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课件20140422_第1页
后赤壁赋课件20140422_第2页
后赤壁赋课件20140422_第3页
后赤壁赋课件20140422_第4页
后赤壁赋课件201404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赤壁赋苏轼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2.赏析骈俪与散文的写景语言;3.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处困境而超脱的本色。东坡赤壁全景图四川眉山的三苏祠瑞莲池三苏祠·瑞莲池说说你对苏轼的印象

《自题金山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苏轼生平的逆境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逆境中的创作黄州被贬时期却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

散文——前、后《赤壁赋》,诗——《寒食雨二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整体感知第一段:夜游黄泥坂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见鹤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注意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翻译。

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朗读前两段,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要求:

是岁:这一年.望:农历的每月的十五。此外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六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将:准备。归:回。从:跟随。既:已经。尽:全,都。仰:抬头。顾:环顾。行歌相答:边走边唱,互相对答。已而:过了一会儿。月白风清:月色皎洁,清风吹拂。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良夜呢?薄:迫近。顾:可是。安所:从哪里。谋:商量。诸:“之于”的合音,兼起代词“之”和介词“于”的作用。不时之须:突然、随时的需要。第一段:写重游赤壁之前的情景。诸字的用法诸1)形容词:众多,各2)兼词:“之于”“之乎”3)第三人称代词。判断下列句子中诸字的用法:1)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赢。2)秦伯谓子桑:“与诸乎?”课后练习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需)。”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看了这些,我们心中舒畅,于是一面走一面唱(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气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晚风清爽,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将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的时候,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这儿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是为您临时的需要而准备的。”(1)在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2)那么乐从何来呢?

——

①景美②友人凑趣(举网得鱼)③妇助雅兴(藏酒待不时之需)

1、这一段起笔交代了游赤壁的、、。2、段中描写了一带的(填上季节时间)之景,突出了周围景色的特点。探究第一段时间

地点

人物黄泥坂宁馨静谧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感叹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佳肴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冬夜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所见的冬景,扼要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文章题为《后赤壁赋》,为什么作者却从夜游黄泥坂写起?夜游黄泥坂与夜游赤壁有何联系?写黄泥坂所见的冬月夜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通过主、客、妇三方的对话,写良宵、美酒、宾客、佳肴四美已具,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做了很好的铺垫。知识小积累: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俄而须臾顷刻刹那弹指未几已而少顷一炷香逝者如斯白驹过隙昙花一现旦日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山,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高处,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由得心生忧伤,感到震惊和恐惧,寒意顿生,觉得这里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复:再次。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于赤壁之下游”。断岸:绝壁,陡峭的崖岸。曾日月之几何:才相隔多少日子。摄衣:提起衣襟。上:上岸。履:踏。披:拨开。踞:蹲。虎豹、虬龙:名词作状语,象虎豹,象虬龙。栖:宿息。危巢:高高的鸟巢。幽宫:深宫。盖:这里是连词。从:跟随。悄然:忧伤。肃然:正肃恐惧。凛乎:恐惧之感。反:同“返”,返回。放:放任。中流:江中心。听:听凭,任凭。止、休:停泊,停留。

看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慨叹,从中隐约可看出主客双方已由山段所写的欢乐情绪向忧伤情绪转变.且“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探究第二段1、用原文说出作者一行在江边所见之景,并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2、品读:“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是作者面对眼前所见的感叹,请细细品读,体味其情感变化。

从字面上看,是写从作者初游赤壁的七月份到现在复游赤壁的十月份,由于秋冬季节的变化,江山景色已经随之变得不认识了。真是时变景迁,江山改容!由此可见,作者已从上段所写的欢乐情绪悄悄地向忧伤悲恐情绪转变了。

如果我们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六十万,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从此一蹶(jué,跌倒)不振,美好江山,满目凄凉。那么我们就能从这一句体味到更深刻的情感。

曲笔双关,寓情颇深。

(3)第二段复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一个字概括。——悲(予亦悄然而悲)(4)悲又从何而来呢?——①江山不可复识②历幽景而恐③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4、文中为什么要用上“盖二客不能从焉”这句话?有何用意?因为作者本来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复识而登山排解,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却更加让人压抑。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

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游,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戏言“不怕无人喝彩,就怕无人应彩”。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古人不称意时,往往通过长啸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快。当作者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风起水涌”的场景又让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长啸能抒发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

苏轼面对月夜江山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6、“予亦悄然而悲…凛乎其不可留也”又能体现作者什么情感变化?

“予亦悄然而悲…凛乎其不可留也”表现夜间登山历险的阴森恐怖气氛,也隐含有对当时政治环境险恶的影射,所以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5、说说“划然长啸……风起水涌”这部分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时快到半夜,环顾四周,寂寞冷清。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昏昏入睡了。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

——①夜逢孤鹤

②梦会道士

第三段:述游罢就寝后梦中所见——道士化鹤。2、“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鹤乃道士所化。那么道士笑而不答意味着什么?

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可分。

4、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不禁让人感叹人生如梦,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再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思想,理解此文道士化鹤的寓意。)

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写重游赤壁之前的情景。描写游览赤壁所见的初冬景物,与初游的景色大不相同。3述游罢就寝后梦中所见。小结后赤壁赋乐→叹复识→悲、恐、凛惊寤情感变化乐:叹:复识:

悲、恐、凛:惊寤:良辰美景,笑谈之乐。美中不足,乐的短暂。前赋强调人和自然同样伟大,但后赋不敢肯定。

面对大自然的威力,深感个体的微不足道,膜拜大自然。精神的升华,明白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的瞬息存在。“变与不变”,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全篇的情感如何发展?本文的写作特色1、写景抒情,质朴清新,语淡意丰。此赋的写景一向为文学家所推崇,状景写情,字字如画,句句冬景,凄凉感人。如:“江流有声…水落石出”,“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山鸣谷应”这些文字全用白描,却给人清新之感,无华而传神,简洁而意足,给人峄清朗透辟之感。全文散文化浓郁,写景的同时自然抒情,景语皆情语,水乳交融。2、此赋散文味更重,却依然有韵文的铿锵。文中多“藏韵”,有如书法笔画中藏锋。如“酒”与“久”,“尺、出”与“识”,“茸、龙、宫”与“从、动、涌、恐”,“留、舟、流”和“休”。3、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文章主旨

这篇赋是作者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所作。文章着重写山,写冬景,但景象凄凉可怕、惊险恐怖、迷离恍惚,衬托出作者悲伤的心情;末尾写梦境,道士化鹤给文章笼罩上飘渺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想逃避现实消极处世而又无法逃避的矛盾心理。也抒发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情怀。与身世相关之处客之不从:作者一直以来政治思想无人了解的孤独被贬:怀才不遇的孤独身为罪人:惊悸而孤独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提示:1)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2)从作者心情变化去比较.3)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七月既望十月之望初秋

初冬黄州赤壁

黄州赤壁

清风徐来霜露既降水波不兴木叶尽脱月出东山

月白风清

白露横江

山高月小

水光接天

水落石出

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时间地点景色心情写于同一年,相距三个月

前赋后赋

限于舟中主要写岸上

字字秋色句句冬景

谈玄说理亦实亦幻

主调旷达乐观略为虚无缥缈点景重情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1)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

比较阅读前、后《赤壁赋》2)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

3)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4)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5)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则有乐有悲,但乐观旷达存焉,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痛苦?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间世?

6)在《赤壁赋》中,苏轼把人生须臾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而在《后赤壁赋》中,则既无“情”,也无“理”,而把一切归之于空。以“不见其处”戛然而止,又留下了无限的空白,启发人去思索这“空”背后的内容与意义。但总的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