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_第1页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_第2页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_第3页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_第4页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类别文件编号:版本:A二阶文件检测设备管理程序修正次数:0生效日期:文件名称:检测设备管理程序签章:编写部门:测试部发放与签收记录会签是否分发部门份数会签分发部门份数□是□否总经办□是□否行政部□是□否市场部□是□否采购部SMT事业部组装事业部会签是否分发部门份数会签分发部门份数□是□否PMC部□是□否PMC部□是□否NPI□是□否生产部□是□否生产部□是□否品质部□是□否测试部□是□否工程部□是□否品质部□是□否财务部□是□否财务部□是□否****修改记录*****版本修改内容备注A首次发行制定:审核:核准:文件类别文件编号:版本:A二阶文件检测设备管理程序修正次数:0页次:2/15生效日期:1.目的确保检验、量测与试验等设备,均能予以有效管制、校准与维护,并能追溯到国际标准。2.范围凡公司各事业部中各部门用于检验、量测与试验等检测设备均适用。3.定义无4.组织与权责4.1组织仪器校准由仪校人员负责,使用之检测设备由各部门自行保管。4.2权责(仪校人员)4.2.1负责全公司检测设备校准量测及管理,包括环境监测仪器、生产用检测设备。4.2.2拟定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4.2.3负责校准标准件之保存及校准环境之管制。4.2.4新购检测设备量测校准及建立基本资料,校准相关文件之保管。4.2.5检测设备量测异常报废及送修前鉴定。4.2.6负责选择外校机构及联络。5.作业程序5.1检测设备及校准定义5.1.1检测设备5.1.1.1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须的测量仪器、软件、测试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器械或他们的组合5.1.2内校定义5.1.2.1凡公司可执行校准之仪器,用于量测、检验产品之设备,而以现有校准设备能力范围内及具备质检机构对内校条件的要求为原则。5.1.2.2内校实验室使用的标准件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质检机构校准并且合格者。5.1.3外校定义5.1.3.1进行定量测试,而公司没有校准仪器设备的测试仪器设备,应选择通过CNAL,CNACL,NIST或CCIBLAC等认可的校准实验室校准。5.1.3.2如没有国家检定规程或无法经由外部校准实验室进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应由仪校人员制定检定规程进行内校,或按检定规程送制造厂家进行校准。5.1.4免校定义5.1.4.1所使用之量规仪器设备,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帐务、结算或仅供参考用时之检测设备,即予以免校准。5.1.4.2免校仪器的判定由仪校人员来执行5.2校准管理5.2.1每年底依仪器之校准周期,拟定下年度之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5.2.2所有量规仪器均须登录于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以方便校准作业,同时进行依仪器校准计划,内校仪器在到期前15天,外校仪器在到期前30天,自动进入待校状态。5.2.3校准说明:5.2.3.1外校:选择合格之外校机构,必须持有国家实验室(CNACL)认证体系认可证书即可,做标准件之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依据外校标签中的下次外校日期,送出外校,以免超出。5.2.3.2内校:需参照标准判定,将校准结果登录于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和内校报告书及下次预定校准日期登记于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并贴上适当之识别标签。5.2.3.3免校:凡贴有免校标签之检测设备均无需校准。5.2.4校准报告内容5.2.4.1待校件名称5.2.4.2使用标准件5.2.4.3校准环境5.2.4.4校准范围5.2.4.5校准周期5.2.4.6判定标准5.2.5校准明细(以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为依据,以下为举例说明)及方法5.2.5.1外校明细:1.烙铁测温仪2.Reflow测温仪3.表面阻抗测试仪4.游标卡尺5.静电环测试仪6.温湿度表7.静电鞋测试仪8.LCR数字电桥9.锡膏厚度测试仪10SMD零件计数器11综测仪12程控电源13电子称14耦合测试仪15电批扭力测试仪16塞规17直流多值电阻器5.2.5.2免校明细1.显微镜2.放大镜3.X-RAY5.2.5.3内校明细及校准说明A.直流稳压电源a校准周期:一年。b判定标准:待校件厂家型号校准项量程允许绝对误差标准(≤)通用通用电压0~30V±(0.5%+2)通用通用电流0~3A±(0.5%+2)c校准结果保存校准记录及结果由校准部门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为二年。B.数字万用表a校准周期:一年。b判定标准:待校件厂家型号档位量程允许绝对误差标准(≤)通用通用直流电压200mV-200V±(0.5%+3)通用通用交流电压2V-750V2V-200V=±(0.8%+5)750V=±(1.2%+10)通用通用直流电流20uA-20A200mA=±(1.2%+8)10A=±(2.0%+5)20A=±(2.0%+5)通用通用交流电流2mA-20A200mA=±(2.0%+5)10A=±(3.0%+7)20A=±(3.0%+10)通用通用电阻200Ω-20MΩ200Ω=±(0.8%+5)2KΩ/20KΩ/200KΩ/2MΩ=±(0.8%+3)20M=±(1.0%+25)c校准结果保存校准记录及结果由校准部门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为二年。5.3检测设备的保养5.1各级保养定义一级保养 保养周期:日、周、月...等周期。 保养项目:以安全防护之点检、清洁、润滑为主。 保养实施人员:工程师、作业员、领班。二级保养:保养周期:季、半年、年度...等周期 保养项目:常发生故障机械部品点检与更换、校准、精度确认为主。 保养实施人员:取得厂商认证设备人员或设备商(代理商)工程师。三级保养: 保养周期:年度以上之周期。 保养项目:需由代理商协助保养部分。保养实施人员:设备商(代理商)工程师。5.2检测设备保养级别及保养内容5.2.1检测设备每季度执行一次一级保养,每年执行一次二级保养5.2.2保养内容一级保养a各类电器要定期通电、通风、除尘。b非电器要定期通风、除尘。c金属仪器要除尘、涂油、防腐、防变形。二级保养a常发生故障机械部品点检与更换b检测设备的校准、精度确认及维修5.3检测设备的保养职责范围a检测设备的一级保养由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或工程师负责保养。b检测设备的二级保养由采购部门负责联系供应商工程师或国家计量检测实验室人员或有内校员资格证人员进行保养。5.4设备编码规则5.4.1设备编码规则格式,如下图:XXXXXXXXX123455.4.2设备编码说明1)指公司,按以下规定编制代码:科技有限公司:Y2)指检测设备或生产设备,按以下规定编制代码:检测设备:J生产设备:S3)指事业部,按以下规定编制代码:SMT事业部:S组装事业部:Z4)指部门,按以下规定编制代码:(1)PMC部:PM(2)生产部:SC(3)测试部:CS(4)品质部:PZ(5)事行政部:RS(6)财务部:CW(7)工程部:GC(8)其它:QT5).指流水号;从0001至99995.4.3设备编码举例:1).公司SMT品质部的锡膏测厚仪可编码为:YJSPZ00012).公司组装工程部的数字万用表可编码为:YJZGC00015.4.4校准报告编号:(Q/JZ)+(年份)+(四位序号),如Q/JZ200900086.参考文件无7.参考记录7.1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7.2检测设备履历表7.3内校校准报告样式7.4检测设备保养年度计划&保养记录表7.5检测设备保养季度计划&保养记录表附件附件一校准标签附件二检测设备校准履历表&年度计划表附件三检测设备履历表检测设备履历表检测设备名称:检测设备编号:检测设备厂牌:检测设备型号:机身号码:校准类别:购入日期:使用单位:校准周期变更记录变更日期:校准周期:变更人:使用部门变更记录变更前编号:变更后编号:变更日期:项次校准日期校准报告编号校准结果下次校准日期校准人审核人备注1234567维修记录项次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部门/厂商维修人备注123456保存期限:2年编号:FM-SCS-0002版本:A附件四内校校准报告格式附件五检测设备保养年度计划&保养记录表附件六检测设备保养季度计划&保养记录表附件七检测设备校准作业流程图检测设备校准作业流程图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建立检测设备基本资料建立检测设备基本资料校准需求校准需求免校内校外校内校外校建立校准规范建立校准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外校机构校校准周期订定年度校准计划表订定年度校准计划表NO检测设备催校NONO检测设备催校NO自动警示各单位检测设备待校贴上停用标签贴上停用标签YESNGYESNGYES修理执行检测设备校准YES修理执行检测设备校准OKOKOKOK报报废贴上校准合格标签记录保存记录保存附件八年度校准计划流程图年度校准计划流程图检测设备校准人员检测设备校准人员依年度仪器校准计划表实施依年度仪器校准计划表实施即将到期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