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附答案_第1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附答案_第2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附答案_第3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附答案_第4页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妖娆(ráo)色挠(náo)舴艋(zè)红装素裹(guǒ)B襁褓(qiáng)田圃(pǔ)沁园春(qìng)一代天骄(jiāo)C休祲(jìn)喧嚷(rǎng)攘除(xiāng)润如油膏(gāo)D斗笠(dǒu)喑(yīn)哑风骚(sāo)妄自菲薄(fěi)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张校长不辞劳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修养的杨老师。B这个女孩很腼腆,与大家讨论问题时,总是温声细语。C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D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看起来格外的美丽。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该书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唐雎不辱使命》节选于此书。C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乐府”“诗余”“长短句”等。D《马说》、《醉翁亭记》、《出师表》、《陋室铭》、《答谢中书书》中的“说”、“记”、“表”、“铭”“书”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其中“表”是奏文的一种。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A①⑤④②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④②⑤①D①③②④⑤5、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A怅恨久之/怅然若失B亮躬耕垄亩/事必躬亲C此人可就见/一蹴而就 D枉驾顾之/三顾茅庐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8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隆中对》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猥自枉屈 (2)卑鄙(3)遂诣亮(4)欲信大义于天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遂用猖獗,至于今日。8、根据甲乙两段文字,你认为诸葛亮和刘备有哪些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4分)9、,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10、,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1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12、巧笑东邻女伴,。(晏殊《破阵子》)1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4、力尽不知热,。(白居易《观刈麦》)1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6、,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17、更深月色半人家,。(刘方平《月夜》)18、;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9、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一)议论文阅读(10分)轻松读经典(节选)周国平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④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⑤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⑥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⑦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选自《简单议论文阅读与欣赏》)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哪种方法?(2分)21、作者认为“读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2分)22、什么是经典,请从文中获取有关经典的信息,按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话。(3分)经典是,经典是,经典是。总之,经典是人们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23、你读过哪本名著?联系本文和你的阅读经历,就“如何读名著”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文学作品阅读(13分)转身(李汉荣)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②在广场,在车站,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③那一次,我在北京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面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你,我挡着你了”,我深为感动,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波动的各色衣服……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鲜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在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为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她的背影,却记不请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我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24、全文主要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作答。(3分)25、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的含义?(2分)26、第④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27、仿写: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 (2分)28、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四、作文(40分)岁月能湮灭许多美好的东西,但却湮灭不了我们对儿时的回忆;岁月流逝,我们会把昨日遗忘,但昨日的瞬间美丽,我们会把它珍藏成为生命的永恒。发生在朋友间的一段情愫,你会永记心间;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可能会使你潸然泪下;一本来之不易的好书,使你体味出人生的哲理和感情;一幅全家的合影照,定格了你浓浓的亲情;一支钢笔,包含老师亲切的鼓励;一副字画,充满你天真的幼稚;一个瓦片,记录你成长的足迹;一个陌生人的背影,留给你永恒的温暖……生命的长河中,值得我们珍藏的东西很多。请以“珍藏”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1、D2、A3、A4、C5、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8分)6、(1)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拜访(4)通“伸”,伸张7、(1)只求能在乱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能在诸侯中扬名显贵。(2)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8、诸葛亮:有远大志向,忠诚,勤奋努力,认真分析眼前形势,敢于承担责任……;刘备:尊重人才,重情重义,讲究信用和道义……(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4分)9、槲叶落山路凫雁满回塘10、零落成泥碾作尘11、斜晖脉脉水悠悠12、采桑径里逢迎13、赢得生前身后名14、但惜夏日长15、会挽雕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