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真菌性病害的识别及防治_第1页
大豆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真菌性病害的识别及防治_第2页
大豆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真菌性病害的识别及防治_第3页
大豆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真菌性病害的识别及防治_第4页
大豆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真菌性病害的识别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白粉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白粉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白粉病主要危害豆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和紫草科植物。大豆白粉病1931年在美国发现,上世纪70年代爆发于美国的东南部及中西部。目前国外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巴西、德国、秘鲁、印度等国。国内分布于河北、四川、吉林等地。

大豆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不为害豆荚,叶柄及茎秆极少发病,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后向中上部蔓延。病菌生于叶片两面,初期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具暗绿色晕圈,不久长满白粉状菌丛,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扩大后呈边缘不明显的片状白粉斑。后期在白色霉层上长出球形黑褐色闭囊壳。严重发病时,叶片表面长满白粉病菌的菌丝体及分生泡子,后期病斑上白粉逐渐由白色转为灰色,最后病叶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一、为害症状二、病原物

病原菌无性阶段OidiumerysiphoidesFR.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粉孢属。有性阶段ErysiphepolygoniDC.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蓼白粉菌。菌丝体表生。闭囊壳散生或聚生,球形或扁球形,含3~10个子囊,49~82×29~53μm;子囊内含3~6个子囊孢子,17~30×10~19μm;附属丝多,菌丝状,与菌丝交织。

病原物形态图三、发生规律

大豆白粉病是一种区域性和季节性较强的病害,其易于在凉爽、湿度大、早晚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出现,但也有文献报道其容易在湿度低的环境发病。温度15℃~20℃和相对湿度大于70%的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雨水过大不利于病害发生。病菌以闭囊壳里子囊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施氮肥多,发病重。中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发病重。四、防治方法1.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应选种抗病品种。2.合理施肥浇水,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3.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可用20%的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60~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多菌灵500~700倍液,能减轻发病。或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大豆灰斑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灰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灰斑病又名大豆褐斑病、大豆斑点病、大豆蛙眼病。大豆灰斑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东北豆区发生最重。一般病粒率在10%~15%,严重地块高达30%以上。受害豆株早期落叶,粒重下降,秕荚率与青豆率增加,降低蛋白质与油分含量,严重影响大豆质量。

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叶片

成株期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圆斑,后逐渐扩展成圆形形成不规则形,大小2~5mm,中间灰色至灰褐色,边缘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他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互相连和,使病叶干枯早落。一、为害症状茎秆产生深红色纺锤形病斑,中央部分淡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密布微细黑点。豆荚病斑圆形至椭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红褐色。种子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稍凸出,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幼苗苗期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子叶上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半圆形病斑。低温多雨条件下,病斑发展很快,可蔓延至生长点,使顶芽变褐枯死。二、病原物

为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sojina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尾孢属。分生孢子梗5~12根成束从寄主气孔伸出,不分枝,有膝状屈曲,淡褐色,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圆柱形,无色透明,顶端尖细,基部钝圆,有1~9个横隔。分生孢子萌发时从两端细胞长出芽管,有时也可从中部细胞长出。

病原物形态图三、侵染循环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其中以病残体为主要初侵染来源。2.侵染种子带菌对病害流行关系不大。表土层的病残体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在叶片上可出现病斑。温暖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土壤表层病残体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成为田间病害的再侵染源。在适宜条件下,如再侵染频繁,就能造成病害大流行。四、发生因素1.品种因素一般早熟品种发病早而重。2.气候因素高温抑制病情发展,高湿则加速病情蔓延。气温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28℃,持续有2小时结露,病害易流行。3.栽培因素重迎茬和不耕翻的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杂草多,植株郁蔽,通风透光差,或低洼易涝地块,发病均较重。五、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3%~0.4%的50%多福合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避免重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及时防除田间杂草;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地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3.药剂防治。盛花至结荚期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1~2次。大豆霜霉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霜霉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霜霉病是大豆上发生较普遍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以在大豆生育期冷凉多雨的地区发生较重。尤以黑龙江、吉林最为严重。受害叶片提早枯黄脱落,在多雨年份造成的损失较大,一般减产6%~15%。种子被害率为10%左右,严重者26%以上,病粒百粒重下降4%~16%,发芽率降低10%以上。叶片

成株期叶片发病,密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黄绿色小斑点,后渐变成褐色,周围呈深褐色,大小为2~3mm,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健交界明显。叶背的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色或淡紫色。病斑可扩展合成较大的斑点,引起叶片早期大量脱落。一、为害症状为害大豆幼苗、叶片、荚和籽粒。最明显的症状是叶背产生霉状物。豆荚

外部症状不明显,但剥开豆荚,病粒表面粘附有大量灰白色的菌丝层。幼苗

幼苗发病,从第一对真叶基部现褪绿斑块,沿主脉、侧脉扩展,呈现淡黄色的大斑块。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造成植株萎缩矮化,叶片凋萎早落,重者早期死亡。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霜霉菌(Peronosporaman-schurica(Naum.)Syd.)属卵菌,霜霉目,卵孢子球状、黄褐色、厚壁,表面光滑或有突起物。孢囊梗二叉状分枝、末端尖锐,顶生一个孢子囊、无色,椭圆形或卵形。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10℃以下或30℃以上不能形成孢子囊,15~20℃为卵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图.大豆霜霉病菌A.分生孢子梗B分生孢子C.雄器与藏卵器接触D.卵孢子三、侵染循环1.越冬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或病叶残体中越冬。2.侵染卵孢子随种子发芽而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寄主胚轴侵入,进入生长点,向全株蔓延成为系统侵染病害。随后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孢子囊,由风雨、气流传播。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后从气孔侵入寄主,在细胞间隙蔓延,再形成孢囊梗和孢子囊,如此进行多次再侵染。结荚后,病株内的菌丝通过茎和果柄的髓部侵入荚内,引起豆粒发病,并在豆粒上形成菌丝和卵孢子。四、发生因素1.气候因素温度20~22℃和高湿最利病害发展。低温、多雨或阴天、露大发病多且重。2.栽培因素种子带菌率高不仅苗期发病严重,也为成株期发病提供大量菌源,引起严重发病。大豆田连作,土温低、土壤湿度大,发病重。五、防治方法1.精选种子和种子处理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病粒有利于降低苗期发病率,减少成株期菌源量。而播前用种子量的0.2%的瑞毒霉或甲霜灵拌种,或用种衣剂包衣是消灭种子上带菌的最有效方法。2.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大豆霜霉病菌寄生性很强,存在生理分化现象,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途径。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进行秋季翻地,以减少越冬菌源,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以及排除豆田积水等,可以减轻发病。3.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展蔓延。常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公斤,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公斤,或8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公斤,对水喷雾。以上药剂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防效良好。大豆紫斑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紫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紫斑病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南方重于北方,温暖地区较严重。感病品种的紫斑粒率15%~20%,严重时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且感病种子发芽率下降,出苗率降低10.5%~52.5%。

主要为害豆荚和豆粒,也为害叶和茎。苗期

子叶上产生褐色至赤褐色圆形斑,云纹状。真叶初生紫色圆形小点,散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浅灰色斑。茎秆形成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斑,严重的整个茎秆变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层。一、为害症状豆荚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较大,灰黑色,边缘不明显,干后变黑,病荚内层生不规则形紫色斑,内浅外深。豆粒形状不定,大小不一,仅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症状因品种及发病时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多呈紫色,有的呈青黑色,在脐部四周形成浅紫色斑块,严重的整个豆粒变为紫色,有的龟裂。二、病原物

病原为菊池尾孢CercosporakikuchiiChup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小,分生孢子梗簇生,不分枝,暗褐色,大小45~200×4~6(μm)。分生孢子无色,鞭状至圆筒形,顶端稍尖,具分隔,多的达20个以上。病原物形态图三、侵染循环1.越冬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2.侵染播种后,病种及病残株上的菌源,引起子叶发病,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引起再次侵染。四、发生因素1.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大豆结荚期间多雨,有利于病害大发生。所以,该病在南方较北方为害严重。2.栽培因素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五、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40%大富丹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