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_第1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_第2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_第3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_第4页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灌浆工程本次除险加固的重要任务是:对坝体、坝基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本次防渗灌浆处理,钻孔总进尺1298.46m,灌浆总进尺1203.75m。灌浆段长:孔口第一段、接触段为2~3m,其他为5m。灌浆材料:坝体土及覆盖层灌注1:3水泥粘土浆,基岩灌注纯水泥浆。施工程序和措施:生产孔分三个次序,按=1\*ROMANI、=2\*ROMANII、=3\*ROMANIII序孔逐序加密原则进行施工。施工措施: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纯压式充填灌浆。防渗设计原则:q≤10Lu。灌浆压力:坝体土、覆盖层按q=krd/10,基岩按P=P0+MD计算,两式中:k=1.3,r为土体容重,P0=0.1MPa,M=0.025~0.03MPa,D为孔段埋深(m)。10.1重要对策及措施根据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和以往类似的工程经验,拟采用如下措施:10.1.1(1)充足认识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严格按招标文献规定的施工程序、技术规定组织施工。(2)选派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配置足够的与本工程特点丰匹配的施工机械。(3)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程序和严密的网络计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证工程按期竣工。(4)严格按业主、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保证质量安全一流。10.1.2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要保证质量,必须以国家或部颁规程规范为准则,设计图纸作根据,设计规定作大纲,施工程序、施工工艺、施工措施作保障。动工前认真组织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学习在关的规程规定,重要包括:(1)《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原则》SL252—;(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L—92;(5)《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估原则》SL38—92;(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估规程》SL176—1996;(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给合规范规定进行施工,施工过程精心贯彻“三检制”,做到各工序班组长自检,现场值班技术人员监检或初检,技术组复检,质检人员终检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未经发包方质检部门签证或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时,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或下一孔段的施工。及时向监理工程师上报有关施工状况,服从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根据本工程特点所做出的有关指示和决定。10.2施工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方提供的大坝轴线位置、水准点高程,用全仗仪确定灌浆轴线和帷幕轴线控制点;从已知控制点用钢卷尺在轴线上精确丈量帷幕轴线控制点里程,丈量出各灌浆孔的精确孔位;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精确控制各灌浆孔的高程,根据设计帷幕底线,校核算际钻孔深度,并提交设计、监理工程师承认。钻孔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得超过10cm,若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设计、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10.3施工工艺、流程及工序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水电系统就位水电系统就位制浆系统就位制浆系统就位测量放点铺设轨道测量放点铺设轨道锚筋螺栓锚筋螺栓固定钻机帷幕灌浆帷幕灌浆Ⅰ、Ⅱ、Ⅲ序孔灌浆停息灌浆停息质量检查孔质量检查孔清理场地移交清理场地移交帷幕灌浆工序流程非灌段钻进、镶孔口管钻第一段2~3m钻机对中、调平固定非灌段钻进、镶孔口管钻第一段2~3m钻机对中、调平固定钻第二段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冲洗、压水、灌浆扫孔、压(注)水试验阻塞冲洗、压水、灌浆钻第二段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冲洗、压水、灌浆扫孔、压(注)水试验阻塞冲洗、压水、灌浆第一次机械封孔第三段如下至全孔结束第一次机械封孔第三段如下至全孔结束最终人工砂浆封孔24h后进行第二次机械封孔最终人工砂浆封孔24h后进行第二次机械封孔单孔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浆工艺流程图钻孔定位钻孔定位不待凝待凝钻进下一段终孔段不合格扫孔复灌合格捞取残留物扫孔复灌合格不合格灌浆灌前压水合格不合格测量孔深钻孔冲洗钻孔灌浆段导向管基岩套管止浆护壁坝土、覆盖层非灌段钻机就位、开孔钻进不待凝待凝钻进下一段终孔段不合格扫孔复灌合格捞取残留物扫孔复灌合格不合格灌浆灌前压水合格不合格测量孔深钻孔冲洗钻孔灌浆段导向管基岩套管止浆护壁坝土、覆盖层非灌段钻机就位、开孔钻进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封孔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封孔验收资料归档孔位转移封孔验收资料归档孔位转移封孔10.3.1采用“小口径钻进,自上而下分段钻灌,不待凝、不做裂隙专门冲洗,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的高压灌浆工艺。10.3.2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开孔钻进非灌段→下套管护壁→灌浆段钻孔进尺→钻孔冲洗及灌前压(注)水试验→灌浆→待凝→扫孔→钻孔冲洗及灌后压(注)水试验→循环钻孔、压(注)水试验、灌浆→终孔封孔→迁移钻机。10.3.3按照“先灌Ⅰ序孔,后灌Ⅱ序孔,再灌Ⅲ序孔”的施工次序,循序渐进,逐序加密的原则施工。10.4施工机械10.4.1(1)钻机和钻头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选用,帷幕灌浆的钻进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2)取岩芯的各类灌浆孔、检查孔的钻孔采用岩芯钻机或回转式钻机,按孔径规定采用金刚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不使用钢砂钻头。(3)使用的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设备,水泵的工作压力按施工图纸的规定选定,并保证在所有压力下均有足够的供水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4)施工单位准备足够的流量计、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及阀门等备用品。10.4.2(1)提供的灌浆泵性能与灌浆液的类型的浓度相适应,其容许工作压力应不小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灌注纯水泥浆液采用多卸柱塞式灌浆泵。(2)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及灌浆泵排浆相适应,并保证均匀、持续拌制浆液。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浆液前应在现场进行试运行。(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亦应安装压力表。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前应进行鉴定,使用过程中应常常检查查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4)灌浆塞应与采用的灌浆措施、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下适应,胶塞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卸除。(5)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进度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量需要,制浆站应配置除尘设备,当浆液需掺加掺合剂或外加剂时,应增设对应的设备。(6)所有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均匀应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正常,并应配有足够的备用设备。电力驱动的设备,应在接地良好并经确认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方可使用。10.5灌浆材料及制浆本协议工程采用合格水泥厂生产的一般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强度等级32.5级,灌浆所用水泥应保持新鲜,做到分批供应,先到先用,受潮结块不用。水泥出库使用前由水泥厂出示化验汇报,对质量做出鉴定,项目部作有见证取样并送质量监督站作物理试验,经测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灌浆用粘土取自业主方指定的土料场,采用自卸汽车运送。粘土各项指标需检查满足设计或规范规定后方可使用。水泥浆的浓度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水灰比(重量比)施灌,根据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招标文献规定,可选定为5:1、3:1、2:1、1:1、0.8:1、0.6:1、0.5:1等七个比级。水泥粘土混合浆配合比严格按设计规定确定。水泥粘土浆制作工艺流程图水粘土料水粘土料浸水软化浸水软化打浆机打浆机筛滤筛滤沉淀沉淀储浆储浆输浆输浆水水泥检测水水泥检测搅拌搅拌混合浆混合浆检测检测灌浆泵灌浆泵10.5.1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不不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应采用重量称量法。10.5.2(1)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测定浆液密度和黏滞度等参数,并作好记录。(2)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一般搅拌机时,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不少于30s。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不不小于4h。(3)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加入减水剂和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细水泥浆液的搅拌,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不不小于2h。10.5.3(1)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0.5:1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流速应为1.4~2.0m/s,各灌浆地点应测定来浆密度,并根据各灌浆点的不一样需要调制使用。(2)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低于或超过此原则的应视为废浆。10.6钻孔帷幕灌浆孔采用XY-100型回转式地质钻机配金刚石钻头造孔。(1)各钻孔孔号均按设计图纸进行编号。(2)各孔孔位均由测量人员定点放样,实际钻孔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不不小于±10cm,当因故需变化孔位时,记录实际孔位,实钻终孔深度不不不小于设计孔深。(3)为保证钻孔孔向精确,在钻机就位时,用枕木将钻机垫平,并用水平尺将钻机底座找平。钻机立轴吊线垂直后,将钻机与地锚紧固在一起,使钻机立轴和孔口管的方向与设计孔向一致。(4)钻孔过程中采用安全可靠的防斜措施,每段进行测斜,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期,及时进行纠偏,如纠偏无效时,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报废原孔,并重新钻孔。每一灌浆孔终孔时,均进行测斜并报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证。对第I、II序孔进行测斜检查,当某一种I、II序孔超偏时与其相邻的两个III序孔则应当测斜,当岩石破碎,易导致钻孔偏斜时,宜自上而下分段测斜,测点间距为10m,每个测点测量三次顶角读数,取三个读数的平均值做为该点的偏斜计算顶角值。帷幕灌浆孔其孔底偏差值不得不小于下表规定的数值:帷幕孔孔底偏差值孔深(m)2030405060最大容许偏差值(m)0.250.50.51.151.5当钻孔偏差值超过上表中的规定值时,应结合该部位的地质条件、偏斜孔及其邻孔的灌浆资料和质量检查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当确认对帷幕灌浆质量有影响时,应采用补救措施。(5)开孔孔径一般为φ110mm,终孔孔径不不不小于φ75mm。(6)钻孔非灌段必须下定向管,保证钻孔铅直。(7)在钻孔过程中,应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以及其他能充足反应岩石特性的原因进行监测和记录,并提交监理工程师。(8)钻孔钻进过程中,及时填写钻探班报表,如实详细记录,如:钻进回次、孔径、灌段深度、钻进时间、套管位置、地层的分界、换层、返水状况、掉钻状况、返水颜色等,如遇特殊状况,作详细记录并分析处理上报监理工程师。(9)灌浆先导孔、检查孔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他钻孔,应予钻取岩芯,按取芯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并绘制钻孔柱状图和进行岩芯描述。(10)芯样的最大长度应限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对于1m或不小于1m的钻进循环,若芯样获得率不不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后来依次减少50%,直至50cm为止。假如芯样的回收率很低,应更换钻孔机具或改善钻措施。(11)钻孔终孔后的封孔采用“导管法”和“自下而上分段压灌浆法”进行灌注封孔。封孔直至浓浆溢出后方可结束,若浆液下沉应继续补浆封填,直至全孔封满不再下沉为止。封孔结束后应在孔口留注标识,以备查考。(12)每一钻孔终孔后,均须进行孔深实测,并报监理工程师现场签字承认。10.7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10.7.1(1)在灌浆前,对所有灌浆孔(段)进行裂隙冲洗和压(注)水试验。(2)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区域,其帷幕灌浆孔的裂隙冲冼,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的措施进行。10.7.2(1)灌浆孔均进行冲洗。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措施进行冲洗;裂隙冲洗措施应根据不一样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2)冲洗压力: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3)裂隙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m结束,且总的时间规定,单孔不少于30mim,串通孔不不不小于2h。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规定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超过20cm。(4)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局限性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5)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持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10.7.3(1)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施工单位可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2)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不小于1Mpa,采用1Mpa;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终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达。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2附录A执行。(3)对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并按施工图纸规定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其他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应采用五点法压水试验。10.8灌浆10.8.1采用“小口径钻进,自上而下分段钻灌,不待凝、不做裂隙专门冲洗,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的高压灌浆工艺。附:灌浆工艺流程图灌浆工艺流程图粘土浆或其他水水泥粘土浆或其他水水泥输浆管控制阀回浆管三通输浆管孔口三通进浆管灌浆器射浆管三通灌浆泵检测储浆桶过滤搅拌桶计量输浆管控制阀回浆管三通输浆管孔口三通进浆管灌浆器射浆管三通灌浆泵检测储浆桶过滤搅拌桶计量循环式灌浆纯压式灌浆循环式灌浆纯压式灌浆压力表压力表输浆管输浆管压力表孔口三通压力表孔口三通进浆管进浆管灌浆器灌浆器压力表受灌段 压力表受灌段射浆管射浆管回浆管回浆管压力表孔口三通压力表孔口三通控制阀控制阀受灌段输浆管受灌段输浆管10.8.2非灌段钻完之后,应及时对钻孔进行镶孔口套管,并使之高出孔口地面5cm,以防泥水污物流入孔内,镶孔管时应校恰好角度使之符合设计孔向。孔口管的重要作用:(1)做孔口封闭止浆;(2)钻孔导向;(3)隔离砼与基岩接触面,以防止在高压灌浆压力作用下将砼劈裂破坏。10.8.3灌浆段长:孔口第一段为2~3m,其他段长为5m。第三段及其如下各段段长一般为5m,终孔段段长不不小于8m。当岩石破碎、塌孔掉块等难以成孔或出现集中涌水、漏水,涌漏量不小于30L/min时,无论与否已到达规定的段长位置均应缩小段长作为一段进行灌浆。10.8.4灌浆压力:按P=Po+MD计算控制,暂取Po=0.1Mpa,M=0.025~0.03Mpa,最终待灌浆试验确定。灌浆压力应按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确定,灌浆压力应尽快到达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段升压。灌浆压力以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的压力表指针摆动指示的中值为人工记录压力,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压力为采集压力数据的平均值。纯压式灌浆压力以进浆管孔口压力表指示压力为准,压力读取应符合SL62—94的规定。坝体或覆盖层灌浆过程中,专人对压力表进行观测,并记录瞬时最大压力,对照坝体位移和裂缝张开宽度,合理控制灌浆压力。各孔段灌浆压力参数表段次1234567-终孔段段长(m)2-3555555灌浆压力(Mpa)I序孔0.811.52.533.53.5II、III序孔11.21.833.544一般在坝体抬动值不超过0.1mm的条件下应尽快到达上表提出的灌浆压力,当因耗浆量大而不能尽快达届时,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严禁使用大压力大耗浆量,在浆液变至0.5:1时,单位注入率仍不小于30L/min,此时应分级升压以控制灌浆压力来控制单位注入率的大小,以使单位注入率不超过30L/min为宜,防止大压力大耗浆量也许对坝体产生抬裂破坏,或浆液扩散范围过远而导致灌浆材料的挥霍,以及长时间达不到灌浆结束原则而诱发孔内事故的发生,在灌注0.5:1浓浆的前提条件下使用灌浆压力与单位注入率之间的关系见下表。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关系表注入率(L/min)>3030-2020-10<10灌浆压力(Mpa)0.5-11-22-3设计压力第二段及如下各段灌浆时均以钻杆作为射浆管,射浆管距离孔底不不小于0.5m,采用孔口封闭器止浆,上部已灌段可得到反复灌浆,这种灌浆工艺有助于提高帷幕灌浆质量,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岩石基础工程处理尤其大有裨益。10.8.5 使用浆液浓度遵照由稀到浓的原则,使用水灰比(重量比)为5:1、3:1、2:1、1:1、0.8:1、0.5:1等六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一般为5:1。10.8.6(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小或吸浆量不变,压力均匀升高时,不得变化水灰比。(2)当某一级水灰比浆液灌入量已到达300L以上或持续灌注时间已超过1h,而灌浆压力和吸浆量均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灌注。(3)当注入率不小于30L/min且无压力时,可越级直接改灌0.5:1的浓浆灌注。(4)当注入率较大,且有回浆压力时,根据注入率的大小变化水灰比,单位注入率与使用水灰比的对应关系见下表。注入率与水灰比对应关系表注入率L/min>3030-2020-10<10水灰比0.5:10.8:11:15:1-2:110.8.7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不小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不小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即可结束。当长期达不到结束原则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研究处理措施。10.8.8各帷幕灌浆孔终孔段灌浆结束之后,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虽然用灌浆泵将新鲜的0.5:1浓水泥浆液通过灌浆管路泵送至孔底,伴随浆液面的不停上升,将孔内稀浆或积水置换出孔外,待孔口返出浓浆之后停止泵浆,提出孔内浆管,运用孔封闭装置做机械纯压式灌浆封孔,封孔压力为该孔最大设计灌浆压力封孔结束原则同灌浆结束原则,即在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不小于0.4L/min时持续封孔时间60min即可结束,封孔时按灌浆记录规定每10min记录一次下浆量。待孔内水泥浆液干缩之后,再用浓浆将孔口如下不满部分填满。8.9特殊状况处理帷幕灌浆实行工后应保证渗漏值在容许范围内和大坝建成后安全运行,由于施工中某些不确定原因的存在,施工中也许出现地表冒浆、邻孔串浆、绕塞返浆、大量漏浆、大量耗浆、灌浆中断、涌水、灌段失水回浓、报废孔等特殊状况。针对上述状况的存在,施工中将采用如下对应处理措施:10.9.1在灌浆过程中发现坝顶或坝面冒浆时,应立即减少压力使灌浆在无压状态下灌注,并认真观测冒浆状况,同步封堵冒浆点,防止浆液大量漏失。冒浆不止时,应越级提高浆液浓度灌注或视状况直接采用浓浆缓慢灌注。以上措施均不奏效时采用“灌—停—灌—停”的间歇灌浆方式进行处理。每次停灌前应对冒浆点进行认真封堵,防止浆液漏失,保证漏浆通道或裂隙中充斥浆液。10.9.2灌浆过程中若出现相邻孔串浆,经分析对坝体安全无影响时,采用灌浆孔和串浆孔同步施工灌浆,或者用胶塞将串浆孔封堵,待灌浆孔结束灌浆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孔灌浆。10.9.3(1)尽量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并力争孔壁完整光滑,保证止水彻底,不使浆液上升绕塞。(2)合适增长橡胶塞个数(+2个),并在橡胶塞与垫层之间绕缠发湿海带并用细铁丝将海带捆扎牢固后,将止水栓塞放入止水部位,让孔内积水温泡5~10min后顶压卡死。(3)合适延长待凝时间,一般上段灌浆结束后等固时间12~24h后再钻灌如下灌段。10.9.4(1)减少灌浆压力:孔内出现负压时采用自流式灌浆,待裂隙逐渐充斥浆液,孔口逐渐升压后,恢复正常灌浆。(2)限制进浆量:每次控制单位吸浆量,等到进浆量逐渐减少后,再逐渐升高灌浆压力,恢复正常灌浆。(3)间歇灌浆:按“少灌多复”的原则,根据不一样的灌注浆液、浆液水灰比,控制每次灌浆的浆液量,停停灌灌至到达设计灌浆压力并正常结束灌浆,同步经灌后压水检查该段符合设计规定方可最终止束施工。(4)掺外加剂:当耗浆量较大,灌浆经历一段时间后注入量仍无明显递减同步孔口压力没有升高时,可采用掺入水玻璃进行灌注,也可在浓浆中掺入合适的砂子进行施灌。10.9.5(1)钻孔穿过大裂隙时,灌浆导致大量耗浆,甚至孔口无返浆、无压力时,应采用间歇限流限量的灌浆措施,限制流量不超过30L/min,每次限量为灌入水泥量不超过4t,间歇时间不超过30min为宜,如此反复灌注,直至到达结束原则。(2)在灌注0.5:1浓浆时有回浆有压力,但注入率不小于30L/min则应分阶段升压,以使注入率控制在30L/min以内为宜,当持续灌注到注入率不不小于10L/min后再升高一级压力,如此逐层提高灌浆压力直至到达结束原则。10.9.6除因冒浆、串浆、大量耗浆等以及其他状况下的间歇灌浆外,正常状况下灌浆进程中不容许中断。灌浆工作必须保持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若因机械故障、停电、待料、孔内返浆等原因导致灌浆过程中断,则应采用措施处理:(1)尽量及早地恢复灌浆工作。(2)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则应立即冲洗钻孔,而后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而后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始灌浆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3)恢复灌浆后,若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则可改用中断前的比级进行灌注,直到正常灌浆结束。若注入率比中断前减少诸多且在短时间内拒绝吸浆,则应无条件扫孔复灌,复灌时的起灌水灰比采用最清浆液,而后正常施灌至结束。10.9.7出现涌水的孔段在灌浆前应测记涌水量及涌水压力,根据涌水压力的大小采用如下措施处理。(1)钻孔过程中出现较大涌水量(不小于30L/min)时,应即刻停止钻进,不管与否已到达规定段长位置均应作为一段进行灌浆。(2)当涌水压力不小于0.2Mpa时,应提高灌浆压力进行灌注,提高后的灌浆压力为设计压力与涌水压力之和。(3)延长灌浆结束时间,在灌浆压力下灌至消除压力后灌入岩石裂隙内的浆液不被涌水挤出孔外为止。(4)纯压灌注浓浆,并按3%比例掺加速凝剂,待凝8h后扫孔复灌,直至到达结束原则为止。10.9.8灌浆过程中应常常测记所灌浆液的比重,岩石微细裂隙极易出现耗水不耗浆,即失水回浓现象,此类孔段采用下列措施处理。经测记浆液比重确实出现失水回浓难以到达结束原则时,应将钻孔冲洗洁净,另行配制新鲜的最大级水灰比浆液进行灌注。灌前重新压水并合适提高压水压力,通过压入裂隙内的水首先将岩石裂隙劈开劈宽,不停泵直接进行正常灌浆。假如再次出现失水回浓,则持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10.9.9凡因故报废的钻孔,均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报废孔应按封孔规定进行封孔,并有封孔记录。(2)在距报废孔20cm的范围内重新开孔。重开孔按技术规定进行第一段的钻孔、灌浆、镶孔口管及待凝,从第二段开始一直钻至事故孔深位置,然后做一段灌浆,灌浆压力为事故段的压力,事故段如下按正常规定进行分段钻孔与灌浆。(3)报废孔的一切原始记录与新开孔的记录资料一并整顿归档。10.10灌浆质量检测(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应以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取岩芯资料、灌浆记录和测试成果等评估其质量。(2)按照国家灌浆规范规程、施工中的灌浆资料及监理工程师指示布置检查孔,其钻孔位置应选在:帷幕中心线上。岩石破碎、断层、大孔隙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钻孔偏斜过大的部位。灌浆状况不正常以及分析认为帷幕灌浆质量有问题的部位。(3)帷幕灌浆检查孔数量:检查孔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一种坝段或一种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种检查孔。(4)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施工应在灌浆结束后7天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时间内,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以便确定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