邮箱jszg2012@163.com

密码jszg@20125、特别说明:以自学考试的形式获取,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格证,再申请教师资格证。所以考试用书是《现代教育学》及《现代教育学指导用书》,不要乱用其他的书和参考资料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次上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讲授)下午:第二章人·社会·教育(讲授)第二次上午: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讲授)下午:第四章教育目的(讲授)

第五章教育改革(自学)第三次上午:第六章教师(讲授)下午:第七章课程(讲授)第四次上午:第八章教学理论(讲授)第九章教学实施(讲授)下午:第十章德育(讲授)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讲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1、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卢梭:《爱弥儿》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发展斯宾塞:教育就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以教师,学生,教材为中心,按照教育者的意图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传统教育。杜威: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就是生活,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凯洛夫: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识记,考选择题和填空题,理解后面的“教育的定义”P2)“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1、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和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和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不用识记,为了理解后面“教育”的概念

P5)“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2、概念界定的规则规则: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理解,应用)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门、纲、目、科、属、种“教育”概念的界定一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例如,不同的种:汽车,火车,飞机——属:交通工具“教育”分析——活动,活动对象?有什么影响?P7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广义的教育定义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p8,第2段)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p9,第7行)(识记,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3.教育学具有非理性和艺术性特征

2.教育学的科学特征不够明显1.教育学与传统的社会科学有区别

二教育学所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重性并非教育学的不足或弱点,说明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学完全社会科学化或完全人文学科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义(二)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宏观)第二,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观)第三,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微观)(15,不用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在这一定义中,“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种差”,“社会科学”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邻近的属概念”。宏观:我国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在这一定义中,“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种差”,“教育科学”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邻近的属概念”。中观:我国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这一定义中“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种差”,“课程”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邻近的属概念”。(识记,可以考“简答题”)微观:我国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

1.教育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p16)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一)教育的产生

2.教育产生的条件

一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产生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3.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无阶级性非独立性原始性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非独立性。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教育融合在生产劳动之中。教育内容主要是狩猎、捕鱼、采集野果、制造工具等。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长者还向年轻人传授饲养牲畜、种植庄稼、制造陶器和建造房屋等生产生活经验,并向他们进行礼仪、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和宗教等方面的教育。部落间的争斗还产生了军事教育的萌芽。(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1.学校教育的出现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最早的学校教育萌芽——青年之家(原始社会末期)世界最早的学校教育: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和亚述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夏朝的“痒,序,校”(19,识记)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1.学校教育的出现在我国,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传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到了商朝,又增加了“学”、“瞽宗”。到西周,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包括“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泮宫”,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

到了唐朝,中央有六学二馆,地方有州学、府学和县学。公元前15世纪,中西方典型的学校教育(奴隶制社会)西方主要是:斯巴达(国家办学)与雅典教育(私人办学)(P19识记)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古斯巴达学校雅典学校(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2.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国家的形成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2.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体脑分工的出现

专职教师的出现

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2.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文字的产生与应用

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教育实践。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人类的教育经验也就日益增多,这种实践经验积累。分四个阶段:1、萌芽2、独立形态阶段3、多极化发展4、理论深化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萌芽创立发展(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阶段。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制度性、专门性、宗教性及奴性等,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与思想。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和“萌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1、孕育时期

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孔子(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1、孕育时期

孔子,前551年春秋鲁国人,《论语》,儒家。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原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孔子(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1、孕育时期

斯巴达的教育与雅典民主教育思想;智者(学派)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产婆术,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哲学王《理想国》,国家主义,社会本位

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百科全书式人物,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公民,也注意个人的和谐发展教育。自由教育理论,教育适应自然——人文主义,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2、萌发时期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中国古代的《学记》

;提出教学相长、启发教学、师严而道尊。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者有四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还不是教育专著,22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3、教育的词源学分析

最早见于“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

3、教育的词源学分析西方教育的词源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现代英语:education

法语:éducation

德语:erziehung

﹜拉丁文:educare教育是什么???从什么地方引出?要引向何方、这个过程怎么样?中国古代的教育,强调儿童性本恶,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人为善,需要在大人的棍棒监督下习字学文,“外铄论”居主流在西方,教育隐含着儿童性本善的假设,教育只是对人的天性加以引导。“内发论(P22)”

(二)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独立形态阶段)

16—17世纪,文化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思想,提倡人道主义,以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反对宗教,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要普及义务教育,国家要掌握教育权等。尊重儿童天性,反对压抑个性和体罚,主张教育的平等民主,产生了班级授课制,教育制度日趋完善,教育思想日趋丰富。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二)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首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1.普及义务教育,泛智教育: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3.论教学原则:便易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第一个总结教学原则

识记要点,p26)(二)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8世纪,法国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家,教育小说《爱弥儿》,提倡“自然教育论”,反对说教和惩罚。浪漫主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要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2.儿童中心,培养身心率性发展。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让儿童通过实地观察,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强烈反对让儿童靠死记硬背去掌握书本知识。(识记要点,P28)(二)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洛克,英国的《教育漫话》,“白板说”,内发论。福禄贝尔,德国,

1782年,“恩物”,幼儿玩具。蒙台梭利,1870,意大利幼儿教育家。不应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

感官训练,生活实践,知识教育,读写算。(二)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作为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严谨的理性主义。1、第一个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建立教育理论2、建构了比较严密的教育学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被称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三中心论”即教师、教科书、课堂。教学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学生齐勒尔和莱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凯洛夫将其演变为“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3、强调教学的教育性。(识记要点,P29)(三)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的发展

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反对以赫尔巴特位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教育毫无用处。(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3)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倡导通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得出有关教育上种种认识。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三)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的发展

1916,美国的杜威年出版《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提出了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成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野。1、“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不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2、从做中学,从经验、活动中学习。3、儿童中心,儿童是起点、中心、目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三)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苏联教育家,1956年访问过中国。他的《教育学》曾被译为中文,对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影响。(1)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他根据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明确提出教育也是起源于劳动。(2)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苏维埃国家的积极建设者和勇敢的保卫者。(3)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之点。(4)强调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分化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教育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突出地表现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1)教育研究更加深化。如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纳的学科结构(2)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形成学科群。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分化和发展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目标,并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调控手段,掌握学习理论。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主张结构课程理论,注重学科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提出早期学习、发现学习。

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分化和发展197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