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_第1页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_第2页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_第3页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_第4页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比较

写作是人们通过书面语言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行为。它不仅是以文章为主要形式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以文明社会信息交换、思想交流、人际关系等基本方式之一。它包括文学创作和实用写作。这两种形式的写作都是外部世界作用于人的思维的产物,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世界的领悟,体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情思、向往等;从物质形态看,它们都要借助语言符号这种物质形式作为载体。一句话,它们都是利用文字来记录思维活动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共性;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系统,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着各自的规律和要求,体现出二者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创作主体看,表现出主动与被动的差异。文学创作是作家自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感情;而实用写作,作者往往是因事而作或受命而作,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文学创作是自发性与自觉性需要的统一,是创作主体追求情感形态的自我实现的结果。作家往往是由于受到客观外界刺激,在感情驱使下自发产生创作意图,并急于将这种意图通过形象反映出来,以实现情感的释放。文学作品大都是作家个人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的反映,熔铸着作家个人的主观感情,主观色彩较浓。所以有人认为“文学即心学”,作品的奥秘就是作家的奥秘,作品的存在本质就是作家的存在本质。作者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深度、理论水平、世界观、洞察力、基本修养等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及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个主体意识较强的作家,通过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客观内省,必然会认识到自己的创作优势以及独特性和局限性,从而明白他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形成其特有的风格,以便更加自觉主动地去选择与其个性特征相契合的创作题材。鲁迅、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家的作品都是真情实感的抒发,让我们读其文如见其人、其心。实用写作是指为处理实际工作、日常生活中具体问题或传递某种信息的一种写作活动,它直接为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服务。作者就是实际工作的领导者、决策者或执行者,写作活动就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实用文写作是为了互通信息、推动工作,因而相对于文学创作,实用文写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这表现为:1.实用文写作作者不是任情而发,而是受“命”而作,这个“命”就是需要。作者写作完全是从工作或生活需要出发,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即“为事而作”。有了需要,就有了写作任务,就必须如期完成写作任务,否则,影响了工作开展,作者是要负相应的责任的,从这点来说,作者没有写与不写的自由。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需要写而不写,则是不负责任甚至是失职的表现。特别是行政公文,作者是法定的,即行政公文必须以“机关名义或其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P36),部门领导或文秘机关写作公文的拟稿人,只是为了开展特定公务活动,接受授权而“奉命”写作,公文的法定作者不等同于发表署名文章的作者。2.实用文的写作意旨往往不是作者主观感情或意志的流露,它要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首先要符合领导决策部门或约稿单位的要求;其次要受到政府现行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此外,还要受到具体情况、群众意愿及行为规则制约;写什么要经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诸多环节斟酌、推敲、检验,即使有所创见,也要在实践中证明其正确性、可行性,需征得有关部门或人员同意。所以实用文客观性较强,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客观地反映事物本质规律,代表着一定部门或一定范围的群众意见,它超越自我,较少渗入个人感情色彩。二、从创作客体来看,文学创作与实用写作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反映“真实”的层面不同。文学创作讲究的是艺术的真实,写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可以“失事求似”;而实用文是反映客观实在的真实,写实有的已经发生的事,要求“实事求是”。具体地说,艺术的真实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真实,作家运用形象思维,通过虚构和想象塑造艺术形象。在利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时,作家可以根据一定的创作思想,调动一切生活经验,遵循生活情感逻辑,在幻想的形式中突破直觉的范围,从已知的事物中去预料未知的事物,补充不足环节。所以文学中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的原版翻拍,人物也并非真名真人,如鲁迅在谈到小说的人物塑造时所说的:“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P108)其笔下的孔乙己、阿Q等都是虚构的人物,现实生活中不必实有其人,之所以说他们是“真实”的,是因为他们的产生、命运的发展都符合生活的必然,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符合生活的逻辑,虽然他们不是现实生活中那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但他们是比现实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更带普遍性的典型形象,他们是虚构的,但不是虚假的。作品的原型必须是作家在生活中熟悉了的具体形象。即作家首先熟悉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命运,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同情、厌恶、赞成、反对等)进而达到形象、情绪、心境的默契、领悟,然后再化为“这一个”具体形象。“这一个”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其性格及命运发展都有某种必然性,体现着生活的本质,代表着其所在社会阶层的情感、利益或愿望,熔铸了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活中并不是真有其人,但是有着如祥林嫂一样遭遇的妇女却千千万万。在那样的社会重压下,“祥林嫂们”的命运只能以悲剧作结,所以祥林嫂的真实性就在于揭示了祥林嫂们悲惨命运的必然性,即封建统治阶级及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摧残。文学就是通过“这一个”反映“这一类”,不追究“这一个”是否真名、真人,而须求“这一类”能够道出生活的原汁原味,具有可信度、亲切感和感染力。实用写作则不然,它要求事实的真实,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据等,都必须有根有据,确凿可靠。实用写作绝不允许虚构、想象,不能失实,不能将事实任意夸大或缩小,不要说调查报告、总结中的内容都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中所引述的事实、数据都要精确无误、真实可靠,就是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也只能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而不允许把那些可能发生而还未发生的事实当作新闻传播给受众,不允许凭想象推测去创意新闻。可见,实用文反映生活要求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从创作物质载体看,由于文学创作要艺术地再现生活,因而在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语言润色等方面可以精心构思,以审美为价值标准;而实用文力求事实真实,不允许夸张想象,导致在表现形式方面也以求实为美,甚至在实践中形成了某些约定俗成的写作模式,这种审美与求实的差异表现最为直接的是在语言运用方面。前苏联理论家康士坦丁·诺夫说:“与科学的理论思维不同,艺术和艺术思维不是以概念和范畴,而是以艺术的形象以及生动的画面使现实再现出来。”(P84)文学正是要创造一种艺术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这种形象和画面是在读者通过对语言的经验唤起多种心理功能构成的想象中形成的。这样,文学语言的运用不以语义(指涉对象)的具体确定为准则,而要求充分激活读者对语言的感受和想象,以取得审美效果,所以文学语言是既形象又模糊,体现出创造性和艺术美,是形式美、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的结合。在形式上多打破常规;意义上突破单一限制,寻求变异和开放,为表达情感服务。文学语言是具体化的感觉与情思,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符合人的主观感受活动与情感活动规律,而不囿于既成的语法规律。例如大家熟悉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从头到尾就是意象的列举,没有句法,只是几个名词的排列,连接媒介减少,使意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性、绘画感和雕塑感,各个独立意象并置对举,还可以收到电影蒙太奇的效果。由于语意关系不十分固定,使意象获得了多重暗示性效果。正因为文学语言具有创造性,饱含情蕴,所以文学语言也是作家风格气质的体现,字里行间涵藏着作家学养、情感、能力、文化积淀及表达功夫。如鲁迅的犀利睿智,郭沫若的气势磅礴,茅盾的流丽丰沛,巴金的缠绵细密,冰心的清新柔婉,各自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美的特质。实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是同体异质的两种不同功能的符号系统,实用文以传播知识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知识信息是实在的具体的,所以要求语言表达必须准确明晰,语言与概念一一对应;意义是单一的,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其特点表现为:1.准确:即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确切表达作者意图,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正确、褒贬分明、轻重适度、杜绝歧义。2.得体:实用文总是具有特定内容和目的以及特定对象,为特定的需要服务,因而语言要合乎特定文体的要求,合乎特定语境和场合。3.简洁:实用文不是供欣赏,而是求实用,因而总是以最少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可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力求“文约而事丰”。4.平实:实用文语言旨在陈述事情、说明问题、讲清道理,它不需要细腻刻画着意烘托,而要求直白平易通俗易懂,不夸张、不打官腔、不晦涩艰深、不堆砌词藻。5.规范:所谓规范是要合乎语法,合乎逻辑,特别是合乎各种文体的用语习惯。文学作品与实用文除了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不同要求之外,在结构方面文学作品讲究曲径通幽,任情任性,而实用文结构很多都形成了一定模式,让人一览无余,尽得其旨;在表达方面,文学作品可叙事、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异彩纷呈,表情达意蕴藉丰厚;实用文则以叙事说明为主,它直陈其事,直显其意。这些都说明文学创作与实用写作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着各自规律和要求。四、从创作受体即读者来看,文学创作与实用写作又有着鲜明不同。写作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它必定有着相应的接受对象,这就是读者。作者——作品——读者组成了三位一体,没有读者,作品还只是半成品,只有有了读者的参与,作品才能显示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点上文学与实用文是一致的。但是,对文学作品,读者的参与具有主动性,而对实用文,读者的参与则显得很被动。这种差异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读者参与权的问题。文学作品,一般人都有权阅读,读者可以选择作品,但作品不会拒绝读者,文学家总是希望自己的读者越多越好。当然一个作家或一类作品会有自己相应的读者群,但这些读者群不是人为地限制而形成的,而是读者由于文化层次、阅读嗜好等相近而自觉形成的。读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与他们产生感情共鸣。而实用文则大为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实用文写作是有备而来,针对性极强,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因而其读者对象始终是明确的。例如行政公文一般都有主送对象,这主送对象就是读者,它正是文章中规定好了的,甚至许多实用文读者还是法定的,那么非法定读者就不能阅读,否则触犯法律,后果将是严重的,如绝秘文件,就不能随便阅读。可见,对于这样的实用文而言,读者是处于被动地位,他无权选择,不能凭个人好恶读或不读。(当然,随着电视、电脑、网络的普及,广告、招标书、科学说明文、产品说明书等实用文亦与文学作品一样,它们也不会拒绝读者,商家、厂家与文学家的心态相似,希望读者越多越好,这类实用文没有对读者进行过多的规定和约束。)这说明文学作品读者面较宽,作品对读者的参与权力限制小,而实用文读者的参与权要由文章本身性质和读者阅读的目的决定。其次是参与方式的差异。由于文学艺术形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表现某种生活时,既有某种确定的倾向性,又有不对这种倾向性作定量规定的模糊性,能够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给读者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创造的空间。每一部作品对读者都是一种吁求,读者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与不断生成的过程,并且因个体经验不同,获取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作品中的形象或思想,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文化和阅历,去认同或否定、丰富或修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对文学作品,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去努力发现那隐藏在艺术形象深处的内涵,甚至是连作者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东西。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参与,才使得文学的形象具有了灵气,变得真实生动起来,成为读者或恨或爱的对象。所以,作家从来不把自己的爱恨直接强加于读者,而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投射到作品形象中去,产生理解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可见,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体现。由于实用文是进行领导、管理、互通信息、协调关系的工具,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体的书面形式,因而它要求在所管辖的范围、所规定的时限内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参照执行。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让人们在精神上获得审美愉悦,那么实用文则是让人们在行为上作出积极响应,根据实用文的要求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行政公文,往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受文单位要认真对待:对上行文,领导部门要尽快答复;对下行文,下级机关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能有丝毫马虎。这种实用文实质上就是管理的依据,处理问题的凭证,对这类文章,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表现在对文章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