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石灰体系水石榴石形成与转变机理研究_第1页
粉煤灰-石灰体系水石榴石形成与转变机理研究_第2页
粉煤灰-石灰体系水石榴石形成与转变机理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粉煤灰-石灰体系水石榴石形成与转变机理研究

在高温和炎热的时代,将粉煤灰、钢渣和陶瓷抛光粉作为原料,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工业废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al成分。例如,cao-al2o3-sio2-h2o蒸发系统中的水石榴石(hydrogaret,c3asnh6-2n)是第一个水化产物,对蒸压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水石榴石生成量不大的前提下,其对提高蒸压制品的密实度有利,可以获得较高的制品强度。一旦水石榴石大量形成,由于其胶结能力极差,会造成制品强度下降。虽然水石榴石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获得,但在蒸压硅酸盐制品中,水石榴石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存在,研究其转变过程及机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实验部分1.1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蒸压釜理学D/max-Ⅲ型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测定条件为:Cu靶,石墨单色器,电压为40kV,电流为30mA;FEI-XL30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Optima-4300DV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Vector33傅立叶变换红外谱仪(德国Bruker公司);YZF-2D型蒸压釜(辽宁大连复县仪器厂)。粉煤灰取自广东某大型火力电厂;石灰为市售工业级。粉煤灰与石灰的化学组成见表1。1.2湿布样品的养护和残余有效cao的测定试件成型与养护:按Ca与Si的质量比为0.52将粉煤灰与石灰混合均匀,按水固比0.20加入水,搅拌均匀,在4000N的压力下压制成Φ36mm×36mm的试件。试件分为2组养护:一组覆盖湿布,在室温下养护;另一组进行蒸压养护,将成型好的试样放入塑料盒中加盖密封,常温下静停16h后,放入蒸压釜蒸压,蒸压制度为:升温2h,恒温6h(180℃,1.2MPa),降温2h。试样中残余有效CaO的测定:根据文献的盐酸蔗糖法,测定不同蒸压时间试样的残余有效CaO含量,残余有效CaO可以反映试样中未反应Ca(OH)2的量。硅、铝离子溶出实验:称取1g原材料,浸泡于100mL1mol/L的NaOH溶液中,按照设定的时间取上清液,测定清液中硅、铝离子的含量,经换算可得原材料硅、铝离子的溶出量。2玉、玻璃相、磁铁矿图1为粉煤灰的X射线衍射谱。由图1可见,粉煤灰中主要矿物相为莫来石(Mullite,M)、刚玉(Corundum,a)、玻璃相和少量的赤铁矿(Hematite,He)以及磁铁矿(Magnetite,Ma)。粉煤灰的FTIR光谱如图2,其中,1094cm-1属于Si—O伸缩振动,562cm-1吸收峰属于Al—O伸缩振动,461cm-1吸收峰属于Si—O弯曲振动。2.1蒸压过程中水石榴石的行为图3是不同蒸压时间下粉煤灰-石灰体系的XRD图谱。在蒸压1h后,水石榴石、C—S—H(Ⅰ)开始形成。随着蒸压时间的延长,XRD图谱变化不大,托勃莫来石(Tobermorite,T)的1.13nm衍射峰很弱,总体呈增强的趋势。在整个蒸压过程中,水石榴石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表2是图3中0.505nm水石榴石衍射峰、0.184nm的托勃莫来石衍射和0.183nm的C—S—H(Ⅰ)衍射峰CPS积分值。从表中可见,在蒸压1h后,试样中的水石榴石已经形成,蒸压2h后,水石榴石的量达到最大。随后,随着蒸压时间的延长,水石榴石的生成量逐渐减少,这与Klimesch等描述的水石榴石的转化现象一致。而托勃莫来石和C—S—H(Ⅰ)的总量则随着蒸压时间的延长稳步上升。2.2水石榴石的网架结构图4为水石榴石在不同蒸压时间的SEM图谱。其中图A为蒸压4h试样的SEM图谱,B为蒸压16h试样的SEM图谱。从图4A可见,经过蒸压养护4h后,样品中出现大量呈清晰的八面体形状的晶体,结晶完整,为水石榴石,它们大量聚集,彼此之间没有形成空间网架结构。蒸压养护16h后,大部分水石榴石的形貌发生变化,有的依稀可见八面体轮廓,有的只能看见类似球状的轮廓,水石榴石之间清晰的界面消失,颗粒间出现粘连,说明水石榴石已经发生演变。其周围出现2种不同形貌的物相,一种是晶粒周围出现细小纤维状的水化产物,另一种是在大量水石榴石周围出现的较大体积类似板状的水化产物(图4B下部)。新生成水化产物间相互搭接。2.3粉煤灰中硅、铝离子的溶出速率体系中参与水化反应的阳离子主要有Ca2+、Si4+和Al3+,分别研究了Ca2+参与反应的速率及Si4+和Al3+的溶出总量。Ca2+参与反应的速率:通过残余有效CaO的测定,可以换算出试样中未反应的Ca(OH)2量,未反应Ca(OH)2占配料Ca(OH)2总量的质量分数如表2。从表2可见,蒸压养护4h后,Ca2+基本达到反应平衡。Si4+和Al3+溶出:采用1mol/L的NaOH溶液浸泡粉煤灰,不同时间粉煤灰中硅、铝离子的溶出量见表3,表3可以反映在粉煤灰-石灰体系蒸压环境下粉煤灰中硅、铝离子的溶出速率。浸泡后粉煤灰的FTIR图谱如图5。从表3可见,粉煤灰中Si4+溶出快于Al3+,Si4+溶出量一般保持在Al3+的2倍左右。图5为粉煤灰碱蚀处理的FTIR图谱。从图5可见,各吸收峰均向小波数方向移动,且归属于Si—O振动的吸收峰460cm-1和归属于Al—O振动的555cm-1吸收峰的强度发生变化,随着碱浸泡时间的延长,原来较强的460cm-1吸收峰逐渐减弱,到7d时,已经弱于555cm-1的吸收峰,此外归属于Si—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1089cm-1逐渐减小,且形状变弥散。上述现象均显示碱性环境使Si—O键合削弱,许多Si4+从粉煤灰中溶出,这与Si4+和Al3+溶出实验的结果一致。水石榴石形成与演变的机制:蒸压刚开始时,氢氧化钙大量参与反应,而粉煤灰中硅和铝的溶出较少,参与水化反应的Si4+和Al3+不足,水石榴石快速生成,当蒸压时间达到4h后,氢氧化钙已经达到平衡,之后钙的供应终止,此时水石榴石结晶完整,并大量聚集,如图4A。随着蒸压时间的延长,体系中硅和铝继续从粉煤灰中溶出,新溶出的Si4+和Al3+,特别是溶出量大的Si4+改变了水石榴石所处的碱性环境,水石榴石开始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