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提纲_第1页
自评报告提纲_第2页
自评报告提纲_第3页
自评报告提纲_第4页
自评报告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专业概况二、 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体会(一) 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二) 专业基础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文化建设(三) 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质量与效益特色与创新项目三、 存在问题与不足四、 整改思路及措施一、 学院概况化工学院的前身一大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创办于1949年,1984年发展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的化学家云集于大连工学院,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改革开放后,化工各学科发展很快,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和化工机械等8个系,18个教研室和基础工科化学实验中心。现在校本科生2251人,硕士生693人,博士生271人。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教授54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35人),副教授81人,高级工程师15人。化工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其全部七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水科学与技术和膜科学与技术,)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此外,还有高分子材料、化工过程机械、药物工程、以及物理化学等博士点。应用化学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三个辽宁省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基地。五十多年来,化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业务骨干。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方面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精神,全方位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七类专业。并于1990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化工学院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每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973”、“863”及“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和高新技术开发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二、 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构造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形成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学风严谨、勇于创新的化学与化工高层次人才。将学院定位在“以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坚持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立足东北、服务全国,成为国内化工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及解决经济建设中重大关键技术的基地,办成化工领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化工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把化工学院建设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本科教育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造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学风严谨、基础扎实、特点鲜明、勇于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与化工高层次人才。化工学院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积极创新,在校内首先进行学分制和学分绩点制的试点、在国内率先创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班,创建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化工学院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定、评比先进工作中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占有一定比例。学院还制定措施,每年拨款5万元,设立教学质量优秀奖,奖励在基础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基础课和班主任酬金在学校拨款基础上学院给1:1配套,对监考教师每次给40元补贴,较好地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为每位基础课主讲老师配备一个移动硬盘,为每个教研室配备微机一台。为了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学院指派了导学教师,聘请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退休老教授组成教学咨询组,检查、指导和监督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按照学校的要求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学院一直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许多科研成果充实了本科生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在专业课学习中能够接触科技前沿。学院在本科生中还组织了科研助手活动,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学生的毕业论文环节更是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三、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化工学院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着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锻炼、培养师资队伍,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提高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建设,建成一支综合素质高、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化工学院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师资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一支包括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国家教学名师、两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和一名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化工学院现有教师总计201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61人占30.3%,35-45岁79人,占39.3%,45-55岁30人占15%,55岁以上31人占15.4%;职称结构为:正教授52人占25%,副教授82人占41%,中级职称49人占25%,初级职称18人占9%。学历结构为:博士83人占41%,硕士88人占44%,学士30人占15%。学缘结构为:非本校毕业及在外校进修教员占58%。化工学院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三年来增加50名新师资,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化工学院在2000年制定《关于实行高级职称教师本科讲课最低限额制的决定》,目前教授和副教授,除出国和新调入暂时没有安排教学任务,以及新专业建设难人员,化工学院97%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和开讲座,100%的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化工学院教师三年来有9人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有二位教师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其中一人获特等奖。通过答辩获得双语主讲教师资格的人数11人,居全校首位。四、 教学条件与利用化工学院在国家教委和学校的大于支持下,建立了工科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实现了基础化学实验的全方位开放。在最近国家教委对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的评估验收中,得到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化工学院建设有化工原理专业基础实验室,化学工艺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专业实验室,为完成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化工学院目前拥有实验教学总面积为5026.25m2。生均面积为2.23m2/人。市内校区教室总面积达到7080.5m2。近年来,化工学院对所属的大部分实验室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提升实验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用于购买仪器设备总值约为6880万元。化工学院在校内建设了化工认识实习基地,在校外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如:大连化工集团公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中石油燕山石化分公司、大连美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质量完全有保障。五、 教学建设与改革2001-2003年化工学院承担:教学研究项目共14项;其中教育部项目6项(牵头、主持项目);获教学成果奖共14项;其中,国家级奖2项;出版教材26部,专著(译著)5部,采用原版教材6部;开发课件24件,采用多媒体授课16门;双语授课12门;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6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SCI论文410篇,EI论文410篇。专业化工学院重视专业的建设与调整,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等七类专业。并于1990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也是我校优势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为近两年新建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校拨款伍拾万元今年进行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校已拨款壹佰万元进行建设,2004年底完成建设任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实验室建设将列入2005年的学校建设规划。课程化工学院对化工学院覆盖面最大的核心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机基础及基础化学实验从内容及知识结构上进行改革,这七门课程均为学校优秀课程。无机化学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有机化学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课程。这两门课程2003年又均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化工学院大部分课程近年来重新编著新教材,加强基础理论,强化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倍受国内同行青睐,《无机化学》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教材,五部教材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化工学院近三年新编教材共25部。同时出版网络教材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化工学院自行研制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近三十件,授课课程近二十门。化工学院的部分课程采取双语教学,优先安排从国外回来、外语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双语授课。其他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事先进行培训,取得教学资格再走上讲台,双语授课所用的教材一般选用原版或原版影印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均在50%以上。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共有12门。化工学院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并在职称评聘、教学酬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措施。因此,化工学院的学生能够较多接受到高水平教师的教学。做到主要课程师资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三年来,主要课程任课教师有荣获国家、省、校的教学名师称号者和获教学质量优秀、优良奖共计180人次。2001年至2003年统计:除出国及新调入、新专业建设人员外,化工学院97%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和开讲座,100%的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为本科生上课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9%,其中有95%教学效果好。经学校考核,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学院引进的新师资均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实践教学化工学院共设7个教学实验室。对于联系密切共性较强的基础实验组合为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于覆盖面大,专业性较强的仍保持单独设立专业教学实验室。近几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财力及物力对大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更新改造,以提高实验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实验综合性,为开设综合性和实验性实验提供必要条件。2003年化工学院有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数的92%。为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特点,提供学生更大活动空间,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采取提前预约,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要求任务或独立完成自己有兴趣的实验。开放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开放的实验有: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在开课的学期,实行全学期开放。在校、院的大力支持下,经实验室广大教师艰苦努力工作,使实验室面貌为之一新,适应并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成为学生向实践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重要基地。从2001年以来,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化工原理实验室分别顺利通过了辽宁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基础实验的评估。六、 教学管理化工学院教务管理队伍由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及教务办公室人员组成,是一支非常敬业的队伍。长期以来,这支队伍保持团结、稳定、积极向上,尽职尽责受到师生欢迎,2001年化院教务办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集体。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近三年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化工学院教学建全规章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计划,各个教学环节执行规程和检查制度,有评价标准。学籍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针对每一门课程,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表、调课、考试管理制度等。学生的实验教学、下厂实习、毕业论文的管理均有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建立了学生考试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守则、学生的奖惩制度,教师监考、二次考试制度,A,B考卷和考教分离要求。对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设置有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对课程教学开展“一类课”,“核心课”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创“精品课程”,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校、院两级成立了“教学专家督察小组”和咨询组,进入课堂检查教学情况,同时要求基层教研室自查,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等。七、 学风化工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就学风问题班子会经常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在网上搭建科研助手申报平台,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方便。辅导员深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院、级队都结合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年轻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使日常管理落到实处。每次期末考试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都为低年级学生做考前动员,使学生在考场上遵守纪律。化工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专设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兼副书记;下设学生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事务、布置学生工作,团委书记牵头指导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和团建设及理论学习;下设辅导员管理级队,同时设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事务(主抓学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制定了早操、寝室、课堂、考试、党员等管理条例。团委学生会组织举行各种文体比赛和与专业有关的各类竞赛,部分同学从中获奖。学院每年都涌现了学校优良学风班和先进个人以及优秀班主任,每年都能评上学风建设标兵班,97级英强班就是突出的例子,康哲雯和冯涛两位同学的科研作品获得了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一等奖。康哲雯本人获得了全国五四优秀青年奖章。八、 教学效果化工学院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花费在教学实验上的时间人均达30%,在毕业设计中,学生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论文(设计)上。化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便了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班,采用小班英语授课,教学效果明显,97、98、99级英强班全国四级通过率100%,专业四级通过率100%,97英强专业八级通过率94%,98、99级英强专业四级通过率100%,专业八级通过率为接近80%。化工学院努力做好科研助手的组织工作,每年科研助手数量达到近百人,协助教师做课件和科研项目。每年都有学生获“攀登杯”科技大赛奖。2002年,97级英强班两名同学夺得了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康哲雯同学的论文被美国sci录用。学生积极参加高数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等学科竞赛,还参加了“一汽大柴杯”大连市高校企业战略模拟邀请赛、网易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化工学院把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作为每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同时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制度和奖励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另外化工学院加强毕业生的学风教育,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大多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选题中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占80%。学生普遍反映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综合训练,收获较大。九、 特色项目化工学院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建设,在国家、省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