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浦江县堂头中学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卷面分数3分

二.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半夜里听见A(形容雨点“密”、“多”)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mèn)。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B(形容荷花高耸直立的样子)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1)请给语段中的三处拼音写上汉字。(3分)

①烦(mèn)▲②散(piāo)▲③菡(dàn)▲

(2)请根据意思填写对应词语。(2分)

A.形容雨点“密”、“多”▲B.形容荷花高耸直立的样子▲

(3)加点词“梗上”的词性是(▲)。(2分)

A.动词B.名词C.代词D.形容词

2、古诗文默写(10分)

(1),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王湾《次北固山下》)

(4),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朱自清《春》)

(7)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其作品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抒发情感,蕴含哲思。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1)冰心原名___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______________”著称。(2分)

(2)《繁星》《春水》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的内核。(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7分)

上天种的花

古草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好吃的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蹋,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欢喜。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润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B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B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B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

1.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发展过程A.__________B.__________采摘蘑菇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C.__________紧张欢喜D.__________满足骄傲

2.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分)

4.选文第B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5.选文第⑨段和第B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三)梁衡的《我们为什么要阅读》(9分)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而今,全民阅读工程也被列入“十三五”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②然而,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③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的阅读的数量的确远高于过去,但阅读的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3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一位网友这样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我一度沉迷于手机阅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许多冷门,无厘头……我整天抱着手机,乐此不疲,浪费时间而不自觉,有时一直熬到大半夜。”这种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当下流行的碎片化浅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加剧了社会浮躁。

④而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所说:“阅读能够使人充实,明理,智慧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阅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⑤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呢?

⑥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维水平。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⑦我们相信当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得到落实,全民阅读得以实现。我们的阅读会出现更加健康的局面,到那时,阅读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自觉。

(根据李志雄《重构我们的阅读生态》改编)

1.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文中第③段余秋雨的话和第④段张鸣教授的话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

3.对健康阅读提出了哪些建议?请分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15字)(3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课内文言文(6分)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6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2)待君久不至,已去()

(3)俄而雪骤()(4)撒盐空中差可拟()

(5)与人期行()(6)元方入门不顾()

(二)课外文言文(9分)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解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标准,法则④效法,仿效。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__(只写序号)。(2分)

2.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4.回答下列问题(2分)

“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四、作文(50)

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7分)(1)闷漂萏(2)繁杂亭亭(3)B

2、古诗文默写(10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2)随君直到夜郎西

(3)行舟绿水前(4)潮平两岸阔

(5)海日生残夜(6)欣欣然张开了眼。

(7)小桥流水人家(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示例: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让人陶醉冬,以她的纯洁宁静令人深思

4、(一)

谢婉莹爱的哲学(2)母爱童真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

1.A:发现蘑菇B:看守蘑菇C:惊奇欣喜D:小心翼翼

2.与蘑菇形成对比,反衬蘑菇的可爱,突出“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分),4.内容上: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2分)。

5.第⑨段中指蘑菇(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