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第二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第二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第二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第二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于雪丽办公地点:马克思主义院·309室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度过美好的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真理与价值章节介绍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人事论事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真理客观性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

认识论就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什么是认识论?本章的逻辑结构认识的本质和基础认识的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本质论过程论目的论方法论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二)实践在认识中的绝对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和认识的结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

……

……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

……

㈠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体与客体的三层关系主体客体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需要与被满足的价值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的方案…二是主体按照目的和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方案变成实际行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需要可能产生为什么?

可能性?

怎么样?正误是否正确?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需要认识游牧和农耕了解气候天文学丈量土地和商品交易精确计算数学建筑、工业和战争合理用力力学政治统治管理民众政治学

战争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实践需要生态科学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认识产生孙子兵法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资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结绳记事算盘电脑人眼观察:微尘级光学显微镜:细胞级电子显微镜:原子以下级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戴嵩《斗牛图》水居里夫人的实践

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

间接经验是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假如我能比别人望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认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认识的对错。”哥伦布麦哲伦航海实践大地是球形吗?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确的认识成功实践错误的认识失败实践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物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2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要划清两条基本界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物感觉思想唯物主义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识是不死的灵魂对自己降生于尘世之前所居住的‘理念世界’的回忆。”

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产生的,即从天上掉下来的。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孟子

王阳明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而知者,其良知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说”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约翰·洛克的“白板说”

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的、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德谟克里特的“影像说”: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事物都在空间中投出各自由原子所构成的影像,这些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才产生了感觉。他认为:从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与流射影像的事物是一致的、相似的,这样人的感觉与事物本身也是一致的。

古希腊最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官就像蜡块,外物在蜡块上印下的痕迹就是感觉,它是以是否同外界物相符合为标准的。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感官有认识能力,但这只是潜在的感觉,只有当现实的感觉对象作用于感官时,才可能产生现实的感觉。因此,人的认识过程中是被动的。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就好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外界事物把它们的标记、形象和名称刻在人脑这块白板上,就形成了我们的各种感觉和经验。“白板说”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完全被动的过程。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缺陷

脱离了实践不懂的辩证法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红花!3、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鬼从何来?蛇!杯弓蛇影能动性体现分析和选择运用和组合建构和虚拟摹写性创造性性状和关系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它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人们认识论的全部过程。认识论为什么是能动的反映论?

3、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在认识的本质中,反映的、摹写的方面与能动的、创造的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主体客体模写选择建构创造认识第二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一)从实践到认识1.什么是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感觉知觉表象个别特征综合反映回忆再现感性认识是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的直接结果感觉知觉表象是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的直接结果感觉硬?红!甜?是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的直接结果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是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是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的直接结果感觉知觉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是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是事物的个别特性作用于特定的感觉器官的直接结果感觉知觉表象就是对记忆中保存的感觉、知觉的回忆表象就是对记忆中保存的感觉、知觉的回忆Addyourtitleinhere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片面性2.什么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概念判断推理内涵和外延简单和复杂归纳和演绎理性认识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水果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帝国主义是反动派帝国主义是纸老虎Addyourtitleinhere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感官得到通过思维抽象得到直接性、生动性、具体性间接性、概括性、抽象性表面的、外部的内部的、本质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低级阶段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比较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F=GM1M2/R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于源来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18446744073709551615粒高4公尺宽10公尺长: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两倍<两小儿辩日>0.48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花是红的感觉判断概念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交织和相互渗透,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条件4、从感性认识想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反驳经验论和唯理论洛克

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而轻视理性认识

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而轻视感性认识培根笛卡尔(二)从认识到实践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实践第二次飞跃认识理论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目的理论只有回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理性认识只有回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得到检验和发展。1、必要性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第一次飞跃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前提和基础).第二次飞跃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目的和归宿)

3、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关系

实践

认识

实践

实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毛泽东(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受主观条件的限制2受客观条件的制约3世界的无限性4人的认识活动随着事物的发展而进行,这是无限的1、造成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光的本质之争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3、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原理的意义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从实践到认识------从群众中来

从认识到实践------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循环往复,使我党的方针、政策越来越正确。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客观实践多种选择一种情况多中取一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第二2、真理客观性的体现

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第一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的主观性是指其存在形式方面的主观性,而不是其内容方面的主观性。3、真理的主观性两种唯心主义真理观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理念”的认识,是客观性对概念的符合,这就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反对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有用即真理”---人造真理论胡适“真理原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大有好处,从给它们真理的美名。”4、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待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1)真理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既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只有一个。(2)认知真理的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知只有一个。(3)评价真理一元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个价值关系的真理性评价只有一个。(注:评价是多样性的,但真理性评价只能唯一)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的唯物论)真理即有绝对性真理又有相对性从真理的辩证法看二者的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

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ACBcaba2+b2=c2毕达哥拉斯定律真理的客观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真理的可知性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夸克…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真理性认识的广度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a2+b2=c2AbCBaca2+b2≠c2BacCAb真理性认识的深度

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4、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Textinhere相互渗透和包含,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也有绝对相互辩证地转化,不断地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真理确定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相对性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从广度和深度上看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