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1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2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3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4页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旅游地理全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人教选修3)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3)促进文化交流。(1)多样性(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2.地理位置与交通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4.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五、我国的旅游资源1.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②安徽黄山、广西桂林山水、湖北长江三峡、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都(2)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2.我国的世界遗产(1)我国主要世界遗产的分布遗产项目四川四川沈阳(2)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原则——保护第一(3)动态美(4)朦胧美(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赞比亚、津巴布韦两国间,赞比西河上)、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洞庭湖、长江、滇地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一南昌,大观楼一昆明)之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2.把握观赏时机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主配层次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塔例泉"之说。水温高达21℃~38℃,且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盐度平均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地壳缓慢沉积,珊瑚虫骨骼堆积(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B.热带风光的大陆岛屿和土著部落文化3.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1)地理位置: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2)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夜景、卢浮宫外景、巴黎圣母院外景(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1)景区规划的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2)景区规划的导向:以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4)景区规划的意义:提升景区的品位,扩大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6)景区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开发,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①污染环境②危害生物③破坏旅游背景资源④破坏视觉效果(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①破坏传统社区文化②破坏文物古迹③造成城市问题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1)制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问题。(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旅游: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品、娱乐都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垃圾收一、设计旅游活动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①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②旅游偏好(2)旅游者的客观条件①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支配的时间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