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_第1页
20 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_第2页
20 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_第3页
20 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_第4页
20 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准备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1—2首;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3、课文插页的挂图。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法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1、师吟诵一对《红楼梦》中的对联,并写下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2、导语,揭题。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有人说,友情是真挚且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便与友情有关。(师板书课题)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初读古诗,读准读通。a、生试读,诵读(注意“孟、陵、辞”的读音)。b.师范读(也可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古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2、学法“引路”,自学古诗。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b.归纳如下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3、“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a、指名简介李白。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咬音的准确。4、明诗意。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古诗。b、查字典或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读懂诗句的意思;记下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5、入诗境,悟诗情。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的?6、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提示: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之”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盂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7、小组汇报、交流。(提示: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用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8、诵读诗句,体会情感。a.找出一对近义词(孤——唯),想象:当时李白伫立在岸边,他可能做了些什么?b.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心情。c、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三、拓展延伸,自主学习1、出示唐朝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2、出示自学要求。a、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四、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2、预习《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准备1、搜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1—2首;2、预习这两首古诗,了解李白与王维的生平;3、课文插页的挂图。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2、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关友情的古诗也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两首古诗。二、“内外联动”,扩大“容量”1、先出示课文中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再出示唐代高适的诗:《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高适友人,生平不详。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的意思。2、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3、学生交流、汇报。(形式自选。可先说第一首,也可先说第二首,更欢迎两首一起说。)a、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一样吗?分别指谁?c.“故人”一词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哪个词相似?体会两位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心态一样吗?为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三、自由“选点”,进行“练笔”1、请学生就这四首古诗做一番赏析,从中品读出友情的珍贵。2、师出示小练笔要求:自由选择下列的一道题,进行描述性的练笔。a、当时李白伫立在黄鹤楼边,目送着好友的船渐渐远去的帆影,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李白的神情、动作等描述下来。b.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请想象一下,当时二人会有怎样的表情流露,并会说些什么。c、请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场景描述下来。3、学生练笔,师课堂巡视。4、师生点评学生练笔。四、课堂总结请学生们尝试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五、作业1、默写《送元二使安西》。2、修改课堂小练笔。板书设计课后小记21搭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教学重、难点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质疑定标1、激趣导入(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了解吗?2、质疑定标。“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a、什么是“搭石”?b.搭石是怎样铺成的?c、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d.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二、个性自读,自主感知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三、合作交流,释疑解难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3、全班交流,反馈。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a、什么是“搭石”?b.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c、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四、练习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a、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序(xu)的读音。b.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写成“矛”。)c、练习书写生字。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3、朗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教学重、难点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1、抽读生字卡片。2、听写部分词语。二、寻美悟情,晶读熏陶1、寻美,知情。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2、赏美,悟情。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a.“风景”是什么意思?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3、诵美,传情。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4、创美,抒情。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三、课后延伸,拓展选做题:a、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b.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板书设计课后小记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2、揭题。出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指导写“湾、峡”。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三、自学生字词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3、写字指导。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四、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五、作业1、抄写生字。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2、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课前准备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3、4、教师的引导策略:可以从正面引导,如: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b.面对余震,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二、升华情感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小钱几经辗转,终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终于·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3、理解结句的含义。(“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4、朗读背诵全段。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小作文: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板书设计课后小记23*卡罗纳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课前准备1、课文插页的挂图。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板书课题)。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遭到不幸、怜悯、屏息凝神、俯下身来、千叮咛万嘱咐、号啕大哭、目不转睛、端详、恍然大悟)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提纲导读,感悟理解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以第2个问题为例)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理解卡罗纳的伤心。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4、学生交流。(要求: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评议。)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3、师小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褪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D巴,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五、布置作业1、积累9个词语。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板书设计课后小记24*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成语。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愿望,都可以体现对别人的爱。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男孩,他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百般关怀,令人感动。(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二、出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借助注音。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按段落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地方。3、反复读读以下词语:圣诞礼物饶有兴趣闪亮羡慕宽裕惊叹不由自主显然神气湿润喜悦4、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探究情感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或感受特别深刻,在书上作些批注。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a、小男孩喜欢保罗的圣诞礼物吗?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b.保罗的想法一错再错,你能说说他的两次错分别是错在哪里吗?c、小男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你怎么理解“给予真是令人快乐的”?请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四、拓展阅读,感悟主题1、轻声朗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3、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板书设计课后小记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学习目标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课前准备课件重点难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1、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a、分角色模拟对话。b.指名上台对话,引导评议。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方法同上)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刚匝的,难免会碰到困难、烦恼的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温暖人心呀!二、模拟生活情境,引导交际1、课前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如:(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带出来,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内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情景3):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莉莉坐在位子上,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过呢!(情景4):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踢足球,兴高采烈走在路上,住同一条街的张婆婆双手提着菜呀、肉、鱼,远远走来,走一步,歇一步,十分艰难……2、四人小组合作:两个同学配合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个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3、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好评委。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现在我们进入“心灵沟通室”,也来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三、心灵沟通,感受真情课件出示:“心灵沟通室”字样,播放轻音乐。1、四人小组介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2、分角色模拟对话,其他两个当听众进行评议。3、在同学老师中自由选择交谈对象,向他(她)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4、指名表演对话情景。小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学习目标看图作文,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修改习作。课前准备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重点难点: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教学方法:指导法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写文观察画面,整体感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胜”是什么意思?“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3、引导进一步思考: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4、老奶奶的亲人呢?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三、仔细观察,捕捉细节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四、试写片段,评议修改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2、现场点评该片段: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行点评。(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五、指导写自己身边的事六、明确要求,口头交流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评议要点: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七、范文引路,学习表达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如:(片段):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我又一次望了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我想,这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托……八、习作与修改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四课时讲评教学过程:一、习作讲评我是小小鉴赏家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二、我是啄木鸟医生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a.图意是否抓得准;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c、小女孩Jb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妙语连珠妙手回春最满意的片段(最妙的细节描写)(最羌的情感抒发)自我欣赏最不满意的句段(最不具体的描写)(不通顺的句子)(最平淡的情感表达)修改后理由修改誊写,习作展览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五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和总结各种方法学习词语。2、熟读、背诵有关“乐施好善”美德的名言,积累语言。3、了解“杏林春满”的成语故事和用法。课前准备收集学生习作常见的错例。重点难点:积累、运用教学方法:指导法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请你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c、班级交流。3、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经验,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二、日积月累1、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向来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劝勉世人做个善良的有道德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2、练读名言。a.学生练读,及时正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c、学生质疑,组织解疑。3、背诵名言。4、励学导行。a.尝试运用:老师描述情景,让学生选用这些名言加以运用。b.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或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朋友共勉。5、扩充积累。摘抄、背诵颂扬高尚情操的其他名言。三、成语故事(杏林春满)1、了解内容,明白含义a、学生自由读“杏林春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b.交流阅读收获:“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c、“杏林春满”用来说明什么?2、联系生活,畅谈启发。a、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b.你知道哪些医生称得上“杏林春满”?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如:李时珍、林巧稚、抗击“非典”的医生……)3、激发动机,练讲故事。这样有意义的故事,好多比你们小的同学还没听过,说不定,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还没听过,请你们回去讲给他们听听并告诉他们这个成语的含义。4、课后延伸,积累成语。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井把读过的成语摘抄下来。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六单元检测学习目标1、了解本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2、针对情况查漏补缺。教学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课前准备检测题学习检测要求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10分)chéng

xìn

zhàng

rèn

zhǐ

dòng(

)xìn

lài

táo

huáng

bǎng

líng

hún

chì

)(

)(

)2.按要求写成语。(4分)⑴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

⑵形容人讲诚信的成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⑴(

),这小家伙只在(

)

活动,随后就在(

)

,一会儿落在(

),一会儿站在(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

)。

⑵白天,它(

)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

)中,飞到笼子边,(

)滚圆的身子,(

)那绿叶钻进去。

⑶“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

),你给我留下了(

),这比(

)。我再一次感谢你!”

⑷学了这单元的一组课文后,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人(或物)是(

),因为(

)。

⑸言必信,(

)。(

),驷马难追。黄金失去可再得,(

)。这些话都是告诫人们要(

)。4.按要求写句子(8分)⑴把句子写具体:

学生

读书。⑵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一辆小红车的反光镜被我的车碰碎了。⑶写一句平时积累的歇后语。⑷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修改病句。(6分)⑴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过的词语。⑵这学期,我们学校扩充的许多教学仪器。⑶他经常一贯地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6.将下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5分)。(

)借着楼道的灯光,我将教室门锁好,走下楼去。(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有关。(

)我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里的灯,走出教室。(

)写完作业,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二、课内阅读(一)九色鹿非常(

),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着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

)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

)!您与着种灵魂(

)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竟然

残害无辜

3.把划红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4.假如你是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心理会想些什么呢?(2分)(二)1.“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的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的话”是指哪句话?(1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2.“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仔细读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先问一个为什么,再自己解答。(2分)提出的问题:

自己的解答:

三、课外阅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受人爱戴的国王。他年纪很大了,但是没有孩子,这使他很伤心。有一天,国王想出一个办法,说:“我要在全国挑选一个最诚实的孩子,作我的继承人。”于是,他吩咐大臣给全国每一个孩子发一些花种,还宣布:“如果哪个孩子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他就是我的继承人。”

孩子们都把花种种下了。他们给它浇水、施肥、松土,管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他也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可是,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啊?”他去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你再给它浇点水看看。”妈妈说。雄日又往花盆里浇了些水。他天天看啊,看啊,可种子还是不发芽。妈妈又说:“你再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雄日又照妈妈的话做了。可是种子还是不发芽。国王规定看花的日子到了。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过了一会儿,国王来了,他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国王走到一个店铺前,看见正在流泪的雄日。他捧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泣着,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说:“你就是我可靠的继承人!”为什么您让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呢

孩子们问国王

国王说

孩子们

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

这样的种子是不会培育出美丽的鲜花的

听了国王的话,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都羞红脸,低下了头。1.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纳闷:

抽泣:

3.给文中未加标点的一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4.“看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国王为什么高兴地说:“你就是我可靠的继承人”?(2分)

5.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听了国王的话后为什么都羞红了脸,低下了头?(2分)

四、习作:(30分)围绕“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种动物名称。2、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写出这种动物对人类的用处、帮助、启示等。※附加题:1.根据意思写成语。(10分)最快的流水(

最短的季节(

最昂贵的字(

)最长的一天(

最吝啬的人()

最难做的饭()

最没文化的人()

最大的手掌()

2.诗填“花”。(10分)⑴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⑷满地(

)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第二课时试卷讲评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第七单元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解题:“中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3、教师范读课文。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教学方法分析体会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二、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a、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c.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周思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四、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