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_第1页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_第2页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_第3页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_第4页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课时。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措施论和基本理论。重要内容为:

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有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规定亲密有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理解下列的基本领实及其所包括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规定:

1、为何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爱好?由于工业革命的成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获得对应的地位,因此他们必须运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到达此目的。深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规定亲密有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刊登了《地质学原理》否认了“灾变说”,为何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人类诞生于B.C.40,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爱好,并且对史前遗物的爱好也在增长,但丹麦R.尼厄鲁普专家却在迷茫中。迷茫在于运用什么样的措施才能理解“史前遗物”。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种新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措施论和目的

一门学科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措施论和目的。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措施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伴随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尚有更多的措施和手段被运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恢复历史和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是考古学的研究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又是历史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有认为,当今的考古学研究应当为人类学作出应以的奉献。

三、中国考古学科形成的要素内涵

独立自主的发掘和研究;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逐渐成熟;考古学家的成长。这些都所通过殷墟的15次发掘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要把殷墟的发掘、中国考古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联络起来理解。

四、通过中国考古学科成长的主流认识它发展的脉络

有关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关考古学文化群的研究;从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到恢复历史;对考古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史前考古学也是她的重要研究方面。或者说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历程也就标识着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在中国,详细是从仰韶文化的研究开始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一种单一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认识的考古学文化更多更丰富了,那么这一群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怎样呢?这就提出了文化群研究的问题,也就所著名的“区系类型研究”。近似于每一种自然地理单元(区),均有其自成体系的文化(系),无论是经济文化类型,还是文化发展的轨迹,区间各有特色,构成中国文化中的多种类型(类型)。通过这样由个别到一般的理解,也就比较轻易把握中国的史前(或先秦)文化。

在这个基础上就要进入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了,而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就是国家(文明)来源和发展的研究,归结到详细的课题就是古文化、古城、古国的研究。这样就可以理解从考古学文化研究到中国历史研究的步步深入的成果,以及中国考古学的成长里程。

中国学人的思维方式多是归纳,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这导致考古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多少影响了中西考古研究的交流;我们应当正视这两点缺憾。

本章重要思索题:

1、从考古学科的形成过程理解什么是考古学。

2、理解15次殷墟发掘与中国考古学科的形成。

3、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过程理解考古学的措施论。

本章重要参照书:

1、格林.丹尼尔著

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2、张忠培:《中国考古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见《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1999年,香港。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五十年》,见《考古》1999年9、10期。

4、夏鼐:《什么是考古学》,见《考古》1984年10期。

5、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第二部分为断代考古,含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考古四章,论述个时期考古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予历史研究的奉献;公布著作者对岭南考古与历史研究的最新心得。

《旧石器时代考古》章讲课6课时,除了简介与旧石器时代考古有关的某些学术问题之外,尚有重点有经典地简介考古研究成果。

有关学术问题,

一是“人”的原则,从生物学的角度,直立行走是原则,属于人属的标本的年代可早到距今400多万年甚至更古老;从社会学的角度,还应当可以制作或使用工具,那么真正的人属的最老的标本,大概在距今200万年前左右。

二是人类演变的学说,在认识以往的人类种系树枝状图谱的基础上,理解DNA介入后的研究动态。那就是非洲单一来源说和多区进化说的分歧。

三是中国人类化石的重要材所反应的问题。这重要三理解周口店第1地点的文化堆积和“北京人”的用火问题上的争论。

有关文化,

本章以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为经典,讲授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期的人体和文化特性。但愿能掌握中国旧石器的基本材料及其所反应的文化发展线索、特点;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本章重要思索题:

1、理解人类形成与演变的状况。

2、理解北京人的体质特性与文化。

3、理解丁村人的体质特性与文化。

4、理解山顶洞人的体质特性与文化。

5、中国旧石器的特点。

本章重要参照书:

1、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北京。

2、贾兰坡等: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天津。

3、吴汝康等:坦桑尼亚、肯尼亚古人类概要,科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

4、吴汝康等:中国古人类遗迹,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年,北京。

《新石器时代考古》章讲课6课时,

首先要从理论层面上理解时代的特性和本质。简要追溯学人对时代特性的认识过程,指出从本质上来说,新石器时代人们的谋生手段是生产性经济,这相对于旧石器时代来说,堪称革命。不过伴随考古资料的不停丰富,对特性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尚有重新研究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岭南地区,距今70前后的文化遗存,已经很充足地体现出一般新石器文化的特性,但其谋生手段仍然是属于渔猎采集经济,这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在资料上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这在课程中以一张“一览表”的形式体现出来,但愿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状况。

第三通过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文化系列的学习,理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东方两河流域”新石器考古的材料比较丰富,研究也比较充足,但愿通过学习,可以详细地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从中梳理出中国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性。

第四在掌握上面的学习内容之后,结合的中国古史传说史料,对中国原始社会史有一种比较清晰和详细的认识,至少可以用史实建立起时代的框架,勾勒出960万平方公里的、全方位的、方方面面的、有血有肉的原始社会史。

本章重要思索题:

1、根据西方和中国的考古发现理解新石器时代的特性。

2、结合基本材料,从理论层面理解农业的来源。

3、理解中国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4、理解仰韶文化的特性。

5、理解龙山时代的文化特性。

本章重要参照书:

1、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北京。

2、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北京。

3、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6。

4、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3。

《夏商周三代考古》章,讲课12课时,

但愿通过学习考古研究成果深刻理解三代历史。

对于夏朝的历史重要是理解二里头文化,以及学人对夏朝历史及其有关问题的探索历史。有关后者,1920~30年代学界曾有过夏朝与否存在的分歧,但愿通过学习考古资料,从中领会到学习历史的措施,以及文献和考古资料互相结合的要领。

商朝历史的内容很丰富。以往文献对商前期历史记载甚少,重要通过“二里岗期文化”来理解。商晚期的历史,实际上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经典,但愿能结合考古、文献和古文字资料来理解其社会构造和生产的状况,引导学生广徵博引的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两周考古研究也与历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理解:周礼的本质及其演变的实证;人工铁器的发展里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先秦岭南考古是本章的学习重点。但愿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后,熟悉基本的考古资料,结合生态环境的变迁,最终洞察考古资料所隐藏的人门共同体和他们的行为,理解古越族的形成和衰亡过程、先秦岭南文化特性、岭南文明进程化问题。

本章重要思索题:

1、理解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文化特性。

2、理解二里岗期文化的特性。

3、理解殷墟文化。

4、重要运用商代的考古资料,阐明商代的历史实际。

5、运用考古材料恢复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6、理解中国人工铁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7、运用岭南的考古材料,结合生态环境的变迁,恢复岭南各方面的历史。

本章重要参照书:

1、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北京。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北京。

3、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北京。

5、珠海市博物馆等: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广州。

6、深圳博物馆: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94年,北京。

《秦汉考古》章,讲课9课时,

1、秦朝最重要的考古的材料就是秦简,但愿能通过《法律文书》的某些内容,提出有关秦朝奴隶的问题作为实例来进行学习。

2、西汉早、中期国力强大,考古材料丰富,重要熟悉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考古材料。农业包括,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发达、农耕技术大为提高、谷物加工工具先进、家禽家畜和家培植物籽实的品种已经相称丰富等方面的材料。手工业包括,陶器的特点、青铜器的特点、漆器的流行、纺织业的进步等方面的材料。

3、西汉晚期开始流行的画像墓有三种形式:壁画墓、画像石墓和画像砖墓。尽管画像墓有多种形式,但内容无外是:1)升仙辟邪。2)历史故事和古代圣贤、忠臣、孝子、列女等图象。3)官寺属吏图和车马出行图。4)体现财富和挥霍享有的画面。5)耕织和平常生活图。理解画像墓内容与汉武帝时期之后、变化中的社会观念之间的关系。

4、岭南文化遗存重要分分布在:今粤北一带、珠江三角洲一带、今粤西南一带、今粤东北一带、今桂东南一带、北部湾沿岸。比较各分布区之间的文化遗存的密集度后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岭南沿线,其文化遗存分布得更密集些,而其周围地带的文化遗存也会比此前各个时期有所增多。

5、南越国时期的岭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关键时期,通过番禺城与长安城、南越王墓与中山靖王墓、广州汉墓与中原汉墓的比较认识,但愿能厘清汉、越文化融合的轨迹。

6、“海上丝绸之路”是目前学术研究的热点,掌握这方面的考古材料。例如,航运水平、互换商品(包括舶来品和输出品)。

本章重要思索题:

1、理解秦简的发现实状况况。

2、运用考古材料,阐明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3、试图运用简牍的材料,阐明秦代奴隶状况。

4、运用墓葬的材料,阐明两汉的社会观念。

5、运用考古材料,阐明两汉时期的岭南正在经历土著文化逐渐被中原汉文化融合的过程。

6、运用考古材料,阐明两汉时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状况。

本章重要参照书:

1、秦简整顿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北京。

2、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北京。

3、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北京。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北京。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北京。

第三部分为专题考古,含古代墓葬、古代都市、古代陶瓷三章,论述它们的发展轨迹、阶段性特性,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墓葬》章,讲课3课时,

厘清中国古代坟场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发展演变的轨迹,变化的阶段性,以及所体现的历史实际。

坟场布局也即坟场构造,在新石器时代只有血缘坟场,逐渐地分化,到了西周就出现了“公墓”和“邦墓”。假如说秦汉后来的陵区是由“公墓”发展来的话,那么也发生了变化:一是陵园更小(只有帝、后合葬),从这一点上说,是保证家族血缘的纯洁性。一是陵区更大(更多的异族功臣陪葬),从这一点上说,是运用人们对“死”的观念来为政治服务。抓住坟场布局演变的这条主线,枝节上的变化就轻易理解了。

墓葬形制总的来说是模仿现实住宅(或环境),但不一样朝代的陵墓(或同一时期不一样身份的墓),却有不一样样的模仿重点和规模,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中才能理解。

对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前的人们来说,墓葬随葬品的意义是让死者在此外一种世界中足以“活下去”,随即就变成了财富、身份、“孝道”、……的象征了。

本章重要思索题:

1、厘清秦至清的陵墓布局和墓上建筑的本质特性,考察它们与中国封建政权的统治思想的联络性。

2、厘清秦至唐墓葬中是的俑和模型明器的状况,比较阐明各个朝代特性。

3、比较关中唐十八陵与北京明十三陵的陵墓布局和墓上建筑。

本章重要参照书:

1、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上海。

2、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

《中国古代都市》章,讲课3课时,

掌握中国都市发展史四个阶段的特性,及其与详细的历史实际之间的互相作用。伴随考古资料的不停丰富,目前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垣初建于大溪文化时期,约在公元前40。但一直到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都城,都是以帝王宫殿和祖先宗庙为主体的都市,无论是在宫城还是在郭城里,都还是宫庙杂处、坟场杂处,看不出对都市的布局有什么完整的规划意识。

秦汉时期的都市则有了局部的规划,就全城而言,中轴线的设计思想并不明确。甚至对整个都城的建设也不具有总体的规划。

曹魏至隋唐,则是中国都市规划定制的成熟时期。其重要特性是:1、方方正正的、由纵轴线使之匀称的总体布局。2、王室、贵族居城北,平民居城南,严格分开,互不参杂。3、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最重要的位置上,并建造雄浑的、对称的建筑群,封闭起来,高大而深邃,富有神秘感,突出皇权。4、禁苑很具规模,并与宫城连为一体。5、里坊制。6、兼顾到宗教公共建筑的建设和分布。注意理解:这些特性既是都市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也当时历史背景的“私生子”。

宋至明清,对前期都市规划有所扬弃。表目前:1、总体布局上,作大城(郭城)、皇城、宫城相套的格局,但仍突出纵轴线。2、中央衙暑集中是宫城南城墙的纵轴线街道两侧,而非占满整个皇城;宫廷广场为“T”形,半开放式的,而非封闭的“横街”。3、一般状况下,贵族仍多居住在皇城之内,但贵、贱居住区的界线并不象此前那么严格。4、禁苑的建设有过之而无不及。5、废除里坊制,改为厢坊制,街道作长巷式,有助于市民的生活和工商业活动。6、地方都市则以地方行政衙署为中心,或用十字街,或用丁字街,街心设钟鼓楼。这在中原北方地区几乎已成为定式。

本章重要思索题:

1、中国都城特色的初步形成时期的特性。

2、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