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文献综述_第1页
自尊文献综述_第2页
自尊文献综述_第3页
自尊文献综述_第4页
自尊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尊文献综述1.自尊概念及相关研究1.1关于自尊涵义的不同理解James的自尊概念WiHiamJames是第一个在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1890)中提出自尊概念的。他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自我感受(self-feeling)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它是一个分数:即自尊=成功/抱负水平。这个分数可以通过减小分母或增大分子而提高”。也就是说,个体的自尊水平取决于其实际的成就与潜在的抱负水平之比。根据James的自尊定义,自尊是一种情感性的(强调心理感受)、能力指向的(强调依靠活动的效果)、动态性的(具有变化的开放性)心理结构。White的自尊概念心理动力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虽然没有正式论述或使用过“自尊”概念,但他们的很多理论中都流露出自尊的痕迹。如阿德勒(Adier,1927)的思想中就包含着一种内隐的自尊理论。直到Robertwhite(1963)才在其著作中对自尊给以关注,他认为'。自尊主要植根于人们的效能感,而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努力或者环境提供的条件上。在最开始的时候,自尊是建立在如何使环境能更多地提供给婴儿生存所需要的活动上。在婴儿的活动中,效能感是由其努力的成功或失败来调节的,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可以影响环境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尊与效能感是紧密联系的,并且随着个体的发展婴儿的自尊与能力感(或胜任感)的联系会不断累积增强。”White将自尊的概念与个体发展的过程相联,涵盖了个体生物学的“优势与控制”mastery),即有机体成功地应付生存任务的生物驱力,个体运动和认知能力的不断形成和熟练化,以及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同一性建立的三个方面。通过这样做White赋予了自尊大量的发展性涵义,虽然他对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早年经历对自尊发展的影响上,但他也强调自尊的影响可以扩展到儿童期以后的发展。Rosenberg的自尊概念MorrisRosenberg是第一个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自尊进行研究的开拓者,他对自尊研究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贡献。他认为“自尊是针对于某一特定客体—即自我本身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高自尊如同自尊量表项目所反映的,表明的是一个人是足够好的'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个体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尊重自己。这种尊重不是敬畏或害怕自己,也不是期望别人对自己感到敬畏,也就是说个体并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其他人。”在Rosenberg关于自尊概念的界定中,他引入了个人荣誉感—即“价值感”这一概念,这为以后的自尊研究中将“价值观或价值标准,,作为核心问题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进而,他又把自尊看作为个体的一种某一时刻的态度,这为当时的社会科学家将自尊作为认知过程进行测量提供了可能性,并最终创建了自尊研究领域中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自尊的测量。事实上,Rosenberg(1965)的自尊量表也确实为以后自尊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实证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测量工具。国内学者关于自尊的定义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1989年版)中将自尊定义为“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5卷)》(1990年版)中提出“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自身社会价值为基础,对个人值得尊重的程度或其重要性所作出的评价。荆其诚主编的《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1991年版)中将自尊定义为“个人自我感受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胜任的、愉快的、值得受人敬重的自我感受。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2002年版)中把自尊定义为:“自尊感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张厚集、孙哗主编的《现代英汉心理学词典》(2000年版)中,自尊被描述为:“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自尊感强表示肯定自己,信任自己,尊重自己;自尊感弱,则反之。自尊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特点,对自己的认识与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魏运华(1997)在综合国内外自尊定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这一定义包含了四层主要的含义:(1)自尊是一种评价与体验;(2)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3)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体验;(4)自尊是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评价和体验。张文新(1999)著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将自尊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做出的或通常持有的评价,它所表达的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而言之,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过对以往的不同自尊概念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自尊内涵的界定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所有研究者都认为自尊与个体的自身价值判断有关,是一种有关自身价值认知的结果;第二,所有研究者都强调自尊是一种对自身有利的积极心理状态,自尊水平高的人除了对自己具有积极的认知以外,还会体验到愉快感、胜任感和价值感等积极的情绪状态:第三,所有研究者都认为自尊是评价主体对评价者自身的一种主观判断,自尊来自于主体对自己的自我认识与评价,这种认识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有时甚至与自己的实际状况不符。不同研究者关于自尊概念的界定也存在许多分歧之处,集中表现在:自尊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自尊的实质究竟指的是什么?如有的学者认为自尊是一种评价和态度,有的学者认为自尊是一种理解、体会、看法和主观反映,还有的学者认为自尊是一种内心的信念和状态。Smeler(1989)在分析了以往的自尊概念后,指出所有的自尊概念都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表现为个体经常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概括自我各部分的特点,如有能力的、自信的、有力量的等,以此来表明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人;二是情感成分,即对属于自我的各种外显特点的积极或消极的向性及其程度的判断,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高自尊或低自尊;三是评价成分,即个体按照自己所持有的某种理想化标准进行的自我价值水平的判断和归因。1.2自尊的相关研究关于自尊(self-Esteem)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课题。西方心理学界关于自尊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美国权威心理学光盘数据库PsychINFO的检索发现,自1967年到1988年期间,共有7,648篇研究论文直接论及自尊问题,有30,000多篇论文与自尊间接相关(Kitan。1989)[4],测量自尊的工具多达2,050种(wells&Marwell,1976)[,l;研究者近期通过检索PsychoINF数据库发现,自1967年至2003年可以检索到有关自尊的文章总数达13,503篇,其中有6,029篇在文章的题目中直接论及自尊。有关自尊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各个方面,研究的内容横跨心理学、教育学、治疗学和社会学等许多不同的学科领域。在1990年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自尊研究大会,正式成立了国际自尊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self-Esteem,简称NASE),共有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的会员加入,参加会议的各国研究者们对自尊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给予了一致的肯定,并就如何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促进自尊进行了研究讨论。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界发起的“促进自尊运动”使自尊的研究掀起了一个新的热潮,研究者对学校教育环境中儿童自尊的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心理学界,研究者将自尊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儿童的自尊发展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例如,魏运华(1997,1998,1999)对儿童的自尊结构模型和自尊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儿童自尊的结构包括: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公德与助人6个主要因素,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儿童自尊的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张文新(1997,1998)等人对初中学生自尊的特点和自尊与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初中阶段儿童自尊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不同群体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自尊发展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黄希庭(1998,1999,2002,2003)等人对我国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认为自我价值感包含多种心理成分,如认知、情感、态度、评价等因素,其核心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和体验,并构建了自我价值感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系统的验证,制定了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全国常模。蔡华俭(2003)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技术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证实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心理结构,二者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其组成成分及结构形式非常复杂,还有待于对自尊结构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由于针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时间较短,关于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以及影响自尊发展心理机制的研究文献很少。尤其是,针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自尊测量工具更是极为缺乏。因此,修订或编制符合我国青少年实际情况的自尊测验工具,系统分析青少年自尊的心理结构及其构成成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剖析在学校情境下青少年自尊的发展会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等等,这一系列围绕着青少年自尊发展的问题既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实践领域中亚待回答的实际问题。认知(cognition)和情绪(emotion)是人类心理的两种基本机能。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物本身属性的加工过程,反映事物之间或事物本身等特性;而情绪是以主体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形式,反映了客观事物和事件对主体的意义。认知和情绪常常发生交互作用,而且这种交互作用会出现人格意义上的特征。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会对某人某物某事产生偏爱,但是否由之而产生偏信、偏袒则不一样;又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身陷性丑闻,面临弹劾的困扰之中,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高效率地、有条不紊地日理万机,因而有人称克林顿的头脑是一个^compartmentalizedcabin间隔密封舱(分隔为多个互相隔绝的密封舱)”。这是他超乎常人之处。诸如此类,我们称这是人们在情绪易感性特征上存在个体差异。情绪易感性专用于指人们在执行认知活动时受其情绪影响的程度特征。情绪易感性高的个体在执行认知活动时更容易受其情绪影响,情绪易感性低的个体则反之。这里所指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既表现在对认知功效的抑制或促进,也表现在使认知判断和决策产生偏向。与“情绪易感性”形似意近的一个概念为“情绪敏感性”,但是“情绪敏感性”(有时即为“敏感性”)由于被不同研究者在不同领域使用,其意义已变得不够确切。据已有文献,“敏感性”一词被赋予了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对情绪信息的察觉性,体现在情绪认知过程中,彰显情绪-认知关系中认知为主体,情绪为客体,表示情绪认知能力;其二则是指受情绪信息的影响程度,体现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彰显情绪-认知关系中情绪为主体,认知为客体,表示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力。参照汉语字典,“敏感性”指“生物体或某一部分对某些因素易于感受的性能”;而“感受”的含义为“受到;感染。生理学上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敏感性”一词在心理学中应用时具有两种含义很可能是因为将其对等于英文中的"sensitivity"而得以扩充的。英文词典里'sensitivity"的释义为"thequalityorconditionofbeingsensitive",而sensitive的释义有“l.quicktodetectorrespondtoslightchanges,signalsorinfluences,easilydamaged,injured,ordistressedbyslightchanges;2.(ofapersonoraperson'sbehavior)havingordisplayingaquickanddelicateappreciationofother'sfeeling,・easilyoffendedorupset"•然而,科学概念必须确切,这种过于扩充的概念容易产生歧义。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敏感性”抑或“sensitivity”包打天下。在汉语词典里虽然尚不能找到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易感性”(“敏感性”也如此),但辞海中有以下描述:“易感者”指对某种疾病(多为传染病)或异性蛋白缺乏免疫力或抵抗力的人或动物。由此可引申出“情绪易感性”一词专指以上所述“敏感性”两种含义中的第二种含义:指认知受情绪信息的影响度,体现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彰显情绪-认知关系中情绪为主体,认知为客体,表示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力。而“情绪敏感性”一词也就专门用于表示上述的第一种意义,这也与汉语词典中关于“敏感性”以及英语词典中关于“sensitive”的释义更为一致。与“情绪易感性”对应的英文词则为“susceptibilitytoemotion”,这可在近期的心理学英文文献中见到。英文词典对“susceptibility"的释义为“1.thestateorfactofbeinglikelyorliabletobeinfluencedorharmedbyaparticularthing;2.(physics)theratioofmagnetizationtoamagnetizingforce”。“情绪性(emotionality)”也是一个与“情绪易感性”关系密切的概念。情绪性在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中代表一种人格维度,主要描述情绪的稳定性。Eisenberg和同事们对情绪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把情绪性定义为“稳定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情绪反应发生的阈限”,也包括基于气质所定义的情绪积极/消极特点。相关概念还有“情绪风格”。情绪风格是一个稳定的个体差异变量,它指的是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绪反应性和调节特点。情绪风格亦可具体地指情绪反应或心境的积极/消极特征,或者指特定分化情绪的特点。情绪性和情绪风格重在描述个体情绪的特征,而情绪易感性则在于说明个体的情绪与认知关系特征;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但是个体情绪易感性会受制于情绪性及情绪风格。“情绪易感性”与“情绪调节”也密切相关。个体的情绪易感性可以部分说明其情绪调节能力水平,情绪易感性高者可以从反面说明其情绪调节能力低。但二者不可被替代。情绪调节是个体影响其何时拥有何种情绪并如何体验和表达这些情绪。情绪调节过程可能是自动的也可能是控制的,可能是意识上的也可能是意识下的。它可以发生在情绪产生的任一或多个环节。因为情绪是随着时间而展开的多成分过程,所以情绪调节牵涉到情绪动力学(emotiondynamics)的变化,或者说情绪的潜伏期、高涨期、幅度、持续时间和情绪在行为、体验或生理表现上的偏移。可见,情绪调节涉及更为广泛的结构与机能,但情绪易感性只是用以说明情绪-认知关系的特征;情绪调节常被用以说明一种心理能力,而情绪易感性更适合说明一种心理素质。情绪易感性也不等于移情(empathy有说为同理心、共情等,意义稍有差异!、同情。移情和同情的基本心理过程为情绪信息诱发了主体类似的情绪情感体验,其着眼点还在于情感的共鸣。情绪易感性这一概念则已超出单独的情绪情感范畴,着眼于情绪对认知行为的影响。之所以对情绪易感性作如此严格的界定,一方面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心理现象,而以往研究没有赋予它足够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Ledoux对于情绪神经心理学领域所说的言论是我们此举动机的最好注释:“…近来的神经心理学会议上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情绪、情感、快乐情调等等的脑机制研究论文。但是,除非这些模糊的概念可以如关于恐惧的研究一样进行操作化,否则他们即使不会造成研究倒退,也至少会阻碍研究进程。如果我们记住使得情绪再次受到尊敬的原因,那么情绪研究的未来则会是光明的。这些原因是:关注心理学上对情绪某些良好定义的方面;采用实验方法简化问题,使其易于处理;回避情绪中含糊的、未能确切定义的方面;消除实验研究起障碍作用的主观经验。但这并不是说,对于那些难点我们就不去研究,而是应该讲究策略,先做些可以促进该领域的工作。”2已有研究尽管在已有文献中尚不常见情绪易感性这一概念,但并不缺乏涉及它的研究。由于情绪易感性论及到人类心理两种最基本的机能:情绪和认知,所以相关研究散见于各个领域。从研究方法来看,可以将相关研究分为问卷研究、行为实验研究和心理生理学研究。2.1问卷研究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中,有一“敏感性(sensitivity)”特质,问卷定义在此项得低分者为“理智、着重现实”,得高分者为“敏感、感情用事”。由此可见,该“敏感性”实为“易感性”之意。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常被用于甑别不同人群的人格特点。如有研究调查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发现他们相对于同年级普通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特征。在其他一些有关社会性研究中,也发现敏感性(实为易感性)的心理意义。有研究指出情绪性和敏感性是儿童欺侮行为的致因。而王极盛等人还发现个体创新素质和敏感性的关系,指出高创造能力者具有低敏感性。2.2情绪启动研究启动最初出现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测验情境(context)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也就是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说是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启动刺激:primestimulus)对目标刺激(靶刺激:targetstimulus,亦称探测刺激:probestimulus)操作任务影响程度的技术,这种实验模式通常称为启动范式。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则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positive,facilitatory)或消极的(negative,inhibitory)影响。启动的分类有多种。根据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一致性程度可把启动分为直接启动、重复启动、间接启动和交叉启动等几种。在直接启动中,启动刺激和靶刺激是直接相关的(比如,尽管两者的呈现形式可能不同,但指代意义是不变的);在重复启动中,要求对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呈现和反应方式都完全一样;在间接启动中,启动刺激和靶刺激存在某些较间接的关系(如在形、音或义上相近)。在交叉启动中,启动刺激和靶刺激分属于不同的符号系统,先通过图形或另一种语言(对双语者而言)呈现启动刺激,然后再对靶刺激进行反应。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对启动刺激的加工水平不同而将启动分为知觉型启动和语义型启动:知觉型启动指的是材料驱动的;语义型启动是语义或概念驱动的。此外,根据对启动刺激的注意水平,也可将启动分为阈下启动和阈上启动。启动的心理含义乃为“准备”、“预备”、“预先激活”。这种准备无疑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认知准备(认知启动),也包括情绪准备(情绪启动)。启动研究在情绪领域里得到了更广的拓展。在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几种含义:(1)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一致的靶刺激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⑵指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⑶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情绪启动。情绪启动效应仍旧可定义为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facilitatoryorinhibitory&positive年negative)的影响。其含义则得到了拓展:⑴指情绪经验对当前任务加工的工作效率的促进或抑制(facilitatoryorinhibitory);⑵指情绪经验使得对当前任务的加工蒙上正向或负向(positivenegative)的情绪色彩。由上可知,情绪启动实质反映的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所以,情绪启动的研究可视为情绪易感性的基础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在情绪启动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情绪启动范式,为进行情绪易感性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行、灵活、便利而客观的途径。2.2.1情绪启动范式的变迁启动范式的灵活性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形式可以是文字或图片等;启动刺激和靶刺激的关联意义在某一维度上可以一致或不一致;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可以调节;对启动效应的记录可以是反应时或/和正确率。1986年,Fazio等人采用了词一词启动范式(single-wordparadigm)研究情绪启动效应。该实验要求被试对于具有可评价极性的靶刺激——单词(如“友好”、“丑恶”)进行效价评定,每一个靶刺激前呈现一个不需要评价的启动刺激(与靶刺激在可评价含义上存在关联),反应记录为反应时和错误率。1993年,Murphy等人对词一词启动范式进行了修改,以男女表情面孔(愉快或愤怒)作为启动刺激,以被试不认识的外文文字作为靶刺激,以5分评分制要求被试对靶刺激作喜好程度和好坏程度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式中,启动刺激与靶刺激之间已不是预先存在情绪效价的联系,而是考察启动刺激诱发的情绪是否投射到后继评价中去。以上两种模式都肯定了情绪启动效应,但是也都存在两处值得质疑的地方。一是启动刺激是否真启动(诱发)了情绪?二是对后继活动的影响是否真来自于情绪?为了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有人在采用情绪启动实验范式时采用了生理技术如记录脸部表情肌肌动电流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图以证实情绪刺激的情绪启动(诱发)效应。更多的是对情绪启动范式作了更简化的改造,分别回答以上两个问题。2003年,我国的郑希付教授直接研究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他以表现出愉快、悲伤和愤怒情绪的人物图片作为启动刺激,要求被试在接受启动刺激后采用10点评定法评定自己的情绪。而更多的研究则是集中探讨情绪对后继活动的影响,其基本模式是先诱发出被试特定的情绪,通常的办法是让被试从事这样一些活动:看喜剧或悲剧电影;听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音乐;回忆曾经开心或难过的事件;想象正经历着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或由主试对被试给予正负反馈等等。在这之后,让被试从事诸如学习、回忆、评价等活动。这两类研究可以称为对经典情绪启动范式的分解研究,也可称为情绪启动范式的简化版。已有文献也将其纳入情绪启动的范畴,沿用情绪启动的概念。2.2.2情绪启动范式本身的特点情绪启动范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是它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而这种“变化”本身也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一是关于情绪启动范式的时间因素问题。相当多的研究比较了因情绪启动刺激与靶刺激之间间隔时间(SOA‘stimulusonsetasynchrony)不同而引起的情绪启动效应的差异。Herman等人对此总结指出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出现在自SOA为Oms至150ms时段,150ms左右是情绪启动效应高峰时段,之后情绪启动效应逐渐减少。也有研究比较了阈上呈现和阈下呈现情绪启动刺激的效果,发现阈下呈现方式引起更强更稳定的情绪启动效应。这两项研究说明了情绪启动效应(affectiveprimingeffect)与语义启动效应(semanticprimingeffect)的不同,情绪启动更多的是自动过程,而语义启动是一种控制过程。此外,这也证实了情绪首因效应(affectiveprimacy):情绪反应可以因很微小的情绪刺激输入而诱发。二是比较了文字和图片两种类型的情绪启动刺激的效果。已有研究发现图片比文字可以更快地激活意义,也就是说,图片比文字所需要的加工时间更短;作为启动刺激和靶刺激,图片比文字的效果更明显。2.2.3情绪启动效应的表现:情绪一致性效应(moodcongruenteffect)Fazio等人的词一词启动范式(single-wordparadigm)研究揭示的情绪启动效应是:女口果启动刺激与靶刺激在评定效价上一致,则启动刺激的呈现能促进被试对于靶刺激的加工;反之则产生干扰。这反映在被试对靶刺激的进行效价评定时的加工速度和准确性上。Murphy等人对已有情绪启动范式进行修改,他们以男女表情面孔(愉快或愤怒)作为启动刺激,以被试不认识的外文文字作为靶刺激,以5分评分制要求被试对靶刺激作喜好程度和好坏程度的评价。结果证实了被试在接受了正性启动刺激(愉快表情面孔图片)后,对于并不认识的靶刺激(外文文字)给与更积极的评定,而在接受了负性启动刺激(愤怒表情面孔图片)后,对于并不认识的靶刺激(外文文字)给与更消极的评定。以上两个实验所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所揭示的现象也有所区别,但是显然符合情绪启动效应的定义,即情绪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facilitatoryorinhibitory&positivenegative)的影响。此外,这两种实验模式也符合经典的启动范式程序:先呈现情绪启动刺激,再呈现靶刺激。对以上经典的情绪启动范式所揭示的情绪启动效应的分析通常包含了这样的假设:先是情绪启动刺激激发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意识下的,也可以是意识上的),再是被激发的情绪影响到后继的心理过程(通常为情绪效价评定)。从而也就有相应的研究分别对以上过程进行了验证。Rottoveel等人以及郑希付等证实了情绪刺激(表情面孔)确实能诱发出被试相应的情绪。更多的研究证实了“被激发的情绪影响到后继的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心理过程',并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moodcongruenteffect)。由于情绪启动效应常表现为情绪主体对与其情绪一致的材料敏感,或者是做出与其情绪一致的评价,因此可以采用一个更直接的概念:情绪一致性效应(moodcongruenteffect),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情绪启动效应概念。该效应表现在以下认知过程中:学习已有研究显示了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启动效应。让大学生被试在诱发出的愉快和难过情绪下学习两列词汇,然后在同样或相反的情绪状态下回忆所学词汇,结果发现回忆与学习时情绪状态一致时回忆效果最好。Gilligan的研究也证实了该效应。其研究中对被试在催眠状态下诱发出愉快或伤心或愤怒情绪,接着让他们阅读36个短事件,并想象自己身在其中。三分之一的是愉快事件,如捡到钱;三分之一的是伤心事件,如死了宠物;三分之一的是令人生气的事件,如有人插队而使你误车。随机呈现这三类事件,每一个事件被描述和想象10秒钟。想象体验36个事件后,使被试的情绪中性化。数分钟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回忆出刚才所学的36个事件(被试事先不知道有此项测试)。结果显示了情绪一致性优势:在学习时处于愉快情绪的被试对愉快事件学习效果好;愤怒被试对令人生气事件学习效果好;难过被试对伤心事件的学习效果好。情绪一致性效应(emotionalcongruenteffect)也体现在愉快和伤心被试阅读陌生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所花的时间不同上:愉快被试花更多的时间阅读正向信息,而伤心被试则在负向特点上停留时间多。提取情绪状态也影响着从记忆中的提取:个体从记忆中提取与其当前情绪一致的项目相对较易。在Teasdale和Russell的例子中,被试在中性情绪状态下学习混合有积极、消极和中性的单词,尔后诱发出被试的愉快或伤心情绪,在这种情绪下要求被试回忆刚才所学词汇。结果发现,尽管被试对中性词汇的回忆效果没有差异,但愉快被试对积极词汇回忆效果要优于对消极词汇的回忆,而伤心被试反之。这种效应只能归因于被试当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因为在学习期间被试没有诱发情绪。在另一个实验中,被试回忆日记中的情绪事件也明显的受到被试所处情绪的影响。在Snyder和White的实验中,大学生被试被诱发出愉快或伤心情绪后再去回忆近两周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平均而言,愉快被试回忆出的积极事件是消极事件的四倍;而伤心被试回忆出的消极事件是积极事件的两倍。在长期悲伤的情绪障碍人群中也表现出类似的回忆偏向。当他们回忆最近经历的事情时,临床抑郁病人显著偏向于消极的、令人抑郁的事件。这种回忆消极事件的偏向造成恶性循环,增加其已有的烦躁不安.联想被试当前的情绪状态影响到对给定词做出与其情绪一致性的联想。另外,被试解释模糊刺激时也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评价个体的情绪状态使得与其一致的态度更易发生。有研究表明正向情绪可以提高个体对其所有物的主观价值,而负向情绪则反之。Forgas和Moylan也报告了类似的效应。他们发现看完喜剧片的观众比刚看完悲剧电影的观众对其生活质量给与了更高的评价,对其未来也更为乐观,对政治领导人也给与了更积极的评价。情绪也影响到个体对其自身健康情况的报告oSalovey和Birnbaum研究表明,诱发出难过情绪的被试在填其健康登记表时比处于中性情绪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病历、更为频繁的慢性症状及抱怨、更糟糕的健康状况。这种偏向也表现在被试对其现在健康状况的感觉中以及对未来的预测中。情绪还使得个体对其未来得到幸福的可能性及未来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情绪一致性评价。此外,情绪的启动效应还表现在个体的当前情绪会影响到其对社会刻板形象(宗教的、地域的或种族的)的看法。2.2.4情绪启动的零效应和反转效应(nullandincongruenteffects)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情绪启动的零效应和反转效应(不出现启动效应或者是某情绪反而促进与其积极/消极性质相反的信息的加工)。例如,让愉快或难过的被试处理非常熟悉和已经具有广泛知识的特定问题时,被试在高强度动机驱动下、按照即定的观点、目标明确地搜索和处理信息时,则不会出现。已有证据揭示了几个激发动机过程而导致情绪反转效应的因素如下:修复情绪的渴望如Erber等人发现当个体产生了改变他们难过情绪的动机时,他们倾向于回忆与当前情绪相反的一一也就是回忆能引起积极情绪的材料。可见,此即明显的动机调控情绪策略。Sedikides研究中,要求已诱发出愉快/悲伤情绪的被试对自己做开放式评价。被试在评价开始时表现出了情绪一致性,但是后来的评价则出现与情绪的不一致性。这种延迟反弹现象暗示被试逐渐采取了修复情绪策略。自我注意仅仅将情绪主体的注意引向他们自身的情绪状态就常常引起这种动机过程――导致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减少甚至反转。自我服务的动机个体为了维持自尊,常适当地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这也是个体常用的促成情绪调节的动机策略。群体的压力当认知活动发生在他人在场的情境中,他人的期望和观点可能影响动机形成。Forgas研究比较了诱发出积极/消极情绪的个体在独立/群体讨论两种情形中对9种人群典型特征的评价情况,发现个体在独立做出评价时表现出了情绪一致性效应(moodcongruenteffect),在经过群体讨论后,积极情绪下的个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但是处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所作评价则较少受其消极情绪的影响。个体差异情绪状态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有些个体可能习惯于在一种预先决定的、动机驱使下的态度中处理某些信息。Rhodewalt等人的研究发现B型性格的人比A型性格的人表现出更明显的情绪一致性效应。考虑到A型性格人的典型特征是没有耐心、力图控制和有时间紧迫感,他们因而就更容易采用强力动机策略oForgas研究也发现,对于具有高认同需要的人和精于权谋的人,他们对于谈判对手知觉和期望更少受到情绪的影响。这种人倾向于按照既定的、强动机下处理信息。2.2.5对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反转效应的理论解释由于在解释以上(情绪一致性效应、零效应、反转效应之间)显得矛盾的发现时,Bower的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