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_第1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_第2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_第3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_第4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分数的初步生疏(二)【学问点归纳】生疏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把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如6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要知道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要求这样的1份,应当怎么计算?(除法)生疏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如一盘桃平均3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为根底,抓住分数的含义进展思考。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要求这样的几份,应当怎么计算?(先除后乘)特别状况:一根跳绳的¾66÷3×4=8【典例讲解】例1.一块巧克力,哥哥吃了,弟弟吃了,〔 〕这块巧克力.没有吃完C.无法确定吃没吃完

刚好吃完【分析】依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人吃的巧克力占的分率相加,就是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答:两人刚好吃完这块巧克力.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了分数加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留意结果化成最简分数.例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 份,表示这样5 份的数就是.【分析】依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65份是.【解答】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就是.故答案为:单位“1”,6,5.【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3.1个.×〔推断对错〕.【分析】先把和的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找符合题意的分数,再利用分数的根本性质把分数扩大,连续【解答】解:=【解答】解:====;依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此时符合题意的分数有13==;再利用分数的根本性质把分数扩大,连续再找,所以符合题意的分数有很多个;因此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分数的根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后再找.例4.聪聪和明明同时参与百米赛跑,聪聪用了分钟,明明用了分钟,谁跑得快些?【分析】依据题意,路程一样,所以时间最少的人速度最快,所以比较2个人用的时间即可.【解答】解:=由于>所以明明跑得快.答:明明得快些.【点评】解答此题不需要依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两人各自的速度,只要依据路程确定,全部时间少的人速度最快解答即可.5.涂色表示下面各图的.【分析】〔1〕3个△看作单位“132份,即2个.6个△看作单位“13份,每份是这些萝卜的,表示这样的22个.9个△看作单位“13份,每份是这些萝卜的,表示这样的22个.【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0小题〕1.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A.被除数 B.除数C.商D.余数21的分数是〔〕A. B.C.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局部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B. C. 4.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外形〔如图〕,它是原来纸的〔 〕A.4倍 B. C.5.9个〔 〕5个.A.> B.< C.= D.无法确定6.下面三个分数中,〔 〕大于.A. B. C. D.7.小兰迷上了《从计数到密码学》,她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其次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A.第一天读的页数多 B.其次天读的页数多C.两天读的一样多 D.无法确定8.顽皮走了一段路的,笑笑走了另一段路的,两人所走的路相比〔 〕A.顽皮多 B.笑笑多 C.同样多 D.无法比较9.一根彩带,用去全长的后,再用去余下的,这根彩带〔 〕A.还剩全长的 B.还剩全长的C.还剩全长的 D.用完了甲、乙两人跑一段一样的路,甲用了0.3分钟,乙用了分钟,他们两人相比,〔 〕A.甲快一些 B.乙快一些 C.一样快二.填空题〔共8小题〕把4m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第4段占全长的 ,长 m.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一填.8÷9== ÷= ÷13.在横线上填上“>”“<”或“=”.1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9份份是它的 假设这根彩带长为45米那么每段长 米.读作 ,十二分之七写作 .一个带分数分数单位是,再添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带分数是 .在,,,这4个数中, 最接近.个是1;1里有 个.三.推断题〔共5小题〕两个分数,分数值小的那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小. 〔推断对错〕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 〔推断对错〕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 〔推断对错〕把3kg糖果平均分给10位同学,每人分得这些糖果的. 〔推断对错〕假分数不愿定比真分数大. 〔推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B铅笔涂一涂.五.应用题〔7小题〕奇奇在100m跑步训练中,第一次用分钟,其次次用分钟,第三次用0.26分钟.他哪次的成绩最好?从甲地到乙地,小王用了时,小李用了40分,小张用了时,三人谁的速度最快?小芳和小红做同样的作业,小芳用了时,小红用了时,她俩谁做得快?为什么?顽皮过生日,爸爸给他买了一个蛋糕.顽皮吃了这个蛋糕的,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谁吃的蛋糕最多?谁吃的最少?假设斑马和长颈鹿的行走速度一样,那么谁家离森林公园远一些?两个水杯都装满水.两个人喝的水一样多吗?为什么?玩具店有三种数量一样的玩具,星期天的销售状况如下.假设这个玩具商店要进货,那么应当多进哪种玩具?为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0小题〕【分析】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解答】解: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应选:B.【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属于根底学问,要把握.【分析】分别用1同各个选项中的分数相减,再依据差的大小来确定谁最接近1,据此解答.【解答】解:1﹣=1﹣=1﹣=>>1的分数是;应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析】把这张正方形纸面看作单位“1122438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局部是这张纸的.【解答】解: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每一局部是这张纸的.应选:C.【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明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8份.【分析】依据题意,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是原来纸的,两次后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外形〔如图〕,它是原来纸的×=;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对折一次,得到纸的面积就是上一次的.【分析】95个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求解.【解答】解:9个=15个=19个=5个应选:C.【点评】考察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得到95个的值.【分析】这几个分数的分子一样,依据分子一样,分母大的反而小,比较出分数大小,再解答.【解答】解:6<7<8<9<10所以,>>>>应选:A.【点评】分子一样,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析】设总页数是1,先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用1×求出第一天读的页数1”,其次天读了这局部的,用〔1﹣〕×求出其次天读的页数;然后再比较解答.【解答】1;第一天读了:1×=;其次天读了:〔1﹣〕×=×=;所以,两天读的一样多.应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分,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依据根本的数量关系求解.【分析】由于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即单位“1”不同,故无法比较两人所走的路的长短,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于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即单位“1”不同,故两人所走的路相比无法比较.应选:D.【点评】此题比较简洁,只要明白分数的意义,同时清楚两段路的长度不确定.【分析】把这根彩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全长的,用去全长的后,还剩下全长的1﹣=.再把剩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还剩下1﹣=.这样这根彩带就是剩下全长的的,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还剩下全长的×=.【解答】解:先把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全长的后,还剩下全长的1﹣=再把剩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1﹣=×=答:这根彩带还剩全长的.应选:C.【点评】4×4=164×3=121份,还剩下16﹣12﹣1=13份,占全长的.【分析】把化为0.3333…,先依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比较出两人用时的多少,再依据路程÷时间=速度,路程确定,所用时间长,速度反而小,进展解答.【解答】解:由于:=0.3333…,0.3<0.3333…,所以:甲快一些,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了分数大小的比较.解答此题不需要求出两人的速度,只要比较出两人用时的多少,依据路程÷时间=速度,路程确定,所用时间长,速度反而小,进展解答.二.填空题〔8小题〕【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第41段,占全长的;求每段长,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截成的段数.【解答】解:1÷8=4÷8=〔m〕4m.故答案为:,.1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留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分析】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解答】解:8÷9==3÷4=7÷10.故答案为:;3,4;7,10.【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属于根底学问,要把握.【分析】〔1〕把化成,分母一样,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所以;假分数大于真分数,所以>;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所以1=;假分数大于真分数,所以<;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2〕>〔3〕1=〔4〕<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察了假分数、真分数的意义,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析】把这根彩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9份,每份是它的,4份就是它的;假设这45459.【解答】解:4÷9=45÷9=5〔米〕19份,4455米.故答案为:,5.1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留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分析】读分数时,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之”,最终读分子;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终写分子.【解答】解:读作:五分之四,十二分之七写作:.故答案为:五分之四,.【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读、写法,属于根底学问,要把握.【分析】4,4=,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去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这个假分数,再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化带分数时,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局部,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4,4=,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28﹣5=23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33.【点评】此题考察的学问点有:分数单位的意义、合数的意义、假分数化带分数等.【分析】先求出各个数与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于﹣=﹣=﹣=﹣=<<<,所以最接近.故答案为:.【点评】考察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求出各个数与的差.【分析】把单位“17份,每份是,因此,17个;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91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71;113个.故答案为:7,13.分数n均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n三.推断题〔5小题〕【分析】依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分数是两个不同的分数,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依据题意,假设这两个分数分别是:和,<.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分数值小的那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察了分数大小的比较.依据题意,用赋值法进展推断此类题目是比较简洁的.【分析】一张油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吃,求每人吃油饼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计算.但此题没有“平均”两个字,所以错误.【解答】解:1÷2=但是由于没有“平均”两个字,每人吃的或多或少,就不愿定是.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根底上的.【分析】把看作单位“12份,每份是的.【解答】2份,每份就是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n〔n1的自然数〕,每份是单位“1”的.【分析】3kg糖果看作单位“1101份,每份是这些糖果的.【解答】3kg10位同学,每人分得这些糖果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分析】假分数就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大于等于1;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1,据此解答.【解答】1,真分数都小于1,所以假分数都比真分数大;所以假分数不愿定比真分数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察了假分数和真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假分数和真分数的意义,要明确假分数都比真分数大.四.操作题〔1小题〕【分析】〔1〕把一个正八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2〕把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63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察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五.应用题〔7小题〕【分析】要比较明明哪一次的成绩好一些,依据用时多的成绩差,用时少的成绩好,比较三个时间的长短即可进一步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7÷25=0.28=3÷11=0.0.26<0.<0.280.26<<,所以第三次成绩好一些.答:第三次成绩好一些.【点评】此题考察了分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留意有几个不同形式的数比较大小,一般状况下,都化为小数进展比较.【分析】由于三个人行驶的路程确定,所以谁用的时间最短,则谁的速度就最快,据此比较他们的时间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时=45分钟时=35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所以小张用的时间最短,则小张的速度最快;答:小张的速度最快.【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确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分析】依据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和的大小,又因工作量确定,谁用的时间多,谁做的就慢,相反,谁用的时间少,谁做的就快.【解答】解:<,又因工作量确定,谁用的时间多,谁做的就慢,相反,谁用的时间少,谁做的就快,所以小芳做的快,由于她用的时间少.【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析】一个蛋糕.顽皮、爸爸、妈妈三人吃完,把一个蛋糕看作“1”,谁吃的占总数的分率大,谁吃的最多,谁吃的占总数的分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