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年级(班)一(1)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资料。师:明白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⑴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⑵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⑶师小结;全面认识人民币。⑴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⑵指名汇报:介绍所认识的人民币(三)兑换游戏:师出示物品及标价:橡皮:一角尺子:一元问:买这两样文具能够怎样付钱呢?2.同桌讨论、交流3.汇报:4.师小结,板书:1角=10分1元=10角(四)实践活动(五)巩固拓展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1、从歌曲《一分钱》导入,缩短了学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透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用心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潜力、注意力和观察力。3、透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4、教学有特色。(二)授课教师:xxx年级(班)一(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整时》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这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猜猜他是谁?对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孙悟空,孙悟空小时候淘气顽皮,上学总是迟到,每一天早上,别人都去上学了,他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于是师傅送给他一份礼物,大家猜一猜,师傅买了什么东西给悟空?生:闹钟。师:孩子们真聪明,孙悟空高兴极了,但是他不会看时间,他想请同学们和他一齐认识钟表,你们愿意吗?师:这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认识整时。板书:《认识整时》二、探究新课1、认识钟面2、认识整时。①、出示第64页主题图。②、课件出示8时、3时、6时,学生认读。③、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④、小结整时的读法。三、课堂活动1、拨钟练习①师拨钟,小组抢答。②学生挑战拨钟。2、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学生独立填上这些时刻。四、全课小结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孩子们,时间是宝贵的,老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1、利用学生十分喜爱的动画人物出现导入课堂,能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思想品德的教育,。3、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了游戏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4、教学环节衔接不好,教师对课件使用不熟练。教学中出现了必须的失误,今后还将有待提高。(三)授课教师:xxx年级(班)六(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圆的周长》听课记录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认识圆的周长。(2)揭示课题。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一)测量圆的周长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2.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构成一个圆。4.小结。(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1)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2.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3.认识圆周率。(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2)指导阅读第63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1.完成第65页第1的第1题。2.完成第64页下面的“做一做”。5.看书质疑。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1、让学生动手操作去验证,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2、老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识,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3、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德育教育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值得我学习。4、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运用于生活之中,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有兴趣。(四)授课教师:xxx年级(班)四(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角的分类》听课记录一、复习导入让学生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角,导入课题。二、学习新课(1)学生尝试给角分类(2)认识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学生自学课本;并交流自学收获。教师边用活动角演示边讲解周角的好处。(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锐角、钝角、平角、周角?(4)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体验A.提问:三角尺上各有什么角?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什么角?B.折角C.自由活动:谁能用身体动作表示锐角、直角、钝角或平角?(6)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练习(略)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角分为哪几类?怎样的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1、复习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2、教学上利用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用心主动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新知识。3、练习的设计有梯度,能够考查出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状况。(五)授课教师:xxx年级(班)四(1)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角的度量》听课记录一、创设运动会情境,谈话导入。二、用正方形创造测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点。1、寻找工具测量直角。(1)出示棍与地面成直角图片(2)指名指一指图中角的顶点在哪?边在哪?(3)指名度量,并说一说过程?三、优化量角工具,认识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1、细分量角工具。2、认识1度角。指导写法,说一说小圆圈写在哪了?(预设:右上方)(课件演示:180个1度角)3、认识几度角,理解量角的含义。(找到90度角的位置,说一说从哪到哪是90度。4、认识内外刻度线。给量角工具标上刻度,产生简化标数的需要。(3)美化量角工具,课件演示长方形量角工具转成半圆量角工具的过程。(4)量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学生产生再标一圈刻度的需求。(5)完整介绍量角器四、练习量角,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方法要点。1、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巡视。2、展示错例,明确方法。3、总结量角方法。五、全课总结。1、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2、有效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3、透过观察量角器及课件的演示,更好地帮忙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新知识。4、课件的使用还不熟,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待提高(六)授课教师:xxx年级(班)三(1)课时:第二课时科目:语文课题:北大荒的秋天听课记录一、设置情景,导入1、板书“秋天,”读词,谈话引入氛围。2、板书“北大荒”,读词,简介北大荒,设疑,那里的秋天又是怎样的景象呢?3、齐读课题,课件出示北大荒秋景图,学生欣赏。二、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2、出示生字词,识读。3、再读课文,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秋天?小组交流讨论。4、生自读描述天空一段,勾画出描述流云色彩的词,汇报。课件出示流云图,认识书中描述的色彩,并模仿说几个,指导朗读。5、课件出示小河,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理解小河之美,指导朗读。6、自学描述原野一段,找出描述的景物,并画出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原野的特点是什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模仿原野一段,围绕中心写几句话。三、教师总结,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北大荒的秋天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美原野热闹非凡1、教师谈话设疑激趣,利用课件展示北大荒秋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很好的利用了图画,让学生直观的认知理解,比讲解更有效。3、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方法。练习仿写,锻炼了学生的学以致用。4、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能很好的利用课件,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上变得直观而形象,5、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贯穿整堂课,贴合课标理念。
(七)授课教师:xxx年级(班)一(1)班课时:1科目:音乐课题:《国旗国旗真秀丽》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运用听唱法,学唱和掌握重、难点乐句,导入新课。⌒⌒6536∣5-∣523∣1-‖飞上蓝天亲亲您。二、新课教学1、谈话引题2、播放《国旗国旗真秀丽》的范唱,第一遍听赏歌曲。3、听赏完后讨论老师听赏前提出的问题:4、随歌曲做律动。5、"看国旗",猜歌名,出示课题。6、了解国旗相关知识。7、识字拼句,学习歌词,第三遍听赏歌曲。8、分小组完成四个乐句的学唱、歌表演及歌曲情感的处理。9、对歌,检查学生歌曲掌握状况。(第二遍学唱歌曲。)10、接龙游戏,检查学生歌曲掌握状况。三、深入拓展拓展(一)音像结合,在听赏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内心产生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思想得到升华。拓展(二)"画国旗",播放《国旗国旗真秀丽》的伴唱音乐。四、小结1、小鸟和小红旗都是小朋友熟悉和喜欢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去。2、从模仿入手,让学生能轻轻地唱出"亲亲您",尝试着模仿老师有感情地表现歌曲。3、教学中能很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八)授课教师:xx年级(班)五(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分数的好处》听课记录一、单位“1”的好处板书数字1。让学生拿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好处”。二、研究分数单位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教师出示1/师让学生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师:你又发现了什么?三、深入研究分数的好处教师出示(/(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四、分数的写法五、全课总结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状况如何,你能用这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1、能让学生透过学具的分一分,说一说,充分理解了单位“1”。2、教学重、难点突出。能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九)授课教师:xx年级(班):二(2)班课时:1科目:美术课题:《绘画游戏》听课记录一、组织教学: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师板画:直线、曲线和折线。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齐用线做游戏。引出课题:绘画游戏(板书)二、讲授新课:出示课件:三张用线分割的画,让同学们比较一下哪张画最容易让我们添画?1、出示课件、了解添画的方法2、指导欣赏作品:分析作业的资料和色彩3、你喜欢哪张添画?为什么?每个主体物的色彩一样吗?四、合作创新、探究表现:1、学生分割画面并进行添画。2、根据形象进行涂色。3、同桌之间互相提出推荐。五、课堂欣赏、评述作品:1、学生互相欣赏。2、简单说出自己的作品资料。3、教师评述优秀作业。板书设计绘画游戏(画出三种线:直线、曲线、折线)1、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了几种绘画常用线条的名称。2、教师的组织潜力有限,教学中出现必须的失控。3、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培养他们互相帮忙的精神。
(十)授课教师:李华清年级(班):六(1)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听课记录一、旧知铺垫导入。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好处,决定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6∶10和9∶154.5∶1.5和10∶6二、自主探究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2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找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1、小组合作,将发现与同伴交流。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3、练习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验证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关系。(2)学生探究验证,教师指导。(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四、巩固练习五、全课小结透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1、复习充分,为新课起到很好的铺垫。2、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3、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学中能照顾全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十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构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这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创造条件,带给超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搞笑,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评: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操作潜力、表达潜力及分析、概括潜力。
(十二)我记作为一名教师,听同行教师的课,既是一项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又能够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如果听上一节好课,常兴奋不已,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的精彩画面常萦绕在眼前;如果听上一节不好的课,常扼腕叹息,理出个“一、二、三”。因此,每次听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真真实实的学习。几次与同年级的老师在交流如何做好时,总觉得做的根本目的是决定采用什么方式做笔记的主要原因。记的方式,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记教学流程。每一节公开课,都是执教人经过了周密细致地思维实践的结果,从多角度体现了不同的闪光点,有必须的科学性。从课堂开始的准备,到课堂过程的组织,到课堂结束的收尾都做了认真地记载。“会看的看门道。”听课时,力求熟悉课文资料,思维随执教人的思维转,记清楚执教人的讲课环节。教学准备、教学新课、教后积累与延伸等包含的大标题、小标题都要清晰地在中显示出来。这一点是听课人就应记的最基本的资料。二、记课堂的画面。课堂体现的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因此,课堂上常有教师的精彩与学生精彩的和谐场面。记下教师的精彩设置,哪怕是一个问题,一个教学的处理片段,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成功的肢体语言。教师的这些精彩表现引发了学生哪些成功的展现,记下学生的精彩回答,精彩动作,精彩朗读,甚至是精彩的表演。记的时候把这些资料贯穿在教学流程中。三、记课堂的疏漏。再好的课堂总有一些疏漏。听课时除了有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外,还应有一种辩证、客观的思想进入课堂流程中。在师生双边活动出现不协调或遇到障碍时,听课时不能无动于衷,要思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和谐,假如是你,如何调整这种不和谐的状态。简明地做一下记载,这样的话,就能够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明镜高悬”,步步前进。四、记课堂的反思。在反思中了解他人,看清自己;在反思中进步与提高。听了一节课,成功的地方,令人欣赏的地方记下来,不足的地方找出来,在中补出来,这样的结果除了让自己在教学中做个明白人以外,还及时地扬长避短,做个谦虚好学的人,慢慢地,自己的教学课堂就会得心应手。要指出的是笔记要记得清楚醒目。在记的过程中,不要吝惜纸张,行距稀疏些,便于做及时的添补与评论。如果方便的话,精彩、添补、评论等引人注意的地方可用色笔做上记号,以利醒目。明白了做的几种形式后,我们就能够注意在记时从六个“面”上记录了。我们听课时,一般来说,能够从六个方面动手。在听课前,要初步了解讲课教师的基本状况和教学特点:如文化程度,教龄年限,讲何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效果等等,有助于在听课过程中准确地抓住教师的教学特点,体会其教学设计的匠心。第一,划步骤。即记录全课教学环节。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后的预备知识,按照几个层次逐层讲授新课,总结全课,提高升华或交代规律等。第二,抓转换。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折和衔接。这种转换,既有对前面讲课资料的小结,又有对下面要讲资料的启发和开端。因此,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关键性的话,要记上一两句,千万不能放过。第三,加备注。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而又有记录必要的东西,用加备注的方式记载下来。如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板书,学生活动次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听课反应等。第四,记时间。听课过程中,对教师主要教学步骤,各用了多少时间,要计算记录,以考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第五,勤评点。听课过程中,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步骤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迅速做出反应,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从教育教学理论角度,对讲课教师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推荐,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对点评最好用另一种色笔记录。第六,录板书。一堂课结束时,一个完整的板书也就出来了。如认为板书设计有可取之处,可在最后将板书主要资料、形式记载下来。(十三)小学语文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导入新课)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4.启发式提问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许多骆驼头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7.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主角扮演)评:主角扮演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提问:你明白这幅画妙在何处?10.老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给四幅画分别起名评析: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资料。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个性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用心,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间,显得喧宾夺主。(十四)小学语文教师听课记录一、导入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这天我们到浩瀚的大海去看真正的鲸。(播放录像)3、看到这翻腾、跃动的鲸,你最想明白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指名读肚肺腭胎发现了什么生:都是月字旁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请学生上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状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关键句,懂得读书时要抓住重点。(1)鲸有一个十分大的特点,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2)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3)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节第一句话与其它自然段有什么不同?(设问)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生:巨大生:庞大生:庞然大物2、个性大、十分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很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为什么同象比?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生:那是假设3、聘请高级解说员介绍一下鲸的大。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板书:多种说明方法)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刚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点,那课文仅仅是介绍这个特点吗?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2个很长?生:一个很长不够。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很长”、“渐渐”、“完全”、“整个”等词的意思。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能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板书:精确的语言表达)3、再读这段话,把刚才我们忽视的词强调出来。4、出示句式:我们明白鲸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但是,你可别忘了。五、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展开辩论。1、读第4、5节,了解鲸的习性。2、围绕齿、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说潜力。点评:林老师一上来就缩短了与学生的距离,充满激情的语言,加上精彩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林老师别具心裁的运用小转盘让学生发现这些生字的规律,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这些字的记忆,还让学生明白了这些生字分别指鲸的哪个部位。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由浅入深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既发展了学生思辩潜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潜力。板书:作比较板画鲸多种说明方法列数字假设精确的语言表达总评:林老师的课太生动了,学生自始自终持续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多么难得呀!林老师教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还采用带问题朗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五)小学数学:阅览室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课伊始,刘老师透过创设了“阅览室”的问题情境:“我们校园的阅览室已经建好了,听说里边的图书可多了,这天老师就带大家一齐去阅览室里看一看。”这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由此,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好处,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讲解退位减的方法时,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该怎样算。而是透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拨一拨珠子,用嘴巴说一说,再用本子算一算等活动,来探索退位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正是这些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然后在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选取一种对大家来说普遍适用、易于理解的方法,处理好多样化向优化过渡。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自觉“跳”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解题,是自觉“跳”的途径。有基础,有方法,学生这个“苹果”摘得简单巧妙!小“比喻”中有大“智慧”如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搞笑,是一向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在刘老师的课堂上,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不妨将数学知识形象地比喻。处理“退位减”时,“借一当十”点“借位点”是个易错点。刘老师这样说:“数学上把这个过程叫做借一当十,点一个点,打个小借条。”“小借条”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的算理学习变得搞笑。学习变得生动搞笑。类似于这样的比喻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如:小拱桥等等……小小的比喻,却蕴含了刘老师智慧和数学文化底蕴。这样的比喻不仅仅让学生理解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刘老师的课还让我学到许多,如她对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和鼓励;对学生想法的肯定与尊重,对课堂的掌控……这些都让我看到这位年轻老师的用心和才华。听完她的课,心里只有两个字:“学习!”学习她充满智慧的灵动课堂,以及对每一个知识点打磨推敲的精神!
(十六)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构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这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点评: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操作潜力、表达潜力及分析、概括潜力。(十七)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透过这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3.交流汇报。(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2)透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提问:透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明白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7.练习(口答)(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四)、运用公式,拓展训练1.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2.做“练一练”第1题。(1)指定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群众订正。3.决定(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2)圆柱体积必须比圆锥体积大。()(3)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4.做“练一练”第2题。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②计算圆锥体积时要个性注意什么?5.完成练习八第2题。(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2)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12÷3”能够直接得到答案?(3)做实验加深理解。6.考考你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2厘米。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7.此刻你能回答本课开始时那个问题了吗?(五)、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十八)小学数学《商不变规律》听课记录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同的反思、不同的体验……第一次行动(教学)……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阿?’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貌:"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2、探索规律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8÷2=480÷20=4800÷200=4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开始小组活动。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师:你是怎样观察的?……(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反思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就应很顺畅,学生就应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改善策略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用心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善,进行了第二次教学。第二次行动(教学)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引导学生列出算式:①8÷2=4②80÷20=4③800÷200=4※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整节课的反思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忙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构成的全过程。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久是此刻进行时。
(十九)这天(26日)上午听了两节课。一节是小学二(1)班的数学公开课,另一节是八(3)班的数学家常课。发现小学的数学课也很有意思。课堂上小朋友们大都能很用心主动地配合老师。这天的课题“简单的排列组合”中的问题都不算难,活动设计也比较搞笑味,同学们都能用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一是课前“热身”活动——让学生们快背乘法口诀,一男一女两位小学生先后站起来叽里咕噜那一通让人听不清的"背",嘴皮子那个利索!再一就是下课前没能最后完成的“抽奖”——抽奖盒里四个球,抽两个有多少种不同组合?——下课铃响下课了,虽然并没有奖品,但讲台前却还是立马排起一队还想从陈老师手中“抽奖”的同学。小学生,真的挺好玩的。有点感悟,就是不管什么年级的数学课,有教具,有活动,怎样玩都会有些意思的!初中生虽然不那么好“骗”了,但还是应努力想办法让数学课好玩些!八(3)班的数学课是第三节,资料正好和第二节在八(2)班所学习的课题一样,是“从分数到分式”。下午第一节八(1)班也是学这一课。因为月考数学成绩不太理想,有同学提出还是期望听老师讲课。与王老师商量,新一章的新课都先选取“讲授”试试。但其实不管是谁讲课,班上总是会有不听(不学)的学生。上午的(3)班有,(2)班也总有开小差的,而下午(1)班不听的好象更多。没有找到太好的办法去改变,一向感到很无奈。王老师这天的课其实也有别于传统好处的“讲授”。较长时间的一道因式分解复习练习后,带领同学们阅读课文引例引入新课,然后给了约十分钟让全班自学。我想这对于不会、不愿或不能预习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引领。在学生自学时间,让小组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要点问题(学习目标),老师自己则选抄了一些练习题准备讲练。这一点做得也很好,八(1)班以后也要学习、应用这个做法: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重点,后面的讲析都依照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新课的过程。其实第一节课八(2)班的教学也是以问题为主:小组学生课前写出要点问题,课上小组代表讲析问题,然后由学生口答练习题。之后我这老师再走上讲台,补充提问、讲析重难点。听课真有不少启发和帮忙:相比王老师在(3)班的教学,虽然我们(2)班多做了口答练习,多完成了课本后面习题里的三大题,但听课的时候发现有的地方确实还是能够更好些,有些题、有些细节没有能注意到。而下午在八(1)班应用课件进行教学,一路讲下来,也有和王老师一样”累“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810)【含简略答案】
- 软件开发程序员劳动合同
- Malvidin-3-galactoside-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教案模板教学课程设计
- 教材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容器
- 浙教版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635)【含简略答案】
- 教室课桌椅课程设计
- 教室供暖系统课程设计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课件(PPT 26页)
- com tec竞争对手对比小手册
- 认知障碍自评表
- 《Flash-CC动画设计与制作》教案完整版
- 【物料】活动物料手册共80页课件
-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 大连市住宅室内装修合同
- 交付标准化指导手册(试行)文件
- 2022年医院文书档案保管期限
-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
- 托管教师备课系统(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