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9课《美丽的颜色》一等奖创新教案第9课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教学重难点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
3.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掌握引号的作用。
4.学习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上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感受科学家朴实恬淡的人格魅力。
预习部分
文题解读
题目是编者加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美丽”一语双关,既赞美了镭的颜色,也指居里夫妇身上所蕴含的“美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坚定的信念、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写作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最后以居里一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而悠闲的夜晚作为结尾,使读者在温馨与平淡的氛围中体会居里夫妇艰辛之后的巨大成功。字里行间体现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个性和精神。
读读写写
炽热(chì)镭(léi)猝至(cù)窒息(zhì)钋(pō)吹嘘(xū)
轮廓(kuò)踱(duó)沥青(lì)骤雨(zhòu)
课文解析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对比,“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段落解析】写居里夫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快乐地学习、研究。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总领本段,引出下文对娄蒙路的棚屋让人“不舒服”的具体描写。】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燥热得像温室"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棚屋内的炎热。】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细节描写,写冬天下雨、下霜时棚屋内的糟糕状况,和上文夏天棚屋内的燥热相照应对不同天气状况下棚屋内的情形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恶劣与艰苦。】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段落解析】具体写娄蒙路的棚屋条件的恶劣。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衬托,用恶劣的工作环境村托居里夫妇热爱科学、不畏艰苦、坚持研究的高贵品质。】
【段落解析】小具体写室外工作环境的恶劣。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吹嘘”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贬义词褒用,写身患结核症的玛丽从未跟佛提埃大夫说过自己的工作环境,表现了玛丽为了科学不惜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三个“没有”写出居里夫妇的工作之难。】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引用玛丽自己写过的话,回顾了那段艰难的工作过程,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表现了居里夫妇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英勇时期”突出了他们当时工作的艰辛。】
【段落解析】用玛丽自己写过的话,概括了他们艰难的工作过程。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和我一般高的”“一大堆”写出了工作的艰难;“筋疲力尽”写出了居里夫人的辛苦。引用玛丽自己的话,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真实地表现出她为了科学研究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
【段落解析】用玛丽自己的话,具体写她工作的辛苦。
⑦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由1898年到1902年”交代时间,强调了居里夫妇在这种艰苦环境中工作时间之长。】
⑧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段落解析】写居里夫妇由共同研究到分工合作。
⑨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⑩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比喻,将她“一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他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段落解析】用玛丽自己的话写她工作的艰辛。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拟人,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分离开来。【”最困难”“几乎不可能”写出了镭的提炼之艰难,衬托出玛丽不畏艰难的科学探索精神。】
【段落解析】写发现镭的不易。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段落解析】写居里夫妇为了提炼镭,过着“反自然”的生活。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引用,“完全”“吸引”写出在居里夫妇眼里,科学新领域的魅力之大,表现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像是在梦里一样”表现出居里夫妇醉心于科学研究,以苦为乐、平静专注的品质。】
【段落解析】写居里夫妇不畏艰难,专心实验。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比喻,引用,把比埃尔·居里和来客的谈话比作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提神剂,表现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段落解析】写在实验室里居里夫妇和客人谈论科学问题的情形,表现了他们对工作的认真和专注。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总是”表示经常如此,写出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痴迷,表现了他们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的忘我精神。】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比喻,拟声词“嘎嘎”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妇开锁时门发出的声响,再次突出了他们工作环境的恶劣,呼应第一部分。把他们的“领域”(实验室)比喻成美好的“梦境”,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妇把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表现出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精神品质和热爱科学的情怀。】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玛丽对镭的期待与喜爱。照应前文,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段落解析】写镭神秘的面纱被揭开。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两个“看哪”和“………”“!”,表现出玛丽发自内心的兴奋、激动和喜悦。】
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比喻,写居里夫人观察镭的姿势,“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对镭的迷恋。把居里夫人观察镭的样子比作在床头看睡着的孩子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居里夫人对镭的喜爱和珍视。】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两个“永远记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居里夫妇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更让他们难以忘记自己的艰辛付出。这段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段落解析】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思维导图
美丽的颜色
课堂问题设置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的工作环境及她的快乐。
第二部分(2-24):通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展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执着探究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问题归纳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3.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6.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7.“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9.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课后练习
说说黄胄先生
韩天衡
①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无论是朋友,还是他的长辈、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
②20世纪60年代初,黄胄先生已成为中国画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当时在北京荣宝斋出售的在世画家的作品中,没有一件作品的价格可以与他的比肩。齐白石先生的扇面5元一张,溥雪斋先生的大册页5角一张,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60元一张,而黄胄先生的人物画则标价在60元至90元。
③即便当时在画坛有如此地位和声誉,黄胄先生依旧不自负、不自矜,没有一点儿架子,对我这个晚辈也是尽心指导和提携。每每跟先生去荣宝斋,他总会让荣宝斋经理将收藏的名家印章尽数拿出,供我观摩。我拿个放大镜,一方一方地仔细研究,做好笔记。能看到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印章和比拳头还大的田黄石对章,在当时,实属福从天降,难得!但我往往得寸进尺,询问能不能让我打一套印蜕,以供我日后研究,黄胄先生的一句话就使我如愿以偿,现在想起依旧铭感肺腑。黄胄先生还常带我去故宫,忘情而真挚地为我讲解书画馆里陈列的历代书画精品,我如小民暴富,倏地提升了对高妙书画艺术的认知,我一生受用。
④画,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一种外溢。黄胄先生的画风,大气、豪迈,充满激情,笔墨好、色彩好,造型也好,这其实都是他人格的反映。黄胄先生长相朴实,皮肤黝黑,身板宽厚,也不注重修饰,两条宽宽的眉毛似两锭乾隆墨贴在眼睛上方,眼睛炯炯有神,像个打铁匠。一次从故宫读画出来,黄胄先生拉我到北京西单的一家饭馆,那是家夫妻店,店堂很简陋,我们找了个长板凳坐下吃饺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番茄红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中间件软件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教育文具在非正式教育中的使用考核试卷
- 服务标准化在农药行业的监管考核试卷
-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证书的交易与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超强吸水聚合物项目调研报告
- 手纸架项目投资立项报告
- 不锈钢锻造圆钢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三亚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不符合项和纠正措施记录表
- DBJ∕T13-354-2021 既有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中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14张)ppt课件
- 绘本阅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 离心式排风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字号大小样式设计参照表
-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