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产概况-大豆栽培的历史_第1页
大豆生产概况-大豆栽培的历史_第2页
大豆生产概况-大豆栽培的历史_第3页
大豆生产概况-大豆栽培的历史_第4页
大豆生产概况-大豆栽培的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营养价值《大豆种子生产技术》知识目标掌握大豆的营养成分及主要功效。大豆的营养成分

大豆,又名黄豆,其营养价值极高。内含40%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于禾谷类和薯类食物2.5~8倍,除糖类较低外,其他营养成分,如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明显高于谷类和薯类食物,它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大豆还富含异黄酮,可断绝癌细胞营养供应,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肪硬化等疾病。黄豆内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神经发育。黄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豉油或者腐乳。因此,大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豆制品,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大豆营养结构

据科学测定,每100克黄豆含:钙:191(毫克)、磷:465(毫克)、钾:1503(毫克)、钠:2.2(毫克)、镁:199(毫克)、铁:8.2(毫克)、锌:3.34(毫克)、硒:6.16(微克)、锰:2.26(毫克)、碘:9.7(毫克)、硫胺素:0.41(微克)、核黄素:0.2(毫克)、尼克酸:2.1(毫克)、维生素E(T):18.9(毫克)、维生素A:37(毫克)、胡萝卜素:220(毫克)、水分:10.2(克)、热量:359(千卡)、能量:1502(千焦)、蛋白质:35(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34.2(克)、膳食纤维:15.5(克)、灰分:4.6(克)。大豆营养功效

中医认为黄豆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毒,具有补脾益气、消热解毒的功效,是食疗佳品。黄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多种人体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氨基酸。常食黄豆,可以使皮肤细嫩、白皙、润泽,有效防止雀斑和皱纹的出现。黄豆中的高含量蛋白质,可以营养肌肤、毛发,令肌体丰满结实,毛发乌黑亮泽,容颜不老。大豆护肤功效

黄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人类种植黄豆的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黄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在百种天然的食品中,它名列榜首,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磷脂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黄豆中含有的丰富的大豆异黄酮、卵磷脂、水解大豆蛋白,能够改善内分泌,消除活性氧和体内自由基,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光滑润泽、富有弹性。大豆其它功效

1.提升免疫。

2.让头脑聪明。

3.强健器官。

4.提高精力。

5.预防癌症。

6.阻止氧化。

7.降低血脂。

8.预防耳聋。

9.辅助降压。大豆栽培历史《大豆种子生产技术》知识目标掌握大豆栽培历史以及大豆栽培地区的分布。

大豆是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我国许多古书上曾称大豆菽,在我国至今大约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我国大豆种植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栽培大豆的的起源地,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3年)编的《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指出:“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卜慕华指出:“以中国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骨文,当时记载的非常有限,在农作物方面,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

至于大豆具体起源于我国何处,目前说法并不统一。吕世霖和王金陵等认为大豆在我国的起源中心不止一个。郭文韬归纳了我国关于大豆的考古发掘,指出出土的大豆遗物以东北最早,然后传播到整个黄河流域,再传播到长江流域。徐豹等对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对昼夜变温和光周期反应、蛋白质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结合文献考证和一些农艺形态性状比较分析,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得到了较广泛的支持。

世界其它国家现今种植的大豆,大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播出去的。2500年前,从我国传入朝鲜;2000年前,从我国或朝鲜传入日本;公元七世纪,从我国直接传入印支国家;300年前,传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1739年,从我国传入法国,随后在欧洲各国开始种植;1898年,俄国人从我国东北带走大豆种子,在俄国中部和北部推广;1804年以前,美国开始种植大豆,1924年已相当普及;十九世纪末,大豆相继传入美洲各国;二十世纪,大豆扩展到非洲,目前世界上种植大豆已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作为主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现世界各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

大豆在我国分布很广,除在高寒地区年活动积温在1900℃以下或降水量在250mm以下无灌溉条件地区不能种植外,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东北地区大豆质量最优。中国大豆种植区划《大豆种子生产技术》知识目标1.掌握中国大豆产区两级制划分。2.了解每个产区大豆生长的自然环境。

大豆在中国分布很广,从黑龙江省到海南岛,从山东半岛到新疆伊犁盆地均有大豆栽培。根据自然条件、耕作栽培制度,中国大豆产区可划分为五个栽培区。

1.北方一年一熟春大豆区本区包括东北各省,内蒙古(自治区)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的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该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如下四个副区:

(1)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和辽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四盟。无霜期在100~170d,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为1900~4000℃,年降水量为350~1200mm。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品种生育期为105~155d。大部分以无限和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为主,南部和东南部以有限结荚品种为主。东北大豆,产量高、品质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为重要内、外销生产基地。

(2)华北春大豆区。包括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以及陕西渭北等地区豆区的范围大体上与晚熟冬麦区相吻合,当地以二年三熟制为主。(3)西北黄土高原春大豆区。包括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北部以及内蒙古、宁夏。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质瘠薄,大豆品种类型为中、小粒,椭圆形黑豆或黄豆。(4)西北春大豆灌溉区。包括新疆和甘肃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少,土壤蒸发量大必须灌溉。由于日光充足又有人工灌溉条件,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百粒重也高。

2.黄淮流域夏大豆区本区包括山东、河南两省,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关中平原、甘肃南部和山西南部、北临春大豆区,南以淮河、秦岭为界。黄淮夏大豆区又可划分为两个副区。

(1)黄淮平原夏大豆区。包括河北南部,山东全部,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当地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夏大豆一般于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生长期短,需采用中熟或早熟品种。

(2)黄河中游夏大豆区。包括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关中和陇东地区。本地区气候条件与黄淮平原相似,只是年雨量较少。小粒椭圆品种居多,另有部分黑豆。

3.长江流域夏大豆区本区包括河南南部,汉中南部,江苏南部江西北部,湖南,湖北,四川大部,广西、云南北部。当地生长期长日照多。以夏大豆为主,但也有春大豆和秋大豆。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一年两熟,品种类型繁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